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的检测对韦格纳氏肉牙肿 /多血管炎的诊断及疗效考核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IIF) ,对 2 8例韦格纳氏肉芽肿、45例其他血管炎和 2 0例硬皮病患者标本进行了 ANCA的检测。并对 5例 ANCA阳性的畸形期血管炎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韦格纳肉芽肿及多血管炎组的阳性率为 6 4.3% ,明显高于其他血管炎组 (2 0 .0 % )和硬皮病组 (0 % )。5例 ANCA阳性的畸形期血管炎患者治疗后 4例转阴 ,1例滴度从 1∶ 32 0降至 1∶ 80。结论 ANCA的检测有助于韦格纳氏肉芽肿及多血管炎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中性粒细胞胸浆抗体(ANCA)的检测对韦格纳氏肉牙肿/多血管炎的诊断及疗效考核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对28例韦格纳氏肉芽肿、45例其他血管炎和20例硬皮病患者标本进行了ANCA的检测。并对5例ANCA阳性的畸形期血管炎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韦格纳肉芽肿及多血管炎组的阳性率为64.3%,明显高于其他血管炎组(20.0%)和硬皮病组(0%)。5例ANCA阳性的畸形期血管炎患者治疗后4例转阴,1例滴度从1:320降至1:80。结论:ANCA的检测有助于韦格纳氏肉芽肿及多血管炎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对多发性血管炎的诊断意义。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F)对12例多发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坏死性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患者,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4例硬皮病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标本进行了ACNA的检测。结果多发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坏死性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等的阳性率为66.67%,明显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组的14.29%和硬皮病组的7.14%。结论 ACNA的检测有助于多发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坏死性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等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李莉  张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8):2281-2282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在ANCA相关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00例相关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者进行血清ANCA检测.结果 在200例相关疾病患者中,韦格纳氏肉芽肿、系统性红斑狼疮、未分类血管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及慢性肾炎患者ANC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5.7%、66.7%、60%、39.8%、40.0%和14.3%.50例健康者均未检出ANCA.结论 ANCA检测对韦格纳氏肉芽肿的诊断及其他疾病的治疗及病情和预后评价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叶树俊  张葵  陈军浩 《检验医学》2003,18(5):285-287
目的建立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韦格纳氏/多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炎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ACNA的存在状况.方法用建立的ELISA法检测100例韦格纳氏/多血管炎、SLE、肾炎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ANCA,同时以特异性MPO-ANCA及PR3-ANCA为对照.结果阳性参考血清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CV分别为0.061%和0.102%.用抗原吸收后吸光度(A)降低明显.总ANCA在韦格纳氏/多血管炎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3.8%,高于SLE、肾炎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为15.2%、23.1%和25%),而52份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用特异性MPO-ANCA及PR3-ANCA与ELISA检测总ANCA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NCA可作为韦格纳氏/多血管炎的血清学标志,ELISA检测总ANCA可克服间接免疫荧光法的不足,灵敏度高,适于大样本的ANCA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观察韦格纳氏 /多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肾炎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ACNA的存在状况。方法 用建立的ELISA法检测 10 0例韦格纳氏 /多血管炎、SLE、肾炎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ANCA ,同时以特异性MPO ANCA及PR3 ANCA为对照。结果 阳性参考血清批内变异系数 (CV)和批间CV分别为 0 .0 6 1%和 0 .10 2 %。用抗原吸收后吸光度 (A)降低明显。总ANCA在韦格纳氏 /多血管炎患者中的阳性率为 4 3.8% ,高于SLE、肾炎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分别为 15 .2 %、2 3.1%和 2 5 % ) ,而 5 2份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用特异性MPO ANCA及PR3 ANCA与ELISA检测总ANCA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NCA可作为韦格纳氏 /多血管炎的血清学标志 ,ELISA检测总ANCA可克服间接免疫荧光法的不足 ,灵敏度高 ,适于大样本的ANCA检测。  相似文献   

7.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具有一定相似性的血管炎,它们主要累及小血管,临床常有肺和肾小球损害,实验室检查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阳性。在我国ANCA相关性血管炎发病情况不清,国外报告年发病率30/100万。临床上ANCA相关性血管炎主要包括韦格纳氏肉芽肿(WG)、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 omatosis),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tis.MP)和变态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CSS)。该病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随着ANCA检测技术的成熟和推广,为临床早期诊断小血管炎,判断远期预后和疗效,降低早期死亡率和肾死亡率提供了一项重要且客观的血清学指标,对我科1998~2003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1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颖  江华 《现代护理》2006,12(14):1306-1307
系统性血管炎(SV)是一组以血管炎为共同病理变化,以多器官、系统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的大小、类型及分布有关。临床上按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小血管炎占70%,主要侵犯小血管,如小动脉、细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以血管壁坏死性炎症、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主要是指显微型多动脉炎(MPA)及韦格纳肉芽肿(WG)。此类患者以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为特征,故又称之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2]。ANCA不仅可用于作为诊断的血清学标志,且同疾病活动性、复发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3-5]。…  相似文献   

1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叶玉津  尹培达 《新医学》2007,38(7):484-485
1 引言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是第一个被证实与血管炎相关的自身抗体,与其相关的血管炎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 granulomatosis,WG)、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又称Churg-Strauss综合征(Churg-Strauss syndrome,CSS)]、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等.而WG、CSS和MPA具有相似的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小血管)、临床特点(具有肺、肾小球损害)和实验室检查(ANCA阳性),因此有学者将这3种小血管炎合称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ANCA密切相关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问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317例相关疾病患者血清ANCA的检出率.结果检潮317例相关疾病中,韦格钠肉芽肿阳性率80%.未分类血管炎阳性率40%,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27.5%,类风湿性关节史阳性率20%,肾病综合征阳性率2.2%.急性肾衰15%,慢性肾衰2.1,急性肾炎14%,慢性肾炎1.9%,过敏性紫癜阳性率9.1%.结论 检测ANCA判断以韦格纳肉芽肿为代表疾病的病情诊断具有参考价值,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血管炎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检测血管炎患者方法及意义。方法 :以健康人血液中性粒细胞为抗原基底 ,回顾性总结了 6 1例各种血管炎患者及 5 0例健康献血员 (ANCA)的检测率。结果 :6 1例各种血管炎患者的阳性率为 34.4 3% ,其中 ,韦格内氏肉芽肿 (WG)阳性率为 5 3.5 7% (15 / 2 8) ;大动脉炎阳性率为 16 .6 7%(2 / 12 ) ;未分类血管炎阳性率为 19.0 5 % (4/ 2 1)。 5 0例健康献血员全阴性。结论 :ANCA是血管炎疾病敏感而特异的血清标志抗体 ,对以WG为代表的该项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临床就诊患者中的阳性分布趋势及在血管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对18258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03,平均年龄49岁)进行血清ANCA检测,阳性者再加用PR3、MPO特异性线性印迹检测作为确证试验。分析ANCA在不同性别、年龄(≤20岁组、21~49岁组、≥50岁组)患者和科室中的阳性率、荧光模式及靶抗原的分布。选取2013.6-2014.6有明确诊断的ANCA阳性住院病人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8258份检测标本中,ANCA阳性率为5.05%,其中男性为3.6%,女性为6.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2,P0.01)。不同年龄组间ANCA阳性患者的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0岁组5.2%、21~49岁组4.1%、≥50岁组5.8%,χ~2=25.036,P0.01)。ANCA阳性患者荧光模式及靶抗原分析表明,不同荧光模式的靶抗原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175.453,P0.01),以PANCA(70.1%)为主,其靶抗原主要为MPO(68.7%)。各科室ANCA阳性显示,中医科(7.3%)、风湿免疫科(6.9%)、干部病房(7.8%)和肾内科(7.1%)ANCA阳性率较高。回顾分析2013.6-2014.6月份住院病人ANCA阳性181例患者疾病类型发现,原发性血管炎37例,占总阳性率的20.4%,继发性血管炎144例,占总阳性率的79.6%。在ANCA阳性的继发性血管炎中,系统性红斑狼疮(23.6%),类风湿性关节炎(18.1%)最高。结论临床就诊患者中ANCA的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存在差异;不同荧光模式ANCA其靶抗原存在差异;不同科室及相关疾病ANCA阳性率不同,检测ANCA不仅对血管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SLE和RA等其他合并有血管损害的继发性血管炎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因此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重视ANCA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建雄  赖燕蔚 《临床荟萃》2007,22(4):251-252
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是指以小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共同病理特征的一组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小血管炎中的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 granulomatosis,WG)、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churg-strauss,CSS)等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ANCA)密切相关,故又称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AASV在临床上并不少见[1],因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为提高认识,现把作者遇到的AASV 1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IF和免疫印迹法联合对126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ANCA检测。结果在126例患者中类风湿关节炎(RA)、韦格纳肉芽肿瘤(WG)、皮肌炎(DM)和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检测cANCA阳性与PR3-ANCA阳性是一一对应的;而在51例SLE患者中,有17例(33.3%)pANCA阳性,7例(13.7%)骨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阳性;在29例RA中3例(10.3%)pANCA阳性,而4例(13.7%)MPO-ANCA阳性。WG和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检测ANCA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7.5%和93.7%。结论IIF一般情况下可以作为临床常规检测ANCA的筛选试验,免疫印迹法可以作为特异ANCA确证试验。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ANCA的检出率,减少ANCA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中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和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荧光模型与靶抗原不相符的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荧光模型cANCA、pANCA,用ELISA法检测靶抗原髓过氧化物酶(MPO)、蛋白酶3(PR3)。将pANCA合并MPO阳性、cANCA合并PR3阳性以外ANCA荧光模型以及靶抗原同时有阳性的其他特殊情况定义为ANCA荧光模型与靶抗原不相符,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ANCA荧光模型与靶抗原不相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ANCA合并PR3阳性的患者组中,年龄(44.20±17.25)岁,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占56.8%,ANCA相关性血管炎占15.2%,其中诊断为UC与非UC的患者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2,P=0.001)。pANCA合并MPO、PR3阳性的患者组中,年龄(58.20±14.05)岁,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最多,占48.3%。cANCA合并MPO阳性患者组中,年龄(56.06±20.39)岁,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占61.8%,间质性肺炎以及甲状腺亢进各占8.8%。结论 pANCA、PR3阳性可作为UC的敏感性指标,pANCA、MPO、PR3阳性及cANCA、MPO阳性也可作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有血管炎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38例SLE住院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间接免疫荧光(IIF)方法检测患者血清AN-CA,ANCA阳性者加做髓过氧物酶(MPO)、蛋白酶3(PR3)的酶联免疫检测(ELISA)。对患者进行SLEDAI评分评判疾病活动性,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阳性组与阴性组血管炎病变发生比率及疾病活动度有无差异。结果①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在SLE中的阳性率是15.2%,其中核周型ANCA阳性14.5%,胞浆型ANCA阳性0.7%;②SLE患者皮肤血管炎病变(包括面部红斑、结节红斑、雷诺现象、网状青斑、紫癜)发生率78.3%,肺间质病变(包括肺间质纤维化及出血性肺泡炎)发生率6.5%,肾脏病变(血尿及蛋白尿)发生率64.5%,ANCA阳性及ANCA阴性组SLE患者血管炎表现,包括皮肤血管炎(P=0.442)、肺间质病变(P=1.000)、肾脏病变(P=0.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对所有SLE患者进行SLEDAI评分,ANCA阳性组及ANCA阴性组SLE活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9)。结论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的结果与SLE血管炎表现及病情活动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1998-02~2004-02收治的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18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5例,男:女为2.6:1,年龄50~83岁,平均(56.3±12)岁,从初诊到确诊时间0.8~26个月,平均4.5个月.本组均做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10例肾活检,1例肺病检.诊断为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14例,韦格纳肉芽肿4例.  相似文献   

19.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CytoplasmAuto antibodies ,ANCA) ,在上世纪最初由Davies报道 ,系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浆成分为抗原的自身抗体。 1985年 ,Woude首先发现在韦格纳肉芽肿 (Wegenergranulomatosis ,WG)患者血液中存在这种抗体 ,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兴趣和重视。近2 0年来 ,ANCA与血管炎的关系长期成为内科学家们的热门研讨课题。现已公认ANCA与WG、MPA(Microscopicpolyangiitis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和CSS(ChurgStraussSyndome ,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 )存在着相关性 ,故目前人们将WG、MPA、CSS称为…  相似文献   

20.
罗佐杰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1):1051-105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u toantibodies,ANCA)相关小血管炎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全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是指韦格纳肉芽肿、显微镜下微型多血管炎及原发性局灶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较高 ,仅次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如果对ANCA相关小血管炎认识不足 ,而导致漏诊或误诊时 ,患者将产生无法逆转的肾功能衰竭 ,危及生命 ;相反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则可使大多数患者完全恢复。除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外 ,药物所致也屡有发生 ,丙基硫氧嘧啶是较常见的药物之一。丙基硫氧嘧啶是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 ,应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