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脏不停跳及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瓣膜替换术4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心脏不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中相关的心肌保护、空气栓塞等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常规建立体外循环,维持全身浅低温32-33℃;心脏缓慢跳动,进行二尖瓣替换;若行主动脉瓣替换,则钳火主动脉的同时,进行冠状静脉窦逆灌,维持心脏缓慢跳动。结果:40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术后脑部并发症及低心排并发症。结论:采用这种新技术能够在术中对心肌进行良好的保护,术中空气栓塞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提高巨大左心室瓣膜病(LVEDD>70mm)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1月-2000年9月间,我科运用改良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对47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的患者实施的外科治疗。术前平均LVEDD78.2(70-96)mm,心功能Ⅲ级35例,Ⅳ级12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率为6.38%(3/47),全组无体循环气栓和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后3-4周超声心动图复查,LVEDD技术前减小;心功能显著提高。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靠,可有效减轻低温和缺血再灌注对心肺等脏器的损伤;有利于避免术中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有利于重症瓣膜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瓣膜替换术血气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瓣膜替换术病人,分别于手术前、心肺转流30 min、心肺转流停止、手术结束时,从桡动脉抽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心肺转流中所有病人氧合正常,PaO2在26.67 kPa以上.转流中部分病人发生呼吸性碱中毒,通过心肺转流前后调节呼吸机、心肺转流中调整氧流量等措施,呼吸性碱中毒可以基本纠正.结论:血气分析对术中监测体外循环灌注及术后呼吸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进行浅低温心不停跳瓣膜替换术4例。其中心内膜炎并主闭者行AVR(主动脉瓣替换);风心二狭二闭并左房血栓者行MVR(二尖瓣替换)。手术病例均获成功,治愈出院。此术式对心肌及整个机体保护好,可用于AVR及左房血栓摘除,手术的关键是排气问题,同时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巨大心脏病人瓣膜替换围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济峰  李年发 《吉林医学》1999,20(4):221-222
1994年1月至1998年8月,我们共为16例巨大心脏病人行瓣膜替换手术,由于对围术期的处理进行改进,使手术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28岁~43岁。其中风湿性瓣膜病1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风湿性心脏病人除有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以外,伴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三尖瓣关闭不全8例。X线胸片均显示两肺中、重度瘀血,心胸比例:070~079者7例,080~089者7例,090以上3例。心电图:窦性心律2例,心房纤颤14例,左右心室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6.
巨大左心室瓣膜替换术心肌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巨大左心室(LVEDD≥70mm)瓣膜替换术43例心肌保护方法。其中冷晶体心肌保护液顺灌组自动复跳率37.9%,含氧冷血心肌保护液逆灌组自动复跳率92.9%,均脱机。逆灌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手术死亡。含氧冷务心肌保护液持续逆灌在高危心脏瓣膜替换中心保护效果满意。本文重点就其逆灌方法与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下心脏瓣摸替换术的经验,对风心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院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121例,共149枚瓣膜,年龄27~62岁,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9例,Ⅲ级75例,Ⅳ级27例,心胸比例(C/T)06~094。结果:全组术后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7%,死亡原因为心律失常3例,低心排3例,呼衰1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结论:(1)术前强调强心、利尿、扩血管及纠正水电平衡,术中重视心肌保护及手术操作的准确性,术后继续强心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酸碱及水电平衡,积极补充血容量和纠正心律失常。(2)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应加强术前准备,预防低血钾和心肌保护及常规安放心外膜起搏导线等,对低心排者,主张在血容量补足基础上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剂,呼衰处理适当延长呼吸支持时间,必要时预防性气管切开。(3)右房、房间隔径路可兼顾二尖瓣、三尖瓣病变处理及连续缝合法行二尖瓣替换术,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缝线与瓣环周围组织张力均匀,可防止瓣周漏的发生,同时线结少,对于防止血栓形成也有一定好处。  相似文献   

8.
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我院利用Foley's导管逆行灌注在心脏不停跳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报告心脏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36例,植入瓣膜42枚,二尖瓣替换28例,主动脉瓣替换2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替换6例,占同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27%,手术早期死亡1例(2.7%),其余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1-13个月,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恢复了劳动能力,本文对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要点及手术过程中的心肌保护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心脏瓣膜病谱致瓣膜严重损坏者,及时实施心脏瓣膜替换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涂韶松  吴亦志 《浙江医学》1998,20(4):198-199,211
为了降低心脏瓣膜替换术的死亡率,分析1987年10月至1997年11月期间施行的49例心脏瓣膜替换术,其中二尖瓣替换术33例,主动脉瓣替换术11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替换术4例,三尖瓣替换术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有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呼吸衰竭,术后早期死亡3例。随访1个月至10年,晚期死亡4例,生存42例,认为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不断改进手术技术,术后加强心肺功能的支持治疗,及时正确  相似文献   

11.
瓣膜置换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合并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2年4月-2009年2月施行的65例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33例(50.77%),死亡5例(7.69%)。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低心排综合征及其所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合并巨大左室瓣膜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结论合并巨大左室瓣膜置换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同期瓣膜病手术,但瓣膜置换术仍是治疗合并巨大左心室瓣膜病的首选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地选择手术时机、正确的手术方法及合理的围术期处理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巨大左心室(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mm)病人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在我院施行瓣膜置换术的18例巨大左心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前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78.0±7.5)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53.0±6.5)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0.48±0.23;心功能Ⅲ级6例,Ⅳ级12例,二尖瓣置换(MVR)8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例,MVR MVR 6例.结果术后发生心室心律失常4例,低心排综合征及呼吸功能不全1例,死亡1例(5.56%).术后6~12mo超声心动图复查,LVEDD及LVESD较术前明显缩小.现生存的17例中,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7例.结论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人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仍应考虑手术治疗;采用间断20℃冷血心停搏液灌注改进心肌保护技术;加强围术期心功能的支持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是提高巨大左心室病人瓣膜替换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153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风湿性心瓣膜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锋  郝嘉  陈林  钟前进  陈柏成  肖颖彬 《重庆医学》2006,35(23):2136-2137
目的 总结合并巨大左心室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探讨影响手术效果的高危因素、手术适应证和围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对1996年9月~2006年7月施行瓣膜置换术的153例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82.0±8.5)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0.45±0.17;心功能Ⅲ级132例,Ⅳ级21例,二尖瓣置换39例,主动脉瓣置换51例,双瓣置换术63例.结果 术后早期出现心衰、呼衰和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28例,占18.3%,术后早期死亡7例,占4.5%.结论 影响早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严重左室扩大和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术后低心排、呼衰和室性心律失常,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治疗合并巨大左心室的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巨大左室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左心室重构的变化,探讨其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巨大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对比术前、术后不同时期心脏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和心功能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S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较术前减小或降低(P<0.05)。结论对于合并巨大左室者,争取尽早手术(LVDS<6.0 cm前),有利于术后左心室形态的逆转和左心收缩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巨大左心室是影响心脏瓣膜手术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总结巨大左心室(左心室舒张末内径≥7.0cm)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搞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8年4月138例巨大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7.38~10.51cm,平均(7.98±0.39)c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5.20~7.93cm,平均(5.88±1.03)c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21~0.66,平均0.43±0.1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0.10~0.45,平均0.25±0.07.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89例、Ⅳ级49例.单行二尖瓣置换(MVR)57例,单行主动脉瓣置换(AVR) 2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DVR)40例,Bentall术15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P)78例.单瓣或双瓣置换的同时行部分左心室减容术(PLV)17例(均为LVEDD≥8.5cm,LVEF≤25%者). 结果:术后早期死亡8例,手术死亡率5.8%;死亡主要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低心排量综合征和恶性心律失常.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LVEDD、LVESD、LVEF、LVFS,与术前结果对比,术后2周LVEDD、LVESD即较术前缩小;LVEF、LVFS术后半年明显改善;17例同期行PLV患者术后2周LVEDD、LVESD较术前明显缩小,LVEF、LVFS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结论:采用含血心脏停搏液间断或持续灌注保护心肌,尽可能保留二尖瓣后瓣及其瓣下结构,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围手术期以预防为主的抗心律失常治疗是提高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疗效的关键.重症瓣膜患者瓣膜置换同期行PLV术的早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相似文献   

16.
联合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室的瓣膜替换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联合瓣膜合并巨大左室病人瓣膜替换术的疗效。结果 1990年1月至1998年6月间共59例联合瓣膜病变合并巨大左室病人行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其中保留二尖瓣全或后瓣下结构21例,行三尖瓣成形术42例,左房折叠术11例。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25例,晚期死亡4列,占2.67%。影响手术早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术前重度左室扩大,收缩末直径(ESD)≥6.0cm和舒张末直径(EDD)≥8.0c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围术期处理的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24例巨大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结果 本组24例病人,术后恢复均顺利,术后24例病人无低心排、室颤并发症,且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月的LVEDD与LVESD显著性地减少(P<0.05),而LVEF显著性地提高(P<0.05).对其术前手术指征的评估,术前改善心脏功能的治疗,术后早期的处理等围手术期的处理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围术期正确处理是提高这类巨大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术在巨大左心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3年8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37例患者。所有患者行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超声心动图指标、心功能(NYHA)分级情况进行比较,并统计患者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下降,治疗后6个月LVEDD、LVESD及每博指数(SVI)下降,治疗后1年LVEDD、LVESD及SVI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年心功能Ⅰ、Ⅱ级比率提高,Ⅲ、Ⅳ级比率下降。患者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为5.41%(2/37)。室性心律失常15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4例,肺部并发症6例。结论  瓣膜置换术能够有效改善巨大左心室患者心功能,且近期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低,其远期疗效则需做进一步的临床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30例60岁以上巨大左心室患者行生物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评价生物瓣膜在巨大左心室的心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生物瓣膜置换术的30例巨大左心室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1~80(67.3±5.4)岁。置换二尖瓣生物瓣膜15枚,主动脉瓣生物瓣10枚,联合置换生物瓣膜5例10枚。结果:术后无死亡患者。院外随访3个月~3年,随访患者心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现瓣周漏、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生物瓣膜功能良好,无明显衰败迹象。结论:高龄巨大左心室患者行生物瓣膜置换手术,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以及术中注意心肌保护,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患者术后瓣膜无杂音,同时避免抗凝治疗带来的风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