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阿克苏不同民族、性别成人胃食管反流病及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阿克苏地区上消化道症状患者650例,进行胃镜、病理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3C呼气试验。结果:(1)阿克苏地区汉族和维族胃食管反流病检出率分别为14.2%和26.1%,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分别为7.6%和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阿克苏地区男女胃食管反流病检出率分别为12.9%和14.4%;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分别为9.7%和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阿克苏地区汉族和维族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4.0%和23.1%,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5.0%和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克苏地区不同民族的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维族为高;而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及慢性胃炎中的检出率,进一步探讨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具有典型烧心、反酸等反流症状的患者经胃镜及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及反流性食管炎,并同时做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 317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209例(65.93%),胃镜及病理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62例(19.56%),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36例(58.71%),慢性胃炎共305例(96.83%),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285例(81.43%),反流性食管炎及慢性胃炎同时存在53例,其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33例(62.26%),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反流性食管炎随病情加重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检出率逐步下降,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感染的检出率低于慢性胃炎,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呈负相关,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中可能有—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7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镜检查时取活检行快尿素酶检测幽门螺杆菌,病理检查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萎缩程度,住院患者同时行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对照组为78例无反流性食管炎的同期就诊患者。结果 78例反流性食管炎组幽门螺杆菌阳性者24例(31%),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为54例(68%),统计性食管炎的幽门螺杆菌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及慢性萎缩性胃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胃食管反流病和浅表性胃炎患者胃镜检查时,行快速尿素酶方法检测以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别比较胃食管反流病组与浅表性胃炎组(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43%,对照组中感染率为56.94%,胃食管反流病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Barrett食管的临床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Barrett食管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特点。结果:32例Barrett食管患者中临床出现反酸25例(78.1%)、胸骨后疼痛22例(68.8%)、烧心感18例(56.3%),无症状者6例(18.8%),胃镜检查伴有反流性食管炎表现者27例(84.4%),胆汁反流者10例(31.3%),病理检查结果全部病例食管下段均有柱状上皮化生。结论:Barrett食管多见于老年人,是反流性食管炎发展的结果,具有恶变为食管癌的潜在危险,其确诊须组织病理检查,内科治疗只能缓解及改善症状,发现恶变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方法 7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90例胃镜检查诊断为轻度慢性胃炎者为对照组,2组均行1 4C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Hp感染率31.4%,对照组5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Hp感染率较低,Hp可能对反流性食管炎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梁红亮  杨曦  陈旭平  蒋志凌 《华西医学》2012,(10):1479-1482
目的探讨和分析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1月间胃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334例,所有患者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其中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消化性渍疡57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02例。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1.6%,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患者中最多见并发消化性溃疡,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患者中最多见并发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解剖结构和动力障碍性疾病绝大多数并发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A和B级反流性食管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患者多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患者。在A级反流性食管炎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28.0%,B级为8.4%,C+D级为0.O%。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反流性食管炎多并发于消化性溃疡,提示幽门螺旋杆菌对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人24h食管pH值监测结果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人24 h食管监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Barrett’s食管、咽部异物感及慢性咳嗽、哮喘病人进行24 h食管pH值监测及护理。[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组pH值〈4的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 min次数、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糜烂性反流病组和Barrett’s食管组pH值〈4的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 min次数、pH值〈4总时间百分比(%)、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Barrett’s食管和咽部异物感及慢性咳嗽与异常胃食管反流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指压法幽门成形术预防胃排空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食管贲门癌根治术;研究组患者在施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的同时,附加指压法幽门成形术.结果 研究组患者出现胃排空障碍0例,反流性食管炎1例,约占0.26%;对照组患者出现胃排空障碍6例,约占1.61%,反流性食管炎9例,约占2.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指压法幽门成形术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吻合后胃排空障碍,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与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过胃镜确诊的RE患者203例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16例,并在内镜下取两块黏膜组织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结合病理学检查(Giemsa染色)比较两组HP感染率,并将反流性食管炎按洛杉矶分类法分级,比较各级反流性食管炎的HP感染率。结果:203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HP感染率为37.93%,对照组为6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流性食管炎A、B、C、D级HP感染率分别为40.45%、37.33%、34.62%、3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呈现反流性食管炎等级越轻,HP感染率越高的趋势。结论:HP感染有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