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不仅限于心肌保护液成分及心肌保护液灌注途径的选择,还要抑制或减轻CPB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我们的研究以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作为心肌损伤的指标,观察体外循环(CPB)复温时滤除循环中的白细胞后,能否减轻CPB中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体外循环复温时滤过外周血白细胞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瓣膜置换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2组(n=17):对照组(C组)和白细胞滤除组(LD组)。C组不使用白细胞过滤器,LD组于泵后动脉微栓滤器前串联一个白细胞过滤器,复温前开放白细胞过滤器侧路,复温开始后关闭侧路并开始滤过外周血中的白细胞直至CPB终止。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开放前即刻、主动脉开放后5min、1h、24h采动脉血,检测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浆TNF-α、IL-8浓度;于术前、术后1、3、5d取新鲜晨尿,检测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同时采血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LD组于主动脉开放后5min、1h、24h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较低(P<0.05或0.01),血浆TNF-α、IL-8浓度于主动脉开放后5min、1h较低(P<0.01),术后1、3、5 d尿NAG、α1MG、β2MG水平均较低(P<0.01)。结论 体外循环中白细胞滤除通过减少活化的白细胞,减轻炎性反应,从而减轻心脏手术后患者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滤除对犬体外循环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细胞滤除对犬体外循环(CPB)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蒙古犬12只,体重25—30kg,随机分为2组(n=6):对照组(C组)和白细胞滤除组(LD组),C组不使用白细胞滤器,LD组将滤器安装于CPB的静脉回流端,在CPB2min时打开滤器5min。分别于CPB前即刻(T0)、阻断升主动脉后即刻(T1)、阻断升主动脉30min(T2)、开放升主动脉后5min(T3)、停CPB即刻(T4)、停CPB2h(T5)自股静脉抽血,测定白细胞计数和血浆L-选择素、白细胞介紊(IL)-6、IL-8、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于过滤后30、60、90min时测定滤器内IL-6、IL-8浓度,并在过滤后90min时取滤膜行病理学检查。结果LD组T1时白细胞计数低于C组;两组CPB期间血浆L-选择素、IL-6、IL-8浓度均高于T0,T5时LD组血浆L-选择素、IL-6、IL-8、MPO水平均低于C组。过滤后60、90min时滤器中IL-6、IL-8浓度高过滤后30min;滤器内白细胞滤膜全层布满白细胞,人血面白细胞多于出血面。结论白细胞滤除能抑制犬CPB所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腺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术后心肌肌钙蛋白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腺苷预处理对心脏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30例择期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在术前行腺苷预处理。分别于转流前、主动脉阻断30分钟和60分钟、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及术后24小时采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酶谱和丙二醛。结果 腺苷预处理cTnT和心肌酶外漏明显减少,丙二醛生成减少。结论 腺苷预处理能减轻心肌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芪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例心功能Ⅱ~Ⅲ级风湿性心脏病首次择期行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黄芪组(n=12),入手术室开放静脉通路后即以黄芪注射液0.6 g/k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60 ml泵入;对照组(n=12)以60 ml生理盐水泵入。在麻醉诱导后15 min(T0)、主动脉阻断前(T1)、主动脉阻断后20 min(T2)、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3)、主动脉开放后2 h(T4)及术后24 h(T5)抽桡动脉血测CK、CK-MB、CTnI。结果T0时CK、CK-MB、CTnI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5各时点CK、CK-MB、CTnI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T0相比,CK在T4、T5,CK-MB在T3~T5均有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黄芪组CK在T2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TnI在T3~T5各时点较T0时升高明显,组间比较黄芪组Ctn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可降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瓣膜术中CTnI的释放,对此类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肌肌钙蛋白Ⅰ对体外循环期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0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体外循环期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方法 2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冷晶体停跳组(组I),冷氧合血停跳组(组Ⅱ),每组10例,分别于围术期多外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CK及CK-MB的水平,并观察缺血前后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术前两组的cTnI、CK及CK-M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开放主动脉后1h至术后24h达峰值,其后缓慢下降。术后24h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对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围体外循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监测价值。方法 选择 2 0例拟行房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先心病病人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与乌司他丁组 (U组 ) ,每组 10例。分别于围术期多个时点采取桡动脉血 ,测定血浆肌钙蛋白Ⅰ (cTnⅠ )、肌酸激酶 (CK)及同工酶 (CK MB)浓度。结果 两组病人术前血浆cTnⅠ、CK和CK MB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 ,且组间比较无差异。C组血浆cTnⅠ浓度在T3 、T4和T5时点都有显著升高 (P <0 0 0 1) ,于T4时点达峰值 ,T5时点开始下降。U组血浆cTnⅠ浓度在T3 、T4时点明显升高(P <0 0 0 1) ,于T5时点已下降至正常水平 ;在T3 、T4及T5时点U组cTnⅠ明显低于C组 (P <0 0 5 )。C组与U组血浆CK和CK MB浓度 ,在T2 、T3 、T4和T5时点都明显升高 (P <0 0 0 1) ,T2 、T3 及T4时点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至T5时点U组显著低于C组 (P <0 0 5 )。结论 cTnⅠ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 ,与CK、CK MB比较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检测心肌损伤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缺血 -再灌注心肌肌钙蛋白 I(Tn I)丢失与心功能障碍的关系。 方法  12条雄性杂种狼犬 ,按体外循环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不同分为两组 :组 (n=6 ) :主动脉阻断 2 5分钟 ;组 (n=6 ) :主动脉阻断 15 0分钟。分别于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 10分钟、30分钟、6 0分钟时测定动脉和冠状静脉窦血清 Tn I浓度 ,同时监测围术期冠状静脉窦血流量和血流动力学。 结果 再灌注后冠状静脉窦血清 Tn I浓度持续高于动脉血清 Tn I浓度 (P<0 .0 1) ,提示心肌丢失 Tn I。组 与组 比较 ,组 心肌 Tn I丢失水平更显著 ,且终止体外循环后心脏指数、每搏指数、左心室每搏作功指数均显著降低 (P<0 .0 5 )。 结论 体外循环缺血 -再灌注心肌 Tn I丢失程度与心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有关 ,提示心肌细胞 Tn I丢失很可能是导致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碍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升高的临床意义及其对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1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行单纯OPCAB手术的患者240例,其中男164例、女76例,年龄36~83 (62.07±8.24) 岁。监测术后4~6 h、12~18 h血清cTnI水平,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对术后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术后4~6 h血清cTnI值(TNI0)为(1.28±0.40) ng/ml,术后12~18 h血清cTnI值(TNI1)为(3.60±0.74) ng/ml。以中值为切点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桥血管数目是TNI0 (P=0.000)及TNI1 (P=0.010)的显著影响因素,术后12~18 h的cTnI值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但相关关系并不密切(相关系数<0.5)。ROC曲线分析提示术后12~18 h的cTnI值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更大(P<0.05),术后12~18 h的cTnI>1.49 ng/ml对术后心电图(ECG)改变、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及住院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结论 OPCAB术后早期cTnI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合心电图改变可用于早期诊断围术期心肌梗死,对早期预后具有较大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滤除白细胞含血心肌保护液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滤除白细胞含血心肌保护液对心肌再藻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20例心肺转流术患者,采用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顺行灌注,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例。对照组:未用白细胞滤过器;实验组:于含血心肌保护液通路加用白细胞滤过器。测定实验组滤过前、后血细胞的变化,升主动脉阻断前5分种、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1小时两组血清丙二醛水平,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应用持续左心功能监测术后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猪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影响。方法 24只小型约克猪(体重35~40kg)被随机分为4组。A组:于体外循环(CPB)开始后并行循环45min,心肌缺血90min,再灌注120min;B组:升主动脉阻断前进行心脏缺血预处理(阻断升主动脉5min、开放10min,重复3次),余处理与A组相同;C组:并行循环45min,心肌缺血90min,再灌注120min;再灌注开始进行缺血后处理(阻断升主动脉30S后开放30S,重复3次,共3min);D组: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在CPB前、缺血90分、再灌注30、60、90、120min采静脉血检测血cTnI、CKMB水平。结果在再灌注30、60、90、120min,A组cTnI和CKMB分别为5.41、6.63、8.84、13.25μg/L和18.61、21.53、25.54、29.73μg/L,B组分别为2.61、2.97、4.60、5.97μg/L和12.45、13.68、15.50、14.18μg/L,C组分别为3.01、3.21、4.68、5.92μg/L和14.01、14.51、16.48、16.71μg/L,D组分别为2.63、3.06、4.68、6.04μg/L和13.08、14.20、15.18、15.86μg/L;血浆cTnⅠ和CKMB水平在B组、C组及D组显著低于A组(P〈0.05),而B组和C组与D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以抑制cTnⅠ的释放和CKMB漏出,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肌肌钙蛋白I与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肌肌我下蛋白I是心肌特异性怕,正常人血液中cTnI低于0.1μg/L,cTnI诊断心肌损伤的牧场卉性在97%以上,灵敏度可达100%,目前cTnI的定量测定已用于心肌梗塞的诊断、再灌注的评价,并逐渐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损伤诊断 。  相似文献   

13.
术中输血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异体血中的白细胞、血小板等抗原的刺激能引起许多副作用,尤其目前,白细胞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免疫抑制、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及嗜T淋巴细胞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等受到重视。所以,已试图在输血时把白细胞从血液中除去。最近试制的用滤过器除去白细胞法既不需要特殊器具,操作也简便,可在床旁使用。术中,作者对用滤过器滤除白细胞(输血)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研究表明,缺血预处理(IPC)可通过内源性的保护机制对多种缺血再灌注组织产生显著的保护作用[1] 。我们在猫体外循环(CPB)的基础上,观察了CPB中心肌细胞膜微黏度(η)的变化,从心肌细胞膜流动性的角度评价了IPC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分组与CPB模型的建立:健康猫72只,体重(3 .5±0 .5 )kg ,随机分为3组:单纯CPB组(组A)、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组B)和IPC组(组C) ,各组2 4例。参照文献[2 ]的方法建立改良的猫CPB模型。组A仅行单纯CPB ,不阻断主动脉;组B于CPB开始45min后分别阻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行原位肝移植术的重度肝硬化患者,ASAⅢ或Ⅳ级,随机均分为三组:乌司他丁1组(U1组)、乌司他丁2组(U2组)和对照组(C组),于手术开始分别静脉输注乌司他丁0.5×104、1.0×104 U/kg及等容量生理盐水,每4小时重复给药,直至手术完毕。于切皮前即刻、无肝期5、30min、新肝期5、30min、术毕即刻记录HR、MAP、CVP、MPAP、PAWP和CO,于切皮前即刻(T0)、无肝期30min(T1)、新肝期30min(T2)、术毕即刻(T3)、术后4h(T4)及术后24h(T5)采集中心静脉血采用i-STAT cTnI测试卡测定血浆cTnI浓度;记录术后24h心律失常(频发室早、室颤、房颤、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肌梗死发生情况和死亡率。结果与切皮前即刻比较,三组无肝期5、30min、新肝期5、30 min和术毕即刻HR明显增快(P0.05),无肝期5、30 min CVP、MPAP、PCWP和无肝期5、30min、新肝期5、30min CO明显降低(P0.05),而新肝期5min CVP明显升高(P0.05)。三组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2~T5时三组患者血浆cTnI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C组比较,T2~T5时U1组和U2组血浆cTnI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U1组比较,T3~T5时U2组血浆cTnI浓度明显降低(P0.01)。术后24h三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一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死亡。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血浆cTnI浓度,其降低程度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中炎症因子释放对单核细胞促凝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对单核细胞促凝活性(PCA)的影响。方法观察人重组白细胞介素-6(rhIL-6)对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和U937细胞PCA的诱导作用,及PBMCs在rhIL-6不同剂量和不同时点作用下PCA的变化。结果rhIL-6能显著增加PBMCs和U937细胞的PCA(P〈0.01);rhIL-6诱导PBMCs的PCA增加表现出明确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在IL-6 100ng/L培养4h后,PBMCs的PCA较对照组增加6.7倍;组织因子(TF)单克隆抗体(MoAb)能有效抑制rhIL-6对PBMCs和U937细胞的诱导作用,并呈现为剂量依赖性的关系,当TFMoAb浓度为10μg/L时,PBMCs和U937细胞PC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导致的IL-6释放能诱导培养的PBMCs的PCA提高,而这种作用与TF的表达增加有关,并能被TFMoAb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严重创伤病人中肌钙蛋白Ⅰ释放的发生率和意义及其机制尚不明确。本试验前瞻性研究此类病人中肌钙蛋白Ⅰ释放的特征及其与休克、心肌挫伤和病人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背景 :严重创伤病人中肌钙蛋白Ⅰ释放的发生率和意义及其机制尚不明确。本试验前瞻性研究此类病人中肌钙蛋白Ⅰ释放的特征及其与休克、心肌挫伤和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2 4个月内收治入外科ICU的创伤病人 ,实施连续心电图记录和肌钙蛋白Ⅰ测定。根据心电图诊断标准判定有无明显心肌挫伤。依据肌钙蛋白Ⅰ释放的时间过程 ,将病人分为三种 :极短暂且有限释放 (≤ 12h ,肌钙蛋白Ⅰ <2 μg/L) ,短暂但显著释放 (≤ 36h ,肌钙蛋白Ⅰ≥ 2 μg/L) ,持续并大量释放(>36h ,肌钙蛋白Ⅰ >2 μg/L)。最后一种病人实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72 8病例…  相似文献   

20.
体外循环对血小板计数及释放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释放反应的影响。方法:20例CPB患者分别于转流前、转流30分、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分及术后2、12和24小时进行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β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E4)及5-羟色胺(5-HT)的测定,并统计术后显著出血的例数。结果:BPC在转流期间显著下降,但仍高于50×10^9/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