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认为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月经将断绝的49岁左右,由于肾气衰,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人体调节阴阳的功能衰退,以致阴阳平衡失调而发的一种疾病。绝经期综合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和新陈代谢的异常,是卵巢功能衰退和垂体功能亢进所致。  相似文献   

2.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产生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属中医学"月经不调"、"眩晕"、"心悸"、"脏躁"、"百合病"范畴,认为是由妇女至绝经期,肾气衰弱,冲任功能减退,发生月经由失调而断绝的自然生理变化。肾为先天之本,真阴真阳所在,肾虚则阴阳失调,必然影响到其他脏腑。笔者从五脏辨治入手,调气血、平阴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获得满意效果。1润肺养心,宁神守魄  相似文献   

3.
吴丽芹 《山西中医》2011,27(11):5-7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认为本病发病是以肾虚为病理基础,以气郁、痰浊、瘀阻为发病重要病因,以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不交、虚实兼夹、寒热并存为病理改变,其病变脏腑涉及肾、肝、心、脾、肺,而以肾为先。肝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关键,脾虚、心神不宁是加重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更年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因卵巢功能衰退至消失而表现的一组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综合症状,属于绝经前后诸症。本文采用电耳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更年期综合征是冲任脉功能逐渐衰退的过渡时期,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肾虚是冲任衰减以致脏腑阴阳失调的本质。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益阳和阴,镇心安神、安脏腑、调气血、固表止汗。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综合征(MPS)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内分泌失调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医治疗该病历史悠久,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肾阴阳失调。本次研究通过对《内经》天癸理论生理病理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其与MPS的关系,并思考MPS病因病机,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调节脏腑,平衡阴阳,采用中药内服、针灸、艾灸、耳穴压贴等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经济、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肾气亏虚、肝脾等功能紊乱,涉及主要脏腑,有肾、肝、脾,关系冲、任二脉。肾气不足,天癸竭,冲任虚衰是一系列生理变化的基础因素。治宜以调整阴阳、补脾、益肾、平肝为主。指出:中医药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王萍教授认为,女子绝经期前后肾阴阳失调,心肝脾脏腑功能失调,治疗上强调补肾疏肝,兼以养心安神、益气敛汗,抓住主要病机,辨证诊治,标本兼治,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人类在到达老年期以前,称之为更年期。在这个时期大多数妇女或多或少地受到更年期综合征的困扰。本文就更年期综合征的有关问题做一浅探。一、阴阳失调是更年期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更年期综合征属祖国医学的“绝经前后诸证”。此时妇女将届断经之年,肾气渐虚,冲任已衰,天癸将竭见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阴阳俱虚之象,肾的阴阳失调必然导致其它脏腑的阴阳失调和功能紊乱,尤以心、肝、脾三脏更为突出。现代医学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由卵巢功能衰退,机体调节机能难以代偿适应所引起的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之间功能失调。二、本虚标实是更年期综合征的致病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8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老年期前的一个过渡阶段,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骨质与脂质代谢障碍,生殖泌尿与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等出现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是中年妇女常见病,约有85%的围绝经期妇女被这一系列症状所困扰,其中25%的症状较重,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陈颖异  钱海墨 《中医杂志》2011,52(2):100-10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心理和代谢失衡所致各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候群,属中医学“绝经前后诸证”范畴。我们认为,本病发病的关键是肾虚精血亏虚,肾阴阳失调,而病机演变特征以心、肝、脾各脏功能失调为主。因此,补肾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临床实践证明,补肾中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相关疾病中具有重要地位,现举例介绍如下。1围绝经期白塞病徐某某,女,46岁,2006年1月5日初诊。患者于2001年始出现口腔、外阴小溃疡反复发作,每于月经前及经期尤甚,具有周期性特点。曾在上海某医院诊断为“白塞病”。连续以激素治疗2年未效,服用雷公藤导致闭经。  相似文献   

12.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现代医学认为,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日渐减少,通过负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因卵巢功能衰退至消失而表现的一组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综合症状。在治疗上西医多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但临床应用有局限性,且长期服用又有诱发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危险。作者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129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围绝经期综合征近年发病率逐年升高,肝肾的母子关系,协调维持着女性的生殖功能,肾精不足,导致水不涵木,肝肾亏虚,脏腑阴阳失调,从而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滋水涵木法是通过滋补肾阴以养肝阴,从而达到敛肝之阳的治法。  相似文献   

15.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发病机制,西医学尚未完全探明。临床常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多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为主,还伴有神经、心理症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金  相似文献   

16.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称之为"绝经前后诸证"或"经断前后诸证")是以机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组症候群。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波动或减少而致患者产生全身的、多系统的功能以及病理变化~([1])。围绝经期带来的月经失调、潮热出汗、睡眠障碍、抑郁症等身心变化,以及骨质疏松症、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绝经远期病变~([2-5]),使围绝经期及绝经后  相似文献   

17.
李浩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为肝脏功能失调,机体阴阳失衡,多从肝论治,治疗以调肝为主,而兼顾他脏,施以疏肝解郁、清肝安神、柔肝养血、疏肝健脾、补肝益肾等法,全面调节机体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8.
陈莹  李红 《中医药通报》2012,2(1):26-28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直至消失,引起内分泌失调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阴虚质和气郁质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易感体质。笔者根据中医调体治未病思想,认为通过早期药食调体及生活方式调体对减少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自然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渐进性衰退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如出现月经紊乱、阵发性潮热、头昏、心悸、失眠、心慌、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等症状。本病属中医学“绝经前后诸证”范畴,妇女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衰少,以致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发此病。笔者两年来采用腹针疗法治疗本病4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体内性激素分泌减少所导致的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一系列症状。中医学称之为"绝经前后诸证"或"经断前后诸证",认为其病机是肾气渐衰,天癸将竭,阴阳平衡失调。本病在古代医籍无单独记载,但其症状常散见在年老血崩、年老经断复来、脏躁、百合病等病证中。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绝经前后妇女易患的疾病之一,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高达85%~90%[1]。女性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相对亢进,分泌过多的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