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腹股沟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为腹股沟直疝.  相似文献   

2.
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离开了原来的部位,经腹壁或盆腔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在局部形成包块称腹外疝.腹外疝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腹股沟疝(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白线疝等.其中以腹股沟斜疝最多见,占全部腹外疝的75%以上.减少和消除腹外疝复发,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做护理工作,以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3.
腹外疝是指内脏器官或组织,经过栗一正常或不正常的孔隙进入腹壁突出体表的伴或不伴症状的疝出物。腹股沟区是前外下腹壁的一个三角形区域,其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一条水平线。腹股沟疝就是指发生在这个区域的腹外疝①。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腹股沟斜疝是指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外侧腹股沟管内环(深环),向内、向下、  相似文献   

4.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某一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包块,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各种疝多以疝环部位而命名,如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等.其中以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最高,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腹股沟疝以男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  相似文献   

5.
正1疾病介绍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或缺损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疝,百姓俗称"疝气"。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腹股沟斜疝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外环(皮下环),可进入阴囊中,约占腹股沟疝的95%。腹股沟直疝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Hesselbach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内环和腹股沟管,也不进入阴囊,仅占腹股沟疝的5%。仍然腹股沟疝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男女比例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老年患者中直疝发生率有所上升,但仍然以斜疝为多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疝气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肠梗阻及肠坏死等)。引起腹股沟疝的原因很  相似文献   

6.
腹股沟疝是指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内、向下进入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皮下环,可突入阴囊内或大阴唇前端的疝。它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腹股沟斜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约占腹股沟疝的90%,是由于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突出形成。  相似文献   

7.
<正>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域的腹外疝,该部位腹壁存在缺损,具有突向体表的囊性结构,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可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腹壁缺损或薄弱点向体表突出而形成。典型的腹外疝有疝环,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构成。依据解剖学上的"肌耻骨孔"概念[1],腹股沟疝分为:斜疝、直疝、股疝和股血管周围疝。腹股沟是位于下腹部两侧的三角形区域。其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水平线,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腹直肌外侧缘。该区域有腹股沟管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于腹壁区域性强度减弱和腹内压力增加,导致腹腔内器官组织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部位向外突出的腹外疝.腹股沟斜疝发病率占腹外疝的90%,占腹股沟疝的95%,腹股沟疝的发生男性占多数,男女比例约为15:1,右侧多发.  相似文献   

9.
腹外疝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以突出的解剖部位命名,其中以腹股沟疝发生率最高,占90%以上,股疝次之,占5%左右,较常见的腹外疝还有切口疝、脐疝和白线疝.此外,尚有腰疝等罕见疝.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包括有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以斜疝最多见.  相似文献   

10.
人体组织或器官由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某些正常的或不正常的孔隙或缺损等薄弱区域进入邻近部位的情况统称为疝.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有斜疝和直疝.斜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总数的75%-90%,或占腹股沟疝的85%-95%,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1] .  相似文献   

11.
腹股沟区是前外下腹壁一个三角形区域,下界为腹股沟韧带,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水平线,内界为腹直肌外侧缘.因解剖和生理特点,腹股沟疝的发病率在人的各类疝中最高.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腹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管的内环,沿腹股沟管经外环脱出的疝称为腹股沟斜疝.  相似文献   

12.
<正>腹股沟斜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向内向下向前,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皮下环进入皮下或阴囊所形成,发病率占全部腹外疝的90%,腹股沟疝的95%[1]。在腹股沟区常见的疝环部位出现软组织包块时,根据临床及体征,通过外科检查一般都能作出诊断[2]。当出现症状及体征不显著,或是需要与腹股沟区其他病变相鉴别时,影像检查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能进一步了解疝内容物、疝环具体位置,周围解剖关系信息[3],而磁共振检查更能提供准确的  相似文献   

13.
正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右侧比左侧多见。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外科住院确诊腹股沟疝患者34例。因成年人腹股沟疝病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薄弱或缺损,只有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或修补薄弱的腹股沟前壁或后壁,治疗方为彻底,单纯的疝囊高位结扎不足以预防  相似文献   

14.
<正>腹股沟疝是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包括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及股疝,其中斜疝最常见,其次是直疝,股疝较少见。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发病机制有先天性解剖异常与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等原因。腹股沟疝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无效。传统手术主要是采用前路张力修补,由于复发率高,已很少采用。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现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治疗腹股沟疝,我院于2010—2014年期间对54例腹股沟疝患者实  相似文献   

15.
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腹股沟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  相似文献   

16.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即前外下腹壁一个三角形区域,其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一条水平线的腹外疝. 1 病因 腹股沟斜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L2~3旁,以后逐渐下降,同时在未来的腹股沟管内环处带动腹膜、腹横筋膜以及各层肌肉经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状突,而睾丸则紧贴在鞘状突的后壁.  相似文献   

17.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即前外下腹壁一个三角形区域,其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一条水平线的腹外疝.  相似文献   

18.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发病率以腹股沟斜疝占绝大多数. [临床表现] 1、腹股沟疝的症状与疝囊大小、病程长短、内容物性质均有关系.患者在久站、咳嗽或用力时腹股沟区有块壮物突出,平卧后能回纳,当肿块突出时患者下腹坠胀或略有隐痛,回纳后症状即消失.  相似文献   

19.
陈业强 《右江医学》2001,29(3):245-245
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突出即为腹股沟疝 ,是最常见的腹外疝。我院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5月共收治腹股沟斜疝 2 82例 ,占同期腹股沟疝的 91% ,现结合文献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73例 ,女 9例。行疝修补术 2 87次。年龄最小6个月 ,最大 85岁。疝发生右侧者 179例 (占 6 3% ) ,左侧者98例 (占 34 % ) ,双侧 5例 (占 1.7% ) ,3例直疝与斜疝并存。发生嵌顿 6 8例 (占 2 4% ) ,其中右侧嵌顿 5 0例 ,左侧嵌顿 18例 ,嵌顿时间最短者 1.5小时 ,最长 14天 (大网膜嵌顿 ,部分坏死 )。发生肠绞窄者 3例 ,均行肠切除吻合。B…  相似文献   

20.
腹股沟疝作为基层医院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诊断较容易 ,治疗以手术为主 ,手术方式较多 ,并在逐渐改进 ,以期使手术简单 ,并发症少 ,尤其防止复发。作者结合本科 1985~ 1996年诊治 36 5例 ,浅谈诊治体会。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1年间共有腹外疝 382例 ,其中腹股沟疝36 5例 ,占腹外疝 95 6 %。在腹股沟疝中 ,斜疝 347例 (占95 1% ) ,直疝 18例 (占 4 9% )。有腹股沟斜疝中 ,男 333例 (占 96 0 % ) ,女 14例 (占 4 0 % ) ;右侧斜疝 197例 (占5 6 0 % ) ,左侧斜疝 141例 (占 40 0 % ) ,双侧疝 9例 (占2 6 % ) ;发生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