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113例周围型肺部病变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良性病变51例、恶性病变62例,术前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统计对比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90.27%(102/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33,P=0.000);穿刺后4例沿穿刺针出血,7例少量气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为诊断肺部疾病重要方式,准确性较高,且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常规检查不能确诊的周围型肺占位病变诊断率达74%~99%,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在90%以上。自1976年首次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以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虽然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但其仍然是有创性检查,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并发症;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对提高检查成功率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2007年1月至12月对300例影像学诊断为肺部占位病变的住院患者进行CT引导下肺穿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文献报道,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锋 《浙江临床医学》2014,(10):1568-1569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外周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肺外周占位病灶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析穿刺成功率、确诊率及并发症。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疾病确诊率90.7%(43例患者中39例确诊,其中恶性病变28例),发生并发症8例(气胸5例,咯血3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外周占位病变确诊率高,并发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开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肺周围性肿块的实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183例,以开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时间为节点分为A、B两组,分别计算两组诊断结果阳性率、转诊率,同时分析并总结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技术方法、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最终明确诊断56例(56/94),阳性率59.6%,B组最终明确诊断80例(80/89),阳性率89.9%,两组患者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肺周围性肿块阳性率高,并发症少,操作容易掌握,县级医院开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虽然CT、电子支气管镜、磁共振等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对肺周围性病灶的诊断,有时很难达到理想的确诊率。经皮肺穿刺是临床上对影像学、病理检查、电子支气管镜不能定性的肺部占位性病变进行病理取材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的方法。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并发症少、阳性率高,已逐渐成为早期诊断肺内周围型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方法。本院对32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联合同轴针吸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并发症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T引导下82例胸部病变两种不同穿刺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结果活检联合同轴针吸组检出恶性病变29例,良性12例,阳性率为89.1%;单纯活检组检出恶性病变24例,良性5例,阳性率为8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联合同轴针吸可提高临床诊断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术后的精心护理可及时发现穿刺并发症,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赵珊  张云辉  冯海萍 《新医学》2010,41(1):30-32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活组织检查(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应用手动弹簧切割活检针(德国产)对49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进行经皮肺活检,标本送病理活检,术后立即行CT扫描,观察有否气胸、病灶及穿刺道周围出血等并发症,与外科手术术后病理或内科治疗的疗效比较,计算其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49例中,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肺癌13例,淋巴瘤2例,结核18例,炎性假瘤7例,2例未能明确诊断(手术病理证实为腺癌),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7%,肺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85%,并发症发生率为10%。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方法简便、诊断准确率高,且并发症少,是肺周围型病变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刘炽华  李美璐 《全科护理》2014,(20):1889-1890
[目的]总结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前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198例病人采用CT引导下自动弹簧切割式活检针行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结果]198例周围性局灶性肺或胸膜病变病人均1次穿刺成功。[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简便易行、准确度高、诊断率高、病人痛苦小、肺组织损伤轻、并发症少,术前做好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是穿刺成功的关键,术后细心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方法:对42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肺周围性结节或肿块患者,进行术前指导、术中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及加强护理.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穿刺后胸痛10例(23.8%),其中包括气胸3例(7.14%),咯血4例(9.52%).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精心护理、严密观察是穿刺成功、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对肺部周围型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5例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病例的相关资料。结果55例中50例有阳性结果,并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活检阳性率达90.91%,余5例未能取出病变组织。并发症:术后胸部胀痛不适2例,少量咯血3例,气胸2例,出现晕厥和血压轻度下降1例。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和并发症少的优点,对肺部周围型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外周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2月影像学检查为肺部外周占位性病变的67例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比较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及并发症情况,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外周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所有患者穿刺活检均成功,成功率100.0%;66例病理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为98.5%;66例阳性病例中,肺部恶性肿瘤54例(分别为腺癌24例、鳞癌20例、小细胞癌7例、腺鳞癌2例、复合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炎性假瘤5例,结核7例;出现并发症10例(14.9%),其中少量气胸3例(4.5%),术中或术后少量咯血7例(10.4%)。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外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可以指导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106例,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恶性肿瘤96例,结核3例,慢性炎症4例,3例未确诊者行手术治疗,诊断恶性肿瘤2例,结节病1例。穿刺术后出现少量咯血2例,胸痛3例;出现气胸8例,仅1例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诊断率高,适用于距胸膜较近的病灶诊断。病灶距胸膜较远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检查,气胸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型臂透视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周围型占位病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经胸片和CT诊断为肺部周围型占位病变患者95例,应用C型臂x线增强器-电视系统透视穿刺活检,分析其准确率和并发症。结果:穿刺病理活检明确诊断83例,准确率为87.3%,并发气胸18例占18.9%,肺出血15例占15.7%,咯血5例占5.3%。结论:C型臂透视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周围型占位病变中的定性诊断是实用的和有效的,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开胸探察手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高额经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在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经CT诊断但超声检查不能显示的肺部周围型病变灶,在实时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 32例病灶中,30例穿刺成功,成功率93.8%,2例穿刺不成功(6.2%),2例术后发生少量咯血,余无明显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6.3%。  相似文献   

15.
对于肺部周围型病变,纤维支气管镜难以获取活检组织,痰脱落细胞学阳性率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获取肺部病变组织,提高了确诊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弥补了影像学及气管镜等检查的不足.本院自2008~2010年对20例肺外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在CT引导下使用Precia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现对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CT导引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对肺部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对肺部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02例肺部占位病变患者,应用活检枪行CT导引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术,统计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以及并发症,计算穿刺切割活检阳性率。结果:经皮穿刺切割活检组织经病理学诊断97例,其中鳞癌39例,腺癌34例,小细胞肺癌2例,恶性肿瘤(类型不定)5例,转移腺癌1例,间皮瘤1例,炎性假瘤1例,脓肿2例,结核球6例,霉菌球1例,慢性炎症5例。穿刺切割活检阳性率为95.1%。并发症:气胸9例(8.8%),出血4例(3.9%)。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阳性率高,并发症轻,是一种安全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于肺部周围型病变,纤维支气管镜难以获取活检组织,痰脱落细胞学阳性率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获取肺部病变组织,提高了确诊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弥补了影像学及气管镜等检查的不足.本院自2008~2010年对20例肺外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在CT引导下使用Precia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现对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62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结果,探讨诊断肺部占位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八六医院肿瘤内科2008-07-2010-07 62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析其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62例患者进行肺穿刺活检术,60例获到了明确的病理诊断,成功率达96.8%,并发症发生率为8.06%。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准确率高,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肺部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19年12月接收治疗30例疑似周围型肺癌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作两组,每组15例。其中,甲组患者实施支气管镜肺活检术,乙组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比两组患者两种方式下对周围型肺癌的确诊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确诊率高于甲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疑似周围型肺癌的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进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确诊率,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引导方法经皮肺穿刺诊断肺占位病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引导方法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9例肺占位病变患者分别选用CT、B超、模拟定位机三种不同引导方法进行经皮肺穿刺,对其阳性(明确病理诊断)率、病理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9例患者总阳性率为96.72%,其中CT引导组阳性率96.41%,模拟机引导组阳性率96.53%,B超引导组阳性率97.35%。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穿刺中发生各种并发症46例,总发生率为8.86%,主要为气胸。结论根据肺占位病变特点选用不同引导方法进行经皮肺穿刺,可获得更高的阳性率,且并发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