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07~2016-03该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观察组采用LC+LCBDE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成功率及残余结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期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取石率高,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二次手术的风险,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分析老年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术(LCBDE)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LCBDE治疗的113例老年CBDS患者,依据术后3个月时有无发生胆道并发症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由研究人员设计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询问患者及其家属基本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老年CBDS患者LCBDE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生组浑浊胆汁、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开闭蠕动异常占比高于未发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浑浊胆汁、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开闭蠕动异常均是老年CBDS患者LCBDE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1,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高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老年CBDS患者LCBDE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可能受浑浊胆汁、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开闭蠕动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低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LCBDE术联合T管引流治疗,另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LCBDE术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术后随访所有患者6个月。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91.3±12.6)min、(3.3±1.2)d和(5.9±1.2)d,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15.4±19.2)min、(4.5±1.4)d和(8.6±1.5)d,P<0.05】;手术前后,两组血清肝功能指标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3 d,观察组血清A、ACTH和COR水平分别为(1.2±0.3)nmol/L、(13.6±4.1)ng/mL和(212.9±21.4)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0.4)nmol/L、(17.2±4.8)ng/mL和(256.4±35.7)ng/m...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3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5例,均接受LC联合LCBDE手术治疗,其中42例观察组采用经鼻胆管引流,另43例对照组采用T管引流。应用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问卷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拔除时间和医疗花费分别为(5.6±1.8)d和(3.5±0.5)万元,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分别为(50.5±6.8)d和(3.9±0.7)万元,P<0.05];在术后1 w,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7.1±14.6)U/L和(36.7±16.8)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9.7±13.8)U/L和(53.5±14.7)U/L,P<0.05】;在术后1个月,观察组GIQLI评分为(98.5±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1.4±3.9)分,P<0.05】;术后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4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1%(P<0.05),而两组胆漏、胰腺炎、胆总管结石残留和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7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77例接受LCBDE联合LC治疗,另73例接受EST联合LC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3.3±17.7)min和(24.3±13.0)mL,显著长于或多于对照组【分别为(96.7±10.8)min和(16.7±7.2)mL,P<0.05】,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分别为(6.2±1.3)d和(3.2±1.0)万元,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分别为(7.1±1.5)d和(4.3±1.1)万元,P<0.05】;在术后5 d,观察组血清IL-6水平和外周血WBC计数分别为(27.7±6.2)μg/L和(9.1±1.1)×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5±7.7)μg/L和(10.5±1.6)×109/L,P<0.05】;术后3个月行超声检查,发现两组均无结石残留,随访12个月,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为7.8%,与对照组的11.0%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观察组胆瘘发生率为1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P<0.05),而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2.6%和1.3%,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7%和16.4%,P<0.05)。结论 采取LCBDE联合LC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可能更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但两种手术方法清除结石的效果相似,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探查双“J”管置入一期缝合治疗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一期缝合的102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内置双“J”管分为双“J”管组49例,非双“J”管组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双“J”管组比较,非双“J”管组术后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延长、胆漏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双“J”管一期缝合治疗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明显降低胆漏发生率,可作为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优先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术式对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135例,根据胆总管的缝合方式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分别对2组病例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一期缝合组64例,T管引流组71例。2组病人术前相关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胆总管直径、管壁厚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平均术程时长较T管引流组更短(P<0.05)。2组病人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术后胆瘘发生率分别为7.81%和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出现严重胆瘘后再次手术1例;T管引流组无严重胆瘘致二次手术病例,但有1例病人出院后T管不慎滑脱,另有3例病人来院拔除T管时出现胆瘘。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不会导致并发症增多,同时可降低病人术后护理负担,病人治疗后舒适度和满意度高,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一项安全、有...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自1991年报道后,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现已公认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最佳方法,有望成为外科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标准术式。尽管周内外胭总管探查取石后一期缝合有许多成功应用的报道,但胆漏的发生率仍较高,胆道探查后十二指肠乳头水肿或Oddi括约肌痉挛造成围手术期胆道高压可能导致胆汁渗漏,因此胆总管探查后需要放置合适的胆道引流。自2005年5月至2008年4月,我院对59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总管内放置可在预定时间自行脱落并随粪便排出的J型导管,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手术的方法与优缺点。方法 选择胆管结石或胆道蛔虫患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结果 50例患中48例术中取出直径为0.6-2.9cm的结石1-11枚、2例患术中取出死蛔虫1、2条,有6例患因结石嵌顿或取石网故障,术中无法取净结石,其中2例肋缘下作一6cm小切口开腹取净、4例术后经T管窦道取净结石,1例患中转开腹止血。手术时间117.2(45-180)min,术后6.8(3-12)d出院,30例患置T管引流。未置T管直接缝合胆总管20例,1例出现轻度胆汁渗漏。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是安全的,患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期短,部分患不置T管直接缝合胆总管更加体现微创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胆总管取石后不同时间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费用,探讨ERCP术后即时LC的可行性、经济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ERCP联合LC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成功的患者55例,其中31例(A组)在ERCP术后1周左右行LC术,24例(B组)ERCP成功后即时行LC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B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A组。结论 ERCP后即时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遂宁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并手术的肝硬化合并胆管结石的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和研究组62例。两组均行LCBDE术,对照组术后进行T管引流,研究组术后一期缝合,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4 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流时间为(4.95±0.22)d,长于对照组的(4.42±0.26)d(P<0.05),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为(90.16±8.12)min和(5.19±1.16)d,短于对照组的(99.22±9.14)min和(7.62±1.26)d(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29%(7/62),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8%(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为(3.08±0.22)分... 相似文献
18.
内镜腹腔镜联合与腹腔镜下联合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别采用EST联合LC(30例)和LCBDE联合LC(30例)治疗的临床资料,对结石清除率、并发症、中转开腹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EST联合LC组结石清除率96.7%(29/30)、并发症发生率16.7%(5/30)、中转开腹率10.0%(3/30)、住院时间中位数17d。LCBDE联合LC组结石清除率100.0%(30/30)、并发症发生率6.7%(2/30)、中转开腹率6.7%(2/30)、住院时间中位数13d。两组病例在结石清除率(P=1.000)、并发症率(P=0.421)、中转开腹率(P=1.000)和住院时间(P=0.055)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EST联合LC和LCBDE联合LC都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合理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腹腔顺行放置鼻胆管引流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1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然后行胆总管探查。在观察组,行腹腔顺行放置鼻胆管引流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在对照组行放置T管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等相关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胆汁漏、肠道出血、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6.1±10.2)mL,与对照组[(32.2±13.2)mL,P>0.0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为(96.6±21.5) min,与对照组[(91.5±19.1) min,P>0.05]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4±0.5) d,显著短于对照组[(2.3±0.5)d,P<0.05];引流管放置时间为(5.5±1.6) d,显著短于对照组[(90.8±2.3) d,P<0.05];住院时间为(7.4±1.4) d,显著短于对照组[(9.5±2.4)d,P<0.05],但住院费用为(38822.2±4019.7)元,显著高于对照组[(26744.5±3277.7)元,P<0.05];术后1 d,观察组患者胆汁引流量为(267.3±102.8)mL,与对照组[(266.5±112.6)mL,P>0.0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 d,胆汁引流量为(221.3±128.2)mL,显著少于对照组[(313.3±117.6)mL,P<0.05];术后3 d,胆汁引流量为(191.9±138.5)mL,显著少于对照组[(270.8±121.8) mL,P<0.05];两组引流失败、胆汁漏、肠道出血和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8.4%对12.2%,P>0.05)。结论 采用腹腔顺行放置鼻胆管引流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缩短了带管和住院时间,但需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月~1999年12月,我们对96例胆总管切开探查的患者,就胆总管切开探查后放置与不放置T型管及一期缝合的适应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