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早期手术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伤后24h内)采用切开复住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4例(28足),术后积极进行消肿等综合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全获随访,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11个月。21例25足切口Ⅰ期愈合,切口皮肤坏死2例2足,切口拆线后裂开1例1足,均经换药愈合。优16足,良8足,可3足,差1足,优良率86%。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早期手术复住钛板内固定,同时对复位后形成骨缺损较大者行自体骨移植,具有骨折复位满意、可早期进行功能搬炼、患者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行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对32例34足在伤后3~8h内行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解剖型钛板内固定.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12~23个月,32足切口Ⅰ期愈合,有1足切口感染,1足切口皮肤表浅坏死,均经换药治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优13足,良19足,可2足,优良率94.1%.结论 在全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伤后早期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是可行的,术中注意手术操作技巧,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31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前详细检查,手术切开复位后采用钛板内固定,术后早期x线复查复位效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采用Kerr跟骨骨折百分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x线检查结果显示术后早期31足全部获得良好复位,随访后疗效评价:优19足,良7足,可4足,差1足,优良率83.8%(26/31o结论:手术切开复位,结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53例5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安sanders分析Ⅱ型16足Ⅲ型30足Ⅳ型12足.术前患肢抬高,脱水治疗1周左右采用侧方挤压、钢针撬拔、钛钢板固定手术方法.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时间18个月(2~24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3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Bohler角从术前的平均2°恢复到术后20°.根据M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36例、良14例、可8例,优良率86%.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结论 采用侧方挤压、钢针撬拔复位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复位确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5例(63足)以SandersⅡ~Ⅳ型为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行跟骨外侧人路,切开复位钛板螺丝钉固定,必要时行植骨术(10足).结果 55例(63足)患者平均随访23.5个月,参照MarylaRCl food score评分标准.疗效为优40足,良21足,可2足,优良率为6.8%.其中钛板松动1足,钛板断裂l足,手术切口皮缘坏死2足,换药后自愈.结论 跟骨外侧人路切开复位钛板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17例18足,采用跟骨外侧可延伸的L形切口,切开复位可塑性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0个月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优10足,良6足,可2足,优良率为88.9%。结论:切开复位可塑性钛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祥舟  尹大宇  刘建 《中外医疗》2009,28(26):17-18
目的 探讨应用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外侧"L"型切口,以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4例(48足).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0个月, 44例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基本恢复了距下关节面的解剖学关系.根据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评分,优35足,良10足,可3足.结论 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满意,且固定牢靠,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9例96足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给予一期植骨,用可塑形跟骨钛板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Margl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 79例均获得随访,均无内固定松动,植骨及骨折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4±1.1)个月。发生切口延迟愈合3例,无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根据Marg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48足,良34足,可9足,差5足,优良率85.4%。结论一期植骨、开放复位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是治疗严重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徐立明  高玉森  王仁款  刘乾仁 《吉林医学》2012,33(14):2997-299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56足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行切开复位钢针或钛板内固定手术,按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22足,Ⅲ型28足,Ⅳ型6足。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1个月~2年,平均16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优28足,良22足,可4足,差2足,优良率86.2%。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疗效满意,钢针内固定适合于轻度移位的SandersⅡ型骨折,Ⅲ型、Ⅳ型骨折更适合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与手术时机、皮肤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类型、复位质量、术后功能锻炼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方法: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26例27足,其中SandersII型4例4足,III型16例16足,IV型6例7足,采用外侧可延伸的L形切口入路,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9个月随访,平均14.5个月,优20足,良5足,中1足,差1足,优良率92.6%。结论: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能早期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影响切口愈合的手术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3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18足于伤后1-2周内行“L”外侧切IZl手术,其中17足切口一期愈合,1例切口缘部分坏死,2足于伤后1周内手术出现皮缘坏死,少许骨外露,经换药及高压氧治疗切口愈合;早期3足采用“U”及外侧直切口,其中2例切口不愈合,皮瓣坏死,跟骨内翻,1例外侧切口,切口愈合.但骨折复位差。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规范的手术操作对切口愈合有直接影响:高压氧治疗对切口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22例(25足),左足10例,右足9例,双足3例。Essex-Lopresti分型Ⅰ型:舌形骨折6足;Ⅱ型:中央压缩骨折15足;Ⅲ型:严重粉碎性骨折4足。采用单纯石膏固定2足,均为Ⅰ型无移位骨折。闭合撬拨复位司氏针内固定 石膏固定4足,为Ⅰ型移位骨折。切开复位斯氏针内固定 植骨术2足,为Ⅱ型骨折。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 植骨术16足,其中Ⅱ型骨折12足,Ⅲ型骨折4足。患者放弃手术治疗1足。其中自体髂骨移植10足,同种异体骨条移植8足。结果:放弃手术治疗1例(1足)失随访,单纯石膏固定1例(2足)功能完全恢复,20例(22足)获得随访,时间为2 ̄18个月,平均5个月,其中2例已取出内固定。按Letournel标准评定:优良15足,可6足,差1足。和术前对比,B$hler角平均改善30(°15 ̄°38)°。出现切口皮缘部分坏死2例,经换药后愈合;切口皮肤坏死,钢板部分外露1例,经3个多月换药,切口基本愈合。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预后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影响非常大,其治疗关键在于关节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固定。认为对于移位明显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对23例患者2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开放复位并用松质骨螺钉和可塑钛制钢板进行内固定,其中5足用自体髂骨植骨,3足用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按张铁良综合评分法,优良22足、可2足、差2足,优良率84.6%.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牢固,疗效满意,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骨折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切开复位可塑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指征、并发症及优点。方法手术切开复位可塑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1例,术后随访4~13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能甲级愈合,X线提示Bohler角复位满意,患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用可塑形钛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斌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77-178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给予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7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43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41足,良24足,可9足,差2足,优良率85%。结论开放复位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是治疗严重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农新盛 《海南医学》2010,21(13):83-84
目的探讨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并切开复位可塑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8月至2009年6月我院对22例29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并切开复位可塑形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22例29足随访8—21个月(平均14.6个月),出现皮缘部分坏死1足,切口感染1足,经换药后愈合;出现足外侧皮肤麻木3足;晚期出现长距离行走后距下关节疼痛2足,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理疗后缓解。按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11足,良15足,可3足,优良率为89.66%。结论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并切开复位可塑性钛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靠方法,它恢复距下关节面的平整和3个关节面之间的正常解剖关系,恢复跟骨的长度及外形,选择合适的可塑性钛板固定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足部功能,减少骨折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钛板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 2005年4月~2007年11月期间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钛板内固定加自体骨移植术治疗34例39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恢复跟骨后关节面的平整、跟骨的宽度、高度、长度以及B(o)hler's角和Gissane's角,常规植骨,放置解剖型钛板.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1足,Ⅲ型21足,Ⅳ型7足.结果 本组34例39足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X线片提示:B(o)hler's角和Gissane's角均恢复至正常范围,跟骨的宽度、高度、长度基本恢复正常.按Maryland方法评价术后功能:优21足,良14足,可4足,优良率89.7%.结论 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采用跟骨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均采用改良的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复位后以跟骨锁定板固定.术后不予石膏托固定,早期行踝关节功能练习,术后6周部分负重,12周完全负重.结果 36例患者经过3~38个月的随访,采用美国足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rc Poot and Ankle Society,A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足踝功能,其中优20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4.4%(34/36).结论 跟骨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跟骨解剖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1月一2012年2月应用跟骨外侧L形入路对6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解剖钛板内固定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60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个月-16个月;术前B?hler角0-20(10.0±4.5)°,术后,术后B?hler角恢复至25-40(35.0±3.5)°.根据Maryland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40例,良14例,可6例,优良率90%.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术后2例发生伤口延迟愈合,1例发生伤口感染,经治疗后伤口愈合.结论 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精细的术中操作,良好的术后管理,解剖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06年7月,采用钛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并获得完整资料共35足。按Sanders分型:Ⅱ型14足,Ⅲ型18足,Ⅳ型3足。术中常规X线透视跟骨侧位观察Bhler角和Gissane角恢复情况,Broden位了解后关节面恢复情况。均未植骨。结果:对随访资料完整的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7~24个月,平均9个月。依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1足,良10足,可3足,差1足,优良率88.6%。结论: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较好地恢复跟骨解剖结构,恢复塌陷的距下后关节面,为功能恢复提供良好条件,临床疗效满意。.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