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剖宫产初产妇术后乳房按摩对泌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玉全  罗月亮  黄碧珠 《吉林医学》2010,31(10):1374-1375
目的:分析乳房按摩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头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剖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4~6h施行乳房按摩3d。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泌乳时间明显提前,泌乳量明显增加,乳头状况显著改善。结论:乳房按摩可使剖宫产初产妇术后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还能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缩短产后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初产剖宫产产妇乳房按摩促泌乳量与泌乳始动时间.方法选择接受手术的110例初产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由经培训护理人员于术后4h进行乳房按摩,分别于产后24h、72h,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泌乳量、泌乳始动平均时间以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后24h,观察组产妇泌乳量多者为24(43.64%)人,产后72h,观察组产妇泌乳量多者为46(83.64%)人,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泌乳量更多.观察组泌乳始动平均时间(16.3±2.1)h明显小于对照组(23.6±2.2)h,泌乳始动平均时间更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喂养率更高.结论术后早期进行乳房按摩可提高初产剖宫产产妇乳房舒适度,增加乳汁分泌量,保证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产后康复治疗仪和手法乳房按摩对促进母乳喂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法乳房按摩的剖宫产手术并有母乳喂养需求初产妇46例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46例接受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的剖宫产术并有母乳喂养需求的46例产妇为观察组,对两组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16.24±4.63)h,与对照组(24.31±6.7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72 h泌乳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母乳喂养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法乳房按摩比较,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剖宫产后初产妇效果显著,可增加泌乳量,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6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产妇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6小时开始施行乳房按摩,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连续3天。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提前,泌乳量明显增加,还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状况,对保证母乳喂养,促进母婴感情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毛玉洁 《华夏医学》2013,(5):964-966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实施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阴道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乳房护理,干预组给予产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乳房胀痛发生率、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组泌乳始动时间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产后乳房胀痛的产妇例数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成功母乳喂养的产妇例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实施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干预可加快产妇产后的泌乳始动时间,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耳穴埋豆结合乳房穴位按摩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乳房胀痛及泌乳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106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乳房按摩护理,观察组联合耳穴埋豆护理,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效果、术后3d两组乳房胀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并且泌乳始动时间在<24 h、24~48 h时间段的产妇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泌乳效果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2.45%vs 75.47%)(P<0.05),术后3 d观察组乳房胀痛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5.09%vs 52.83%)(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采用耳穴埋豆结合乳房穴位按摩护理可缩短其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泌乳效果,缓解产妇乳房胀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乳房按摩结合常规护理,对照组予母婴同室常规护理。观察2组产妇泌乳量及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24 h内、24 h~48 h及48 h~72 h开始泌乳时间及泌乳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新生儿每天母乳喂养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乳房按摩可使剖宫产产妇术后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且能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术后精油配合乳房按摩对泌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制按摩液配合穴位进行乳房按摩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的泌乳效果。方法将215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按摩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按摩组于术后12h后进入按摩室,采用自制按摩液配合穴位进行乳房按摩,观察各组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按摩组泌乳始动时间提前(P<0.05),泌乳量增加(P<0.00)。结论自制按摩液配合穴位进行乳房按摩,具有使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显著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冯玫 《中外健康文摘》2012,(49):214-215
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和提前泌乳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方法进行促乳,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促乳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量及泌乳始动时间.结果经过乳房穴位按摩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而且泌乳量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房穴位按摩可使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应用PHENIX治疗仪对产妇的乳房进行早期治疗对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照组产后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实行母婴同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HENIX治疗仪,于产后当天开始,选择催乳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平均泌乳始动时间、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泌乳量情况。结果产后早期应用PHENIX治疗仪对产妇的乳房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较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提前、泌乳量高,(P<0.05)。结论应用PHENIX治疗仪对产后的乳房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可提前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增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穴位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后2小时开始实施穴位和乳房按摩,每日3次,每次20分钟,连做3天.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72小时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3至4天乳房胀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早期实施穴位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乳房舒适度增加.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乳房早期护理对早产儿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早产自然分娩的母婴同室住院产妇共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在产后6h开始每隔3h进行1次乳房热敷、按摩,对照组按常规在乳房发生肿胀时给予对症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和乳房肿胀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的发生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早产儿产妇乳房的早期定时护理使早产儿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的发生减少,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术后早期刺激乳房对乳房胀痛及泌乳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早期乳房按摩对乳房胀痛及泌乳量的影响.方法 将511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5例,对照组256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剖宫产术后12~24小时开始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的指导与督促,观察剖宫产产妇术后3~5天乳房胀痛的发生率以及术后3天泌乳量.结果 实验组在剖宫产术后3天的泌乳量较对照组多.结论 剖宫产术后12~24小时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能预防乳房胀痛,促进泌乳,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护理干预及传统护理方式对剖产后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185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5例)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分级,排气、进食、泌乳、拔管时间,以及乳房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0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术后疼痛3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排气、进食、泌乳、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泌乳不通畅、乳房胀痛及乳房有硬结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较传统护理而言,对剖宫产产妇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术后排气、进食、泌乳、拔管时间,降低乳房不适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对泌乳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1):1146-1147
探讨剖宫产术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足月妊娠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初产妇为观察组,50例足月妊娠自然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后均实行母婴早期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等措施,监测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较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剖宫产是影响产妇泌乳的重要因素。结论:为促进剖宫产后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我们采用以下对策:①帮助母亲建立信心;②协助产妇正确哺乳;③乳房护理;④做好母亲饮食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泌乳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57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哺乳指导,提倡早接触、早吸吮,并给以母婴同室。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给予心理护理、乳房按摩、持续母乳喂养指导、基础护理和饮食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泌乳量更充足(P〈0.01)。结论:产后早期给予心理护理、乳房按摩、持续母乳喂养指导、基础护理和饮食护理。可明显缩短始泌乳时间,泌乳充足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穴位按摩联合情志疏导对产后泌乳的影响,通过观察产妇产后72小时泌乳量和乳房饱胀程度,增加产后泌乳量,促进母乳喂养的方法.方法 将208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膻中、乳中、乳根、屋翳、合谷、少泽穴位按摩和语言开导法产后情志疏导,观察两组产妇在产后72小时内泌乳量和乳房饱满程度.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泌乳情况和产妇乳房饱满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情志疏导对增加产妇产后泌乳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泌乳,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减轻产妇的乳房胀痛.方法 筛选出符合条件且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产妇术后予以乳疗仪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乳汁量以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 两组在泌乳始动时间、乳汁量、乳房胀痛情况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PRL)及产后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拟行剖宫产孕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取75例,对照组取74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评产妇疼痛程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术前、术后24 h、术后72 h血清PRL浓度: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实施PCEA可减轻产妇产时疼痛,不影响产后泌乳。  相似文献   

20.
李芳 《海南医学》2012,23(16):149-151
目的比较护理干预及传统护理方式对剖产后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85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5例)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分级,排气、进食、泌乳、拔管时间,以及乳房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0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术后疼痛3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排气、进食、泌乳、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泌乳不通畅、乳房胀痛及乳房有硬结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较传统护理而言,对剖宫产产妇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术后排气、进食、泌乳、拔管时间,降低乳房不适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