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调查分析试点县推行穴位埋线技术治疗腰椎疾病的情况,通过与传统治疗方法对比发现,虽然穴位埋线技术疗程较长,但是由于成本较低,效果较好,适宜在广大农村推广。同时建议医务人员进一步完善此项技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属于功能性便秘的一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肠道动力紊乱尤其是结肠传输功能减弱,使得肠内容物下传延迟而引起的便秘。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费力,大便干结,便次减少,便意消失,可伴腹胀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4.
穴位埋线疗法是把羊肠线埋植在有关穴位中,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灸的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康庆成 《泰山卫生》2004,28(6):20-21
本院在2001年~2003年间,运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共28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补肾丸治疗肾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穴位埋线,以肾俞为主穴,随证选穴,十五天一次,六次为一疗程.配合口服补肾丸,每次三克,每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结果 本组360例:痊愈:192例,显效:123例,好转;3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8.4%.结论 穴位埋线配合补肾丸治疗肾虚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脱敏治疗失败的难治性荨麻疹35例,采用取穴,埋线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该组病例经1-3疗程治疗后随访半年-1年,进行疗效判定。痊愈25例,占71.43%;显效7例,占20%;无效3例,占8.57%;总有效率为91.4%。结论本病治愈非常困难,常常多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但是目前采用埋线治疗的方法较之其他的方法效果较好,安全廉价,所以这个方法在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月符合诊断标准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常规消毒,用无菌镊将1.5 cm左右0号医用羊肠线放置在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固定拟进针穴位,另一手持针刺入穴位,至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在穴位皮下组织或肌肉层,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并贴无菌创可贴以防止感染。患者每隔2周埋线治疗1次。对照组常规针刺,取穴同治疗组,留针40 min,隔天1次。两组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减肥方法,提倡低脂、复合碳水化合物、高纤维饮食,限制酒、高脂、高糖饮食。两组均治疗45 d后评价疗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针刺,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郑惠慧 《时尚育儿》2016,(11):120-121
临床上穴位埋线法为一种比较常用且简单便捷的中医治疗手段,能够长时间对相应穴位进行刺激,使穴位治疗作用得以加强,改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治疗在临床上获得高度青睐,穴位埋线法在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胃腑疾病、单纯性肥胖、失眠症、癫痫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的成本—效果分析,探讨经济有效的适宜技术培训方法。方法:通过核算甘肃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财务报表获得人均培训直接成本(C);在培训前后对被培训人员进行闭卷考试,将培训前后成绩的提高幅度作为评价的效果指标(E);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人均培训成本较低的为计生技术,其值为18.20,平均成绩提高幅度较低的为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其增幅为8.94,成本—效果比最高的为穴位埋线技术的临床应用,其值为26.17;中医技术所花费人均培训成本较西医技术和计生技术高,其成本—效果比为26.43。结论:对相对简单或在培训前已有一定程度掌握的适宜技术培训,可聘请本地专家进行,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四川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评价四川省农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适宜技术培训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培训前后考试方式了解四川省5个项目县参加农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适宜技术培训的技术服务人员对培训效果、培训过程及近期培训结果的认知和评价。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变量。结果:卫生技术人员对培训内容认知和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为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单位是否具备使用条件,以及培训前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熟悉程度,后者又受专业技术资格和单位是否具备使用条件的影响。结论:推荐有专业技术资格、专业对口并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单位具备推广应用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可保证培训质量,使有限的培训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职业防护的各种场景进行培训,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开展教学培训,通过模拟职业暴露控制方面的不同场景,进行直观培训.结果 培训后全院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培训前,从0.07%减少为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培训能够提高受训者的职业防护技巧,纠正不良的职业习惯,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天灸治疗哮喘技术的培训效果,探讨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方法]采取课堂讲授与互动强化相结合的集中培训方式;将培训对象对该技术的知晓率、平均成绩分别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对培训对象对该技术培训效果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培训对象对该技术知识的知晓率从培训前的19.95%提高到课堂讲授后的58.78%及互动强化后的6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31,P<0.01);平均成绩从培训前的13.01分提高到课堂讲授后的56.21分及互动强化后的6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06,P<0.01).认为急需该技术的占93.62%;认为已掌握该技术的占97.87%;认为该技术适用的培训对象及对培训授课形式和互动强化形式的满意度均达到了100.00%.研究发现学历与平均成绩有关(P<0.01).[结论]本次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互动强亿环节对提高培训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为保证培训质量,应选择学历适当人员进行培训,并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叶酸对神经管畸形干预技术的培训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5县174名医疗卫生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培训前后专业技能水平及培训满意度,评价教学效果,并对培训效果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培训,学员的专业技能平均分从培训前的65.36分提高到培训后的81.67分,培训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学历高、工龄长、技术职称高、从事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人群(P<0.05);>87.93%的学员对培训效果感到满意;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单位(OR=0.263)、工龄(OR=1.748)、文化程度(OR =7.098)、技术职称(OR=4.478)和从事专业(OR =6.211).结论 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该培训模式和方法适宜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个人剂量监测技术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以更好地提升个人剂量监测技术培训质量。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2014-2018年举办的个人剂量监测技术培训班资料,应用Excel 2010分析培训执行情况。结果 2014-2018年共举办5期个人剂量监测技术培训班;培训天数以3~4天为主;授课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比例为88.6%(31/35);中级及以下职称学员所占比例为79.6%(656/824);绝大多数学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员普遍对授课内容、教学安排和教材编写等培训关键环节比较满意。结论 个人剂量监测技术培训工作执行情况良好,提升了技术服务机构的个人剂量监测质量和技术水平,应继续做好个人剂量监测技术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当前公共卫生医师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制度根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完善公共卫生医师培养制度。方法:通过文献法及专家咨询法,厘清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医师培养现状,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公共卫生医师培养的因素进行分区和分层,追溯问题根源。结果: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医师培养模式包含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三部分,解释结构模型将影响公共卫生医师培养的13个因素划分为7个层级。结论: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医师培养由于底层因素政府投入的不足,导致激励机制不健全以及指导性标准制定滞后,三阶段制度待完善;继而影响到各阶段教育任务的落实,以及与之相随的师资结构、教学设计及生源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臧贤玲  王珏  汤振宇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765-1766
目的:通过评价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效果,为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制度提供依据。方法:用分级培训方法,对辖区内助产医疗的相关医务人员作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统一培训,并进行测试和效果评价。结果:培训使医务人员复苏知识技能明显提高,不同机构和部门的测试成绩都有显著改善,培训前总体平均成绩为66.67分,培训后平均成绩为85.69,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培训后各助产医疗机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培训前下降8.83%,复苏成功率提高16.33%,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下降30.77%。结论: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制度;医务人员复苏技能培训常态化,复训考核规范化,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全科医师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专题访谈的形式,选取北京市西城区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40名全科医师及北京市16名社区管理人员和专家进行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全科医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74.28%,接受转岗培训的全科医师其培训满意度为55.56%,低于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85.29%);接受规范化培训和骨干培训的全科医师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需求,规范化培训后其操作技能、临床思维、科研能力提高程度分别为82.35%、70.59%和64.71%,高于转岗培训的全科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应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模式,骨干培训是目前解决社区卫生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From 1999 onwards most English NHS regions launched multidisciplinary public health training schemes. These schemes were open to those from backgrounds other than medicine and followed on from the announcement of a new multidisciplinary Public Health Specialist post-a post equivalent to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Consultant in Public Health Medicine. This article documents the issues arising during the first few years of the multidisciplinary public health training schemes. It also includes a number of case studies from trainees who have passed through the training schemes, examin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s of these trainees. The paper reveals how the schemes initially varied considerably by region, in respect of pay and other terms and conditions. The case studies from ex-trainees reveal a number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atures of the training schem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北京市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共卫生医师相关培训制度,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北京市市、区两级19家CDC,以及2004~2010年期间预防医学专业不同学历毕业入职的327名公共卫生医师进行调查。结果 19家单位,公共卫生医师相关培训制度多由单位自行制定;各项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与不足。结论北京市需要建立覆盖预防医学专业不同学历毕业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进行统一有效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