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伤寒论》六经中均可见口渴,并有对口渴详细的描述,口渴在各经的表现均有不同,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角度探讨各经之口渴。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头部汗出病机浅析王仲彬吴翔(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关键词《伤寒论》头部汗出病机《伤寒论》关于汗证的论述甚详。其中论及头部汗出的条文就多达10条。张仲景立足于临床实际,对头部汗出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认为尿液由津液化生 ,决渎于膀胱 ,问小便是四诊的重要内容。在《伤寒论》中有关“小便不利”的论述达 37条之多 ,如“小便难”、“小便少”、“不尿”、“欲小便不得”等 ,限于当时条件 ,其描述虽不能如现代医学之精确 ,但仲师用不同词语将其区分开来 ,在当时对诊断疾病确实提供了有力证据。仔细分析《伤寒论》中的“小便不利”,或作为某方证之主症 ,或为兼症 ,或为鉴别症状 ,或为判断疾病预后的依据 ,足见先生对本症之重视。故本文将相关论述归纳整理 ,对其病机进行初步探讨 ,不当之处 ,敬请斧正。1 湿热蕴结 ,郁而不行湿热内蕴 …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提炼《伤寒论》中通过分析治疗后的反应而得出病机认知的思辨方法的规律与精华。方法 通过对《伤寒论》体现治疗反应病机观的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对《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理论进行精准提炼和详细阐释。结果 《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包括:根据药物治疗之后药效反应进行病机分析、根据药物试探的药效反应分析病机,以及根据误治后治疗反应分析病机(包括误汗、吐、下、火疗或针刺)等内容。结论 对《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理论进行详细阐释,对于《伤寒论》病机理论和中医学辨证理论的研用,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太阳病法当汗解,误下则会产生诸多变证。本文从病机的角度入手,分析各种变证,探求其发病机理,寻找共性,总结规律,并指出相应的治法方药,用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错综复杂的伤寒病证。  相似文献   

8.
东汉末年<伤寒论>成书之时,多种火疗方法已较为流行,在<伤寒论>中就有第16条、119条、267条的"温针",117条、29条的"烧针",110条的火熨,114条的火熏,115条、116条的用火灸等5种火疗方法的记载.火逆病为误用火疗所出现的变证,张仲景对火逆为患甚为关注,他在<伤寒论>中,从110条到119条,集中论述了用各种火疗法误治所致的病证,此外太阳篇还有4条、阳明篇2条、少阳、少阴篇各有1条论及火逆病,论述火逆病的条文多达19条.为了加深对火逆病的了解,笔者对<伤寒论>中相关火逆的条文进行归纳分析,以便更好地探寻火逆病的证治规律,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试论《伤寒论》六病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说《伤寒论》六病的意义,首先要明确"伤寒"的涵义,《素问·热论》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云:"伤寒有五。"张仲景在原著《伤寒杂病论》的太阳病中,分别论述了中风、伤寒、温病、风温以及痉、湿、眒等外感病证,由此可见该书所论的伤寒,是包涵各种外感及流行病在内的广义伤寒。既然伤寒包涵多种外感流行病,那么,仲景为什么只在太阳病中,分别作简单的论述,而不对各种外感病作深入的跟踪研究呢?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一书,为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我国第1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以其丰富的理法方药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通过对《伤寒论》的系统温习,笔对其中有关正虚病机的证治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叙述方便,下面试以方证代指的方法对其证治分类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之厥阴病争议甚多,笔者在古今伤寒学者对厥阴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黄帝内经》厥阴之义和西医学对厥证的研究成果,发现从津液亏虚和阴阳进退两个维度认识厥阴病有其合理性。把厥阴病看成是津液亏虚基础上、阴尽阳生时阴阳进退之状态,则《伤寒论》第326条和乌梅丸可以分别作为厥阴病的提纲证和主方。阴阳进退和与之伴随的津液消长使厥阴病呈现出动态性与多相性,厥利呕哕诸证可以看作是同一病机条件下不同程度、不同阶段的表现,或可作为厥阴病的重要补充。厥阴病的本质是津液和阳气的特点决定的,而不应只关注病位或寒热错杂,其阳气的进退和津液状态的协调与否是厥阴病向阴阳传变或出现热化证、寒化证、自愈证的内在原因。阴阳虽无所不包,津液的状态也是其应有之义,但厥阴病有显著津液亏虚,通过强调津液状态与阴阳特点能较好地阐释厥阴病的规律,且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将《伤寒论》中有关合病,并病的条文分为10类进行讨论。其中有原文明确提出的合,并病者,也有原文未明确者,笔者以合,并病的概念为标准,通过对条文的分析,比较,归结为新的合,并病类型,于每一类中,从原文角度,按经辨证,讨论其归属;并对比条文间证候的异同,治疗的区别,明确了辨证的关键,总结出治疗原则和运用要领,提纲挈领地总结了《伤寒论》中有关合,并病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报》2021,36(11):2289-2292
  相似文献   

16.
黄疸 ,是以身黄 ,小便黄 ,尤以目黄为主证的疾病。“黄疸”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 ,其云 :“目黄者曰黄疸”。但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均未论及。仲景禀承《内经》要旨 ,集秦汉证治大成 ,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火逆发黄、瘀血发黄、寒湿发黄、湿热发黄诸种类型。笔者在学习《伤寒论》的基础上 ,仅就湿热发黄一证的病因病机及其方治 ,浅书已识。谬误之处 ,望希指正。1 湿热发黄的病因病机“湿热郁蒸”而发黄 ,作为湿热发黄的病因病机而言 ,虽被历代医家所公认 ,然对原文中的“瘀热在里”的看法不一 ,注释有别。成无己认为“胃为土而色黄 ,…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水气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伤寒论》有关水气病的论述进行了分析整理,着重探讨其治疗机理。其形成主要与肺、脾、肾3脏功能失常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有3个方面,即由水气病邪本身引起的症状、阳气失于敷布引起的症状、水气与它邪互结引起的症状。水气之病,既指有形之水肿,又指无形之水气,尤以后者为主。水气病的常用治法有:温阳利水法、育阴利水法、化气利水法、调畅气机法、散结逐水法、解表利水法等。论中法中有法,内容详备,应用灵活,且诸多治法均具有重视气机畅通、治水不忘护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关于厥证的病因病机阐述得颇为详尽。笔者在学习《伤寒论讲义》(五版教材,以下简称《讲义》)过程中,认为《讲义》对第347条的解释有不妥之处。特阐述个人管见,祈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黄疸病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对黄疸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183;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言:“溺黄赤,安卧者,黄瘅。’,“目黄者,曰黄瘅”;《灵枢&#183;论疾诊尺第七十四》曰:“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瘅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汉&#18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其形成机制、症状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伤寒论》条文中涉及的单纯数脉主病、数脉相兼脉主病和数脉相类脉主病等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伤寒论》中的数脉所反映出来的病机纷繁复杂,脉义具有多重性。单纯数脉主要反映虚证、提示病情变化;数脉相兼脉主要反映虚证、里实热证、秘结的大便与宿食等有形之邪、正邪斗争的疾病态势、痈疡病等;数脉相类脉主要反映里实热证、虚证、正邪斗争胶着的疾病态势。根据数脉主病可辨明病势是整体向愈还是整体恶化;脉证合参更有利于病机的判别。数脉涉及病机的核心在于“热”与“阳”,可以是阴虚所导致的虚热,或是正虚所导致的阳不秘(阳之失调),或是实邪导致的阳盛。探讨《伤寒论》中的脉法可为现代中医临床应用脉诊进行辨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