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各个环节的控制与评价,找到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从而全面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方法 应用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关键评价指标对5所综合性医院2009年度医疗质量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指标,5家医院在效率、效益和质量方面分别存在着不同的问题.结论 医院要根据自身的不足找出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医院成立内审评价督导员队伍对完善内审评价体系,推进医院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建立内审评价体系,遴选内审评价督导员,设计内部评价标准与方案,组织内部人员对医院质量、安全、服务及管理进行定期、全面、系统的评价。结果:通过对内审评价督导员不断的培训及内审评价活动的深入开展,内审评价督导员管理意识提升,内审评价能力逐步提高。结论:建立内审评价体系中内审评价督导员队伍,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医院质量安全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作者根据《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保障(教育培训)体系及控制体系5个部分.并指出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是做好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落实保障(教育培训)体系是做好质量管理的基础,抓好控制体系建设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医疗工作是医院的主要工作,医疗质量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如何评价医院的医疗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实践中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用秩和比(RSR)法对某医院1995~2004年10年来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为医院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江苏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为例,研究该院内审评价工作对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方法:运用专家访谈法了解该院质量管理现状,建立内审评价体系,运用个案追踪、对比分析等质量管理工具、方法开展内审评价活动。结果:通过深入开展内审评价活动,职能管理部门及临床科室均提升了质量管理水平,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结论:内审评价体系的建立,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改造优化流程,提升医院质量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应用"CD率"校正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尝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是上级医疗管理部门对医院实施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管理者通过对各项医疗质量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从本地区或本系统内医院医疗质量的差异、总体水平和分布趋势中,找出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示改进方向,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在上级医疗管理部门和数十所医院的支持和协助下,总结医院医疗指标管理的经验,在新的医疗质量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和试点中,尝试用“危重病例率”(CD率)校正医疗质量综合指数取得满意的结果。一、综合评价指标的修改要想获得公允、可靠的综合评价结果,提高评价效率,充分反映医疗…  相似文献   

7.
我国医院质量管理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医院分级管理、医院感染控制、医技科室质控、医疗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医院质量管理的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建立有效质量管理组织和检控系统、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趋势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临床科室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公平、合理地对临床科室医疗工作质量进行量化评价,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难点,也切实影响到医疗质量管理的成效[1-2].近年来,我院积极探索实践,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开展了全方位的质量监督考核,坚持奖惩兑现,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ISO体系中医院质量目标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ISO(国际标准组织简称)体系中医院质量目标的建立、考核和效果评价,提高医院执行力,规范和强化医院管理. 方法 以ISO理论为框架,借助医院ISO认证,依据卫生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医院中心工作和发展主题,通过医院管理评审和医院院长办公会议,每年建立和调整质量目标,由质管部牵头每月对医院总目标和15个职能部门质量目标进行现场督查和效果评价并纳入行政人员品绩考核中. 结果①医院质量目标的建立与调整实施动态管理,部门质量目标基本能囊括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能,一条质量目标代表部门的一项工作职责与任务,逐步建立起质量目标基本能替代工作计划和减少目标达成包含日常工作实施内容等医院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②质量目标评价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和改进.月考核评价方式已形成了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管理的一项制度,并建立了详细、量化的奖罚管理办法.通过每月督导与评价,质量目标达成比例明显上升,凸显了环节质控和细节管理,各部门工作有序、良好完成,既提高了医院的执行力,也提升了医院品质和品牌. 结论医院质量目标的建立和效果评价,能有效监管职能部门工作和提高医院管理绩效,使医院管理更量化、更高效、更规范、更科学.  相似文献   

10.
医院感染的普遍性存在是困扰医护人员的一个重要问题,医院感染容易引发很多不良医疗问题,如何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各医院关心的重要课题.持续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文章首先依据医院实际现状以及相关标准规定对医院如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出几项基本策略,然后对持续质量改进后医院感染管理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用于集中化消毒供应中心的价值。方法以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为例,对质量控制过程中的记录与追溯系统进行总结与建立,其中主要利用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记录集中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内容,如对医疗器械进行回收、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医疗器械包装进行检查、灭菌、发放的工作内容等。在记录了整体过程后,了解其具体的价值。结果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在集中化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具备良好的价值,其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品质量进行了确保,可间接保证患者的安全,一旦发现医疗设备存在着缺陷,就可以快速对其进行召回,间接降低医疗器械感染事件的发生。结论对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进行应用,不仅仅可以对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进行预防,还可以对医疗安全进行保障,应对其进行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系统。  相似文献   

12.
医疗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制度需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指标是一种以定量方式客观评估质量的元素,制定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可促进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提升。阐述了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构建原则、筛选标准、构建过程、指标内容、指标体系意义与特点,指出了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并从指标研发与应用两方面提出了建议,从而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提升医疗与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新发展阶段医疗质量管理的内涵与发展路径,为医疗质量管理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梳理近年来医疗质量管理政策的演进层次,从管理视角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的时代特征,从而分析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结果 近年来我国质量管理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多层级医疗质量管理主体网络和“双下沉”质量管理延展路径已经形成,新的制度框架表现出了制度性、融合性、创新性等特征。结论 医疗质量管理要融入管理全过程,分领域分阶段阶梯式提升;多种质量过程控制方式并用,并要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医疗质量管理与经济效益相适应、相平衡;探索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能力的路径和模板;进一步增强质控体系面向基层的延伸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质控组织、诊疗规范、质控指标、质控标准、质量安全教育、质量安全评估及考核等6个方面搭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经实践,健全了决策-控制-执行的三级质控组织架构,提高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意识,使质量管理工作全面铺开,患者就医体验明显改善。但仍需进一步明确管理方法和重点,建立立体、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全程全时质量监控,不断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相似文献   

15.
病案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立健全三级病案质控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培训、加强环节控制、优化反馈流程、落实奖惩等6方面,介绍了病案质量管理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6.
依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规标准,建立临床输血准入制度、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及评价体系。从临床输血准入原则、依据、标准、程序、评审、许可、供血、输血、监督管理等方面建立并实施临床输血准入制度,对符合标准要求的项目予以准入许可。参照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在医疗机构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从组织管理、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输血科建设、临床用血、质量目标、满意度调查等方面探索建立临床输血质量评价体系。临床输血准入制度、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及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有效提高临床输血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临床输血需求和安全,促进医院管理及医疗质量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7.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的背景、内涵和我国单病种质量管理政策进行梳理,认为医疗机构应重视单病种质量管理,并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探索建立单病种综合评价体系,提高单病种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我国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建设两个主要任务的层面,研究国家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在两个体系中的作用机制,旨在服务于医疗质量管理资源的高效配置。方法 应用机制设计理论分析国家质控中心在两个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国家质控中心与其他质控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结果 国家质控中心的设置是中国特色医疗质量管理的制度安排,从机制设计理论视角,其满足了参与性约束条件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是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结论 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国家质控中心发挥了参与主体的重要作用;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建设中,国家质控中心应与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其他中心协同发展,将对医疗质量资源高效配置和均衡布局产生正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病历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体现。为解决传统病历质控中人员匮乏、工作负担重、临床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构建了基于院科两级质控管理体系的终末病历质量督查模式,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病历质控工作的闭环管理。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模式提高了病历质控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对深圳市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构建了以第三方为评价主体的评价体系,指标体系包含医院综合管理、医疗与安全管理组织、医疗风险防范与监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等4大部分。新的评价体系通过制定信息化可行方案,将日常动态监管与现场专项评估相结合,进行数据采集,形成管理闭环,将外部质量监测常态化,以专项现场评估结果作为补充,全面掌握医疗质量与安全情况,明确改进目标,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