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雷帕霉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与目的:哺乳动物细胞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途径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存活和凋亡。本实验是研究雷帕霉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雷帕霉素1nmol/L作用24h、36h、48h、72h后PC-3细胞增殖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作用不同时间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雷帕霉素作用PC-3细胞24h、36h、48h、72h后raptor、rietor、Akt、pS6k1-T389、pAkt-s473的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在作用24h时,促进了PC-3细胞增殖,但在36h显著抑制PC-3细胞增殖(P〈0.01),72h时抑制作用更明显。FCM结果显示雷帕霉素作用24h时S期细胞有所增加,但作用36、48、72h后PC-3细胞的G1期细胞逐渐增加,使PC-3细胞周期主要阻滞在G。期。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雷帕霉素作用24h时显著抑制raptor和pS6k1-T389的表达(P〈0.01);rictor、Akt表达并没有显著变化;pAkt-s473表达在雷帕霉素作用24h时反而显著增加(P〈0.01),但在36h后即被显著抑制,72h几乎完全被抑制(P〈0.01)。结论:延长雷帕霉素作用时间可抑制PC-3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雷帕霉素阻滞细胞周期、抑制Akt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宜欣可)对人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分析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5、10、20、40、50和100 nmol/L)雷帕霉素作用不同时间(24、48和72 h)对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E、Cyclin A和p27及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雷帕霉素浓度>5 nmol/L对Raji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依赖关系.雷帕霉素处理后,可明显抑制Raji细胞周期发展(P<0.05),随着药物浓度的加大、作用时间的延长,处于G0/G1期细胞逐渐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则逐渐减少.但Raji细胞没有发生明显的凋亡现象(P>0.05).50 nmol/L雷帕霉素处理后,Raji细胞的Cyclin D1、Cyclin E、p27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Cyclin A和Survivin表达水平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雷帕霉素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发展抑制Raji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Cyclin A和Surviv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短发夹RNA(shRNA)靶向沉默Ether-go-go 1(Eag1)钾通道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cyclin D1/E表达的影响。 方法 使用成功构建的Ad5-Eag1-shRNA表达载体转染MG-63细胞(抑制组),同时设转染无义序列(Ad5-Control-shRNA)的空转染组及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d5-Eag1-shRNA转染骨肉瘤MG-63细胞后的Eag1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的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E)的蛋白水平。建立裸鼠骨肉瘤异种移植模型并测量各组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 抑制组的Eag1 mRNA和蛋白水平均低于空转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两组相比,抑制组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数、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周期蛋白水平均降低,而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组裸鼠的瘤体积小于空转染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shRNA抑制Eag1基因表达可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G0/G1期阻滞,可能与调控cyclin D1/E通路有关,有望成为骨肉瘤治疗和诊断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大蒜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MG-63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G-63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大蒜素对MG-63细胞增殖抑制能力,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及Annexin V-FITC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对MG-63细胞周期影响。结果大蒜素可抑制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剂量和时间依赖性,10 μg/ml大蒜素可明显诱导MG-63细胞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结论大蒜素能够诱导MG-63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iRNA-95在骨肉瘤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侵袭 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5例骨肉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青岛市海 慈医疗集团外科手术的病例)和骨肉瘤细胞株(MG-63、 U2OS、143B和HOS)与正常人成骨细胞株hFOB1.19中的miRNA-95表 达。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将miRNA-95 mimics和miRNA-95 inhibitors分别转染至人骨肉瘤MG-63细胞株中,并设置miRNANC对照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Transwell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 能力变化,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检测并验证miRNA-95在MG-63细胞中的靶向基因。结果:miRNA-95在人骨肉瘤组织中的表 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 在MG-63、 U2OS、143B和HOS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FOB1.19,且在MG-63细胞中表 达水平最高(P<0.01)。与miRNA-NC对照组相比,miRNA-95 mimics组中MG-63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上升、细胞凋亡率显著下 降而侵袭率显著上升(均P<0.01)、 而miRNA-95 inhibitors组中MG-63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细胞周期被阻滞、细胞凋亡率显著 上升而侵袭率显著下降(均P<0.01);miRNA-95在骨肉瘤MG-63细胞中靶向上皮膜蛋白-1(epithelial membrane protein-1,EMP-1) 基因发挥作用。结论:miRNA-95在人骨肉瘤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中miRNA-95表达能够促进细 胞凋亡进而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侵袭能力,该作用可能通过靶向EMP-1基因而发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 (rapamycin) 对胆囊癌GBCSD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探讨雷帕霉素治疗胆囊癌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2.5、25、50 nmol/L)的雷帕霉素对胆囊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雷帕霉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胆囊癌细胞中雷帕霉素哺乳动物靶标(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及其磷酸化pmTOR水平。结果:雷帕霉素可显著抑制胆囊癌GBCSD细胞中mTOR的磷酸化,但对mTOR表达无影响。雷帕霉素显著抑制胆囊癌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P<0.01)。雷帕霉素可引起胆囊癌细胞周期G1/S阻滞和细胞凋亡;可显著抑制胆囊癌细胞的转移(P<001)。结论:雷帕霉素能显著抑制胆囊癌细胞生长及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mTOR通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常春藤皂苷元对骨肉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0、5、10、20、40 μg/ml的常春藤皂苷元处理骨肉瘤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克隆实验测定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用半数抑制浓度的常春藤皂苷元处理骨肉瘤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荧光探针法测定细胞内Ca2+浓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结合免疫球蛋白(BIP)、内质网氧化还原酶1-Lα(Erol-Lα)、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剪切型Caspase-12(Cleaved Caspase-1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水平。结果:5、10、20、40 μg/ml的常春藤皂苷元均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与0 μg/ml常春藤皂苷元作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数抑制浓度的常春藤皂苷元处理后的骨肉瘤细胞G1期比例升高,细胞凋亡率也升高,细胞内Ca2+浓度升高,细胞中BIP、Erol-Lα、PDI、Cleaved Caspase-12蛋白水平升高,Cyclin D1蛋白水平降低,与0 μg/ml常春藤皂苷元作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春藤皂苷元通过影响内质网相关途径将骨肉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诱导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新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含磷西罗莫司衍生物FIM-A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 不同浓度(1×10-9~1×10-5 mol/L) FIM-A处理MG-63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MG-63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MG-63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分泌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FIM-A对MG-63细胞中mTOR、p70核糖体S6激酶(p70S6 kinase protein,p70s6k)及4E结合蛋白1(4E-binding protein 1,4E-BP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与人成骨hF-OB1.19细胞相比,人骨肉瘤MG-63细胞中mTOR、p70s6k及4E-BP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FIM-A可有效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r=0940, P<0.01)。1×10-6 mol/L FIM-A 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MG-63细胞比例明显增加\[(56.4±3.2)% vs (43.4±6.9)%,P<0.05\],而MG-63细胞的凋亡率没有明显改变。不同浓度FIM-A作用24 h后,MG-63细胞中HIF-1α和VEGF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HIF-1α,r=-0.988, P<0.01; VEGF, r=-0.998, P<0.01)。同时,FIM-A对MG-63细胞中mTOR(r=-0.919,P<0.01)、p70s6k(r=-0.843,P<0.01)及4EBP1(r=-0.818,P<0.01)蛋白的磷酸化也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结论: FIM-A能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其机制可能与影响mTOR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RPM)对膀胱癌细胞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探究其在肾移植患者膀胱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与应用前景。方法:将雷帕霉素分别用5ng/ml,10 ng/ml,15ng/ml 3个浓度梯度处理T24膀胱癌细胞,分别在药物处理后12h,24h,36h应用MTT法检测上述不同药物浓度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RPM对人T24膀胱癌细胞株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RT-PCR检测经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处理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以及划痕法检测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对于T24膀胱癌细胞迁移率的影响。体内实验用14只4-6周龄Balb/c裸鼠种植转移性人膀胱癌细胞构建荷瘤模型,观察雷帕霉素对肿瘤生长及自发转移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显示3种浓度的雷帕霉素明显抑制T24细胞的增殖,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对于肿瘤的抑制性明显加强,其中24h时各浓度作用明显强于12h时各浓度,且各浓度之间差异明显(P〈0.05)。雷帕霉素使细胞停留在G0/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同时下调VEGF的基因表达(P〈0.05)。在划痕实验中雷帕霉素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的迁移(P〈0.01)。体内实验中,鼠成瘤率达85.7%(12/14)。治疗3周后,空白对照组较RPM组肿瘤大且裸鼠明显消瘦(P〈0.05);探查肺部和肝脏转移灶空白组明显较RPM组多(P〈0.05)。结论:雷帕霉素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及迁移,以雷帕霉素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患者膀胱肿瘤治疗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杨庆诚  曾炳芳  施忠民  张智长 《肿瘤》2008,28(6):472-475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体外抗骨肉瘤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去铁胺模拟低氧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株,给予曲古抑霉素A(trichostatin A,TSA)处理,Transwell法检测TSA对骨肉瘤细胞侵袭性的影响,RT—PCR、Western印迹法、ELISA等方法检测TSA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点时对骨肉瘤MG-63细胞HIF-1α及VEGF 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骨肉瘤MG-63细胞经TSA 50、100、200、300和500 nmol/L处理后,细胞侵袭性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低氧可以诱导HIF-1α及VEGF mRNA、蛋白的表达,TSA明显抑制HIF-1α及VEGF的表达,并呈一定的量效及时效关系。结论:HDAC抑制剂具有明显的体外抗骨肉瘤活性,抑制HIF—1α的表达及抗血管生成,可作为一种通过HIF-1α靶点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的新型抗瘤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模拟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对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CNE-2)细胞周期及Cyclin D1、Cyclin B1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CNE-2为实验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急速照射组(acute radiation AR)及模拟IMRT(simulational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SIMR)组,后2组分别给予6MV-X线2、4、6、8 Gy 4个剂量点的照射。急速照射组完成时间1-3分钟;模拟IMRT组:各个剂量点分别等分分割5次,每次间隔8-8.5分钟,总时间35分钟照射完成。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再分布的差异;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因子Cyclin B1、Cyclin D1的蛋白水平。结果在相同剂量点,模拟IMRT组G2期细胞比例低于急速照射组,G2期细胞比例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急速照射与模拟IMRT组不同剂量点之间以及在相同剂量点比较,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yclin B1的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模拟IMRT组Cyclin B1的表达高于急速照射组。结论模拟IMRT照射时间延长,对G2期阻滞作用下降,细胞周期素Cyclin B1的表达相对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在体外对肺腺癌2,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MTF法检测DDP和DEX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DEX和DDP对A549细胞内VDR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地塞米松≥500nmol/L浓度时对A549细胞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500nmol/L浓度时对A549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DDP浓度在0.3125-10ug/ml范围内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到DDP+DEX组的G.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比例上升(P〈0.05),且细胞凋亡数目增加(P〈0.05)。Westernblot观察到DDP+DEX组VD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DEX可能通过上调A549细胞内VDR表达水平,与顺铂协同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进而提高顺铂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光辉霉素(MTM)对胃癌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BGC-823、SGC-7901、MKN-28、AGS和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 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P1 mRNA和蛋白表达。0、25、50、100 nmol/L MTM处理BGC-823细胞24 h,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P1、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50 nmol/L MTM处理BGC-823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QPCR检测胃癌BGC-823、 SGC-7901、MKN-28、AGS细胞系中SP1 mRNA表达量为6.12±0.15,5.42±0.24,3.33±0.21,3.01±0.12,均显著高于GES-1细胞(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SP1 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一致。0、25、50、100 nmol/L MTM处理BGC-823细胞,SP1 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降低, 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升高。50 nmol/L MTM组SP1表达量最低(mRNA:0.48±0.12;蛋白:0.28±0.09), p53表达量最高(mRNA:5.37±0.45;蛋白:1.29±0.20);100 nmol/L MTM组p21表达量最高(mRNA:4.92±0.53;蛋白:0.86±0.15);与0 nmol/L MTM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50 nmol/L MTM组BGC-823细胞G0/G1比例为(63.71±2.14)%和凋亡率为(24.68±1.09)%,均明显高于0 nmol/L MTM组[(57.39±1.83)%和(9.23±0.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M通过降低SP1、上调p53、p21表达水平来增加胃癌细胞周期阻滞,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观察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低剂量阿霉素(ADM)联合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蛋白激酶C-δ (PKC-δ)在其中的作用,并用PKC激活剂佛波脂(PMA)和PKC-δ特异性抑制剂Rottlerin对这一凋亡过程的影响来探讨PKC-δ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TRAIL与ADM联合应用后MG-63细胞凋亡形态的变化,同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KC-δ的mRNA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PMA和Rottlerin作用联合组细胞后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5μg/ml的ADM与500ng/ml的TRAIL联合作用24h后,部分MG-63细胞变圆、悬浮,可见大小不等的细胞碎片.TRAIL和ADM联合应用组PKC-δ的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单用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Rottlerin与联合用药作用12h后细胞的凋亡率降低,PMA则能使凋亡率增加(P<0.01).结论 TRAIL与低剂量ADM联合作用可以促进MG-63细胞凋亡.Rottlerin能抑制TRAIL和ADM联合诱导MG-63细胞凋亡,PMA则起促进作用,PKC-δ可能参与了该凋亡过程并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宋启斌  褚玉新  胡伟国 《中国肿瘤》2014,23(10):860-864
[目的]研究GW843682X对鼻咽癌5-8F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鼻咽癌5-8F细胞,0、6.25、12.5、25、50、100、200和400nmol/L的GW843682X处理后,用CCK8试剂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以0、250,500,1000nmol/L的GW843682X处理5-8F细胞48h后,用PI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5-8F细胞周期的影响。用Annexin V-FITC双染细胞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CCK8比色结果显示,GW843682X能抑制鼻咽癌5-8F细胞的增殖,当药物浓度大于50nmol/L时,细胞增殖显著受抑。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GW843682X增加了G2/M期细胞阻滞,减少了G0/G1期细胞比例(P〈0.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GW843682X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当药物浓度达到500nmol/L和1000nmol/L时,凋亡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增加(P〈0.05)。[结论]GW843682X能够显著抑制鼻咽癌5-8F细胞的增殖,可以诱导细胞阻滞于G2/M期,其诱导5-8F细胞凋亡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洋地黄毒苷对肺癌NCI-H446与A549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NCI-H446与A549细胞分别经不同浓度(10、20、40、80、160 nmol/L)的洋地黄毒苷处理24、48和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洋地黄毒苷处理细胞48 h后各组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yclin A和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未经洋地黄毒苷处理的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10、20、40、80和160 nmol/L)的洋地黄毒苷均可抑制 NCI-H446与A549细胞的增殖, 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作用48 h后,洋地黄毒苷对NCI-H446与A549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61.26 nmol/L和110.73 nmol/L。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随药物作用浓度增加,G0/G1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洋地黄毒苷能剂量依赖性的下调Cyclin A1蛋白表达和上调P21 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洋地黄毒苷可抑制体外培养的肺癌NCI-H446与A54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发生S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相关调控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多烯磷脂酰胆碱、奥沙利铂及两药联合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Bcl-2、Bax、caspase-9、caspase-3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细胞因子D1、细胞因子E的表达水平。结果 奥沙利铂显著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多烯磷脂酰胆碱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与奥沙利铂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沙利铂使胃癌细胞增殖停滞在G0/G1期,并具有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可增强奥沙利铂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停滞的作用,但这两种增强作用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的浓度无关(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奥沙利铂上调细胞色素c的水平并激活其下游蛋白Bcl-2、Bax、caspase-9、caspase-3,下调细胞因子D1、细胞因子E的表达水平。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奥沙利铂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两药联合可能会产生协同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楝素对人乳腺癌MDA—MB-453细胞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DA—MB-453细胞,0、6.25、12.50、25.00、50.00、100.00nmol/L川楝素处理,绘制生长曲线。川楝素0、12.5、50nmol/L处理72h后,MTS法检测川楝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川楝素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川楝素对乳腺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MDA—MB453细胞48h、72h、96h的IC50分别为17.25、22.20和135.69nmol/L。流式细胞分析表明,川楝素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呈浓度依赖性(P〈0.01),且阻滞细胞在S期(P〈0.01),以0、12.50、50.00nmol/L川楝素处理乳腺癌细胞72h后,MDA—MB-453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21%、9.64%和20.19%,MDA—MB-453细胞处于细胞周期S期细胞占20.98%、35.92%和45.02%。[结论]川楝素对乳腺癌MDA—MB-453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引起S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