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前瞻性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 时461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监测,包括置管时间、地点、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医生、置管部位皮肤、导管的细菌培养结果等.结果 461例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30例(6.5%),感染与患者年龄、置管医生操作技术、置管地点、导管留置时间、惠者疾病类型相关(P<0.05,P<0.01);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9株,革兰阳性菌6株,真菌6株.结论 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需保持置管环境的洁净,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缩短置管留置时间,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经皮穿刺深静脉置管术与感染的关系,分析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病率以及影响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按置管部位分为颈内静脉组26例和股静脉组34例,出现发热者采集导管内血培养及导管培养,对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的时间、感染发生的部位、患者的血流量和不同病因患者感染发生率进行了统计。结果深静脉置管放置时间越长,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越多。股静脉穿刺组感染发生时间为(26.5±9.6)d,颈内静脉穿刺组感染发生时间为(35.4±6.8)d。本研究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21.67%,其中股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为32.3%,颈内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为7.6%,股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远高于颈内静脉置管(P〈0.01)。在病因方面,糖尿病肾脏疾病组感染率为所有组别中最高(33.3%),与其他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O.05)。慢性肾小球肾炎组(16.7%),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组(16.7%),多囊肾病(14.2%)、狼疮肾炎(20%)之间无明显差异。患者血流量在200ml/min以上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为9.5%;血流量〈200ml/min时,感染的发生率为28.2%,二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菌培养病原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53.8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0.76%,表皮葡萄球菌占23.08%。结论为减少感染发生,颈内静脉置管应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首选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对有易感因素的患者,如原发病为糖尿病时血流量较低,应加强无菌操作,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本院血液透析中心静脉长期导管感染的发病率、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47例中心静脉长期导管患者的原发病,导管留置时间,病原菌分布。结果: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贫血越严重,导管留置时间越长者,中心静脉长期导管感染发生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留置时间超过2年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菌种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缩短留置时间可减少血液透析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34例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其中颈内静脉168例(右157例,左11例),锁骨下静脉41例(右38例,左3例),股静脉17例(右16例,左1例),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8例。结果:置管术中的常见并发症有:误穿动脉5例,皮下血肿8例,穿刺部位渗血4例。置管术常见远期并发症有:导管栓塞11例,导管相关感染10例,导管意外脱落4例,血流量不足(血流〈180 ml/min)20例。带管时间8~283 d。右颈内静脉置管的导管感染发生率及导管栓塞发生率较锁骨下静脉置管明显低(P〈0.01),以尿激酶封管治疗导管栓塞发生率下降明显。结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临时血管通路的一种方便快捷方法,操作技术简便,并发症低,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临时性血液通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银粒子与普通导管行中心静脉穿刺时静脉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情况,为临床选择合适导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49例留置银粒子导管患者(银粒子组)及85例留置普通导管患者(普通组)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及CRI发生率。结果银粒子组置管时间为(22.01±2.53)d,CRI发生率4.08%;普通组分别为(7.99±1.84)d和7.05%。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RI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粒子导管可有效延长带管时间,且不增加CRI风险。  相似文献   

6.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所选择导管类型分成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各40倒,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问、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比较,PICC组显著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均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发生严重感染2例、血气胸1例、动脉损伤2例,PICC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量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患者的效果,以寻找最佳输液途径。方法将需大量输液(每日补液量≥2500m1)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导管脱落、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补钾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可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8.
216例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应用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的使用和退出原因。方法:分析置管方法与血流通畅情况,随访留置导管的使用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实施深静脉留置长期带涤纶套导管术216例,右颈内静脉置管209例,成功率96.8%,左侧颈内置管5例,2例经股静脉;导管使用期限:平均(15±13)个月,使用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36月56例,〉24月75例,〉12月45例,〉6月25例,〈6个月15例(大部分在继续使用),28例失访。观察导管使用终点105例,约占49.5%,导管退出时使用时间2~28月,平均(10±5)个月;退出原因:死亡52例,其余为感染拔管、血流不畅和肾移植。在导管使用终点,90.5%(95/105)的导管功能良好;导管透析充分性:151例患者的透析后尿素下降率平均70%,平均Kt/V达到1.45;与内瘘透析患者Kt/V=(1.51±0.30)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颈内静脉置管血流不畅发生率高;感染25例,治疗有效23例,无效拔管2例。结论:长期导管可以达到充分透析;长期导管使用人群主要是老年人、等待肾移植和多次内瘘失败者,良好的导管留置技术提高导管的有效使用,尽量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置管,良好的护理显著降低导管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发生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对其防控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358例于本院ICU中心行动静脉置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数据,对可能与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相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结果入组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10.34%,其中年龄(OR = 5.214、P = 0.000)、穿刺次数(OR = 3.823、P = 0.000)、置管时间(OR = 2.189、P = 0.002)、留置部位(OR = 2.227,P = 0.006)和糖尿病(OR = 3.323、P = 0.000)均为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7例发生血流感染的病例,分离出38株病原菌,其中G-菌19株(50%),G+菌15株(39.47%),真菌4株(10.53%)。 结论年龄、穿刺次数、置管时间和留置部位和糖尿病均为引发ICU导管先惯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应对危险因素加强预防,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380例次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临床应用的生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长期静脉留职导管的置管、使用、护理的认识,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随访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患者380例次深静脉置管并长期留置的情况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导管使用寿命的生存曲线,计算中位生存时间。log-rank检验比较导管使用寿命的差异。分析评价置管方法、感染发生率、导管退出原因及透析充分性。结果导管静脉入路途径包括颈内、颈外、锁骨下及股静脉。3种静脉入路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颈内(31.0±2.8)月,颈外(30.0±4.0)月,锁骨下(19.0±2.9)月。log-rank生存曲线检验结果显示,颈内与锁骨下进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使用终点113例次,其中患者死亡60例(53.1%),感染14例(12.4%),导管功能不良13例(11.5%),肾移植13例(11.5%),内瘘2例(1.8%),导管意外拉脱7例(6.2%),导管破损4例(3.5%)。导管内感染61例次,隧道感染2例次。结论长期留置导管首选颈内静脉入路,其次为颈外静脉入路。导管终点以患者死亡、感染及导管功能不良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