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川贝母及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观察药材化学成分的整体变化规律,为药材整体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对川贝母及其提取物进行鉴别分析。结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可以辨别松贝、青贝、炉贝、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二阶红外光谱中,太白贝母602~1713 cm-1峰数明显多于松贝、青贝、炉贝,可将太白贝母区分,说明太白贝母类总生物碱含量高于松贝、青贝、炉贝。总生物碱提取物一维红外光谱中,松贝有1705 cm-1,且松贝总生物碱提取物的二阶导数图谱多出1647 cm-1的吸收峰,说明松贝在不饱和环的结构上明显不同于其他贝母类成分,可以将松贝明显区分。通过二维同步相关红外光谱,各贝母860~1180 cm-1处峰形上有差异,可将青贝、炉贝与其他贝母分开。结论:红外光谱分析法能快速、简便地鉴别川贝母及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中药川贝母的鉴定和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一些中药材由于名称相近 ,在处方中使用时常易混淆 ,然而它们的原植物来源和临床功用却往往不尽相同 ,现列举几组以利医药工作者区别使用。1 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浙贝母与土贝母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棱砂贝母的地下鳞茎 ,按性状不同又习称松贝、青贝和炉贝。平贝母和伊贝母分别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新疆贝母、伊犁贝母的干燥鳞茎。以上 3种贝母均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 ,干咳少痰 ,阴虚劳损 ,咯痰带血。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大者除芯芽称大贝 ,小者不去芯芽称珠贝。浙贝可清热…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云南省产4种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方法:应用两相滴定法测定。结果:川贝母0.11%,梭砂贝母0.09%,粗茎贝母0.26%,浙贝母0.28%。结论:综合报道了云南产4种贝母的总碱含量,其中粗茎贝母的总碱含量测定在国内外均属首次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Fritilarial),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资源丰富。临床上常用的贝母有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和浙贝母(中国药典1995年版)。贝母主要成份之一为甾类生物碱〔1〕,作者收集了市场上常见的不同产地贝母,以贝母素乙为...  相似文献   

5.
正川贝母又名贝父、勤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乌花贝母或棱砂贝母的鳞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曰"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母与浙贝母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肺,不若用象贝(浙贝)治风火痰嗽为佳。"历代本草所载贝母并非一种,主要有松贝、炉贝和青贝三种。松贝主要来源暗紫贝  相似文献   

6.
川贝母与浙贝母是临床常用的两味中药,先秦时期均以“贝母”之名统之,用以疗郁疾。明末以后,川贝母、浙贝母从“贝母”之名的统称下区分出来,其功效也开始独立划分,并经历了从区分到明确、从深入到总结、从矫往到承袭的认识发展过程。与现代记载相较,古代文献对川贝母的“解郁愁、散逆气”之功以及浙贝母的“清降”之性有更明确深入的认识,前者多体现在解气郁、痰郁之疾,后者多体现在宣降止咳、内开郁结、通降痹阻等。  相似文献   

7.
浙贝母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琼 《自贡医药》1997,19(3):26-27
因我市中药材市场及部分医疗单位销售和使用的贝母类药材品种较为混乱,主要包括两类药材;即川贝母与浙贝母,本文仅对浙贝母中常见的一种混淆品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鉴别,结果其混淆品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磐安浙贝母鳞茎主成分的含量,确定浙产浙贝母最佳采收期。[方法]分别采用HPLC-ELSD、酸性染料比色法、生物量法测定磐安地区浙贝母不同生长期鳞茎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总生物碱和生物量。[结果]磐安地区浙贝母鳞茎总生物碱含量在3月底、4月初最低,在5月初达到峰值,而鳞茎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变化规律则与其相反。结合生物量后,浙贝母鳞茎主成分含量在4月底5月初达到最高值。[结论]结合浙贝母鳞茎生物量、地上部分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综合判断,磐安地区浙贝母最佳采收期在其果期末期、枯萎初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考察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生附子、黑顺片分别与浙贝母、川贝母配伍前后双酯型生物碱的量,分析共煎液中乌头类生物碱之间的转化。方法 采用HPLC及电喷雾质谱技术,对川乌、草乌、生附子及其炮制品与浙贝母、川贝母配伍前后双酯型生物碱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乌头属中药及其炮制品在与浙贝母配伍时能够抑制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转化,而与川贝母配伍对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转化则起到促进作用。结论 从化学成分量的变化方面分析,中药“十八反”之“乌头反贝母”并不是绝对的,乌头属中药及其炮制品与浙贝母配伍“相反”,与川贝母配伍“不反”。  相似文献   

10.
贝母属大多数种类的鳞茎在中药总称为“贝母”。依据地区生产范围,不同形式特征,用药传统习惯而划分为“浙贝母”,川贝母”(松贝、青贝和炉贝)、“平贝母“和“伊贝母”等(另有湖北贝母等中国药典未收载)。据记载该属国产种类约有28种和一些变种。 甘肃贝母又称岷贝,主产于甘肃南部,为甘肃省名贵药材之一,因其药材外形与川贝母相似而在中药市场上统称川贝(198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也列入川贝母项中)。1908年安维峻在《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十二物产中药类载有“贝母,秦、阶、岷俱出,紧小坚实,甲于川浙。”说明产于陇南和岷县一带的岷贝母质量较佳。贝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克隆浙贝母环阿屯醇合成酶(Cycloartenol synthase,CAS)5`末端cDNA序列。[方法]利用简并引物及RT-PCR方法获得CAS的核心基因,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快速克隆5`末端片段,采用NCBI网站上的Protein Blast软件进行氨基酸同源性比对。[结果]从浙贝母叶片中成功地克隆出一条长691bp的CAS基因5`末端cDNA片段,含起始密码子及163bp的5`延伸区。对5`末端的150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片段与C.asiatica,G.glabra,A.thaliana,W.somnifera的CAS同源性分别达72%,66%,71%,71%。[结论]上述结果表明所克隆的片段为浙贝母CAS的5`末端序列,为下一步CAS全长基因的克隆及CAS在浙贝母次生代谢中的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浙贝母休眠解除后,鳞片近轴面表皮附近的几层细胞首先衰退,不久形成一条清晰的破碎细胞带。对这些首先衰退的细胞,在体眠解除前后进行了酸性磷酸酶细胞化学定位研究。休眠解除后细胞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高于休眠状态的细胞,淀粉粒、细胞核、线粒体和细胞壁上均有酸性磷酸酶的定位,而休眠状态的细胞中则很难发现酸性磷酸酶的定位,其活性较高表明这些细胞即将衰退。  相似文献   

13.
鄂北贝母、紫花鄂北贝母、湖北贝母和浙贝母核型相似,为2n=24=2m 2sm 6st 14t,蒲圻贝母栽培与野生种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24=4m 4st 16t及2n=24=2m 2sm 4st 16t,其中3种贝母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浙江贝母组织培养材料的染色体显微鉴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贝母组织培养材料进行了染色体显微鉴定技术和方法的研究。通过对组培材料的取材时间、预处理药剂的选择、浓度、时间、离析方法、离析药剂、浓度和时间以及不同取材部位(根尖、愈伤组织、芽尖)的系统试验获得了较佳制片效果,表明本染色体显微鉴定技术能较好地用于贝母离体组织培养材料的鉴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浙贝母中重金属含量的差异,为浙贝母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00nm波长下,测定6个不同产地浙贝母重金属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浙贝母中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浙江鄞州三个产地的重金属总量均符合要求,而浙江磐安及江苏南通、海安重金属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结论]本测定结果可为浙贝母药材的质量评价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浙贝母黑斑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浙贝母黑斑病的病原真菌,为浙贝母黑斑病的监测及防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患病组织分离法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PDA)培养基上分离纯化病原真菌,PCR扩增基因组DNA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翻译延伸因子-1α(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1α,TEF-1α)、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3PDH)和RNA聚合酶Ⅱ亚基(the second largest subunit of the nuclear RNA polymerase enzymeⅡ,RPB2)序列并双向测序、拼接,与GenBank中序列同源性比对后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真菌种类,以摩擦接种法检测致病性。[结果]从浙贝母黑斑病病株中分离纯化获得2种链格孢属真菌。分离物1的ITS、TEF-1α、G3PDH、RPB2扩增片段与GenBank中链格孢菌(登录号:MG182428、KY175227、XM018523704、MG250634)的同源性均为100%;分离物2则与细极链格孢菌(登录号:MK967997、LC136862、KY290574、LT707523)的同源性均为100%。经摩擦接种确定两种链格孢属真菌均为浙贝母黑斑病致病菌。[结论]浙贝母黑斑病的病原真菌有链格孢菌和细极链格孢菌,其中细极链格孢菌首次被证明可引起浙贝母黑斑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同工酶分析已广泛用于作物品种资源调查,育种亲本的选择,杂交子代的测定及植物阶段发育研究等各个领域,在指导生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此外同工酶分析对研究不同种类植物的亲缘关系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川贝母与平贝母的资源状况调查及市场供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同药典》川贝母收载品种的野生资源状况,人工种植情况,市场销售现状调查分析表明,正品川贝母量少价高,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滥采滥挖现象的加剧,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几尽枯竭。通过对平贝母和伊犁贝母的生药、资源、药理、疗效的综合分析评价,建议《中国药典》将它们纳入川贝母的来源项下,解决川贝母供不应求的矛盾,并且有利于川贝母野生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浙贝母器官内生菌群,以期探明浙贝母道地性的形成机制,为开发其潜在的内生菌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用PCR-变性凝胶梯度电泳(DGGE)对浙贝母的根、鳞茎、地上茎以及叶中的内生菌多样性和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DGGE结果表明,浙贝母不同器官中的内生菌多样性和结构均有差异.根部条带明显比其它器官多,内生细菌多样性指数最高(2.69),而且出现不少特异性条带;茎中的细菌多样性为2.44;叶中最低,仅2.21.测序结果表明,浙贝母中的内生细菌主要为蓝细菌、根瘤菌、睾丸酮假单胞菌、伯克氏菌属和燕麦噬酸菌,后两种菌均为β-变形菌,该菌的存在可能会对浙贝母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而根瘤菌和丛毛单胞菌则对其生长有利.根部特异性细菌包括蓝细菌(B4)、伯克氏菌属(B23)、根瘤菌(B5、B24)以及3种不可培养细菌(B6-B8).与细菌相比,内生真菌DGGE图谱在不同器官之间的差异更小,大部分为共有条带,只是亮度有差异.当然也有特异条带,如曲霉属(F10)仅在鳞茎中出现.镰孢菌属(F11)以及2种不可培养的真菌(F5、F6)为根部特有.与细菌不同,地上茎中的真菌Shannon指数最高(2 82),其次是鳞茎和根,叶最低2.53.利用DGGE检测到浙贝母的内生真菌主要为侧齿霉、镰孢霉和曲霉,而利用传统方法还分离到交链孢霉、青霉、拟茎点霉、葡萄孢、卵形孢霉、枝链孢霉、毛壳菌、丝核菌以及束丝菌等属,说明对浙贝母而言,传统方法更适合.[结论]浙贝母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及组成均存在差异,但地下鳞茎和地上茎差异较小;真菌的器官差异不如细菌明显.浙贝母内生菌的分布跟其它植物明显不同,其菌群组成主要取决于浙贝母宿主植物本身.不同的内生菌占据不同生态位,执行不同功能,有的对促进浙贝母的生长,而有的则影响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比较分析不同基源中药贝母品种中淀粉粒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几种常见的贝母药材包括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和平贝母Fritillariaussuriensis Maxim中所含的淀粉粒进行观察,同时采用X射线能谱分析对其所含的无机成分进行元素分析。结果:淀粉粒在形态学上差异甚微,然而其无机元素的差异比较明显,平贝母中含有P元素(0.23%),在湖北贝母和浙贝母中没有该元素。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为贝母属植物的资源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为其它中药材资源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