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发病率较高,但其病理生理的具体机制复杂,其中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是重要原因的之一,有研究[1]发现胃肠道的动力改变与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为了解FD患儿的胃肠道运动功能是否有明显异常,本组应用超声技术对FD患儿的胃排空情况进行定量检测,旨在探讨FD患儿胃排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功能与症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胃排空功能与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 35例FD患者餐后 6小时排出胃外的钡条数 ,确定 7种消化不良症状并对每种症状计分 ,将FD患者分为胃排空正常组和胃排空延迟组 ,比较两组消化不良症状的出现率及各症状分和症状总分与胃排空状态的关系。结果FD患者中胃排空正常组和胃排空延迟组的症状出现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FD患者各症状分和症状总分与胃排空无相关性 (P >0 .0 5)。结论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是否出现与胃排空延迟或正常无关 ,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的轻重与胃排空功能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血浆胆囊收缩素浓度及其与胃排空运动的关系。方法用超声显像法检测15例老年FD患者和15例老年健康志愿者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及生理浓度的胆囊收缩素(CCK)后的胃排空情况,用放免法测定空腹和餐后血浆CCK浓度。结果15例老年FD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胃动力指数明显降低(P<0.01),血浆CCK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CCK浓度升高是老年FD患者胃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上消化道症状、胃排空时间及胃窦部容积(AV)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FD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分组;另选取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超声测量40例FD患者及20例健康者的胃排空时间及AV。结果FD运动障碍亚型中67.5%的患者有胃排空异常;FD患者禁食时及实验末的AV均较对照组扩张(P<0.05);胃排空延迟的FD患者中,禁食时和实验末期AV分别为(17±10)ml和(46±11)ml,明显大于对照组及胃排空正常的FD组相应的AV(P<0.05),而胃排空正常的FD患者的禁食时及实验末期的AV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FD患者禁食时AV超过15ml预测胃排空延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1.9%、26.2%。结论胃排空延迟与运动障碍样症状有关,AV扩张与胃排空延迟有密切相关性,禁食时FD患者的AV超过15ml时可以预测胃排空延迟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超声检测胃内液体排空时间,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FD)小儿胃运动功能状况。方法于饮入液体前后通过超声测量54例FD小儿的胃窦容积,得出胃液体半排空时间。结果本组FD患儿平均胃液体半排空时间为(37.46±12.70)min,其中27例(50%)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延迟[平均时间(48.85±10.24)min]。结论小儿FD中确实存在胃排空障碍,年龄、性别、有无胃炎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排空时间是否延长无明显影响。超声检查是测量小儿胃排空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并计算胃排空率用于评估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FD患者128例,记为FD组并进一步分为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 EPS)亚组68例和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comfort syndrome, PDS)亚组60例。同期选择健康成年人65例作对照组。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禁食时、0min(试餐结束即刻)、30min、60min、90min、120min时全胃腔容积(TGCV)并计算胃排空率。治疗结束后再次检查并计算FD患者的胃排空率。分析不同临床类型以及不同严重程度FD患者胃排空超声观察结果。结果 餐后FD组和对照组TGCV均呈下降趋势,但相同时间段内对照组TGCV变化幅度明显大于FD组(均P<0.05)。FD组的胃排空率在30min、60min、90min和120min时均较对照组低,两组胃排空率均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但每个时间点上FD组的胃排空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EPS亚组患者120min胃排空率显著大于PDS亚组,轻度患者显著大于重度患者,治疗后PDS亚组患者显著大于EPS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患者与重度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胃肠造影检查并计算TGCV和胃排空率是一种有效的诊断FD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及胆汁反流性胃炎 (bile reflux)的胃排空关系早有报道 ,但 HP阳性慢性胃炎有否胃排空异常及根除 HP前后胃排空有否变化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1 3CO2 -辛酸呼气试验法和硫化锝胶体核素法同时检测 HP阳性的慢性胃炎 HP根除前固体胃排空。用洛赛克、氟莱莫星、痢特灵三联根除治疗后用 1 3 CO2 -辛酸呼气试验复查因体胃排空 ,探讨 HP与胃排空的相关性 ,指导临床用药。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收集 1997年 12月~ 1998年 3月本院消化门诊患者 42…  相似文献   

8.
超声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远、近端胃排空障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的远、近端胃排空运动,评价超声诊断FD的准确性。方法应用超声技术检测67例FD患者远、近端胃排空运动,并与10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①45%(30/67)FD患者胃窦幽门协调收缩频率[(1.0±0.6)次/min]较正常人[(3.0±0.8)次/min]明显减少(P<0.01);②34%(23/67)FD患者胃底-体交界处胃内液体半排空时间[(56.0±8.0)min]较正常人[(30.0±4.0)min]明显延长(P<0.01);③21%(14/67)FD患者全胃排空障碍。超声对FD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诊断FD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国内外研究发现其主要发病机制是胃肠动力功能障碍,主要为胃动力功能障碍.目前检测胃动力的金标准是核素法,但因设备因素限制了该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我们通过胃钡奶造影检查,测定不同时段胃排空情况,探讨胃钡奶造影检查在F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胃肠超声造影计算胃排空率,探讨其在评估不同临床类型及不同严重程度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治疗前后胃排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FD患者128例(FD组),其中上腹痛综合征患者68例(EPS亚组),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60例(PDS亚组);另选同期健康成人65例为对照组。应用胃肠超声造影测量FD组和对照组禁食时,试餐后即刻、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时全胃腔容积(TGCV)并计算胃排空率,比较两组TGCV及胃排空率随时间变化趋势;临床常规服药治疗FD结束后再次计算120 min胃排空率,比较两亚组及不同严重程度FD患者治疗前后120 min胃排空率。结果 FD组和对照组TGCV随餐后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且对照组TGCV变化幅度明显大于FD组(P0.05);FD组餐后30 min、60 min、90 min及120 min时胃排空率均较对照组对应时间点低(均P0.05),两组胃排空率均随餐后时间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均P0.05)。治疗前,EPS亚组120 min胃排空率显著大于PDS亚组(P0.05),轻度患者显著大于中度及重度患者,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PDS亚组120 min胃排空率显著大于EPS亚组(P0.05),不同严重程度FD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S亚组和EPS亚组,以及各严重程度FD患者治疗后120 min胃排空率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肠超声造影可用于准确、客观地评估FD。应用胃肠超声造影检测发现PDS患者的治疗疗效优于EPS患者,不同严重程度的FD患者均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1.
二维超声对胃排空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出一种准确、简便的胃排空检测方法.方法用实时超声检测胃窦面积来反映胃排空情况,与胃窦容积法进行比较,并设有健康对照组.结果实时超声胃窦面积法检测胃排空与胃窦容积法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结论实时超声胃窦面积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检测胃排空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胃排空功能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30例FD小儿和30例正常小儿不同时点胃体积,计算各自的胃排空时间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经诊断有胃排空延迟的患儿,临床予胃动力药治疗2周后复查,评估其治疗后胃排空功能。结果 (1)FD组胃半排空时间(GET1/2)与正常组GET1/2比较明显延迟(60.7±13.6)min,(50.3±11.4)min,P=0.002。(2)FD组GET1/2与2h胃残留率之间相关性良好(r=0.854,P0.05)。(3)餐后饱胀、腹痛、早饱、嗳气症状评分与GET1/2均无明显相关性。(4)FD患儿治疗后胃排空功能明显改善(67.7±12.6)min,(53.3±10.2)min,P0.005。结论三维超声VOVAL技术可用于FD患儿胃排空功能的评价和治疗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儿童功能型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在以社区及学校为基础的研究中患病率达3.5%~27.0%,罗马Ⅲ学术委员会将FD分为两种亚型[1],即上腹痛综合征(epigascricpan syndrome,EPS)和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distress syndrome,PDS)。本研究对以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为主要症状的EPS型FD患儿的胃运动功能进行测定,并以健康儿作对照,进一步明确EPS型FD患儿是否存在胃排空障碍,探讨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图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31例FD患者,停止应用影响胃酸分泌及胃动力的药物1周后,给予症状评分,并进行胃排空检测和餐前、餐后胃电图的检测;口服多潘立酮2周后,再次进行症状评分,并进行胃排空和餐前、餐后胃电图检测.结果 FD患者口服多潘立酮2周后,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症状积分48.20±21.71,治疗后症状积分19.00±11.0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D 患者治疗前后胃排空率检测比较:2、5 h胃总排空率均明显增加(17%与57%,56%与96%,均P<0.01);FD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胃电参数指标进行比较:①主频:实验组治疗前餐前主频值(2.57±0.60)cpm,餐后主频值(2.70±0.53)cpm;治疗后餐前主频值(3.00±0.26)cpm,餐后主频值(3.01±0.27)cpm;FD患者口服多潘立酮两周后主频与治疗前比较,餐前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之间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主功率:实验组治疗前餐前主功率值(55.36±8.46)μV,餐后(72.30±10.35)μV;实验组治疗后餐前主功率值(75.06±13.13)μV,餐后(112.27±17.27)μV,主功率显著增加(P<0.05);③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显著增多(54.8%→93.4%)(P<0.01);胃动过缓百分比显著减少(19.4%→3.2%)(P<0.01);胃动过速百分比显著减少(25.8%→3.2%)(P<0.01).结论 多潘立酮可显著改善FD患者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主要症状,增强胃电活动及胃排空,增加胃电可见图的主频及主功率,使紊乱的胃电节律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下丘脑重要代谢产物变化,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各8只。模型和针刺组制作FD动物模型,对照组自然喂养。针刺组取胃俞募穴电针刺激10天,对照和模型组仅束缚。干预后检测血清胃泌素,以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测下丘脑肌醇、氨基丁酸、肌酸等绝对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一般情况较差,体重日增长量、进食量、饮水量和胃排空率明显降低,胃泌素水平增高,下丘脑肌醇、丙氨酸降低;针刺组较模型组,一般情况好转,体重日增长量、进食与饮水量、胃排空率明显升高,胃泌素水平降低,下丘脑肌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俞募穴可明显调节FD大鼠胃排空率和胃泌素,改善疾病状态,可能与其靶向性调节下丘脑代谢产物肌醇和丙氨酸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枳术宽中胶囊联合莫沙必利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肠激素、胃排空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脾虚气滞型F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枳术宽中胶囊,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胃排空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促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肽(VIP)、胆囊收缩素(CCK)水平低于治疗前,胃动素(MTL)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胃排空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结论 枳术宽中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虚气滞型FD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加快胃排空,安全可靠,可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来评价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胃动力的影响。方法:60例FD患者,随机分3组各20例,A组口服多潘立酮片; B组针刺足三里和内关穴; C组口服维生素C片。于治疗的0天、7天评估三组的胃动力及临床疗效,应用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测算三组的胃窦收缩频率(ACF)、胃窦收缩幅度(ACA)和胃窦动力指数(MI)、胃排空率(GER)及胃排空时间(GET)的变化,评估FD的胃动力学参数。结果:针剌前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针剌7天后,三组间的ACF、MI、GER、GE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间A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声Bolondi胃窦面积法是检测胃动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刺可增强FD患者胃动力,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8.
西沙必利联用达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剑文  黄元熹  蔡艳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3):1466-1468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联用达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寻找治疗FD的有效途径。方法:138例FD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沙必利组46例;西沙必利联用达吉组46例;达吉组46例。3组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治疗前后进行B超胃排空功能检测。结果:3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0.4%、95.7%、76.1%,3组比较,西沙必利联用达吉组较西沙必利组、达吉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西沙必利联用达吉组胃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3组治疗FD的方法均有效,而西沙必利联用达吉组治疗FD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分分析超声鉴别诊断慢性胃炎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经过临床诊断的80例慢性胃炎以及FD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将两组超声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胃排空运动障碍中,功能障碍型患者最多,占到90.3%。且肥厚型、增厚型、粗糙型等慢性胃炎患者都存在胃排空运动正常、减弱及障碍等非特异性变化。功能障碍型胃壁基本上和正常的平滑型一致,并没有很大差异(P0.05),肥厚、增厚、粗糙型胃壁中重度炎症在内镜下观察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FD以及慢性胃炎采用超声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消化科常见病,据报道[1],每年有20%~30%的人群出现长期或反复发作的FD症状。部分患者症状可严重或持久,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认为FD发病因素可能与胃运动功能障碍,即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受损,顺应性下降,胃排空延缓以及胃敏感性增高,胃十二指肠酸暴露,幽门螺杆菌感染(HP),自主/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因此,对FD患者进行疗养康复及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