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方法:7例脉络膜血管瘤合并视网膜脱离者,采用单纯氩激光治疗。9例脉络膜膜务管瘤合并视网膜明显脱离,视网膜下积液较多者,采用巩膜冷凝,排出视网膜下液联合氩激光治疗。结果:治疗后13例的瘤体萎缩或缩小,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减少,视力幸或保持不变,单纯激光治疗组,有效率为71.43%。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结论:脉络膜血管瘤合并视网膜浅脱离者,  相似文献   

2.
3.
我院1971年曾发现1例并追踪观察25a,现将此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22a,未婚,于1971年4月28日来诊。主诉双眼时有不适感0-5a,右眼较重。否认眼痛、头痛或头收稿 19990820本文编辑 张知达作者单位 455004 鞍钢铁西医院白楼门诊眼科晕,无恶心、呕吐及视物不清。眼部检查:远近视力双眼均1-0,无屈光异常。双外眼无异常,屈光间质无混浊,左眼底无异常。右眼底视盘正常,自盘鼻侧发出两支粗大网膜血管,横行达鼻侧网膜周边都。这两支血管颜色暗红,上枝略细似为动脉,下枝略…  相似文献   

4.
5.
6.
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2 0岁。因左眼反复玻璃体积血伴视力下降 6年 ,视力丧失 1个月收入我科。否认其它病史 ,双眼近视 - 6 .5 D。全身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眼科检查 :视力 :右眼矫正0 .5 ,左眼眼前手动。右眼外眼及眼底检查正常 ,左眼眼前节正常 ,玻璃体内大量血性混浊 ,B型超声检查提示玻璃体内大量不均匀高密度回声 (图 1)。拟诊 :左眼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中发现视网膜颞下支静脉旁紫红色葡萄串样隆起物 ,表面有少许白色纤维样物附着 ,隆起物表面有活动性出血。给予电凝止血 ,于隆起物周围氩激光光凝 ,出血缓解但未停止。手…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46岁。主诉左眼视物模糊伴视物变形约半年。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8(+0.5=0.9),左眼FC/40cm(矫正无提高);双眼前节(-),玻璃体絮状混浊;右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盘边界清,C/D=0.3,上方视网膜平伏,3~10点钟位视网膜青灰色隆起,累及黄斑,视网膜下大片黄白色结晶样渗出物(图1)。B超示:左眼视网膜血管瘤  相似文献   

8.
9.
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视网膜血管错构瘤。现将我院近期检查发现2例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纪小满  黄厚斌 《眼科新进展》2006,26(12):926-926
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左眼视力下降半月。患者在12岁体检时曾发现左眼视网膜血管瘤,当时双眼视力均为1.2,未予治疗。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本次就诊时右眼视力1.2,左眼0.4。比较6a前眼底照片及现在眼底病变情况,发现左眼视盘和黄斑之间有暗红色的葡萄串状、多数薄壁囊状的血管瘤组成的肿瘤,位于视网膜内层,隆起突出于视网膜的表面,瘤体的部分表面有白色的胶质纤维覆盖。6a前瘤体颞侧距黄斑中心凹约1/3PD,现肿瘤向颞侧伸出一伪足正好侵及黄斑,因而影响视力。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早期瘤体为低荧光,充盈非常缓慢且不完全,从周边部开…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共 114例 (114只眼 )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结果  5 5例采用环扎加压术的患者中 ,一次手术成功 40例 (90 .9%) ;采用环扎加压 +放液术的 2 0例患者中 ,一次手术成功 14例(70 %) ;采有玻璃体切割 +环扎加压 +剥膜术 +气液交换 39例中 ,一次手术成功 36例 (92 .1%)。其玻璃体切割组与环扎加压组、环扎加压 +放液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x2 =5 .84,P <0 .0 5 )。结论 对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患者 ,玻璃体手术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激光进一步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术后一些复杂裂孔的光凝治疗。方法 对43例43眼视网膜脱离术后特殊复杂性裂孔行光凝治疗。结果 34眼(79.1%)裂孔封闭,脱离视网膜复位。结论 在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中,进一步地应用激光光凝,能提高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年性前部视网膜劈裂锯齿缘断离及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对青年性前部视网膜劈裂锯齿缘断离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10例20只眼进行常规检眼镜眼底及Goldmann三面镜联合巩膜压陷检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激光光凝,或巩膜冷凝外加压手术治疗,并随访1~5年。结果:共lO例,年龄17~32岁,8例为双眼患病,病变位于颞下,双侧对称。11眼同时患有前部视网膜劈裂、锯齿缘断离及视网膜脱离,3眼患有前部视网膜劈裂及锯齿缘断离,1眼仅有前部视网膜劈裂,3眼仅有锯齿缘断离其中2眼合并视网膜脱离。13眼合并视网膜脱离者采用巩膜冷凝外加压术,全部一次治愈,5眼行激光封闭锯齿缘断离及劈裂区。随访期间未见视网膜脱离,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青年性前部视网膜劈裂锯齿缘断离及视网膜脱离有典型的临床特点,尽早发现、适宜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急性玻璃体后脱离导致视网膜裂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玻璃体后脱离所致视网膜裂孔的确诊时间及不同处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2001年10月~2002年8月对95例(95只眼)由急性玻璃体后脱离所致视网膜裂孔眼进行临床分析,裂孔已导致视网膜脱离的行视网膜复位手术,干性视网膜裂孔行532激光封闭裂孔术。结果 59例伴有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明确诊断时间长,经手术治疗(部分为玻璃体手术)后视功能有一定的恢复。但有些病人需多次手术。35例视网膜干性裂孔患者诊断及时,经光凝治疗后视力无明显改变。结论 玻璃体后脱离导致视网膜裂孔早期诊断、及时光凝是为患眼争取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斜视的手术特点和效果。方法 23例26眼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斜视,手术前后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或三棱镜映光法(Krimsky法)测定客观斜视角等,术后追踪2~28月。结果 (1)术中特点:眼外肌粘连、纤维化的程度不同;各直肌附着点距离角膜缘比正常的平均远2~3mm。(2)斜视矫正量:以单纯直肌减弱术矫正量最小,直肌减弱联合缩短再复信术矫正量最大。(3)术后眼位:第1正位率56.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治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性。方法收集6例(6只眼)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4只眼)行常规巩膜外加压环扎术,2例(2只眼)行玻璃体手术,比较视网膜复位率及术后屈光状态。结果6例(6只眼)视网膜均复位。术后3个月综合验光,4例巩膜外手术患者屈光不正在-2D~-4D,散光-1.5D~-4.75D之间,裸眼视力0.15~0.3,矫正视力0.3~0.7;2例行玻璃体手术患者屈光状态在-0.75D~-1.5D,裸眼视力0.4~0.6,矫正视力0.5~0.7。结论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后的视网膜脱离选择玻璃体手术复位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伴脉络膜脱离(脉脱)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的预后影响.方法139例140眼中Ⅱ级膜57眼(40.7%),ⅡA级膜62眼(44.3%).ⅢB级膜21眼(15.0%).64眼行环扎加压手术(scleralbucklingsurgery,SB),76眼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closedvirteoussurgery.CV).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均大于3月,最长达2年,平均3.7月,一次手术复位109眼(77.9%),最终复位率89.3%(125/140).Ⅱ级膜中SB、CV一次手术复位率分别为82.1%、94.4%(P>0.05),其中裂孔大小合计>3PD的SB、CV一次手术复位率分别为58.3%、92.3%(P<0.05);ⅢA级膜中SB、CV一次手术复位率分别为64.0%、86.4%(P<0.05);ⅢB级膜均采用CV手术,一次手术复位率57.1%.结论对于膜形成不严重的Ⅱ级膜行SB手术比较合适,但裂孔合计>3PD的宜行CV手术,对于ⅢA级膜及以上的行CV手术更合适.  相似文献   

18.
过氟萘液体在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应用过氟萘液体(perfluorodecalin)计11例(11只眼)。氟碳液体作为玻璃体手术中“液体操作”工具,具有稳定、平复视网膜后瓣,驱赶视网膜下液,便于进行增殖膜清除,以及直视下眼内激光封闭裂孔,其手术成功率为81.8%(9/11),失败者2例均为术前存在重度PVR者,介绍了手术操作体会及要点。  相似文献   

19.
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的临床特征和氩激光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的临床特征和氩激光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10例224只眼相应视网膜变性的氩激光治疗资料,并与同期尚无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氩激光治疗对照。 结果 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患者,小于60岁者89.7%,男性53.3%,女性46.7%,格子样变性65.6%,变性范围≤1个象限者87.5%,卵圆形裂孔60.7%,伴有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者23.7%。与尚无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患者相比,≥35岁、囊样变性、视网膜纵向小皱襞、有自觉症状的患眼构成比明显偏高,而氩激光视网膜脱离预防性治疗对已出现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变性患者疗效明显偏低(P<0.01)。 结论 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常见于青壮年,多数患者为1个象限内的格子样变性;裂孔多数为卵圆形,多不伴有视网膜脱离;裂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多数没有自觉症状。不伴有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单纯性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氩激光视网膜脱离预防性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39-41)  相似文献   

20.
黄斑裂孔合并周边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分析黄斑孔合并周边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病情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7只眼选用单纯气液交换,环扎加压,或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注气手术方法,部分病例予以激光辅助治疗。结果:患眼视网膜总复位率达86%(49/57),一次手术复位38只眼(占67%)。视力提高36只眼(占63%),未变10只眼,下降3只眼,激光治疗眼视力恢复无影响。结论:严重PVR、术前病程长、高度近视、后极部裂孔、并发脉络膜脱离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术前检查不遗漏裂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时封闭裂孔,预防膜增殖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