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4(TRAF4)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胃组织、4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TRAF4的表达,TUNEL法检测TRAF4阳性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细胞凋亡.结果:TRAF4在正常胃组织中呈浆、核阳性表达.其浆阳性率在正常胃组织(80%)、不典型增生(93.3%)和胃癌(95.6%)中逐渐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核阳性率在正常胃组织中高于胃癌(70.0%vs35.6%,P<0.05),在高分化胃癌中高于低分化胃癌(71.4%vs26.1%,P<0.05),在无淋巴转移胃癌中高于伴有淋巴转移(52.4%vs20.8%,P<0.05).TRAF4表达阳性正常胃组织细胞凋亡百分率高于胃癌组织(75vs37.2,P<0.05).结论:TRAF4在胃癌中具有较低核表达,且其核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胃癌转移呈负相关,同时可能抑制胃癌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87份。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微阵列技术检测TRAF3、TRAF6表达,分析TRAF3、TRAF6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TRAF3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TRAF6阳性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TRAF3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TRAF6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TRAF3阳性表达下调、TRAF6阳性表达上调,其表达变化可能参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3.
牛爱华  王贞  侯桂英 《山东医药》2009,49(35):40-42
目的探讨c—erbB-2、p53和nm23H1基因在肝外胆管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份肝外胆管癌组织、43份癌旁胆管组织和11份正常胆管组织中c—erbB-2、p53和nm23H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三项指标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53蛋白表达阳性率胆管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胆管组织(P〈0.05、0.01),且低分化者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者,Ⅲ~Ⅳ期者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者,有转移者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生存时间≤18个月者显著高于〉18个月者(P〈0.05);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胆管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胆管组织(P〈0.05、0.01),其中低分化者显著高于高分化及中分化者,有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胆管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胆管组织(P〈0.05、0.01),且低分化者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者,Ⅲ~Ⅳ期者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Ⅰ~Ⅱ期者,生存时间≤18月者显著低于〉18月者。结论c—erbB-2、p53、nm23H1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p53、nm23H1蛋白表达可反映胆管癌生物学行为和恶性程度,c-erbB-2蛋白过度表达与胆管癌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胃泌素(Gastyin,GAS)、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GRP)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60例胃癌组织芯片,同时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芯片中GAS、GRP的表达。结果 60例胃癌中GAS阳性率为31.7%;GRP阳性率为11.7%。中、低分化胃癌GAS、GRP的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胃癌(P〈0.05),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GAS、GRP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组织学类型胃癌(P〈0.01),胃癌GAS、GRP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中、低分化胃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可作为胃癌内分泌治疗的主要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贾树范  丁印鲁 《山东医药》2009,49(19):90-91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1(Ets-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6例胃癌标本中Ets-1的表达,分析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Ets-1标记指数(LI)为56.00%±13.26%(24.00%~80.00%);其中高表达(高于均数)44例,低表达42例;肿瘤直径≥4cm者显著高于〈4cm者;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T1、T2、T3、T4期者LI依次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中Ets-1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肿瘤位置、分化情况等无明显相关性。Ets-1蛋白低表达者的5a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Ets-1高表达者(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示Ets-1表达程度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Ets-1表达可促进胃癌的浸润、转移;Ets-1蛋白表达程度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张庆皎 《山东医药》2009,49(38):50-51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组织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患者前列腺癌和1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PSMA。结果前列腺癌组织PSMA表达率为71.1%(32/45),前列腺增生组织为46.7%(7/15),两者比较,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低分化者PSM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癌,有淋巴转移癌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癌者,P均〈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表达无明显升高。PSMA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检测PSMA对判定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凋亡基因Survivin、Fas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子原位杂交分别检测12例正常胃黏膜、22例浅表性胃炎、25例肠上皮化生、37例异型增生及52例胃癌组织中的Survivin-mRNA和Fas-mRNA表达,并检测患者Hp感染状况。结果Survivin-mRNA在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组和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8.0%、43.2%和69.2%。胃癌组明显高于肠化和异型增生组(P〈0.01;P〈0.05)。胃癌组Fas-mRNA阳性率为36.5%,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异型增生组(P均〈0.01)。Survivin-mRNA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及未分化型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呈现递增趋势,而且其表达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密切相关。Fas-mRNA阳性率在高、中和低分化及未分化型胃癌患者中呈现递减趋势,且其表达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异型增生患者Survivin-mRNA表达与Hp感染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胃癌患者各病理分期中Survivin-mRNA与Fas-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Survivin的表达和作用逐渐上调,而Fas的表达和作用逐渐下调,而且在癌前病变组织中Survivin表达和Hp感染有密切关系;在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Fas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Ezrin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及MVD值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癌组织Ezr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胃癌组织MVD值与其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Ezrin蛋白阴性的胃癌患者低于Ezrin蛋白阳性(P〈0.01)。提示Ez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促进胃癌组织的微血管生成,进而促进胃癌的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管聚合蛋白(Tau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观察组)和10份正常胃组织(对照组)中Tau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Tau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胃癌组织中高中分化者Tau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低分化者,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Tau蛋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靶向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4s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6例胃癌(胃癌组)、25例浅表性胃炎(胃炎组)和25例胃上皮不典型增生(增生组)中CD44s mRNA的水平。结果胃炎组无阳性表达;增生组中阳性率为20%;在胃癌组中阳性率为62.12%,胃癌组低分化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CD44s mRNA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和转移有相关性;CD44s mRNA基因水平可作为判断胃癌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淋巴管密度(LVD)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对59例胃癌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D表达,用VEGFR-3抗体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淋巴管,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LVD。结果VEGF—D、VEGFR-3在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59.32%、67.80%,明显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癌周组织的LVD表达为(21.29±8.21),明显高于周边正常组织(P〈0.05)。VEGF—D表达阳性组35例与阴性组24例的LVD分别为(23.15±7.58)和(11.93±5.3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D、LVD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直径、淋巴结分期、浸润深度、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VEGF.D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INTRODUCTION Trefoil factor 1 (TFF1) is a member of the trefoil factor family, which is a group of small molecule polypeptides mainly secreted by gastrointestinal mucous cells. TFF1 is mainly expressed in epithelial cytoplasm of the mucosa in gastric bod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中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IF4E)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91例胃癌及30例正常胃组织中eIF4E及VGEF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胃组织中未见eIF4E或VEGF阳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eIF4E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6%(87/91)和68.1%(62/91).eIF4E及VEGF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但与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年龄、性别无关.胃癌中eIF4E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P<0.05,r=0.407).结论胃癌组织中eIF4E和VEGF表达水平异常增高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2(TF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胃癌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01/2009-06接受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标本50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50例癌旁组织和50例胃癌组织中TFF2、VEGF...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仪制作97孔胃癌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VEGF在72例胃癌和25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45.8% VS 100%,P〈0.01);VEGF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75%VSl2%,P〈0.01),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VEGF呈负相关(P〈0.01)。PTEN、VEGF的表达在中高分化腺癌分别为68.8%、62.5%(P〉0.05),在低分化及未分化腺癌分别为27.5%、85.0%(P〈0.05);伴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31.6%、86.9%(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61.8%、61。8%(P〉0.05);临床病理分期Ⅰ+Ⅱ期分别为57.1%、61.9%(P〉0.05),Ⅲ+Ⅳ期分别为30.0%、93.3%(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TEN失活或蛋白表达降低、VEGF的高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PTEN在低分化或未分化以及伴淋巴结转移和临床Ⅲ+Ⅳ期胃癌中的表达与VEGF呈负相关。联合检测PTEN、VEGF对胃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赵俊  杨炯  李燕 《山东医药》2005,45(28):23-24
目的研究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仪制作肺癌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VEGF在76例肺癌和3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P<0.01),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PTEN、VEGF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两者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PTEN、VEGF对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胃癌组织芯片中Argonaute蛋白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胃癌Argonautel、Argonaute2、Argonaute3和Argonaute4蛋白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rgonaute1、Argonaute2、Argonaute3和Argonaute4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Argonautel、Argonaute2,Argonaute3和Argonaute4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Ⅱ~Ⅱ期胃癌中4种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Argonaute4蛋白在Ⅲ期胃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P<0.05),Argonaute1、Argonaute2、Argonaute3蛋白在在Ⅰ~Ⅱ期胃癌与Ⅲ期胃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Argonaute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在胃癌组织中Argonautel、Argonaute2、Argonaute3和Argonaute4蛋白两两间表达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Argonaute1、Argonaute2、Argonaute3和Argonaute4蛋白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潘峥  陈军  覃冠德  覃思繁 《山东医药》2010,50(19):22-24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M2和Rb蛋白在80份胃癌组织(胃癌组)、30份非典型增生组织(增生组)及20份正常胃黏膜(正常组)中的表达,以标记指数(LI)量化其阳性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增生组MCM2蛋白的LI明显高于正常组,Rb蛋白的LI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MCM2和Rb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浆膜浸润、术后复发、肝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胃癌组织中MCM2和Rb的LI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MCM2表达升高和Rb蛋白表达下降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MCM2和Rb有助于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