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藿香 Posgostemon cablin(Blanco) Benth.属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 ,原产菲律宾等。我国广东湛江、肇庆、广州市郊及广西、四川都有栽培。其味辛、性微温 ,以全草入药 ,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常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1] 。前人 [2 ]对广东徐闻县广藿香挥发油作了报道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 ,我们对广西梧州产广藿香全草中的精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样品及精油的提取广藿香采自广西梧州 ,取其干燥全草 2 0 0 g,按中国药典 1 …  相似文献   

2.
小鱼仙草Masla dianthera Maxim.又称小本土荆芥(福建福州)、四方草(福建福安)、痱子草(江西)、山苏麻(贵州遵义)、土荆芥(广西)等,为唇型科石荠属植物.  相似文献   

3.
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和用系统对正安大八角叶精油化学组成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并鉴定了36个成份,占精油总组成的83.6%。  相似文献   

4.
广藿香为唇形科(Lamiaceae)刺蕊草属(Pogostemon)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 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是著名的10大"南药"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广藿香中发现得到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苯丙素类、萜类(单萜、倍半萜、二萜等)、甾体类、生物碱类以及脂肪酸类等,具有抗病原微生物、镇痛抗炎、调节胃肠道功能和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活性。基于广藿香的广泛应用,本文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对广藿香的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广藿香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由薄荷、浮萍、石菖蒲、迷迭香4种中药植物配伍而成的复方驱蚊精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驱避活性评价。[方法]通过气质联用色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复方驱蚊精油的化学成分,按照《空间驱避产品药效试验及评价(Y型管法)》,评价精油对白纹伊蚊成虫的驱避活性。[结果]鉴定出主要挥发性成分58种,占精油总成分的98.28%,萜类18种(44.99%)、烯烃类9种(20.27%)、酯类5种(14.07%)、芳香烃类8种(12.00%)、烷烃类7种(3.48%)、醇类9种(2.78%)、酮类2种(0.69%)。复方驱蚊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率(percent repellency,PR)平均达90%。[结论]复方驱蚊精油的化学成分较多,对白纹伊蚊起到驱避作用的可能有薄荷醇、薄荷酮、α-蒎烯等多种化学成分,平均驱避效果达到A级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金桔精油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经LD50预实验后,在100%致死剂量和0%致死剂量间按组间公比0.758设6个剂量组,分别为10、7.60、5.70、4.40、3.30和2.50 ml/kg,另设溶媒对照组(橄榄油),每组小鼠20只,雌雄各半.单次给药后观察14 d,记录急性毒性反应情况.结果 经GC-MS检测,金桔精油化学成分主要有7种,其相对百分含量占总精油量的99.43%,分别为α-蒎烯(0.46%)、β-水芹烯(0.11%)、β-月桂烯(2.34%)、D-柠檬烯(95.62%)、乙酸香叶酯(0.10%)、β-可巴烯(0.67%)和γ-榄香烯(0.13%).雌性小鼠LD50为6.24 ml/kg,95%置信区间为(5.39~7.33)ml/kg;雄性小鼠LD50为5.73 ml/kg,95%可信限为(4.91~6.79)ml/kg,可能涉及的毒性靶器官有肝、脾、胃肠道.结论 首次分离得到D-柠檬烯含量>95%的金桔精油,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得出金桔精油的毒性分级为低毒.  相似文献   

7.
长叶榧叶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长叶榧叶挥发油成分,并观察其抗菌作用。方法:用GC-MS法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用其挥发油对4种细菌和3种真菌进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结果:长叶榧叶挥发油中分离到64个GC峰,已鉴定了54个成分。该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淋病奈瑟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25,1.25,2.50,0.63,5.00,2.50和5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全草中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对石仙桃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及文献对照,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测定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初步评价石仙桃化学成分的抗菌活性;采用内毒素脂多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麻叶千里光S enecio cannabif olius抗菌活性成分。方法以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 taphy 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 acillus subtilis和阴性菌大肠杆菌E scherich ia coli为受试菌,采用体外抑菌圈法追踪抗菌活性部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麻叶千里光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吡啶-2-甲酸甲酯(E-13)、6-羟基-7,7a-二氢-2-(6H)-苯骈呋喃酮(E-14)、2-(1,4-二羟基环己烷基)-乙酸(E-16)、3-羟基环己酸(E-17)、4-羟基苯甲醛(B-14)。结论它们均为从千里光属植物中首次分到。  相似文献   

10.
淡黄色巴豆(拟)Croton flavens L.是加勒比海地区特有植物,作者研究了该植物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了细胞毒试验。  相似文献   

11.
黑种草籽是一年开花毛茛科金莲花亚科植物黑种草的种子,可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目前已知黑种草籽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百里醌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发现它们还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效果,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真菌、病毒等均有效。本文对黑种草籽及其活性成分百里醌抗微生物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开发新的抗微生物药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金龙胆草Conyza blinii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溃疡活性。方法采用溶剂提取、重结晶和硅胶、聚酰胺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氢谱、碳谱、质谱以及与对照品共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幽门结扎大鼠模型进行抗溃疡活性筛选。结果从金龙胆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5,8,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Ⅰ)、5,8,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Ⅱ)、β-谷甾醇(Ⅲ)、菠甾醇(Ⅳ)、正二十六烷酸(Ⅴ)、5,7-二羟基-3,3′,4′-三甲氧基黄酮(Ⅵ)、5,7-二羟基-3,8,4′-三甲氧基黄酮(Ⅶ)和苦蒿素(Ⅷ)。苦蒿素能明显减少模型大鼠胃溃疡面积,明显减少胃黏膜组织中的MDA的水平。结论化合物Ⅰ~Ⅲ和Ⅴ~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苦蒿素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可能作用机制与抑制胃黏膜组织中MDA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青蛇藤Periploca calophylla(Wight)Fale.是萝藤科(Asclepiadaceae)杠柳属植物。杠柳属植物全世界约有12种,在我国有4种,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青蛇藤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之功效,四川藏民用来泡酒,预防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青蛇藤根茎的乙醇提取物及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显示较好的抗炎及抗肿瘤活性。前文报道了青蛇藤醋酸乙酯萃取部分9个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首次对缅甸产樟属两种植物Cinnamomum multiflorum,C.bejolghota(钝叶桂)茎皮中的非极性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并与中药肉桂(C.cassis)进行比较。方法:使用GC/MS法,对这3种植物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IR及MS图谱对所含化合物进行鉴别,根据峰面积计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在鉴定的62个化合物中,C.multiflorum的主要成分为单萜及其衍生物(53.18%),其中桂皮醛的含量(29.57%)甚至高于肉桂(22.36%)。C.bejolghota的主要成分为倍半萜及其衍生物(58.18%),其中丁香酚含量为三者最高。结论:首次明确了C.multiflorum与C.bejolghota的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提示C.multiflorum、C.bejolghota可作为肉桂的代用品。本研究结果同时还为该属植物的化学分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按照本研究第Ⅰ报所建立的Free-Wilson和Hansch方程式,预测了化合物2,5-二异丙基氢醌的抗菌活性(MIC)。实验表明,该化合物MIC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枳实为芸香科乔木酸橙 Citrus aurantium L.,或枸橘 (枳 )与香橼未成熟果实 ,主产于四川、福建、江苏、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其味苦、辛、酸 ,微寒 ;归脾、胃、大肠经。枳实具有破气消积和化痰散痞的功效 [1]。枳实的挥发油有镇静、镇痛、镇咳、祛痰、抗菌及中枢抑制作用[2 ] 。近年来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越来越多 ,临床分离出的这种菌株显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正成为全球范围内多重耐药的病原菌 ,危害极大。枳实挥发油具有抗菌作用 ,为从中发现对耐药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新的活性成分 ,本实验采用水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与分子蒸馏(MD)联用技术对中药挥发性成分提取与分离,纯化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川芎的挥发性成分,再将所得到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子蒸馏,以气相色谱(GC)-质谱(MS)技术分别测定萃取物和蒸馏物的化学成分,并对成分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川芎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共鉴定了45种成分,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再经分子蒸馏后所得蒸馏物的成分种类有所减少,为39种,两提取物所含成分的含量也有所变化。结论 SFE与MD联用技术可用于挥发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且优于单一SFE技术。  相似文献   

18.
乌蕨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L)Ching)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开展其抗菌试验。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采用纸片法扩散法开展其抑菌试验。结果:从乌蕨挥发油中分析出41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4种,其主要成分是芳樟醇(24.76%),松油醇(7.24%)和香叶醇(6.06%)。抗菌活性研究显示,乌蕨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微球菌抑制活性很低或没有活性。结论:乌蕨挥发油成分检出率为72.0%,其中主要成分单萜类化合物;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含硫侧链的引入对三唑醇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了15个含硫侧链取代三唑醇类化合物,其中13个为新化合物;选择了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目标化合物对所选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为2 μg/ml,与氟康唑的活性相当;化合物7和10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为0.5和0.25 μg/ml,分别为氟康唑活性的4倍和8倍.结论:适当的脂水分配系数对该类化合物体外抑菌活性的影响可能大于立体化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TⅡ中分离的TI_(1~8)8个组分中进一步分离到T_2、T_3、T_4、T_5、T_6、T_(28)5个单体.5个单体都有明确的抗炎作用,而T_4单体则兼有抗体生成抑制作用及抗生精作用.且效价比TⅡ组分高约100~200倍。可作为TⅡ的质量指标。T_4.单体的免疫抑制作用与抗生育作用不可分割,使雷公藤抗生育实用价值受限制,亦是抗炎免疫治疗中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