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吕斌  张维  杨颖 《海南医学》2009,20(4):116-117
目的探讨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价值,以提高胎儿唇腭裂的产前检出率。方法采用B超及彩超对25600名孕20周以上妇女常规进行胎儿口鼻结构的探测。结果共发现唇腭裂畸形胎儿27例,漏诊不完全性唇裂2例,漏诊不完全性腭裂2例。检出率85.2%。结论胎儿唇弓回声中断是胎儿唇裂的主要征象,上唇结节回声消失,鼻小柱向健侧移位,患侧鼻翼内陷是唇腭裂的常见声像图表现,单纯腭裂及唇裂合并腭裂时声像图难以直接显示腭裂。完全性腭裂多伴发牙槽突裂及完全性唇裂,透过牙槽突裂可探测到腭裂。对于无唇裂或不完全性唇裂胎儿,其牙槽突常完整,超声无法探测上腭,不能显示腭裂。  相似文献   

2.
罗家林 《广西医学》2011,33(8):1072-107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唇腭裂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妊娠18周以上的孕妇进行产前检查,筛查出唇腭裂畸形,并与产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经产后证实为胎儿唇腭裂畸形39例,超声诊断符合35例,漏诊4例,漏诊的均为单纯腭裂。唇裂的超声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唇回声带连续性中断,唇腭裂表现为牙槽突回声带连续性中断,呈倒"V"形。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胎儿颜面部结构,可重复性强,诊断率高,是筛查胎儿唇腭裂畸形较为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061869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裂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李茂谊∥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9)·—563~56413例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均获得满意的声像图,并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该组胎儿唇裂畸形中,孕20~24周检出胎儿唇裂畸形2例,25~30孕周5例,31~35孕周5例,36~40孕周1例。胎儿唇裂畸形三维声像图表现:小缺损表现为上、下唇红至牙槽嵴前呈一侧或两侧开裂,呈裂隙状暗区,大缺损表现为唇红至前鼻孔底部于牙槽嵴前开裂,牙槽嵴呈弧状强回声位于唇的内侧,两侧鼻翼不对称,合并腭裂者,鼻与唇间结构紊乱,牙槽嵴弧状强回声连续中断,上唇唇缘显示不清,严重…  相似文献   

4.
杨乔芬 《吉林医学》2011,(4):713-71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二维、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裂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40周孕妇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颜面部在二维超声观察到胎儿鼻唇部结构后行三维超声实时动态表面成像。结果:检出胎儿唇裂畸形46例,检出率约2.53‰。结论:二维、三维超声均能明确诊断胎儿唇裂畸形,二者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何敏  曾静  黄秋媚 《当代医学》2013,(21):25-26
目的探讨胎儿唇腭裂的二维及三维超声显像及漏诊原因分析。方法对15256例不同胎龄胎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运用二维及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筛查唇腭裂胎儿。结果胎儿唇和/或腭裂29例,其中单纯唇裂15例,唇腭裂12例,漏诊2例,唇裂诊断符合率96.4%,腭裂诊断符合率76.9%。结论本组唇腭裂胎儿漏诊的原因:(1)没有正确选择超声筛查时机;(2)唇裂裂口小,胎儿体位不佳及没有反复看,仔细分辨,多切面、多角度、多体位检查;(3)没有定期产检及行超声检查;(4)羊水过少,双手遮挡,脐带干扰等因素影响三维面部成像;(5)检查出唇裂时没有仔细观察上颌牙槽突(;6)单纯不完全腭裂因牙槽突声影的影响而不能直接显示病变。  相似文献   

6.
吴汤娜  洪燕  覃伶伶 《海南医学》2011,22(17):112-113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检查在胎儿唇腭裂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对3638例20-38周胎儿进行鼻唇部的多个切面观察。结果3638例胎儿中,产前检出唇腭裂28例,单纯唇裂7例,正中唇裂2例,唇裂合并腭裂19例,漏诊1例单纯腭裂,均经引产或足月产证实。结论三维超声为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使图像更加直观和容易理解,尤其对产科临床医师和孕妇及其家属理解胎儿唇腭裂的程度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吴海燕  王莹  王伟伟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99-99,112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唇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18,24周孕妇的胎儿颜面部进行三维超声成像检查。结果全部胎儿均能获得满意鼻唇部三维图像,9例胎儿唇腭裂畸形,均经产后或引产后证实,超声检查率100%。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清晰、直观、准确地显示胎儿的颜面部,大大提高了胎儿唇腭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裂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飞利浦-HD15多功能超声诊断仪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孕检的1000例妊娠18~38周的胎儿颜面部进行三维超声实时动态面部成像,观察胎儿唇部结构。结果:947例成功获得胎儿唇部成像,显示率94.7%,发现唇裂6例,畸形率6.3‰。结论: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胎儿唇裂畸形中图像逼真、直观,较二维超声可以更早做出诊断,可对二维超声加以补充,在产前超声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平面正交法”二维超声成像技术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点,并与产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例唇腭裂畸形共31处缺损均经引产或产后证实。超声诊断15例共28处缺损,包括7例唇裂(单侧唇裂4例,正中唇裂1例,双侧唇裂2例,其中1例伴牙槽突裂)和8例唇裂合并腭裂(合并单侧唇裂6例,双侧唇裂2例)。唇裂裂隙宽2.1~12.7mm,平均6.0±3.4mm;腭裂裂隙宽2.1~8.6mm,平均4.6±3.2mm。超声漏诊1例单纯唇裂和2例Ⅰ度腭裂,唇腭裂畸形的超声确诊率为90.3%。结论:产前应用超声于多平面对胎儿唇腭裂畸形进行扫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有助于减少唇腭裂畸形儿的出生,对优生优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唇腭裂畸形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自然分娩,剖宫产或引产的33例唇腭裂畸形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彩超唇裂诊断符合率为69.7%,三维联合彩超总诊断符合率90.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更清晰、逼真、直观、准确地显示胎儿颜面部结构,可提高胎儿唇腭裂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用50例正常人和10例唇腭裂头颈标本,做动脉照影和解剖观测。发现唇裂者的上唇动脉沿唇红缘和裂缘走行,终止于鼻翼基部(患侧)和鼻小柱基部(健侧)。双侧完全唇裂的人中部和切牙骨的动脉来自鼻中隔后动脉,筛前动脉,鼻翼动脉或鼻外侧动脉。正常腭部由腭大动脉,腭小动脉,鼻腭动脉,腭升动脉,咽升动脉和扁桃腺动脉供应。腭裂者腭大动脉不与鼻腭动脉吻合(患侧)。腭大动脉、腭升动脉不能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腭升动脉前支缩小,后支前移并沿裂缘前行,咽升动脉咽支不是循咽腭肌至软腭,而是从颅底沿腭帆提肌后内侧下行至软腭的鼻腔面。  相似文献   

12.
粤东地区930例唇腭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粤东地区先天性唇腭裂的患病状况与特点,探讨与唇腭裂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2004年问由汕头大学医学院医疗扶贫行动组织的“美纯行动”及于我院行唇腭裂手术930例唇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唇腭裂的构成比中,主要以单侧唇裂伴腭裂,双侧唇裂伴腭裂及单侧唇裂为主,分别为33.98%,23.23%与29.02%,单纯的腭裂及单纯的双侧唇裂较少。双侧唇裂与双侧唇腭裂男女问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左比右多见。唇腭裂畸形与患者的胎次关系中第一胎,第二胎,第三胎,第四胎,第四胎以上的构成比分别为23.17%,33.10%,16.93%,14.77%,11.91%,但各种类型的唇腭裂畸形均与患者的胎次无显著性差异。母亲妊娠前3个月所接触的风险因素中共有226例(24.30%)。结论唇腭裂的发生可能与遗传、胚胎发育早期的环境因素、药物影响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新疆9个地区23所医院从出生监测中获得的资料。在25475例国产儿中出生缺陷儿417例,有唇腭裂51例,其发生率为20.02/万,居全国第九位。男为18/万,女为21/万。汉回两族与维吾尔族相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汉族与回族相比无差异(P>0.05)。4例有遗传史。对唇腭裂发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儿正常唇腭部与唇腭裂畸形的超声检查方法、最佳检查时机及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产前超声对唇腭裂畸形的确诊率。方法:利用超声对6748例孕16~41周的孕妇常规进行胎儿口唇部观察。结果:6748例中有6254例胎儿口唇部能清晰显示,唇裂17例,检出率88.1%,漏诊2例。结论:孕18~32周是超声检查胎儿唇腭裂畸形的最佳时机。二维声像图诊断唇裂的直接征象为胎儿唇部回声失落,鼻小柱向健侧移位,患侧鼻翼内陷是唇腭裂的常见声像图表现。超声是筛选和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改良三角瓣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三角瓣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者采用改良三角瓣法修补术,手术定点参考健侧人中嵴,唇红缘上皮肤小三角瓣加唇上方弧形切口,分离鼻翼基底的肌肉,重建完整口轮匝肌肌环,并保持唇高一致。结果:鼻孔对称;瘢痕位于人中嵴处;唇弓形态自然;红唇饱满;25例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改良三角瓣法术后唇鼻部对称,外形自然,是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伴有隐性唇裂的双侧不对称性唇裂的手术修复方式。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我中心共完成了125例双侧唇裂修复,从中筛选出18例双侧不对称性唇裂,其中有6例伴有隐性唇裂。6例中有3例行一次性手术,即将两侧裂隙分别按照单侧唇裂来修复,先修复裂隙较大的,再修复隐性唇裂。有2例则按照双侧完全性唇裂的方法来修复。有1例则只修复裂隙较大一侧,隐性唇裂未予以修复。结果 3例按照单侧唇裂分侧修复者,在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随访中,红唇及人中嵴的外观均得到满意的效果,2例按照双侧完全性唇裂修复者,上唇组织较紧,白唇瘢痕明显,组织量缺失较多。1例只修复裂隙较大的一侧,隐性唇裂仍存在畸形,需二期手术修复。结论伴有隐性唇裂的双侧不对称性唇裂,采用单侧唇裂分侧修复一期完成,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改良Millard术式修整先天性单侧唇裂66例,以鼻翼、鼻孔、人中嵴、唇弓及唇珠五个解剖学标志全面评估术后疗效。先天性单侧唇裂的修复应是上唇、鼻的整体修复,才能符合上唇美学的要求,鼻翼软骨的早期潜分对患侧鼻翼发育无明显影响,因此应综合评估先天性单侧唇裂的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胎儿唇腭裂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及最佳检查时间,以提高唇腭裂的产前超声诊断率。方法采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孕20周以上胎儿进行产科常规检查,重点观察胎儿颜面部结构。结果8000名孕妇,筛出胎儿唇腭裂13例,漏诊1例,检出率为92.31%。结论孕22~32周为超声检查胎儿唇腭裂最佳时机,二维及三维超声为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唇腭裂患者的贫血状况,分析影响其贫血率的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其发生贫血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治疗的346例唇腭裂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同时跟踪调查唇腭裂各项修复均在该院进行的12例患者修复前后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的变化?结果:将346例患者按畸型及治疗程度分为唇腭裂组(a)?单纯唇裂组(b)?腭裂组(c)和唇腭裂修复后组(d),各组的贫血率分别为43.6%?40.5%?19.7%和17.0%,其中a?b组贫血率均高于d组,但c组与d组贫血率无统计学差别?进行性别和城乡构成比标化后,除d组外,其它各组贫血率均高于该组段平均年龄对应的中国居民贫血率?未完全修复的唇腭裂患者的贫血率与性别和城乡差别之间无明显依存关系?在所有患者中,贫血81例,属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患者有44例,占54.3%?12例跟踪调查的唇腭裂患者,完全修复后hgb有显著性提高,rbc平均值修复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唇腭裂患者贫血的可能性增加,且贫血的主要类型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应该对唇腭裂患者,尤其是较小年龄患者的家庭进行科学喂养的广泛宣传,并让他们注重含铁物质的摄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