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活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活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方法:选择64例突发性耳聋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脑活素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应用高压氧疗法、扩张血管药物等,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脑活素20ml每日1次一胸滴,治疗前后多次行电测听检查,观察听力变化。结果: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68.7%。经x^2检验示疗效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脑活素对于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疗效,是治疗突发耳聋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脑活素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脑活素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 [方法 ]治疗组 115例 ,用脑活素加常规药物治疗 ;对照组 110例 ,用常规药物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81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1 6 % ,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结论 ]脑活素作为一种治疗新药 ,对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1994年2月-1998年2月应用脑活素、能量合剂、苯巴比妥联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取得了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江陈设 《中级医刊》1995,30(11):37-38
本文采用体外反搏治疗突发性耳聋49例(51耳),有效率为86.27%,用能量合剂辅以血管扩张剂药物治疗47例(49耳),有效率为65.31%,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本文结果表明体外反搏治疗突聋是一种改善内耳微循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科于1992年2月~1995年5月对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行右旋糖酐及高能合剂治疗后进行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文资料为我科治疗,经省第一、二人民医院行电测听检查后,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共20例,19例为单侧耳,其中男12例、女7例,1例为双侧耳,女性;患者年龄7~60岁,17例为突然患病,3例为外伤;治疗前全聋者6例,高者警者3例,低音聋者2例,听力曲线呈平坦型者9例;17例言语频串(500~2000Hz)听力损失50分贝;12例有耳鸣,其中低音调者8例,高音调者4例;6N有眩晕,其中2例为位置性眩晕;18例做前庭功能检查;2例有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45耳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耳),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20ml;对照组(23耳),使用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级组听力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听力均明显提高(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82%,对照组74%。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是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耳科疾病,这种耳聋大多为感音神经性,病人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病人可在3 d以内,可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9.
10.
自1988年9月至1991年2月用奥地利产脑活素针剂治疗颅脑损伤324例,并将1986年1月至1988年8月间用能量合剂等传统药物治疗同类型颅脑损伤305例作为对照,认为脑活素对颅脑损伤引起的意识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具有促进恢复的作用,优于能量合剂等传统药物。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耳聋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对 4 0例 ( 4 8耳 )采用蝮蛇抗栓酶等加高压氧 (Ⅰ组 )与 35例 ( 4 0耳 )采用高压氧 (Ⅱ组 )及 30例 ( 32耳 )采用复方丹参液等(Ⅲ组 )作比较。结果 :Ⅰ组有效率 ( 85 .4 % )远高于Ⅱ组 ( 4 5 % )及Ⅲ组 ( 2 8.1% ) ,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Ⅱ组与Ⅲ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采用蝮蛇抗栓酶等加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显著 ,改善内耳血液循环 ,干扰或阻止血栓形成 ,使人体内凝血、抗凝、与纤溶三大系统相对平衡 ,从而使突聋患者听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川芎嗪及能量合剂分别联合高压氧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突发性耳聋60例分成川芎嗪组30例,能量合剂组30例。两组均联合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和69.7%(P〈O.05o结论:川芎嗪联合高压氧是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卡德.   《新疆医学》1996,26(1):41-42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常伴耳鸣,部分患者可有耳闷或胀满感及眩晕,多为单侧。各年龄组均可发生,其中女性、老年人较多。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14.
陈宝军  方萍  马秀梅  张立   《中国医学工程》2012,(9):168+173-168,173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活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符合突发性聋诊断标准的118例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与脑活素静脉滴注;对照组(48例)给予复方丹参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两周后参照疗效分级标准作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痊愈11.43%(8/70);显效31.43%(22/70),有效38.57%(27/70),无效18.57%(13/70),总有效率81.43%(57/70);对照组:痊愈8.33%(4/48),显效14.58%(7/48),有效31.25%(15/48),无效45.83%(22/48),总有效率54.17%(26/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和脑活素联合应用治疗突发性聋能提高疗效,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马端胜 《吉林医学》2001,22(4):239-240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月 ,我院采用国产脑活素治疗脑梗塞 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观察组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45岁至 78岁 ,平均 6 0 5岁。临床表现 :头晕 18例 ,中枢性面瘫 10例 ,共济失调 13例 ,偏身感觉障碍 17例 ,同向性偏盲 6例 ,单侧或双侧病理反射阳性 13例。CT证实多发性脑梗塞 2 2例 ,单灶梗塞8例。对照组男 14例 ,女 10例 ,年龄 40岁至 73岁 ,平均 6 0 3岁。临床表现 :头晕 12例 ,失语 14例 ,智力障碍 10例 ,吞咽障碍 4例 ,偏瘫 16例 ,四肢瘫 3例 ,中枢性面瘫 8例 ,共济失调…  相似文献   

16.
宋爱霞 《中原医刊》2009,(13):66-67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综合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搜集听力损失程度不同、病程长短不同的突聋患者资料,采用在扩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抗病毒及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方面的疗效分析。结果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明显优于单一方法。结论根据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调节各种用药和联合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科于1995—1996年用脑活素治疗脑梗塞53例并与以往用的胞二磷胆碱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将应用脑活素的53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择53例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5.8岁,颈内动脉系统梗塞4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11例。对照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60—79岁平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在发病3d内听力急剧下降。多见于健康成人,单耳发病居多,双侧耳聋一侧为重。持续性耳鸣,偶有眩晕、恶心、呕吐但无反复发作。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和迷路窗膜破裂有关。我院近4年来共收住院治疗突发性耳聋10例,2例无效,有效率8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病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其所造成的偏瘫、失语、感觉和智能障碍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治疗上非常棘手。近年来随着神经生长因子的发现、提取和临床应用,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院1995年12月至1997年9...  相似文献   

20.
突发性耳聋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急症之一,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并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我科观察17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康复治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198O~1992年共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175例,男93例,女82例,其中双耳突聋为18例。全部患者均入院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并做纯音测听,必要时做电反应测听检查以确诊并准确测知患者听力损失的dB数。患者入院后给予罂粟碱60mg,ATP40mg,辅酶A100u,细胞色素C30mg静滴1次/日,维生素B1100mg和维生素B12500μg肌注1次/日,静脉点滴治疗的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或高压氧治疗,1次/日。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