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素(Neuregulin-1β,NRG-1β)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50只,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MCAO前经颈内动脉注射NRG-1β(2μg/kg)进行预防性治疗。在MCAO后0h、0.5h、1.0h、1.5h和2.0h分别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和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表达水平。结果大脑中动脉阻断后,动物脑组织含水量和梗死面积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NRG-1β预处理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对照组,梗死范围也明显缩小。脑缺血可诱导脑组织细胞凋亡和Egr-1表达,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和Egr-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NRG-1β预处理能明显减少缺血诱导的细胞凋亡数,增加Egr-1的表达水平。结论NRG-1β可能通过抑制凋亡途径和诱导Egr-1表达水平,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神经调节素-1β(NRG-1β)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经颈内动脉微量注射NRG.1B(2μg/kg)干预治疗,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并诱导ErbB-4和胶质细胞MMP-9表达增强。应用NRG-1β干预治疗后,缺血脑组织梗死体积和细胞凋亡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小,ErbB-4受体表达增强,而胶质细胞MMP-9表达下调(P〈0.05)。结论NRG—1β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胶质细胞MMP-9表达和抑制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mteinases,MMP-9)表达及神经调节素-1β(neuregulin-1β,NRG-1β)的干预作用.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0只,应用线栓法经颈外-颈内动脉插线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odels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动物模型,治疗组经颈内动脉单剂量注射1.5%NRG-1β 5μl干预.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F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原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和免疫印迹法观察脑组织MMP-9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大脑皮质和纹状体区脑组织细胞凋亡和MMP-9表达.随着缺血缺氧时间的延长,对照组皮质区细胞凋亡数量自缺血0、0.5、1.0、1.5和2.0 h逐渐增加,分别为1.78±0.15、5.78±0.51、10.35±0.77、21.50±1.19和32.00±1.78;而纹状体区细胞凋亡数量自缺血0、0.5、1.0、1.5和2.0 h也逐渐增加,分别为1.46±0.21、4.12±0.54、7.33±0.71、16.54±1.63和19.03±1.44(t=9.31~37.78,P<0.01);对照组MMP-9蛋白表达逐渐增加(t=7.73~27.75,P<0.01).应用NRG-1β后,皮质区细胞凋亡数量自缺血0、0.5、1.0、1.5和2.0 h明显减少,分别为1.66±0.11、4.80±0.61、5.63±0.56、9.75±1.22和13.54±1.26;而纹状体区细胞凋亡数量自缺血0、0.5、1.0、1.5和2.0 h也明显减少,分别为1.34±0.14、3.35±0.32、4.55±0.50、7.63±1.41和10.46±0.98(t=2.74~18.93,P<0.05);MMP-9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同一时间点相应脑区显著降低(t=3.85-12.09,P<0.01);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t=4.645~13.043,P<0.01).结论 脑缺血后MMP-9表达增强,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过程.NRG-1β可能通过下调MMP-9的表达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诱发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外源性雌激素替代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12 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双侧卵巢切除 (OVX)组、OVX +雌二醇 (E2 )组 (E2 2 0 0 μg/kg ,皮下注射每周 1次 ,连续 4周 )。 4周后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病理改变、凋亡细胞数及检测血浆雌激素水平。结果 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均以OVX +E2 组脑梗死体积最小 ,OVX组最大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均P <0 0 1)。凋亡细胞数OVX组明显多于OVX +E2 组 (P <0 0 5 )。结论 雌激素对缺血 再灌注后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是致死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尽管各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神经保护药物,脑梗死的治疗依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从内源性保护机制、谷氨酸受体的双向作用、非谷氨酸依赖的钙失衡损伤机制进行综述,进一步阐释脑缺血后神经血管的保护机制和损伤机制,以求突破神经保护研究的传统框架,寻找神经血管保护治疗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调节素1β(neuregulin1β,NRG1β)是否通过抑制自噬减轻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reperfusion,MCAO/R)损伤,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protein 1,Sirt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2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R组)、治疗组(NRG1β组)、激动剂组(SRT501组)、激动剂+治疗组(SRT501+NRG1β组)、抑制剂组(EX527组)和抑制剂+治疗组(EX527+NRG1β组),每组30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MCAO/R模型,线栓由颈外动脉插入颈内动脉18~22 mm,堵塞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缺血2 h后,缓慢拔出线栓,恢复脑血流22 h。EX527(5 mg/kg)、SRT501(100 mg/kg)于术前30 min腹腔注射,NRG1β(2μg/kg)于拔出线栓后由微量注射器注入颈内动脉。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采用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odi...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脑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脑组织中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AVP)的影响和脑保护作用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 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0),用Longa法评分,测定神经功能;干湿法测定脑水肿;TUNEL法凋亡染色。观察脑梗死灶半暗带区凋亡细胞的变化;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脑匀浆ANGⅡ及脑匀浆AVP,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脑水肿、半暗带区细胞凋亡程度均明显轻于缺血未治疗组(P〈0.05,P〈0.01,P〈0.01),血浆中的ANG Ⅱ水平则显著高于缺血未治疗组(P〈0.01),但脑局部ANGⅡ实验组与缺血未治疗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脑组织中的AVP明显低于缺血未治疗组(P〈0.01)。结论 氯沙坦可通过影响大鼠缺血再灌注脑局部ANGⅡ和AVP发挥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脑组织损害的机制,及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和尼莫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凝血酶或/和水蛭素注入SD大鼠尾状核,尼莫地平腹腔注射。采用干湿重法、免疫组化法、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及镜下观察在不同时点大鼠脑含水量、细胞骨架蛋白、神经元凋亡数及组织学改变。结果 (1)大剂量凝血酶组出现以下改变:早期(4h)明显味水肿,其高峰时间为24~48h,3d后水肿逐渐消退,7d趋于正常;细胞骨架蛋门出现不同程度变形甚至崩解,24h损伤进一步加重,导致不可逆损伤,3~7d神经细胞坏死;神经细胞凋亡,其高峰时间为24~48h,持续到7d;小剂量凝血酶组及生理盐水组无以上作用。(2)水蛭素能特异性抑制凝血酶的作用,而钙离子拈抗剂可减轻或延迟细胞的损伤。结论 大剂量凝血酶可导致脑水肿、脑细胞不同逆损伤及脑细胞凋亡,其高峰时间均在24~48h。早期干预可改善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和继发性神经几损伤,改善ICH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区皮层Smac/Diablo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在缺血后神经元凋亡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分别测定大鼠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在缺血区皮层Smac/Diablo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水平。结果Smac/Diablo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的改变呈时间依赖性;RT-PCR显示模型组大鼠在脑缺血3h就有明显的Smac/DiablomRNA表达上调,6h达高峰,持续至24h后逐渐下降,48h时恢复至缺血前水平;western blot显示在脑缺血后3h有Smac/Diablo蛋白表达的增加,6h时Smac/Diablo蛋白表达至高峰(P〈0.01),48h基本恢复到缺血前水平。结论Smac/Diablo在脑缺血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区皮层XIAP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缺血后抗神经元凋亡过程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测定脑缺血区皮层不同时间点XIAP表达的变化。结果XIAP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的改变呈时间依赖性;RT-PCR显示模型组大鼠在脑缺血后3h就有XIAP mRNA转录水平的明显上调,持续至24h后逐渐下降;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显示在脑缺血后6h有XIAP蛋白表达的增加,12h时XIAP蛋白表达至高峰(P〈0.01),48h基本恢复至缺血前水平。结论XIAP在脑缺血过程中可能具有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颈内动脉插线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经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3 ml/kg)干预治疗.Longa法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经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大鼠海马神经元JNK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神经元形态恢复,脑梗死体积缩小,大鼠神经行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通过下调JNK3表达水平而抑制细胞凋亡,缩小脑梗死体积,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动态观测了光量子疗法治疗血栓栓塞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局部血流量(rCBF)及脑水肿的变化。结果:缺血6小时经光量子血液治疗2小时后,rCBF于注后30min明显增加,达19.78%(P<0.01),以后各点维持在一定水平,2小时增加到19.30(P<0.05)。脑组织比重:缺血中心区未见明显改善(P>0.1)而半暗区组织比重非常明显增加(P<0.001),可见水肿明显减轻。说明光量子疗法增加rCBF,减轻半暗区水肿。  相似文献   

13.
在沙土鼠脑半球缺血模型上,观察了腺苷A1受体激动剂CHA(Cyclohexyladenosine)对缺血8h内的卒中发生率、卒中症状、以及脑水肿的影响。分析了脑水肿程度与卒中症状的关系。结果显示:CHA可以延迟沙土鼠缺血后卒中发生时间,降低卒中发生率,改善卒中症状,减轻缺血性脑水肿。卒中指数与脑组织比重呈明显的负相关。提示腺苷减轻脑水肿,可能是其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缺血预处理组大鼠钳夹阻断两侧颈总动脉15min;3天后,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线栓阻塞右大脑中动脉8h。非缺血预处理组除不钳夹阻断两侧颈总动脉外,其余步骤相同。右大脑中动脉阻塞8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及亚硝酸盐还原法测定大脑皮层及海马的NO含量。结果:(1)缺血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非缺血预处理组有显著改善(P<0.01);(2)缺血预处理组大鼠缺血侧和自身对照侧皮层、海马的NO含量较非缺血预处理组大鼠明显下降(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预处理对随后的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降低了脑组织的NO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TAT)3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与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的STAT3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结果 正常和假手术大鼠脑内以及脑缺血后的非缺血半球脑组织中未发现有STA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2小时在栓塞侧梗死区可见少量STAT3免疫阳性细胞,24小时后阳性细胞显著增多达高峰,在缺血侧纹状体和缺血皮质周边区表达最明显,1周后梗死周边区少数神经细胞仍有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STAT3活化及超量表达可能介导了缺血神经细胞信号转导过程,并参与了脑缺血神经细胞损伤与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甘露醇治疗缺血性脑水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重新评价甘露醇治疗脑水肿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线栓法制成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水肿模型,分别静注20%甘露醇1g/kg×6次、1g/kg×3次、0.5g/kg×3次,10分钟内输完,间隔2h一次。设6次、3次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后2h分别测定大脑两半球的脑组织水含量(BWC)。结果(1)3次(1g/kg)组脑水肿区BWC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而6次(1g/kg)组则无差别,6次组BWC明显高于3次组。(2)3次(1g/kg)及3次(0.5g/kg)组脑水肿区BWC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但两组间BWC无差别。结论半量及全量甘露醇治疗具有相同的脱水效果,但其效果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而减弱甚至可加重脑水种  相似文献   

17.
棓丙酯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棓丙酯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模型。观测神经功能学评分、脑梗死面积、光镜和电镜下形态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棓丙酯注射液能降低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学评分、梗死面积、缺血区脑组织MDA含量,并且能够减轻脑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损伤、升高SOD活性。结论棓丙酯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SOD活性、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