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病人亚临床甲减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29例,根据甲状腺功能结果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组(H组)和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组)。记录所有病人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痛程、身高、体重和眼底检查结果,检测其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4h尿蛋白水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两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女性比例及TPOAb、TOAb水平均明显高于N组(P〈0.05)。H组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均高于N组,其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亚临床甲减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能够增加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肾病变的发病风险,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病人有必要筛查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2.
周鱼  陈永东  施德毅  徐永红 《内科》2008,3(3):378-37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易患因素。方法比较45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与41例2型糖尿病无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血黏度等变化。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血黏度均显著增高(P〈0.01或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血黏度增高等密切相关,严格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非糖尿病脑卒中组及糖尿病无卒中组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并脑卒中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58.0%)高于非糖尿病脑卒中组及糖尿病无卒中组(P〈0.05)。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以腔隙性脑梗死及多发脑梗死多见(94.0%),更容易出现肢体偏瘫(50.0%)、构音障碍(10.0%)和失语(24.0%)。血脂、血糖、尿酸、纤维蛋白原的水平高于糖尿病无卒中组和非糖尿病脑卒中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时有特征性临床表现模式,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纤维蛋白原是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胰岛分泌功能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馒头餐-胰岛素释放试验对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并发症56例,无微血管并发症59例,以及正常对照组25例进行血糖、胰岛素测定,计算血糖、胰岛素曲线面积、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糖尿病两组各时相血糖值及血糖面积均非常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各时相血糖值及血糖面积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均<0.001)。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且各时相胰岛素值及胰岛素面积均显著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均<0.01),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01)。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微血管变与糖尿病病程呈显著正相关,与胰岛素分泌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严重的持续性高血糖。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严重的胰岛分泌功能障碍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2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合并糖尿病足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其各项临床指标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对糖尿病足发生的影响。结果15%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组与非糖尿病足组相比,其病程、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病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人回归模型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的病程、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271例T2DM患者分为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105例,合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166例,分析PEDF基因启动子区rs12150053T/C及rs12948385G/A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两个SNPs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s12948385位点基因型频率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DF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可能是我国北方汉族人群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并根据既往或入院后OGTT试验结果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检测其hs-CRP、血糖、血脂水平及平均动脉压,并对合并2型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s—CRP、血糖、血脂水平、平均动脉压、性别及吸烟史等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hs—CRP水平及冠脉病变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无糖尿病组r=0.827,P〈0.01;合并糖尿病组r=0.89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吸烟史、hs—CRP、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等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均P〈0.05),且hs—CRP是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性别、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平均动脉压不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炎症反应水平明显强于非糖尿病组,且患者炎症反应水平与冠脉损伤正相关;糖尿病可能通过炎症反应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监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对预测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因素,为DN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267例,其中DN患者102例(DN组),单纯糖尿病无。肾病165例(NDN组),采集血糖等临床资料,进行t检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组间比较显示,DN组与NDN组的年龄、糖尿病(DM)病程、BMI、吸烟、高脂饮食、合并高血压、FPG、2hPG、0.5hPG、HbA1c、TC、TG、LDL-C和纤维蛋白原(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DN的发生与DM病程、TG、HbA-C、FPG、2hPG和合并高血压有关(P〈0.05或P〈0.01)。结论TG、DM病程、HbA1C、FPG、2hPG和合并高血压是DN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70例研究对象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组及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等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发病情况及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心源性休克、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比例更高(P〈0.05)、肾功能损伤更为严重(P〈0.01)、既往发生急性心肌梗塞(AMI)和脑卒中的比例更高(P均〈0.05);糖尿病组心力衰竭(P〈0.01)、肺部感染(P〈0.05)、心源性休克(P〈0.05)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别。结论:高龄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肾功能损伤加重,心力衰竭、血脂异常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更需加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在代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6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血清尿酸水平分成两组:高尿酸水平组77例,尿酸水平正常组288例,观察血清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主要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血尿酸与血压、甘油三酯、体质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高尿酸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77.92%,尿酸正常组为51.04%(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年龄,收缩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体质指数多因素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11年12月于我科就诊的3768例年龄≥4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尿酸水平将患者分为高尿酸组(A组,男性尿酸〉420μmol/L,女性尿酸〉357μmol/L)和尿酸正常组(B组),排序后再进行五分位分组;年龄按40~70岁每5岁分组共分为7组,比较各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BMI、腰臀比(WHR)、血压和生化指标。尿酸与血糖、HbAle、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尿酸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t=-11.091,P〈0.05),随年龄变化为先下降后上升;女性尿酸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A组较女性A组平均年龄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t=2.526、2.764,均P〈0.05)。女性A组空腹、餐后血糖和男性A组HbAlC均低于B组(t=2.147、3.284、2.982,均P〈0.05),男女A组空腹、餐后胰岛素、HOMA-IR和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Ser)均明显高于B组(均P〈0.05),而HDL-C、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低于B组(均P〈0.05)。男性A组白蛋白/肌酐(Alb/Cr)明显高于B组(t=-3.922;P〈0.05),女性两组无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示男性尿酸与BMI、TG、A1b/Cr呈正相关(OR=1.128、1.231、1.004,均P〈0.05),与HbAlC和e-GFR呈负相关(OR=0.811、0.973,均P〈0.05);女性尿酸与BMI、TG、HDL-C呈正相关(OR=1.171、1.179、0.264,均P〈0.05),与e-GFR呈负相关(OR:0.978;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有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以及e—GFR下降。男女糖尿病患者的尿酸水平及其年龄、体重、血压等对尿酸水平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选择1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肌酐、颈动脉斑块等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150例患者尿酸水平(468.34±69.34)μmol/L,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高尿酸与尿酸正常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比较无差异(P〉0.05),高尿酸组斑块分级、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水平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随访(2.09±0.54)年,高尿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脑卒中、死亡比例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较高,应积极降低血尿酸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C肽(C-P)水平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研究C-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以正常糖代谢、糖耐量减低及2型糖尿病病程小于5年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P三分位间距分为A、B、C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动脉IMT,并测量腰围、体质指数、血糖、血脂、尿酸等,各组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C-P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同时记录用药情况进行行×列x^2检验。结果各组间IM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高于A组(P〈0.05);同时腰围、体质指数、尿酸、甘油三酯存在差异且与C-P呈正相关;三组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与A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HDL-C与C-P呈负相关。结论随着C-P水平的升高IMT增加,在胰岛素抵抗及病程小于5年的2型糖尿病中升高的C-P可能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并将其分为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60例(B组)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60例(c组),另选择正常对照组100例(A组),检测各组血脂并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结果A组、B组、C组non—HDL—C水平依次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ROC曲线对B组、C组的血脂指标进行分析显示,non—HDL—C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638,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应用价值较大。结论non—HDL—C的增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内分泌门诊5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81例)(男40例,女41例)和无冠心病组(447例)(男249例,女19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与无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年龄较高[分别为(60±12)和(694-8)岁,t=-8.64,P〈0.05],糖尿病病程较长[分别为(9±7)和(12±7)年,t=-4.44,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分别为6.8%4-1.1%和7.4%±1.2%,t=-3.38,P〈0.05),收缩压增高[分别为(1304-15)和(134±15)mmHg(1mmHg=0.133kPa),t=-2.26,P〈0.05];冠心病组高血压、高血脂症、脑卒中及冠心病阳性家族史的发生率均较高(X^2=14.29、9.47、25.01、7.56,均P〈0.05)。2组血压和血脂控制达标率相当,但HbAlC〈7.0%比例在冠心病组明显低于无冠心病组(分别为48.1%和68.2%,0=12.18,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糖尿病病程、HbAlC、合并脑卒中、收缩压以及他汀药的使用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OR=1.08、1.11、1.47、2.72、1.03和2.41,均P〈0.05)。结论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表现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对于这些患者不能仅注重血糖的管理,还要注意控制血压、血脂并重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收集本院13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肾小球滤过率(GFR)采用基于肌酐的。肾脏病饮食改良方程(MDRD)计算,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蛋白、肾功能、血脂等指标。按eGFR不同分为eGFR≥90ml·min-1·1.73m-2(A组,75例)、eGFR60—90ml·min-1·1.73m-2(B组,40例)、eGFR〈60ml·min-1·1.73m-2(C组,15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肌酐、尿酸、尿素氮均显著升高(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显著降低(P〈0.05),C组收缩压、TC、LDL-C显著升高(P〈0.05);B、C两组之间比较,C组肌酐、尿酸、尿素氮、收缩压显著升高,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肾小球滤过率与年龄、BMI、糖尿病病程、肌酐、尿酸、尿素氮呈负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而号眭别、身高、体重、白蛋白、血脂、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临床上应联合血肌酐检测及测算eGFR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年龄、BMI、糖尿病病程、肌酐、尿酸、尿素氮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主要因素。为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BMI、血压及TC、LDL—C,积极降低血尿酸、尿素氮水平,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对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及病变程度分为三组,无视网膜病变组(NDR),非增值性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值性视网膜病变(PDR),测定其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清C肽水平,及其他可能影响视网膜病变发展的因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NDR组比较:空腹C肽(FCP)在NPDR组和PDR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DR组更低于NPDR组(P〈0.05);餐后2小时c肽(PCP)在NPDR组和PDR明显低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DR组低于NPDR(P〈0.01);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在PDR组明显高于NDR(均P〈0.01)和NPDR组(均P〈0.05),在NPDR组高于NDR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P、糖尿病病程、GHbA1c、ACR、SBP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独立相关。结论餐后2小时c肽水平降低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测定87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和42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肺功能,并对DM组肺功能变化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DM组总肺活置(TLC)、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TLC、FVC、FEV1、FEF50、FEF75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紊(FINS)、餐后2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及微血管并发症积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FEF25、DLCO与FPG、FINS、ISI及微血管并发症积分显著相关(P〈0.05或P〈0.01)。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以限制性为主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FPG、FINS、ISI及微血管并发症等可能是影响其肺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其中合并高尿酸血症组30例,单纯糖尿病组4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比较各组间血清hs—CRP、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及尿酸等。结果:2型糖尿病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高尿酸血症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炎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的共同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0.
选择体重指数无差异的2型糖尿病(DM)组、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DH)及健康对照组。测定其CRP、白细胞计数(wBC)、纤维蛋白原(FIB)及空腹血糖(FPG)等。结果:两组CRP(P〈0.001)FPG(P〉0.001)及FIB(P〈0.05)均高于对照组,且DH组CRP(P〈0.001)高于DM病组,两组间FPG、FIB及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病例组与对照组WBC及血脂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