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230例需采用血液净化方案维持生命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5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方案,实验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与β2-微球蛋白水平、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甲状旁腺激素与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甲状旁激素水平(452.63±117.5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3.41±91.35)ng/L,β2-微球蛋白水平(17.64±6.21)mg/L,低于对照组的(29.14±6.8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3.91%(108/1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2%(88/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83%(9/115)低于对照组的25.22%(29/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案可维持甲状旁腺激素的稳定,降低β2-微球蛋白水平,临床疗效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自我感觉以及尿毒症毒素的清除、电解质酸碱平衡、贫血和营养等多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患者106例,随机分成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两组,每组53例。收集年龄、原发病、透析病程、瘙痒、恶心纳差、透析次日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钠、钾、氯、CO2、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血红蛋白、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计算校正钙,比较两组指标。结果①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全身瘙痒、恶心纳差等症状明显低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组(P <0.05);②高通量血液透析组β2微球蛋白、血钠均明显低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组(P <0.001);③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校正血钙、血CO2均明显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组(P <0.01);④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①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改善尿毒症患者瘙痒、纳差恶心等症状方面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②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对改善CKD-MBD的钙磷代谢方面、对减低透析间期血钠、纠正酸中毒的方面均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没有增加微炎症和白蛋白的丢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7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B组37例。A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实施透析治疗,对比分析透析前以及透析后5个月相关指标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清蛋白(ALB)、三酰甘油(TG)、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血磷(P)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骨病直接影响患者最终结局,是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该文拟在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及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这两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矿物质代谢和肾性骨病的影响。方法 35例接受高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患者,于高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滤过前,改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4、8、16、24周后,分别检测体重指数、血压,采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白蛋白、血清钙、磷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变化,并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 35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前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4、8、16、24周后相比,体重指数血压、尿素氮、血肌酐、尿酸、白蛋白、Kt/V无明显的变化(P〉0.05)。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前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4、8、16周后比较,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无明显的变化(P〉0.05);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24周后,血清磷(1.91±0.49 vs 1.71±0.33)mmol·L-1及甲状旁腺激素(602.11±286.79 vs 471.81±252.69)ng·L-1明显下降(P〈0.05);血清钙(2.22±0.20 vs2.19±0.23)mmol·L-1水平轻度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高通量透析滤过对降低血磷水平、改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较单纯高通量透析明显。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6,(6):470-472
目的:分析和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透析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76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38例)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低通量血液透析组(38例)进行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透析效果。结果: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患者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组的68.42%,高通量血液透析组肾功能指标的改善时间和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分别为(22.27±3.16)d、(30.87±3.41)d,明显短于低通量血液透析组的(28.37±3.61)d,(36.18±4.49)d,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透析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长时间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长时间血液透析组)和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组,n=5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收缩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评价长时间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血钙、血磷、PTH及血压的影响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磷水平均有所下降(P <0.05),且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钙、PTH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下降(P <0.01)。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出现高血压、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05)。结论 长时间血液透析能够明显降低尿毒症患者的血磷水平,降低尿毒症患者的血压,并且使血压更稳定,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毒症皮肤瘙痒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甲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乙组(高通量透析组)、丙组(血液透析组),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⑴相较治疗前,3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均出现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甲组、乙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在治疗前后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⑶甲组、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丙组(P<0.05);⑷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同时给予其高通量透析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有效有效地清除甲状旁腺激素,缓解皮肤瘙痒临床症状,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在老年性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4例,分为高通量组和常规组,各40例和24例,分别采用高通量透析方式和血液透析滤过方式进行血液透析,对比两组透析前与透析后6个月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钙(Ca)、血磷(P)、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三酰甘油(TG)、血浆清蛋白(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C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关指标均改善,Hb、ALB均出现升高,P、Scr、BUN、β2-MG、TG均降低,但高通量组改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的血液透析方式在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尿毒症患者200例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液净化指标和尿素透析充分性指标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尿素、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血尿酸、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标准蛋白质分解代谢率、时间平均尿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透析效果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用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4月—2017年11月间我院所接收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82例,按入院时间分组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血液透析方式治疗,研究组则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患者的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治疗前两组的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与β2微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皮肤瘙痒评分更低,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方法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疾病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通量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对照。方法研究对象: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3例尿毒症患者。患者分组方法 :掷硬币法。83例患者分为常规透析组和高通量透析组两个组别。常规透析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高通量透析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指标:①血液透析不良事件发生率;②患者血磷下降率、尿素氮下降率、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下降率、β2-微球蛋白下降率的差异。结果①高通量透析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常规透析组的21.95%,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BUN下降率相似,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通量透析组患者血磷下降率、iPTH下降率、β2-MG下降率高于常规透析组,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降低患者体内毒素,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但需注意反超滤现象、毒素渗入和营养物质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优势。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7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38例。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联合组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KT/V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结果联合组KT/V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干预前两组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组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肾功能、血液学指标,提高尿素清除率,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我院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慢性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4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19%,二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各项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清除指数(KT/V)水平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则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尿毒症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减轻了患者的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3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行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4 h,共观察1年;检测透析前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磷、β2-微球蛋白(β2-M)及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计算溶质清除率和尿素清除指数(Kt/V值)并用可视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瘙痒程度.结果:透析后2组BUN、Cr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磷和β2-M下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PTH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减轻更为明显(P<0.05).透析后观察组KW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在保证对小分子毒素充分清除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大、中分子毒素的清除,可以明显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持续性血液透析(CBP)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预后影响及并发症。方法 84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CBP,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血液透析方式。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对维持老年慢性肾衰竭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各项指标,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194-196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70例,根据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甘油三脂(TG)、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素(i PTH)水平等,同时观察患者自觉症状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b、Scr、BNU、Alb、TG、Ca、P、i PT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b、Scr、BNU、Alb、TG、P、i PTH水平分别为(98.2±10.2)g/L、(559.1±294.0)μmol/L、(21.4±5.6)mmol/L、(36.9±3.2)g/L、(1.4±1.0)mmol/L、(1.3±0.3)mmol/L、(402.6±224.4)pg/m L,对照组分别为(90.9±9.4)g/L、(706.0±314.5)μmol/L、(27.6±6.0)mmol/L、(33.0±2.7)g/L、(2.0±1.2)mmol/L、(1.7±0.5)mmol/L、(523.2±278.3)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乏力、骨关节痛、皮肤瘙痒、纳差等自觉症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1.43%、0、8.57%、17.14%,对照组分别为31.43%、14.29%、28.57%、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肾衰竭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血液透析的效果,改善自觉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慢性尿毒症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清除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对比常规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于血肌酐等指标的清除效果更好,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功能肾衰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某院接收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48例归入到本文实验研究中,依照数学随机方法进行两组分组处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治疗后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做统计比较。结果:实验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指标水平有显著升高,血磷、甲状旁腺素指标水平明显降低,且实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要比参照组好,与参照组相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血液透析滤过相比,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更能够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血磷、甲状旁腺素等毒素物质,改善其营养情况,促进临床症状的良好改善,保证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有效性对照。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慢性尿毒症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相关指标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24 h蛋白尿、肌酐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相关指标好转时间、肾功能24 h蛋白尿、肌酐等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治疗慢性尿毒症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肾功能24 h蛋白尿、肌酐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HDF组)及对照组(HD组),观察组在金宝AK-200血滤透析机上进行血液透析滤过、对照组在日机装DBB-27血透机上进行血液透析,每周2~3次,4h/次,观察12周;透析前后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用可视模拟评分法评估瘙痒程度。结果两组透析后各项生化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皮肤瘙痒与治疗前均有减轻P〈0.05。结论间断血液透析滤过与低通量透析相比,在对小分子毒素充分清除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大分子毒素的清除,可以明显减轻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