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不仅限于心肌保护液成分及心肌保护液灌注途径的选择,还要抑制或减轻CPB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我们的研究以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作为心肌损伤的指标,观察体外循环(CPB)复温时滤除循环中的白细胞后,能否减轻CPB中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血对犬体外循环(CPB)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8条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全血组和去白细胞血组(去白细胞组),建立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去白细胞组加用一次性白细胞滤过器(LDF);对照组、全血组和去白细胞组再灌注液分别为晶体液、新鲜动脉全血和去白细胞血,去白细胞组测定滤过前后血液成分的变化;于CPB前、阻断40min、60min、开放30min和60min时,分别测定三组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线粒体肿胀度。结果滤过后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滤过前;去白细胞组在阻断60min、开放30min和60min时心肌MPO,MDA和心肌线粒体肿胀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全血组(P<0.01),而SOD和GSH-PX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全血组(P<0.01)。结论CPB中应用去白细胞血再灌注缺血心肌能够明显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心肌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手术可行性已有过论证。本文重点介绍透析病人体外循环(CPB)围手术期的管理。25例慢性肾衰病人住院施行CPB手术。所有病人都采用常规CPB,Cobe膜肺,中度低温(25℃~28℃),泵流量1.8~2.2L·min~(-1)·m~(-2),维持静脉氧饱和度>60%、灌注压>50mmHg。预充:等渗晶体液及新鲜血。维持Hct0.24。心肌保护用冷血高钾液灌注,局部用冰屑或冷盐水降温。25例病人术前透析至少一个月,平均33个月。3例长期腹膜透析,余均系血液透析。约半数手术系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冷血心脏停搏液和低温心室颤动法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中心肌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不同的心肌保护方法 ,将 2 0 13例患者分为两组 ,冷血心脏停搏液组 :5 96例采用冷血心脏停搏液保护心肌 ;低温心室颤动组 :1417例采用低温心室颤动法保护心肌。两组均为单纯、择期 CABG手术 ,观察心肺转流术(CPB)时间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 ,ICU监护期 ,住院死亡率 ,主动脉内气囊泵 (IABP)使用率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肾功能衰竭发生率。 结果 术中冷血心脏停搏液组与低温心室颤动组旁路移植血管支数无差异 ,冷血心脏停搏液组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长于低温心室颤动组 (P<0 .0 1)。术后 ICU监护期、中枢神经系统和肾功能衰竭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死亡率两组间无差异。 结论 单纯、择期 CABG手术患者 ,低温心室颤动法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其临床效果可能优于冷血心脏停搏液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丙泊酚用于心肺转流(CPB)对全身性血管内皮细胞(VEC)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CPB过程中分别持续输注丙泊酚、硝酸甘油维持病人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分别于术前、CPB前、CPB 30 min、停CPB、手术结束、术后1、3 d采血动态监测两组病人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血浆sTM和vWF在CPB期间和术后1 d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观察组病人CPB期间至术后3d的所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的指标术后3 d恢复到术前水平.对照组未能恢复.结论 CPB可导致全身性VEC的急性损伤,丙泊酚可以减轻CPB导致的VEC损伤.  相似文献   

6.
围体外循环期心肌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围体外循环(CPB)期心肌炎症活性的直接证据。方法随机选择20例接受CPB手术的病人,于CPB前后及CPB期间获取心肌样品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性,同时测定围术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分析NF-κB和TNF-α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影响因素之问的相关性。结果(1)CPB前17例病人心肌NF-κB活化,CPB后19例病人心肌NF-κB活性较CPB前明显增加;(2)心肌NF-κB活化程度与血浆TNF-α浓度变化呈正相关;(3)心肌NF-κB活化程度与临床结果及影响因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PB前心肌即可能存在炎症活性,CPB可能导致心肌NF-κB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两种心肌保护液在患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4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St.Thomas液(T组,25 ml/kg,每25~30分钟复灌)和HTK液(H组,40 ml/kg,4~6 min灌注完毕.主动脉阻断时间超过3 h复灌),每组20例.观察患儿复苏情况,阻断前、停心肺转流(CPB)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及ICU停留时间.结果 两组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自动复跳,H组术后心肌酶的变化明显小于T组(P<0.05或P<0.01).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时间H组明显短于T组(P<0.05).结论 HTK液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单次灌注对于长时间缺血心肌的保护安全有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处理在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28例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川芎嗪预处理组(川芎嗪组)和对照组。川芎嗪组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滴入川芎嗪3mg/kg,30min内滴完,CPB期追加1mg/kg于氧合器中;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和CPB后(主动脉开放后30min)取右心耳心肌组织,应用电镜技术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和心肌线粒体变化。结果川芎嗪组心肌超微结构受损较对照组为轻。川芎嗪组CPB后心肌线粒体记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预处理有较好的内源性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谷胱甘肽(GSH)对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48例,年龄2~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4组(n=12):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GSH组(G1-3组).G1~3组分别于含血停搏液中加入GSH 50、75、100 mg/kg,C组单用含血停搏液.分别于切皮前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1)、停CPB后6、12、24 h(T2-4)时取颈内静脉血样,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于主动脉阻断前即刻及主动脉开放后15 min取心肌组织,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对心肌细胞行线粒体量化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G1,2组T3,4时、G3组T1~4时血浆cTnI浓度降低(P<0.05);与G1组和G2组比较,G3组T1~4时血浆cTnI浓度降低(P<0.05);与C组和G1,2组比较,G3组主动脉开放后15 min时心肌细胞线粒体量化评分降低(P<0.05).G3组心肌损伤程度较C组明显减轻.结论 GSH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心肌损伤,剂量100 mg/kg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间断肺通气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间断肺通气对体外循环(CPB)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处理组(n=13)CPB期间每5min间断肺通气一次;对照组(n=11)CPB期间不通气。所有患者均在术前留取血液标本,术后2h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别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总蛋白(T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血清总蛋白以及术前、CPB后1h、4h肺氧合指数(OI)。结果处理组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TP、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0.02,0.02),CPB后O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CPB后1h、4h其OI均较同组CPB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间断肺通气可通过减少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内皮细胞损伤等,对CPB所致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病人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FDP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例。于麻醉后手术前(T1)、复温至36℃(T2)、停CPB30min(T3)、停CPB6h(T4)抽取颈静脉球血,测定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结果两组S100β蛋白与NSE在T2至T4时均比T1时有明显升高(P<0.01),但T3至T4时F组S100β蛋白与NSE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结论FDP可以减轻CPB心脏手术病人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开胸手术病人术后血清cTnI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开胸手术的病人62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手术中使用七氟烷全程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前、体外循环(CPB)开始后10分钟(T_1)、主动脉开放即刻(T_2)、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T3)、主动脉开放后1小时(T_4)、CPB停机后6小时(T_5)、CPB停机后24小时(T_6) 7个时间点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心肌酶水平。结果两组病人7个时间点的cTnI浓度均呈递增趋势,且观察组在T_4和T_5时间点的浓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3时间点肌酸激酶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吸入麻醉病人cTnI浓度普遍低于静脉麻醉病人,吸入性麻醉对心肌损害相对更轻,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在体外循环(CPB)或非CPB下冠脉搭桥术病人围术期炎性反应和肺功能变化。方法择期行冠脉搭桥术病人22例,随机在CPB(CPB组,n=11)或非CPB(非CPB组,n=11)下进行手术。术前、术毕和术后不同时间测定血液动力学和氧合参数、血浆炎性介质浓度、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并计算肺隔离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记录病人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CPB组比较,非CPB组术后肺循环阻力指数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明显降低,氧合指数明显升高,血浆白介素-6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明显降低,肺隔离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0.01)。结论与常规CPB下冠脉搭桥术相比,非CPB下手术可减轻病人术后炎性反应特别是肺炎性反应的程度和术后肺功能障碍的程度,缩短术后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米力农对心肺转流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心肺转流(CPB)诱发的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24例择期瓣膜替换术病人,随机分成米力农组(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例。麻醉诱导开始前,M组给予米力农30μg/kg负荷量静注,继以0.5μg·kg-1·min-1持续静脉输注;C组以相同速度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T1)、CPB60min(T2)、CPB结束后2h(T3)、4h(T4)及24h(T5)各时间点测定动脉血中下列各项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与T1比较,其余各时点两组TNFα、IL6、IL8、LPO、CKMB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M组升高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米力农能有效抑制CPB诱发的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和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的体外循环(cardiaopulmonary bypass,CPB)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TOF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61例,年龄17~49(26.8±11.3)岁。2例行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余为TOF根治术。CPB降温至中度或深度低温、采用中至低流量灌注。通过CPB开始时放自体血、加大预充液量等调整CPB中红细胞压积(HCT)维持在0.25至术前水平的1/2,持续给予6-氨基己酸、超滤、使用血液回收机等综合措施进行血液保护。心肌保护采用冷高钾含血或晶体心脏停搏液间断灌注,同时运用开放前温血灌注、术野充弥CO2辅助心腔排气等措施提高心肌保护效果。调控CPB中血氧分压,以术前氧分压水平开始CPB、逐渐增加到150 mm Hg左右,并维持至CPB血流复温再进一步升高,以减少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再氧合损伤。结果 CPB时间60~272(127.5±31.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2~146(78.3±20.4)min,住ICU时间19~1 465(96.9±19.0)h,住院时间12~84(26.2±1.4)d。二次开胸止血12例,胸腔积液9例,急性肾功衰竭2例,乳糜胸2例;死亡4例,其中术后重度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住院死亡率3.6%。结论成人TOF的CPB需要特别关注血液保护、心肌保护及减少再氧合损伤,以降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心内直视术病人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影响,寻求丙泊酚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合适的剂量.方法27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咪唑安定、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后,用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A组2mg@kg-1@h-1、B组5mg@kg@h-1、C组8mg@kg-1@h-1.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诱导后、停心肺转流(CPB)即刻、CPB后30、60分钟和CPB后3小时动脉血CTn-Ⅰ浓度.结果三组病人CPB后CTn-Ⅰ均显著升高(P<0.01).组间比较,B组CPB后CTn-Ⅰ值比A组低(P<0.05和P<0.01).C组和A组间CTn-Ⅰ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心脏手术术中及术后CTn-Ⅰ升高提示心肌存在不同程度损伤.术中5mg@kg@h-1丙泊酚持续静注是较为理想的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 β1 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 ( esmolol)的临床效果 ,探讨其对心肌保护的作用。 方法 选择二尖瓣置换术患者 18例 ,随机均分为两组 ,每组 9例。对照组 :采用常温心肺转流 ( CPB)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实验组 :在心内直视手术开始前 ,给予艾司洛尔调整并维持心率在 3 0~ 5 0次 /分 ,其余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 CPB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 ( ATP)、丙二醛 ( MDA)和超微结构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术后实验组正性肌力药物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5 ) ,术中心率和心肌张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1) ,心肌组织 AT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两组心肌超微结构手术前、后同时间点比较 ,心肌形态和线粒体结构均无明显差别 ;手术结束时实验组心肌糖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结论 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艾司洛尔 ,能明显改善手术操作条件和提高心肌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缺血预处理(IPC)可通过内源性的保护机制对多种缺血再灌注组织产生显著的保护作用[1] 。我们在猫体外循环(CPB)的基础上,观察了CPB中心肌细胞膜微黏度(η)的变化,从心肌细胞膜流动性的角度评价了IPC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分组与CPB模型的建立:健康猫72只,体重(3 .5±0 .5 )kg ,随机分为3组:单纯CPB组(组A)、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组B)和IPC组(组C) ,各组2 4例。参照文献[2 ]的方法建立改良的猫CPB模型。组A仅行单纯CPB ,不阻断主动脉;组B于CPB开始45min后分别阻断…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对羟乙基淀粉(HES)溶液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CPB)后维持和扩张血管内容量的安全性和效果作进一步评价。作者选择30例病人,由同一麻醉师和2名外科医师施行选择性心肌血管重建术。麻醉和CPB操作技术均相同。术中作左心房连续测压,用桡动脉导管测全身血压并抽检代谢血标本。在CPB前,所有病人均接受20~30ml/kg林格氏液和1~2ml/kg5%葡萄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CPB)心内直视术患者细胞因子平衡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U组给予乌司他丁100万U,其中1万U于转机前静注作过敏试验,99万U加入预充液中;C组用生理盐水代替。于转机前(T0)、转机30min(T1)、CPB停止即刻(T2)、CPB停止后2h(T3)、6h(T4)和24h(T5)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采用TUNEL法测定两组CPB前和CPB停止后30min右心房的心肌凋亡细胞。结果U组T2~T5时的IL-6、IL-8和TNF-α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而IL-10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1)。CPB停止后30min,U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抑制CPB期间TNF-α、IL-6和IL-8的释放,促进IL-10的释放,有利于细胞因子反应平衡的调节;乌司他丁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细胞的死亡,可有效的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