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牛蒡子对运动训练大鼠睾酮及相关激素含量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55只42 d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5组:静止组(C组)、运动组(M组)、运动+低剂量牛蒡子组(AML组),运动+中剂量牛蒡子组(AMM组),运动+高剂量牛蒡子组(AMH组),每组10只(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5只)。每天灌胃ig给药1次,牛蒡子组剂量分为0.5,1,3 g·kg-1,ig体积为5 m L·kg-1,C,M组ig等量生理盐水。42 d力竭游泳训练后,测定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血睾酮等生化指标。结果:体重,运动组小于静止组(P<0.05);牛蒡子各组>运动组(P<0.05)。力竭游泳时间,运动组与静止组无明显差异;牛蒡子各组明显长于运动组(P<0.01),且随剂量增大而延长。血清睾酮水平,运动组为(3.51±1.46)nmol·L-1低于静止组(P<0.01);牛蒡子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4.85±1.54),(4.97±1.47),(5.07±1.56)nmol·L-1,高于运动组(P<0.01)。血清皮质酮水平,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血清睾酮与皮质酮比值变化与睾酮变化较为一致。血清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水平,静止组与运动组无显著差异;牛蒡子各组高于运动组(P<0.05)。结论:补充牛蒡子可以从多靶点、多途径纠正由于运动导致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紊乱,有效预防血清睾酮水平的降低,进而增强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蛇床子对运动训练大鼠睾酮含量、物质代谢及抗运动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80只42 d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5组:静止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T组)、运动+低剂量蛇床子组(TML组)、运动+中剂量蛇床子组(TMM组),运动+高剂量蛇床子组(TMH组)每组15只(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每天灌胃(ig)给药1次,蛇床子组剂量分别为0.75,1.5,4.5 g·kg-1,ig体积为5 mL·kg-1,静止对照组、运动对照组ig等量生理盐水。42 d力竭游泳训练后,测定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血睾酮等生化指标。结果: 蛇床子各剂量组体重大于运动组(P<0.05),力竭游泳时间长于运动组(P<0.01);血清睾酮高于运动对照组 (P<0.01);血清皮质酮水平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各组间血清睾酮与皮质酮比值变化与睾酮变化较为一致;肝糖原(P<0.05)、肌糖原(P<0.01)高于运动对照组;促卵泡激素无明显影响;血尿素低于运动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高于运动对照组 (P<0.05)。结论: 蛇床子可以减轻血睾酮受高强度运动量的影响,并维持在正常生理水平;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提高运动训练大鼠血红蛋白含量和糖原的储备。  相似文献   

3.
玛咖对运动训练大鼠睾酮及相关激素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玛咖对运动训练大鼠睾酮及相关激素含量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方法: 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55只42 d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5组:静止组、运动组、运动+低剂量玛咖组,运动+中剂量玛咖组,运动+高剂量玛咖组,每组10只(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5只).每天灌胃(ig)1次,玛咖组剂量分别为0.2,0.4,1.2 g·kg-1,灌胃体积5 mL·kg-1,静止组,运动组ig等量生理盐水.42 d力竭游泳训练后,测定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血睾酮等生化指标. 结果: 体重,运动组小于静止组(P<0.05);玛咖各组大于运动组(P<0.05),玛珈各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力竭游泳时间,运动组与静止组无明显差异;玛咖各组明显长于运动组(P<0.01),且随剂量增大而延长.血清睾酮水平,运动组低于静止组(P<0.01);玛咖各组分别为(4.78±1.58),(4.95±1.54),(5.06±1.59) nmol·L-1,高于运动组(P<0.01),且玛咖各组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清皮质酮水平,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血清睾酮与皮质酮比值变化与睾酮变化较为一致.血清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水平,静止组高于运动组,但无显著差异;玛咖各组高于运动组(P<0.01),且玛咖各组组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补充玛咖可以纠正由于运动导致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紊乱,有效预防血清睾酮水平的降低,进而增强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亚麻籽对运动训练大鼠睾酮及相关激素含量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55只42 d龄雄性SPF级Wistar大鼠为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5组:静止组(C组)、运动组(M组)、运动+亚麻籽(FM)Ⅰ组(FMⅠ组),运动+亚麻籽Ⅱ组(FMⅡ组),运动+亚麻籽Ⅲ组(FMⅢ组),各组均为10只。每天ig 1次,亚麻籽组剂量分别为0.75,1.5,4.5 g·kg-1,ig体积为5 m L·kg-1,C,M组ig等量生理盐水。力竭游泳训练42 d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和血清睾酮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体重M组C组(P0.05);FM各组体重均M组(P0.05),且FM组间无显著差异。力竭游泳时间,M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FM各组明显长于M组(P0.01)。血清睾酮水平,M组低于C组(P0.01);FM各组均高于M组(P0.01),分别为(4.83±1.15),(4.93±1.13),(5.11±1.12)nmol·L-1,且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清皮质酮水平,C,M,FM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清睾酮与皮质酮比值变化与睾酮变化较为一致。血清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水平,C组高于M组,但无显著差异;FM各组高于M组(P0.05),且FM各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补充亚麻籽可以纠正由于运动导致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紊乱,有效预防血清睾酮水平的降低,进而增强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柞蚕雄蛾油对运动训练大鼠睾酮含量、物质代谢及抗运动疲劳能力的影响。 方法: 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55只42 d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5组:静止组(C组)、运动对照组(T组)、运动+低剂量柞蚕雄蛾油组(TML组),运动+中剂量柞蚕雄蛾油组(TMM组),运动+高剂量柞蚕雄蛾油组,每组10只(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每天ig 1次,柞蚕雄蛾油组剂量分为0.5,1,3 g·kg-1,ig体积为5 mL·kg-1,静止组、运动对照组ig等量生理盐水。42 d力竭游泳训练后,测定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血睾酮及生化指标。 结果: 柞蚕雄蛾油各剂量组体重大于运动对照组(P<0.05);力竭游泳时间长于运动对照组(P<0.01);血清睾酮高于运动对照组(P<0.01);血清皮质酮水平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血清睾酮与皮质酮比值变化与睾酮变化较为一致;肝糖原、肌糖原(P<0.05或P<0.01)高于运动对照组;促卵泡激素无明显影响;血清尿素氮低于运动对照组(P<0.01);血红蛋白高于运动对照组(P<0.01)。 结论: 柞蚕雄蛾油可以减轻血睾酮受高强度运动量的影响,并维持在正常生理水平;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提高运动训练大鼠血红蛋白含量和糖原的储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淫羊藿对运动训练大鼠睾酮含量、物质代谢及抗运动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50只42 d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3组:静止组、运动组、淫羊藿组,每组15只(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采用专业灌胃器每天灌胃1次,淫羊藿组剂量为5 g·kg-1,灌胃体积为5 mL·kg-1,静止组、运动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42 d力竭游泳训练后,测定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血睾酮等生化指标。结果 淫羊藿组体重大于运动组(P<0.05),力竭游泳时间长于运动组(P<0.01)。力竭游泳导致大鼠血清睾酮下降,运动组与静止组比较,下降了28.85%(P<0.01)。淫羊藿组与运动组比较,上升了28.21%(P<0.01);血清皮质酮水平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血清睾酮与皮质酮比值变化与睾酮变化较为一致;肝糖原、肌糖原储量下降,运动组与静止组比较,肝糖原下降26.40%(P<0.01),肌糖原下降54.83%(P<0.01)。淫羊藿组与运动组相比,肝糖原高出20.68%(P<0.05),肌糖原高出82.76%(P<0.01);促卵泡激素无明显影响;血尿素上升,血红蛋白下降,运动组与静止组比较,血尿素上升了66.32%(P<0.01),血红蛋白下降35.89%(P<0.01)。淫羊藿组与运动组相比,血尿素低出27.85%(P<0.01),血红蛋白高出41.23%(P<0.01)。结论 淫羊藿可以减轻血睾酮受高强度运动量的影响,并维持在正常生理水平;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提高运动训练大鼠血红蛋白含量和糖原的储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蒺藜对运动训练大鼠睾酮含量、物质代谢及抗运动疲劳能力的影响。 方法: 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65只42 d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5组:静止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T组)、运动+低剂量蒺藜组(TML组)、运动+中剂量蒺藜组(TMM组),运动+高剂量蒺藜组(TMH组)每组12只(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每天ig给药1次,蒺藜组剂量分别为0.5,1,3 g·kg-1,ig体积为5 mL·kg-1,C组、M组ig等量生理盐水。49 d力竭游泳训练后,测定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血睾酮等生化指标。 结果: 蒺藜各剂量组体重小于C组(P<0.05),大于T组(P<0.05);力竭游泳时间长于C组和T组(P<0.01);血清睾酮低于C组(P<0.05),高于T组 (P<0.01);血清皮质酮水平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各组间血清睾酮与皮质酮比值变化与睾酮变化较为一致;肝糖原(P<0.05)、肌糖原(P<0.01)高于C组和T组;促卵泡激素无明显影响;血尿素氮高于C组 (P<0.05),低于T组(P<0.05);血红蛋白低于C组(P<0.05),高于T组 (P<0.05)。 结论: 蒺藜可以减轻大鼠血睾酮受高强度运动量的影响,并维持在正常生理水平;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提高运动训练大鼠血红蛋白含量和糖原的储备。  相似文献   

8.
巴戟天对大鼠运动能力和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巴戟天对大鼠运动能力和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55只42 d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5组:静止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ig低剂量巴戟天组(RMOL组),运动ig中剂量巴戟天组(RMOM组),运动ig高剂量巴戟天组(RMOH组),每组10只(剔除不符合试验要求的大鼠).采用专业灌胃器每天ig1次,低、中、高剂量组ig剂量分别为4,8,12 g·kg-1·d-1,ig体积为5 mL·kg-1,C和T2组ig等量生理盐水.6周力竭游泳训练.末次训练后24 h,测定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心肌线粒体中丙二醛(MDA)等与疲劳作用相关的指标.结果:RMO各组体重大于运动对照组(P<0.05),力竭游泳时间均长于运动对照组(P<0.01),RMO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力竭游泳导致大鼠心肌线粒体中MDA含量显著升高,运动对照组及RMO各组分别升高至(6.06±0.24),(5.07±0.56),(5.08±0.79),(5.09±0.53) μmol·L-1,但RMO各组明显低于运动对照组(P <0.01);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运动对照组及RMO各组SOD分别下降至(211.35±20.37),(255.85±10.31),(258.98±8.24),(263.31±12.69)U·mL-1,GSH-Px分别下降至(55.72 ±14.23),(70.64 ±5.83),(70.96 ±4.96),(71.38±5.06) U·mg-1,但RMO各组明显高于运动对照组(P<0.01);RMO各组间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巴戟天具有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和心肌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从而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线粒体膜和肌浆网膜造成损伤,抑制大强度力竭运动造成的心肌线粒体氧化损伤,延缓疲劳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抗运动疲劳及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影响。方法: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55只SPF级Wistar 49 d龄雄性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5组:静止组,运动组,运动+低、中、高剂量壳寡糖干预组,每组10只(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每天ig给药1次,壳寡糖干预组剂量分别为100,200,600 mg·kg~(-1),ig体积为5 m L·kg~(-1),其他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42 d力竭游泳训练后,测试相关指标。结果:力竭游泳时间,静止组、运动组组间无显著差异,壳寡糖干预组较运动组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运动组较静止组明显下降(P0.01);壳寡糖干预组较运动组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丙二醛(MDA),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脾脏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率,运动组较静止组均显著升高(P0.01),壳寡糖干预组较运动组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壳寡糖可以有效缓解过度训练导致的机体内环境失衡,延缓和避免运动疲劳及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发生与发展,且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蒙医温针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的行为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和免疫系统的影响,探讨有关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模型组(20只)和温针组(19只)。采用21d力竭游泳方式造成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温针组取蒙医"顶会"和"心穴",使用MLY-Ⅰ型蒙医疗术温针仪进行温针(100mA,40℃),每隔2d治疗1次,每次15min,共7次。在造模第21天检测力竭游泳时间、悬尾不动时间和挣扎次数,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力竭游泳时间明显缩短(P<0.01),悬尾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挣扎次数明显减少(P<0.01);温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力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5),悬尾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挣扎次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TNF-α、ACTH和皮质酮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温针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ACTH和皮质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蒙医温针可能通过降低运动性疲劳大鼠血清TNF-α、ACTH和皮质酮的含量,调节疲劳状态下亢进的HPA轴和免疫功能,从而改善大鼠运动能力,发挥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草黄酮对运动大鼠体内糖及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本研究通过运动前补充甘草黄酮,观察力竭运动大鼠血糖、肝糖原、肌糖原及脂肪组织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的影响。 方法: 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ig低剂量甘草黄酮组(MGFL),运动ig中剂量甘草黄酮组(MGFM),运动ig高剂量甘草黄酮组(MGFH)。每天在运动前30 min ig 1次,连续ig 6周,6 d/周,低、中、高3 组的ig剂量分别为4,8,12 g·kg-1·d-1,对照组ig等量生理盐水。6周力竭训练结束后,处死大鼠。根据试剂盒的方法测定大鼠血清血糖、肝糖原、肌糖原的含量并且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大鼠附睾脂肪组织视黄醇结合蛋白4表达。 结果: 力竭游泳训练导致大鼠血糖、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在运动对照组和MGF低、中、高剂量组降低(P<0.05或P<0.01),血糖含量分别降低至(4.81±0.24),(5.31±0.12),(5.78±0.22),(5.92±0.18) mmol·L-1,但血糖含量在MGF各组高于运动对照组,MGFH组血糖含量与运动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肌糖原含量分别降低至(0.91±0.16),(0.98±0.14),(1.34±0.12),(1.46±0.23) mg·g-1,其中MGFM,MGFH组与运动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糖原含量分别降低至(6.21±1.10),(8.92±1.11),(9.18±1.13),(10.16±1.16) mg·g-1,MGF各组肝糖原含量分别高于运动对照组(P<0.05或P<0.01)。力竭游泳运动和MGF各组导致大鼠附睾脂肪组织RBP4 mRNA表达水平分别升高至(1.430±0.123),(1.101±0.103),(0.962±0.112),(0.926±0.101),其中运动对照组RBP4 mRNA表达水平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MGFM和MGFH组大鼠附睾脂肪组织RBP4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运动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补充甘草黄酮后可以维持长时间运动过程中大鼠体内糖储备、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和下调RBP4 mRNA表达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哈蟆油石油醚部位(ROS)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ICR小鼠,分为2批,每批均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和6个治疗组(分别给予阳性药氟西汀10 mg·kg-1和ROS不同剂量10,30,100,300,900 mg· kg-1),连续灌胃给药8d.第1批动物在第7天给药后1h和第8天给药后1h,分别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和小鼠悬尾2种“行为绝望”抑郁动物模型进行行为学观察;行为学观察结束后小鼠眼球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皮质酮(CORT)水平.第2批动物在第8天给药后采用利血平拮抗模型,观察ROS对由利血平引起小鼠体温下降和运动不能的影响.结果:ROS 100,300,900 mg· kg-1均能不同程度地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P<0.05),能拮抗利血平致小鼠体温下降和运动不能(P<0.05),降低小鼠血清皮质酮水平(P<0.05).结论:ROS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滋肾清肝降糖方(ZQJC)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糖代谢、蛋白酪氨酸磷酸1B(PTP1B)表达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ip 30 mg·kg-1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造T2DM模型,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Met,0.14 g·kg-1·d-1,ig)、滋肾清肝降糖方低剂量组(0.9 g·kg-1·d-1,ig)、滋肾清肝降糖方中剂量组(1.8 g·kg-1·d-1,ig)及滋肾清肝降糖方高剂量组(3.6 g·kg-1·d-1,ig)。检测药物干预2,4周后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以及4周后各组大鼠血清中SOD,MDA,FFA的水平及肝细胞匀浆中PTP1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FBG均升高(P0.01),PTP1B在肝中的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ZQJC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FBG,FFA和MDA的含量(P0.01,P0.05),升高血清SOD的活性(P0.05),ZQJC可降低PTP1B在肝中的表达。结论:滋肾清肝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调节糖代谢的作用,抑制PTP1B表达及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HLJDT)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其内皮祖细胞(EPCs)一氧化氮(NO)分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12周龄SHR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卡托普利阳性药组,HLJDT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12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ig(20 m L·kg~(-1)),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卡托普利ig(1.35 mg·kg~(-1)),HLJDT低剂量ig(13.5 mg·kg~(-1)),HLJDT中剂量ig(27 mg·kg~(-1)),HLJDT高剂量ig(54mg·kg~(-1)),均1次/d,连续2周。用药前及预处理结束后当天采用BP-6大鼠无创血压测试仪测定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骨髓来源的EPCs,经Dil-ac-LDL和FITC-UEA-I双染色鉴定后,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法、迁移小室(Transwell)小室、黏附实验及NO检测分析各组EPCs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及NO分泌功能。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HR血压明显升高,SHR内皮祖细胞数量,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及NO分泌功能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LJDT可以降低SHR血压,HLJDT低、中、高剂量组SHR内皮祖细胞数量,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及NO分泌功能均有增加(P0.05,P0.01)。结论:HLJDT能降低SHR血压,并且能增加EPCs的数量,提高EPCs的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及NO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