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医院社区一体化高血压病管理模式进行管理。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压达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可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达标率,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流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锦霞  陈佩莲  戴霞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9):1786-1787
目的评价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流程的推广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糖尿病健康网络教育平台将已出院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转交给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由社区医务人员进行连续性的管理,当社区的病人出现急性并发症或应急情况也可通过该网络反馈到医院,从而达到医院与社区资源的共享。评估患者教育前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治疗控制的达标率及干预后2年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治疗控制的达标率。结果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后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患者治疗控制达标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流程,使社区糖尿病防治系统化和规范化,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合管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某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医院社区联合管理,由医院专科医生对社区医生进行相关疾病的专病管理培训,针对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行专业化、个体化、规范化的全程治疗指导,观察患者血压、血糖和相关生活质量水平的变化。结果实施医院社区联合管理后3、6、12个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下降,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提高(P0.05)。结论实施医院社区联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对川崎病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区2所大型综合医院儿科住院确诊的137例川崎病患儿,通过住院健康教育、出院护理指导及社区护士定期随访护理,观察为期1年中患儿服药、营养、康复训练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经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护理后患儿焦虑情况有所改善(P=0.000),并发症减少。[结论]对儿童川崎病病人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及家长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度,降低焦虑程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社区医疗中心护理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建华 《护理学报》2003,10(2):48-49
随着城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医疗中心的护理组织与管理就变得更为重要。笔介绍了北京大学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设施组成以及人员组织结构,然后就中心护理管理中的护士培训、护理规则、护理内容、护理组织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这些措施为保证北京大学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儿科在2013年6月到2014年11月之间接诊的48例川崎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个组均为24例,对照组患儿在医院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的方法,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儿童家长在干预后获得了更多的川崎病相关知识,负性情绪反应降低的幅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各项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利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对川崎病患儿进行干预,可提高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家长负性情绪,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院管院办模式下开展的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工作体系的构建及效果评价。方法在医院本部设立专职延续护理中心,以各社区护士为主组建延续护理工作小组,依托信息化,确立切实可行的延续护理工作模式、流程、规范。使用SF-36v2健康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延续护理对社区出院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院管院办模式下开展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体系切实可行,实施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工作体系的运行,提高了出院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对引导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减轻医院的服务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医护技一体化医疗模式在肿瘤放疗病房应用的效果,为提高医疗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2016年9月开始分别在西安某3家三级甲等医院肿瘤放疗病房实施医护技一体化医疗模式,将该模式应用于肿瘤放疗病房的医疗安全管理,采用非同期对照,通过比较一体化实施前(2015年9月—2016年8月)后(2017年1—12月)肿瘤放疗病房医疗安全、护理质量、医技护患满意度等指标,评判其在肿瘤放疗病房应用的效果.结果 实施医护技一体化医疗模式后肿瘤放疗病房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实施前减少,护理质量明显较管理前提高,医护技患对工作服务满意度也明显比实施前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技一体化医疗模式能提高肿瘤放疗病房患者的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护技患各类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社区护理学     
033830社区医疗中心护理组织与管理/朱建华//南方护理学报一2003,l0(2)一48一49 该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设施组成以及人员组织结构,并对中心护理管理中的护卜培训、护理规则、护理内容、护理组织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这些措施为保证北京大学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取得良好的社区效益提供了保障。参3(原文摘要)033831社区知识型老年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徐思琴,二//南方护理学报一2002,9(6)一42一43 采用自制问卷对67例老年大学学员的相关需求进行调查。结果:社区知识型老年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首位是老年人多发病的有关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级医院与社区联合管理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5月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7.1±13.9)岁,随机分为医院组30例,医院社区联合组20例。医院组采取专科医护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定期门诊与随访,医院社区联合组采取三级医院对社区全科医师进行腹膜透析基本诊疗及规范化管理知识的培训与通讯交流,共同管理治疗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所有腹膜透析患者观察管理9个月。结果至观察终点医院组、医院社区联合组患者透析充分性达标率,血红蛋白、血钾、血磷、血钙、血清白蛋白水平,二氧化碳结合力,血压达标率,腹膜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均医疗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社区联合组与医院组月交通费分别为(123.5±19.2)、(205.3.±92.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医院与社区联合规范化管理治疗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降低了患者交通费用,提高了社区全科医师对腹膜透析适应证及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在提高骨科出院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患者121例,根据所在病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组实施6个月的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总体健康、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活力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除情感职能外,干预组患者其他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能够综合医院及社区的优势,可有效促进骨科出院患者康复,并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与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模式。[方法]对治疗后出院的48例脑卒中病人,由我院与所属的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共同开展居家护理。[结果]实施居家护理3个月后,病人巴氏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评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模式保证了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实施居家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3.
军队医院社区护士的服务职能及队伍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军队医院社区护士的职责,即初期预防保健教育,筛检,个案管理,转介及追踪多种服务职能,军队医院应组织专门队伍,在基层医疗单位培养兼职骨干,利用退休人员组成编外社区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入住内分泌科的糖尿病患者1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除去失访者,最终纳入资料观察组66例,对照组69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血糖监测指导教育;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血糖监测频率、对血糖监测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出院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得分、血糖监测频率、对血糖监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较对照组控制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对胸腔镜治疗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行胸腔镜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s呼吸气体的容积(FEV1)、用力呼吸的肺活量(FVC)及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护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活动、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胸腔镜治疗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社区一体化的乳腺癌防治体系对建设我国合理的乳腺癌防治体系的参考价值。方法:依托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在海珠区各社区设立的健康小屋,分期对30岁以上成年女性进行乳腺癌健康宣教,用超声、钼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乳腺癌筛查;利用乳房健康管理工作站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信息系统连接,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治疗确诊患者;对比此体系与常见的"摸到肿块主动就诊"、"常规健康体检"的治疗等待时间。结果:开展乳腺癌健康宣教及乳腺癌筛查8213人,共检出乳腺癌6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乳腺癌防治体系"从发现病灶到病理确诊时间间隔"和"从发现病灶到初始治疗时间间隔"短于"摸到肿块主动就诊"、"常规健康体检"(P均0.01)。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的乳腺癌防治体系集宣教、筛查、治疗于一身,方便、智能、高效,有效缩短治疗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NICE减重管理模式对社区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常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出院转介某社区的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136)和对照组(n=131)。对照组接受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实验组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使用NICE减重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3个月代谢指标、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的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血糖、血脂、BMI、血压下降趋势均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ICE减重管理模式对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BMI、血压、血脂等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1996年成立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随着医院社区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扩大,院领导把社区医疗服务工作已放到了医院工作的重要位置。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为社区投入人力、物力,使社区装备齐全、功能完善,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为社区病人服务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辽河油田总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指导该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辽河油田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5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标本,运用LIS系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SA分离率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0.6%,标本以痰及分泌物检出率最高,主要侧重于ICU及呼吸内科,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辽河油田总医院MRSA的分离率及耐药率均较高,MRSA表现为多重耐药性,临床各科室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为医院社区互动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互助模式的运行效果.方法 2009年2月开始运行医院社区互动糖尿病患者护理互助模式,实施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制度,由社区护士随访出院的糖尿病患者,观察远期效果,进行日常管理及评价,实现医院社区互动糖尿病患者护理互助模式.运行前后分别选择84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互助模式运行前相比,互助模式运行后患者掌握皮肤及足部护理等相关知识,对食疗及运动疗法的重视度,对血糖监测及胰岛素注射的掌握度,对合理用药的掌握度具有明显提高.结论 医院社区互动糖尿病患者护理互助模式为医院及社区护理双向转诊的有效实施方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