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晓莲  王华 《山东医药》2004,44(20):26-27
自1998年7月以来,我们对23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于休克期行磨痂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英兰  张丽红 《山东医药》2006,46(29):86-86
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可减少感染,缩短疗程,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病死率。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4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在全身状况稳定的情况下,于超早期(伤后6h内)行首次切痂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围术期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主要死因是感染,而创面坏死组织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一。因此,尽早去除坏死组织,封闭创面是消灭创面危害的最佳选择。传统的切痂时机一般是度过休克期后。1999年12月至2003年11月,我们对15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在休克期(伤后2天内)施行了切痂植皮,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3-01/2005-01共收治大面积烧伤病人20例,烧伤面积均在50%以上。经过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和采用妥当的护理措施,病人休克复苏率明显上升,为后续的创面处理、防止感染和预防脏器并发症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积极救治打好了基础。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荣娥  任慧 《山东医药》2003,43(8):28-29
煤尘爆炸伤是一种烧、冲复合伤,除皮肤表面烧伤外,常同时合并颅脑、胸、腹部、肢体爆震伤及吸人性损伤和中毒。伤情复杂、多变,在治疗及护理方面较为棘手。我院于2001年12月27日成功救治一批井下煤尘爆炸伤患者。由于实施了有计划,有重点的整体护理,全部病例均顺利度过了休克期、感染期,并有效地预防了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韦金华 《内科》2008,3(6):975-976
感染性休克是因感染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的循环功能衰竭综合征。晚期老年性痴呆病人因长期卧床,体弱多病,失语,不能正确表达病情,一旦出现急性感染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现将我科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23例老年晚期老年性痴呆并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西美  王静  陈珉  术洪婷  赵丽 《山东医药》2006,46(21):101-101
2005年,我们对69例老年烧伤整形患者实施整形手术。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们对69例老年烧伤整形患者实施整形手术。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我院收治烧伤患儿76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在48小时内安全度过休克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47例、女29例,年龄40天至10岁,3岁以下患儿占79%。烧伤面积(TBSA)15%~58%,Ⅱ度烧伤47例,Ⅲ度烧伤29例。热液烫伤59例,火焰烧伤17例。76例患儿入院时已发生休克57例,入院6~10小时出现休克先兆1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脉膊增快,精神萎糜、烦躁不安、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性方法对特重烧伤后肠源性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0—2002年合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特重烧伤后肠源性感染患者,根据护理对策,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性方法护理。记录两组护理后心理顾虑、生理问题、信任感评分。结果 60例患者中,28例(46.7%)为伤后48 h禁食伴休克过程中发生;13例(21.7%)为伤后48 h禁食过程中发生;12例(20.0%)为伤后早期肠道营养伴休克过程中发生;7例(11.7%)为伤后早期肠道营养过程中发生。试验组护理后心理顾虑、生理问题、信任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特重烧伤后肠源性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性方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980年2月~2006年6月,我们对30例食管化学烧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眼的碱烧伤是一种常见的眼外伤,我院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眼前节重度碱烧伤病人26例。根据邓奋刚介绍的临床分期法,将眼前节碱烧伤分为四期,围绕四期烧伤特点给予分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冬梅  刘静 《山东医药》2007,47(35):67-68
将56例特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休克期削痂联合微粒皮或小皮片移植术及保痂后期植皮术处理创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创面侵袭性感染、脓毒症及脏器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平均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愈后创面外观平整,瘢痕增生挛缩轻,关节动度影响小,局部耐摩擦。认为对于特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采用休克期削痂联合自体微粒皮或小皮片移植术处理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愈合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重度烧伤是指烧伤总面积在31%~50%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19%之间的烧伤。重度烧伤病人感染期,全身及创面感染,是对病人生命安全最大的威胁,也是目前烧伤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甚为重要,这个阶段的护理重点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发现病原与清除病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现将具体处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烧伤休克期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及血粘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烧伤休克期患者临床上传统选择血浆、白蛋白等作为胶体液进行复苏,一般不选用全血.我们对34例烧伤休克期患者输注全血,结果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升高,烧伤后贫血的发生率降低,而血粘度并不升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68例烧伤患者,男50例,女18例,平均年龄33.6岁 (10~58岁);平均烧伤面积52.2%(40%~91%).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A组休克复苏用新鲜全血和人血白蛋白各半作为胶体液;B组只使用白蛋白,两组晶胶比例均为1∶0.5,在营养、防治感染、创面处理及休克以后的治疗等方面均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患者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2007年4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16例妇科急腹症休克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及术中出血量的观察与护理。结果通过评估和防治术中出血,经积极抗休克急救和精心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维持正常,切口愈合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 正确地评估和防治出血为手术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精心护理,快速扩容,纠正休克,能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7.
杜秀梅 《山东医药》2007,47(11):75-75
近年来,我们将浸浴清创用于10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该院烧伤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总结相应护理体会,为此类患者提供更为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8例糖尿病烧烫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探究预防患者烧伤后并发症的主要措施,保证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全部18例患者中,有15例顺利出院,3例转手术治疗后出院,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烧伤患者,清创、暴露疗法的临床效果尚可,但需注意抗感染治疗,严格血糖控制与检测,注意患者的烧伤后应激反应。结论糖尿病患者烧伤后的护理要严格注意预防感染,同时控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对于患者的预后及恢复都具有重要影响,是此类患者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休克量表对急诊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应用量表进行护理评估对休克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2010年全年急诊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176例,未采用休克量表。研究组对2011年全年急诊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237例,采用休克量表。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176例,6h内抢救成功91例(有效91例),发展为休克失代偿期72例,死亡13例(无效85例),有效率为51.7%;研究组237例,6h内抢救成功192例(有效192例),发展为休克失代偿期33例,死亡12例(无效45例),有效率为81.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休克量表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护理效果,能运用于急诊外科临床抢救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幼儿面颈部烧伤后水肿导致呼吸受限的救治经验和教训。方法 对24例面颈部烧伤后出现面颈部水肿导致呼吸受限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通过开放气道、控制补液、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氧耗等治疗,24例均平稳度过休克期后治愈。结论 对幼儿面颈部烧伤早期进行有效的监护治疗可减轻因面颈部水肿导致的呼吸受限,对休克期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