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耐药基因P-gp(P-糖蛋白)、GST-π(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TopoⅡ(DNA拓扑异构酶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7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及Topo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肿瘤大小、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74例患者中P-gp阳性62例(83.78%),TopoⅡ阳性60例(81.08%),GST-π阳性70例(94.59%)。P-gp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有关,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0.05);TopoⅡ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而结直肠癌组织中GST-π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转移及浸润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 P-gp、GST-π及TopoⅡ耐药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多药耐药密切相关,化疗治疗前,对患者P-gp、GST-π及TopoⅡ的检测对化疗药物的选择、化疗效果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MRP1)、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基因表达和肺癌药物敏感试验相关性.方法 药物敏感试验采用MTT比色法,MRP1、P-gp、GST-π及TopoⅡ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MRP1、P-gp、GST-c及TopoⅡ在肺癌中总的阳性率分别为72.5%、67.5%、57.5%、50.0%.在鳞癌和腺癌中,这四种因子其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gp、GST-π在鳞癌或腺癌中与在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P-gp和GST-π表达与顺铂、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紫杉醇耐药性呈正相关(P<0.05),与异环磷酰胺的耐药性无相关性(P >0.05);MRP1的表达与顺铂、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的耐药性均呈正相关(P<0.05),其表达与紫杉醇、异环磷酰胺的耐药性无相关性(P>0.05);TopoⅡ的表达与顺铂、吉西他滨、紫杉醇、异环磷酰胺的耐药性均呈正相关(P<0.05),其表达与长春瑞滨的耐药性无相关性(P>0.05).结论 MRP1、P-gp和GST-π的高表达及TopoⅡ的低表达共同介导参与了肺癌耐药的机制,且与检测的化疗药物耐药性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PI3KC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结直肠癌组织、1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PI3KCB蛋白及MDR基因产物LRP、GST-π、TopoⅡ。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I3KCB蛋白呈阳性表达者105例(82.03%),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呈阳性表达者1例(10.00%),两者相比,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PI3KCB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直肠癌组织中LRP、GST-π、TopoⅡ呈阳性表达者分别为106例(82.81%)、120例(93.75%)、68例(53.13%),PI3KCB蛋白的表达与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rs=0.207,P<0.05)。结论 PI3KC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MDR密切相关;检测PI3KCB蛋白对于判断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以及合理筛选有效的化疗药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癌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1例大肠癌中P-gp、TOpoⅡ、GST-π、TS的表达。结果P-gp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UICC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TOpoⅡ的表达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组织类型、UICC分期无关;GST-π的表达与各个指标之间均相关(P〈0.05);TS的表达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侵犯深度无关。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UICC分期、肿瘤组织类型及TOPOⅡ、GST-π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PS〈0.05)。结论大肠癌中P-gp、TOpoⅡ、GST-π、TS的检测对肿瘤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UICC分期、组织类型及TOpoⅡ、GST-π的表达可作为大肠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鼻咽部瘤内注射前后的鼻咽癌原发灶中胸苷酸合成酶(TS)、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组织中TS、GST-π和TopoⅡ的表达情况。结果常规放化疗组在治疗后其TS、GST-π和TopoⅡ的表达明显升高(P分别为0.01、0.01、0.00),基因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其治疗后TS、GST-π和TopoⅡ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三组间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疗前GST-π阴性患者其复发率和转移率明显低于阳性患者(8.93%vs54.17%,P=0.00)。结论 GST-π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晚期鼻咽癌治疗后复发转移有关。基因治疗晚期鼻咽癌可能通过抑制TS、GST-π、TopoⅡ蛋白表达进而逆转鼻咽癌化疗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CerbB-2、Ki-67、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Ki-67、PgP、GST-π、TopoⅡ,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erbB-2、Ki-67、Pgp、GST-π、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6%、78.24%、43.53%、62.35%、62.35%。CerbB-2的表达与乳腺癌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Ki-67、Pgp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TopoⅡ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Ki-67的阳性表达与CerbB-2、TopoⅡ呈明显正相关(r=0.176、0.355,P均〈0.05),Pgp阳性表达与TopoⅡ呈正相关(r=0.168,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erbB-2、Ki-67、Pgp、GST-π、TopoⅡ均有较高表达;除GST-π外,均与乳腺癌的发展有关,是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耐药相关基因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拓扑异构酶(Topo-Ⅱ)、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P-糖蛋白(P-gp)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30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及2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MGMT、Topo-Ⅱ、GST-π、P-gp蛋白。结果正常脑组织中MGMT、Topo-Ⅱ、GST-π、P-gp均无表达,人脑胶质瘤组织中MGMT、Topo-Ⅱ、GST-π、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9%、24.3%、49.8%、48.2%;MGMT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无关(P〉0.05),Topo-Ⅱ、GST-π、P-gp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有关(P均〈0.05)。结论人脑胶质瘤组织中不同程度地表达耐药相关基因蛋白MGMT、Topo-Ⅱ、GST-π、P-gp,可据此制订个体化的胶质瘤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PIK3CA、PIK3CB和多药耐药基因1(muhidrug resistance 1,MDR-1)、肺耐药蛋白(lung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LRP)、谷胱甘肽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D N A拓扑异构酶Ⅱ(DNA topoisomeraseⅡ,Topo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PIK3CA、PIK3CB对大肠癌多药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16例大肠癌组织中PIK3CA、PIK3CB、MDR-1、LR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16例大肠癌中,PIK3CA、PIK3CB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136、0.168.MDR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M D R-1为72.78%(230/316)、L R P为70.89%(224/316)、TOPⅡ为77.53%(245/316)及GST-π为76.58%(242/316).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PIK3CA、PIK3CB的表达与多药耐药蛋白MDR-1、LRP、GST-π的表达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8、0.128、0.1 9 7.3 1 6例大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60 mo,5年生存率为47.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PIK3CA与PIK3CB同时高表达、淋巴结转移、MDR-1(+)、GST-π(+)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PIK3CA(+)PIK3CB(+)、淋巴结转移、MDR-1、GST-π是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PIK3CA、PIK3CB与大肠癌的多药耐药密切相关,PIK3CA、PIK3CB、淋巴结转移、MDR-1、GST-π是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检测PIK3CA、PIK3CB为临床合理选择化疗药物、初步判断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学及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特点,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32例胃印戒细胞癌(胃镜活检标本21例,大部切除胃标本11例)的临床病理及GST-π、P-gp、TopoⅡ的表达特点.结果 胃镜下以经典型印戒细胞数量最多,弥漫性生长;相关基因检测结果显示,GST-π、P-gp、TopoⅡ阳性表达率与同期32例高一中分化腺癌比较,GST-π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gp阳性率明显升高,TopoⅡ阳性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胃印戒细胞癌以典型印戒细胞数量最多,且呈弥漫性生长;GST-π、P-gp、TopoⅡ的表达检测有助于胃印戒细胞癌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及耐药表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TopoⅡ)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90例大肠癌组织(大肠癌组)和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对照组)中EGFR和GST-π、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有关(P均<0.05)。 EG-FR表达与GST-π高表达;与多药耐药表型GST-π与了化疗耐药。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对化疗耐药、EGFR阳性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RP)、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各项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8例原发性肺腺癌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不同腺癌细胞中LRP、P-gp、GST-π的表达,将检测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整理患者生存资料,生存患者定期电话随访,统计分析各蛋白表达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相比癌旁组织,肺腺癌组织中LRP、P-gp、GST-π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相应蛋白的表达率(GST-π:71.09%vs 14.06%;P-gp:57.81%vs 19.53%;LRP:50.78%vs17.19%)(均P<0.000 1)。随着肺腺癌分化程度由高到低,P-gp、LRP蛋白表达的阳性率相应增高,而GST-π阳性率降低。128例患者中可获取生存资料121例,结果显示LRP表达阳性患者的术后1、2、3年生存率(81.7%、60.6%、43.7%)明显低于阴性组患者(84.3%、72.5%、62.7%)(χ2=4.14,P<0.05)。P-gp、GST-π表达阳性患者的术后1、2、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患者,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p、LRP和GST-π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LRP表达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较阴性患者低。联合检测P-gp、LRP和GST-π有助于对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P-gp,ToPoⅡ和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中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和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中的P-gp,TopoⅡ及GST-π,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随访部分患者以研究其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130例胃癌患者中,P-gp,TopoⅡ和GST-π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4.62%,81.54%和75.38%.这3种耐药基因中,P-gp和GST-π与病变大小相关,病变直径>5cm患者中,其阳性率显著高于直径<5cm患者(χ2=4.56,P=0.033;χ2=5.545,P=0.020),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gp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5.84,P=0.016),有血管侵犯患者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血管侵犯患者(χ2=17.69,P<0.001;χ2=5.40,P=0.020),P-gp和GST-π表达为 ~ 患者2a生存率明显低于-~ 患者(χ2=3.964,P=0.047;χ2=4.2576,P=0.039);TopoⅡ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关,在印戒细胞癌中表达率低于其他类型(χ2=7.29,P=0.007),且在低分化组中强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中高分化组(χ2=7.79,P=0.005).结论:P-gp和GST-π的表达不仅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同时也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耐药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程度及特点不同,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联合检测以判断耐药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3.
胶质瘤组织中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胶质瘤组织中耐药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为临床制订个体化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9例胶质瘤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ST-π、MGMT,分析其与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69例胶质瘤组织中GST-π阳性表达率为72.46%(50/69),其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374,P〈0.05);MGMT阳性率为63.77%(44/69),其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无关(P〉0.05)。GST-π与MGMT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GST-π的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有关,MGMT与恶性程度无关。检测胶质瘤组织中GST-π、MGMT有利于指导临床进行个体化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多药耐药(MDR1)、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表达和肿瘤药物敏感试验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48例NSCLC(可手术)进入研究,药敏方法采用磷脂结合蛋白V(Annexin V)联合碘化丙啶(PI)双参数法,耐药基因MDR1、GST-π、MRP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抗癌药物检测显示紫杉醇(商品名泰素)、顺铂、去甲长春花碱、丝裂霉素、鬼臼乙叉甙、双氟胞苷、长春碱酰胺、长春新碱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15.7±21.8)%, (20.7±22.2)%,(7.9±16.2)%,(10.3±17.1)%,(9.7±20.1)%,(11.2±13.8)%,(5.6±14.9)%,(4.7 ±8.7)%.耐药基因MDR1、MRP、GST-π阳性率分别为67%(32/48),42%(20/48),48%(23/48).耐药基因MRP、GST-π阳性及阴性表达与病理类型之间未见明显相关;而在MDR1组中鳞癌及腺癌的MDR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NSCLC各期别中MDR1、MRP、GST-π阳性表达统计学上未见明显差异.在所检测的所有抗癌药物与MDR1耐药基因阳性与阴性表达未见相关性.MRP表达阳性者对去甲长春花碱、长春碱酰胺、长春新碱和丝裂霉素的肿瘤抑制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而MRP表达与顺铂、鬼臼乙叉甙、紫杉醇肿瘤药敏未见明显相关.耐药基因GST-π阳性表达者对顺铂、去甲长春花碱、丝裂霉素的抑瘤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肺癌耐药基因GST-π、MRP表达与部分化疗药物肿瘤药敏存在相关性,耐药基因检测对指导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基因表达及其对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对6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肺癌组织和20例非癌良性肺组织进行GST-πmRNA定量检测,肺癌患者行至少2个周期的铂制剂化疗.结果 肺癌组织GST-πmRNA表达阳性率(45.0%)明显高于良性肺组织(15.0% ,P<0.05),腺癌和鳞癌阳性率较高,分别为64.7%和45.5%,GST-πmRNA表达与肿瘤组织病理类型有相关性(P<0.05),GST-πmRNA阴性表达组化疗有效率(63.6%)显著高于阳性组(18.5%,P<0.05),组织GST-πmRNA表达与化疗疗效有相关性(P<0.05).结论 肺癌组织恶变过程中GST-πmRNA基因表达水平增加,GST-π可以作为肺癌耐药的预后因子,GST-π表达对临床化疗疗效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梅洁  袁耀宗  孙颖  李健  顾玮 《胃肠病学》2011,16(5):293-297
背景:胃癌对化疗药物原发或继发不敏感可致肿瘤多药耐药。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xL、Bcl-xL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113例,每例标本选取肿瘤组织、距病灶5cm以上的正常胃黏膜组织各1块。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GST-π、Bcl-xL的定位和表达,并与胃癌主要临床病理特征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组织的P—gp、GST-π、Bcl-xL阳性表达率(48.7%对5.3%,P〈0.05;62馏%对25.7%,P〈0.05;83.2%对23.0%,P〈0.05)和高表达率(18.6%对0%,P〈0.05;23.9%对0%,P〈0.05;71.7%对0%,P〈0.05)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P-gP、GST-π、Bcl-xL二者间表达呈正相关(P〈0.05)。胃癌组织GST-π、Bcl-xL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胃癌组织P-gP、GST-π、Bcl-xL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不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GST-π、Bcl-xL表达与胃癌的发生相关,且肿瘤组织GST-π、Bcl-xL表达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张岩  李宁 《山东医药》2011,51(15):1-3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和肺耐药蛋白(LRP)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指导宫颈癌化疗的意义。方法采用Real time RT-PCR和Max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30份宫颈鳞癌组织(宫颈癌组)及30份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中P-gp编码基因(mdr1)、LRP编码基因(lrp)表达量及P-gp、LRP阳性率,并分析mdr1与lrp的相关性,P-gp、LRP之间及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及正常组mdr1 mRNA表达量分别为45.830±0.570、43.567±0.151,lrp mRNA表达量分别为49.989±0.762、45.138±0.550,P-g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20%,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26.7%,组间比较P均〈0.01;mdr1 mRNA、lrp mRNA及P-gp、LRP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P-gp和LRP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对宫颈鳞癌化疗药物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P基因、LRP基因和MDR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分别检测47例胃癌标本和17例正常胃组织对照标本的MRP基因、LRP基因和MDR1基因表达,分析其与病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关系.结果:MRP基因、LRP基因和MDR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标本,MRP在早期胃癌中显著高于进展期胃癌(P<0.05),高、中分化腺癌显著高于低、未分化腺癌(P<0.05);LRP基因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0.05).MRP在病情恶化患者中上调30%.结论:MRP基因、LRP基因和MDR1在胃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三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检测3种基因的表达有利于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胃癌细胞对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肿瘤组织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对50例老年(≥60岁)胃癌患者及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MTT法肿瘤细胞原代培养药物敏感性实验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表达,同时检测肿瘤组织多药耐药因子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蛋白的表达.结果 5-FU、L-OHP、eADM、MMC、VCR对老年患者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老年组COX-2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多药耐药相关因子P-gp、GST-π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TopoⅡα表达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COX-2的表达与P-gp、GST-π均有正相关性(均P<0.05),而与TopoⅡα表达呈负相关(P<0.05);在对照组中,仅发现COX-2的表达与P-gp有正相关性(P<0.05).老年胃癌患者COX-2的表达与5-FU、PTX、L-OHP、eADM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呈负相关(均P<0.05);而对照组COX-2的表达则与5-FU、HCPT、VCR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有负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肿瘤细胞较对照组有更强的多药耐药性,这可能与老年患者COX-2表达更强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53、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老年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33例老年(≥60岁)消化道肿瘤组织进行p53蛋白、P-gp、GST-π和TopoⅡα免疫组化染色,并以35例(<60岁)消化道肿瘤作为对照.结果 老年组患者在临床病理学特征中,高分化腺癌(22/33)、大肠癌(22/33)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老年组P-gp、GST-π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9、P=0.026),p53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293),而TopoⅡα表达则低于对照组(P=0.032).结论 老年消化道肿瘤P-gp和GST-π高表达、TopoⅡα低表达的特点与老年消化道肿瘤以高分化腺癌、大肠癌为主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