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40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小剂量葛根素治疗组(小剂量组)、大剂量葛根素治疗组(大剂量组)。应用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染色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及凋亡细胞数。结果大、小剂量组梗死体积和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组(P〈0.01),Bcl-2明显多于缺血组(P〈0.01),小剂量组Bax少于缺血组(P〈0.05),大剂量组Bax明显少于缺血组(P〈0.01)。大剂量组梗死体积和凋亡细胞数少于小剂量组(P〈0.05),Bcl-2多于小剂量组(P〈0.05)。大、小剂量组Bax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疗效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癫痫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观察组36只和对照组12只,观察组腹腔注射海人藻酸(KA)制作癫痫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制模3、6、12h及1、3d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海马CA3区凋亡相关蛋白p-c-Jun、FasL、Bax、Bcl-2的表达;制模7d后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CA3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制模6、12h观察组胞核内c-Jun的磷酸化和表达、胞质中FasL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制模6h时Bax的表达急剧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却明显降低,P均〈0.05;制模7d后CA3区每1mm长度范围内TUNEL阳性细胞数为(177.0±24.7)个,对照组为(21.4±6.8)个,两组相比P〈0.05。结论c-Jun介导的核通路和Bcl-2介导的非核通路共同参与了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剂虽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干预的去势雌性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探讨雌激素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去卵巢组(B组)、E2干预组(C组),C组再随机分为3个剂量组。每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6周后处死。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E2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海马神经元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后大鼠海马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后Bcl-2蛋白表达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去卵巢后大鼠海马Bax蛋白表达升高(P〈0.01),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后Bax蛋白表达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雌激素能够不同程度的上调海马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从而对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石斛合剂对衰老及衰老糖尿病(DM)大鼠胰腺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致衰,继而加高脂高糖及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衰老DM模型,测定血清中SOD、MDA浓度,并利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凋亡相关基凼Bax、Bcl-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衰老及衰老DM组相比,石斛合剂各治疗组MDA浓度明显降低(P〈0.05),SOD浓度明显升高(P〈0.05~0.01),衰老DM石斛合剂治疗组胰腺组织Bax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Bcl-2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①衰老大鼠呈现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衰老DM大鼠Bax/Bcl-2比值升高更为显著,即衰老大鼠Bax和Bcl-2mRNA及蛋白表达失衡,且这种失衡在衰老DM大鼠显得更为突出;②石斛合剂降低血糖,显著升高衰老及衰老DM大鼠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其分子机制之一与其降低衰老DM大鼠胰腺组织Bax、增加Bcl-2 mRNA及蛋白水平,即调整Bax和Bcl-2mRNA及蛋白表达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5.
顾文元  李文静  赵伟  常柏  张琳  张宏 《山东医药》2014,(8):17-20,I0002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EX)对糖尿病(DM)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DM大鼠模型20只,随机分为DM组、EX组,EX组皮下注射EX 1.0nmol/(kg·d),设正常对照10只(N组).12周后,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的Bcl-2、Bax.结果 EX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DM组比较,P均>0.05.与N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均≤0.01),Bax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均≤0.01),且Bcl-2与BaxmRNA和蛋白表达比值下降(P均≤0.01);EX组较DM组大鼠心肌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均≤0.01),Bax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均≤0.01),Bcl-2与Bax mRNA和蛋白表达比值增加(P均≤0.01).结论 艾塞那肽可能通过上调DM大鼠心肌组织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延缓DM心肌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TUNEL、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持续高血糖大鼠贝那普利处理组较未处理组。肾小管凋亡细胞明显减少,Bax表达减弱,肾小球Bcl-2蛋白表达增强(均P〈0.01);糖尿病血糖波动大鼠贝那普利处理组较未处理组。肾小管凋亡细胞数、Bax和Bcl-2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RH)对脑出血(ICH)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体血注人大鼠尾状核方法建立ICH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RH干预组。干-湿重法观察各组48h时的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6、12、24、48、72h及7d时的血肿周围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血肿周围脑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①HE染色:对照组右侧基底节区细胞形态结构完整;模型组血肿周围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组织水肿明显,大量炎性细胞浸润;RH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血肿周围水肿带缩小,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②脑水肿测定:模型组和RH干预组脑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RH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对照组进针点周围偶见Bcl-2表达,未见Bax表达;模型组和RH干预组Bax、Bcl-2均以出血灶周围表达为主,出血后6h可见Bax阳性细胞表达,24h达高峰,48h后逐渐减少;出血后12h可见Bcl-2明显表达,48h达高峰,7d时仍有表达。RH组Bcl-2表达在12、24、48、72,h与ICH组比较显著增强(P均〈0.01),Bax表达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参与了ICH后脑损伤;局部应用RH可显著减轻ICH后脑水肿,并可下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上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广谱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烫伤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制作严重烫伤模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只。z-VAD-fmk首次剂量3 mg/kg,此后每隔12 h腹腔注射1.5 mg/kg;对照组用等剂量生理盐水干预。两组分别于造模后2、8、24、48 h各处死6只大鼠,取出肾脏。采用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和Bcl-2同源拮抗蛋白/致死蛋白(Bax)表达,荧光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造模8、24、48 h AI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降低、Bcl-2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两组Caspase-3活性均于伤后8 h达峰值;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造模2、8、24、48 h Caspase-3活性均降低(P均〈0.05)。结论 z-VAD-fmk可抑制烫伤大鼠早期肾脏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AI、Bcl-2表达水平、Caspase-3活性,上调Bax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基因、Bcl-2同源拮抗蛋白/致死蛋白(Bax)基因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BLBC标本(BLBC组)、57例非BLBC乳腺癌标本(非BLBC组)及6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正常组)Caspase-9、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BL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BLBC组、非BLBC组Bcl-2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Caspase-9和Bax表达率均低于正常组,P均〈0.05;Caspase-9、Bcl-2及Bax表达与BLBC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Caspase-9与Bax表达呈正相关(r=0.572,P〈0.05),Caspase-9与Bcl-2、Bax与Bcl-2表达均呈负相关(r=-0.381,r=-0.408,P〈0.05)。结论 Caspase-9与Bax在BLBC组织中均呈低表达,Bcl-2呈高表达;三者在BLBC的发生、发展中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利华  刘薇  张积华  林静 《山东医药》2009,49(46):32-33
目的建立单眼视觉剥夺性弱视大鼠模型,观察其视网膜组织中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变化,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方法新生Wistar大鼠20只,雌雄不限。1周龄时,应用褥式缝合法缝合大鼠单侧眼睑,建立动物模型。采用自体对照,缝合眼为模型组,另一眼为正常组。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摘取眼球。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及Caspase-3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视网膜形态异常,Bax及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Bcl-2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单眼视觉剥夺性弱视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视网膜组织中Bcl-2表达下调和Bax及Caspase-3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胃黏膜Bcl-2和Bax表达变化的角度探讨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不典型增生(A)发病机制及消痞颗粒对其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综合法(幽门弹簧插入加高盐热糊法)复制大鼠CAG伴ATP模型,免疫组化法显示胃黏膜Bcl-2和Bax表达。[结果]正常大鼠胃黏膜基底有Bcl-2阳性表达,在胃黏膜ATP区域Bcl-2阳性表达增多(P〈0.01),应用消痞颗粒剂治疗后,胃黏膜Bcl-2阳性表达明显减弱,与模型组、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正常大鼠胃窦部黏膜的增殖带有Bax蛋白表达,而模型组Bax阳性表达显著减弱,经消痞颗粒治疗Bax表达有一定增强。[结论]消痞颗粒治疗后胃黏膜病变病理形态明显改善,可能是其通过抑制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调节细胞增殖凋亡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CT-1)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各60只,制作腓肠肌失神经模型后实验组腹腔注射CT-1 100μg/(kg·d),对照组注射等量CT-1溶媒,分别于给药后2、4、6周完整切取腓肠肌,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蛋白代谢、兴奋一收缩耦联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as mRNA表达降低、Bcl-2 mRNA表达增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下降;肌细胞收缩蛋白中α-肌动蛋白、肌球蛋白重链Ⅱa mRNA表达增加;肌质网Ca^2+-ATP酶水平升高;但泛素、RC2 mRNA表达水平及MeHis释放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外源性CT-1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机制为促进失神经骨骼肌结构性蛋白合成、抑制肌细胞凋亡、提高Ca^2+-ATP酶水平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CT-1)对失神经骨骼肌收缩功能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12组各10只,制作腓肠肌失神经模型,6个实验组腹腔注射重组小鼠CT-1 100μg/(kg·d),6个对照组注射等量CT-1溶媒,分别于给药后1、2、4周,检测失神经腓肠肌湿重、横截面积和收缩相关蛋白变化,并于神经修复后4、8、12周,检测神经再支配腓肠肌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和肌张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失神经骨骼肌湿重和纤维直径增加,α-肌动蛋白、肌球蛋白重链Ⅱ和Ca2 -ATP酶水平升高,神经再支配骨骼肌的CMAP和肌张力提高.结论 外源性CT-1可促进失神经骨骼肌重获神经支配后收缩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为通过提高失神经骨骼肌收缩相关蛋白含量,改善失神经骨骼肌收缩的酶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控大鼠脊髓损伤打击装置致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神经干细胞组(NSC组)、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组(NSC—BDNF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脊髓BDNF、Bax、Bcl-2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脊髓细胞凋亡率。结果 NSC—BDNF组BDNF免疫阳性细胞光密度值较NSC、SCI组明显增加(P〈0.05),表达时间及高峰延长;且Bcl-2蛋白表达较其他组在各时点均增高(P均〈0.05)。而Bax蛋白表达较其他组在各时点均降低(P均〈0.01)。凋亡率亦降低(P均〈0.01)。提示BDNF基因修饰NSC可在损伤脊髓内有效表达。且明显促进脊髓损伤后Bcl-2的高表达,抑制Bax的表达,从而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   

15.
早期糖尿病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未治疗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糖尿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ⅠGF—Ⅰ)治疗组,6周后处死大鼠,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大鼠视网膜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表明ⅠGF—Ⅰ可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抑制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丛明  罗俊生  霍小川 《山东医药》2011,51(22):32-33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大脑皮质抑凋亡基因蛋白Bcl-2和促凋亡基因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致伤后连续腹腔注射原花青素1次/d,3 d后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测定脑损伤大鼠大脑皮层每高倍镜视野Bcl-2和Bax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后大脑皮层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阳性细胞数都增加。原花青素处理后能Bcl-2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Bax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原花青素可提高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大脑皮质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血管衰老中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分为青年组、衰老组及缬沙坦组,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同时采用恒速注人流体方法测定各组大鼠颈动脉血管的顺应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各组大鼠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衰老组相比,缬沙坦组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SOD浓度显著升高(P〈0.05),颈动脉血管的顺应性增高,其中弹性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血管衰老有其特征性生理改变,Bcl-2、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失衡可能是血管衰老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缬沙坦有一定的逆转血管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依达拉奉抗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依达拉奉组(再灌注即刻经尾静脉注射依达拉奉3mg/kg)。分别用TUNEL染色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心肌凋亡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1)凋亡检测结果示,对照组无细胞凋亡,依达拉奉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细胞数明品减少[(13.11±1.58)比(24.33±1.38),P〈0.01];(2)免疫组化结果示,依达拉奉组与缺血再灌注组Bcl-2、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较缺血再灌注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0.2300±0.0218)比(0.0924±0.0152)],而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0.0249±0.0042)比(O.1312±0.0173)],P均〈0.01;缺血再灌注组Bcl-2/Bax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6906±0.0035)比(1.1632±0.0212)],依达拉奉组Bcl-2/Bax比值(7.4752±0.5573)较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够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凋亡的减轻与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以及Bcl-2/Bax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Bax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只SD雄性大鼠,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STZ30mg/kg;2周后血糖升高≥16mmol/L者12只,随机又分为2型糖尿病组(n=6)和2型糖尿病缬沙坦治疗组(简称治疗组,n=6),治疗8周,另选6只健康SD雄性大鼠为空白对照组,查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白蛋白的排泄率(Uaer)。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8周后,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部分肾小管轻度萎缩或管腔扩张,上皮细胞肿胀,胞浆内可见脂肪空泡变性,但治疗组较糖尿病组病变减轻。细胞凋亡率糖尿病组较治疗组高(26.54±2.67VS20.05±2.03,P〈0.05);Ccr糖尿病组较治疗组低(O.021±0.001VS0.065±0.004ml/min,P〈0.05),Uaer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O.150±0.004VS0.081±0.001,0.086±0.002mg,P〈0.05)。治疗组和糖尿病组肾小管均较对照组的Bcl-2和Bax阳性表达高(P-40.05),治疗组肾小管Bcl-2较糖尿病组的阳性表达高,而Bax阳性表达低(P〈O.05)。结论:缬沙坦通过增加Bcl-2/Bax在肾小管的比例,使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率减低,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智防呆方对Apl-40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小、中、大剂量组及安理申组,双侧侧脑室注射Aβ1-40复制AD大鼠模型。给药4w后提取脑内海马神经元总RNA,RT—PCR测定Caspase-3、Bcl-2、Bax及p53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Bcl-2表达明显减少妒〈0.01),Caspase-3、Bax、p53表达明显增加俨〈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智防呆方能上调海马神经元Bcl-2表达俨〈0.01),下调Caspase-3、Bax、p53表达俨〈0.01)。结论益智防呆方对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神经元Bcl-2基因表达,下调Caspase-3、Bax、p53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