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兰序群 《华西医学》2009,(11):3037-3038
目的:通过脐带绕颈圈数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分式。方法:就我院942例临床分析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绕颈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脐带绕颈2~3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必要时行剖宫产。脐带绕颈2~3周者,建议孕妇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头位脐带绕颈3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①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②比较脐带绕颈周数对围生儿影响。结果:脐带过短组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正常组(p〈0.01).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为23.01%,新生儿窒息率为7.67%。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的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原因。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分式。方法 200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抽取无脐带绕颈的孕妇30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绕颈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绕颈≥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脐带绕颈1周者,鼓励自然分娩。脐带绕颈≥2周者,加强监护,适时剖宫产。  相似文献   

4.
周江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50-1351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产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22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分为脐带绕颈组与无脐带绕颈组,探讨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比较脐带绕颈与不绕颈者及脐带绕颈周数对围生儿的影响;分析因脐带绕颈致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的情况。【结果】脐带过短组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正常组(P〈0.01);脐带绕颈致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上升,绕颈周数越多,其发生率越高;脐带绕颈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原因。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脐带绕颈使剖宫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经超声诊断的胎儿脐带绕颈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并了解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经超声诊断的胎儿脐带绕颈280例中,产后证实有脐带绕颈276例,诊断正确率98.6%。绕颈1周215例,绕颈2周56例,绕颈3周5例,4例无脐带绕颈,假阳性率1.4%。本组276例胎儿脐带绕颈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47例,占17.0%,羊水胎粪污染52例,占18.8%,新生儿窒息13例,占4.7%。结论应用超声诊断脐带绕颈,不仅非常直观、明确,还可以直接显示脐带缠绕的部位,可根据脐带压迹的形态确定缠绕的周数、根据压迹的深度确定缠绕的松紧程度等。脐带绕颈的产前超声诊断十分重要。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提供一个可靠的诊断依据,从而便于临床医生对于脐带绕颈患者加强产时胎儿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采取妥当的处理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因脐带绕颈导致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
头位妊娠脐带绕颈5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殊  徐峰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215-2216
目的:探讨头位妊娠脐带绕颈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及胎儿窘迫时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方法:对590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者及780例胎儿脐带无绕颈者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对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分娩胎儿窘迫时阴道顺产、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3种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胎儿脐带绕颈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胎儿脐带无绕颈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阴道试产中阴道顺产率71.9%。头位分娩脐带绕颈胎儿窘迫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急诊剖宫产组最低,急诊剖宫产组与阴道顺产组、急诊剖宫产组与产钳助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阴道顺产组与产钳助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可引起胎儿窘迫,但对无产科剖宫产指征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产妇可给予阴道试产机会,当出现胎儿窘迫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极为重要,原则上应使胎儿尽快脱离母体,不宜强行阴道助产。  相似文献   

7.
脐带绕颈经阴道试产1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继红  骆碧林  黄浩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428-1429
目的:对胎儿脐带绕颈者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收集脐带绕颈初产妇180例为研究组,抽取同期无脐带绕颈初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产程进行动态观察,对其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状况、新生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道分娩率,研究组为76.1%,对照组为82.0%,胎儿窘迫发生率,研究组为13.9%,对照组为9.0%;新生儿窒息率,研究组为6.1%,对照组为4.0%。两组的阴道分娩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纯脐带绕颈不能成为剖宫产指征,在严密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其阴道分娩率可达76.1%。  相似文献   

8.
脐带缠绕2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产程,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我院分娩发生脐带缠绕237例(观察组)与无脐带缠绕703例(对照组)进行总体对比研究,从中选择条件为足月妊娠、新生儿体重2500-4000g阴道分娩的妇产妇共384例,其中脐带缠绕104例(A组)与无缠绕280例(B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脐带缠绕与无缠绕组在剖宫产、阴道手术助产、产程,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方面均无显性差异(P>0.05)。但在胎儿窘迫方面有不同结果:总结资料显示,脐带缠绕儿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脐带缠绕儿,两组有显差异性(P<0.01)。而阴道分娩组的资料显示胎儿窘迫发生率两组无显差异(P>0.05)。脐带绕颈3周共有3例,均为剖宫产分娩,结论:总体而言,脐带缠绕容易发生胎儿窘迫,孕期,产时应加强监护,及早发现胎儿窘迫情况,尽快结束分娩,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绕颈3周以上,剖宫产分娩为宜,以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脐带是母体与胎儿进行血气交换的必由通道 ,脐带绕颈不同程度影响胎儿血气交换 ,严重时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现将我院 5 86例胎儿脐带绕颈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8年元月~ 2 0 0 1年 12月在我院分娩婴儿总数为 2 810例 ,胎龄均 >3 8周 ,其中发生脐带绕颈 5 86例 ,发生率 2 0 85 %。 5 86例中阴道分娩 3 48例 ,剖宫产 2 3 8例。1 2 脐带绕颈对围产期母婴的影响  (1)对产程的影响 :脐带绕颈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产程延长或滞产 ,本组 5 86例中 ,发生产程延长或滞产及继发宫缩乏力者 10 3例 ,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B超产前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04年4月-2007年4月在我院产科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于产前1~2周内常规B超检查有无脐带绕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脐带绕颈组阳性符合率91.3%。对照组阴性符合率92.1%。脐带绕颈组手术率50.3%,对照组36.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脐带绕颈组胎儿宫内窘迫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简单、安全、准确性高,有利于提高正确处理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水平。  相似文献   

11.
脐带绕颈1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颖 《现代康复》1998,2(12):1386-1387
目的:对脐带绕颈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脐带绕颈191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脐带绕颈使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上升。绕颈周数越多,其发生率越高,脐带绕颈还可导致产程异常.但同期分娩总数的手术产率无显差异。B超及胎心监护可提高产前诊断脐带绕颈率。及早发现脐带绕颈导致的各种胎儿危象。当脐带绕顼伴有脐带过短或相对脐带过短时,则会危及胎儿。一旦有严重胎儿心率(FHR)变异性减速或同时混合晚期减速,应尽快结束分娩。分娩方式则应结合宫颈扩张程度与先露的高低而决定。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宜采取剖宫产。万不可以脐带绕颈放宽剖宫产指征。但脐带绕颈周数大于或等于3周,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升高.经阴道分娩危险性较大时,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结论:提高产前诊断脐带绕颈率.有利于正确处理产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达到优生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分娩总数2425例中,脐带绕颈348例,脐带绕颈发生率14.4%,选择脐带绕颈348例进行临床分析:(1)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2)分析脐带绕颈与新生儿性别的关系。(3)分析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及对围产儿的影响。结果: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关系;脐带长度与绕颈周数成正比例关系;以脐带长度≥70cm绕颈者居多,占86.5%。脐带绕颈的诊断以B超为主,准确率为93.1%,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23.9%,新生儿窒息率8.3%。无发生死胎,死产。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因素。脐带绕颈与新生儿性别无显著差异;与围产儿关系密切。孕期B超准确率高。分娩方式仍以正常分娩居多.占52.3%.剖宫产次之,剖宫产率47.7%。  相似文献   

13.
脐带绕颈的预测及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的预测手段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分析2000年1月-2001年12月间分娩的1630例临床资料。结果:脐带绕颈占30.859%,B超检查结合胎儿监护预测脐带绕颈的敏感度为93.645%,特异性为99.121%,诊断符合率97.626%。脐带绕颈者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无脐带绕颈者,尤以绕颈三圈者更为明显。结论:B超结合胎儿监护为安全、简便、理想的脐带绕颈的预测手段。脐带绕颈者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窘息发生率增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选择适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避免处理不及时和过分干扰。  相似文献   

14.
98例过期妊娠分娩方式及终止妊娠时间对围产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分析了本院 98例过期妊娠病例和 1 82例延期妊娠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时间及围产儿情况 ,提出选择适当时机 ,适宜的、方式终止妊娠 ,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1 临床资料过期妊娠组 98例 ,其中剖宫产 5 8例 ,阴道产40例 ,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33例 ,新生儿窒息 30例。延期妊娠组 (孕 41~ 41 +6周 ) 1 82例 ,其中剖宫产 30例 ,阴道产 1 5 2例 ,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2 8例 ,新生儿窒息 2 0例。过期妊娠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阴道产组 (表 1 ) ;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延期妊娠 (表 2 )。表 1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提示胎儿脐带绕颈孕妇临产后间断胎心监护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2月~2006年7月高安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脐带绕颈的100例孕妇,入产房后,常规采用外监测法进行间断性产时胎心监护。结果100例超声提示脐带绕颈孕妇中,发现重度变异减速及频发晚期减速不祥图形24例(占24%),发生在潜伏期者4例(占16.7%),活跃期18例(占75%),第2产程2例(8.3%),均及时改行急诊剖宫产。无重度新生儿窒息,轻度新生儿窒息3例,全部复苏成功,无围生儿死亡。结论对产前超声提示脐带绕颈孕妇进行全产程间断胎心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早处理,可有效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和围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孕妇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PPROM孕妇256例,根据破膜后残余宫内的羊水指数(amnioticfluidindex,AFI)值分为AFI≤5cm组84例,AFI〉5cm组172例,比较2组破膜时间〈48h、48h~7d、〉7d的临产率,分娩方式,羊水污染、胎儿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AFI≤5cm组剖宫产率为83.3%,破膜时间〈48h临产率65.5%,羊水污染发生率为57.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4.3%,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为30.9%,晚期减速发生率为23.4%,重度变异减速发生率为38.1%;AFE〉5cm组剖宫产率为29.7%,破膜时间%48h临产率18.0%,羊水污染发生率为17.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1%,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为3.5Yoo,晚期减速发生率为3.5%,重度变异减速发生率为5.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i0.05)。结论PPROM严重威胁母婴安全,AFI可作为监测母婴安全和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头位妊娠脐带绕颈中围产儿预后的分析,探讨脐带绕颈是否应成为剖宫产指征。方法:将正常头位妊娠1 348例分为两组(脐带绕颈组468例,无脐带绕颈组880例)进行分析,了解脐带绕颈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在阴道分娩和产程的不同阶段,其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等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脐带绕颈组剖宫产率显著升高,剖宫产中胎儿窘迫率脐带绕颈组反而低于无脐带绕颈组,差异有显著性;此外,脐带绕颈中阴道分娩者胎儿窘迫率明显低于剖宫产分娩者。结论:脐带绕颈显著增加了选择性剖宫产率,但脐带绕颈与围产儿预后不良之间无特异性关系,因此不应成为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8.
单胎头位脐带缠绕35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脐带缠绕对围产儿的影响,以期确定脐带缠绕的合适处理方法及恰当的剖宫产指征。方法 对我院1997-01~2000-12单胎头位脐带缠绕35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缠绕的部位,周数,分娩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脐带绕颈1-2周组与无脐带缠绕组在胎儿窘迫,新生儿室息,新生儿死率方面均无显差异(P>0.05),脐带绕 颈3周和绕身,肢体组与无脐带缠绕组比较,胎儿窘迫率有极显升高(P<0.01)。胎儿重度窒息率有显升高(P<0.05)。脐带缠绕儿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在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率方面均无显差异(P>0.05),结论 产前B超提示脐带绕颈1-2周妊娠期,分娩期应加强监护,不作为剖宫产指征,产前B超提示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应视为剖宫产指征。产程中胎心电子监护反复出现中~重度变异减速或伴有其他异常胎心图应急诊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儿窘迫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51例胎儿窘迫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分析。结果:351例胎儿窘迫相关因素:脐带48.15%,胎盘18.18%,羊水11.40%,母体3.99%,胎儿2.56%,产力6.25%,不明原因9.66%。分娩方式对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以臀位助产发生率最高(P〈0.01)。结论:胎儿窘迫受多种因素影响,及时恰当干预,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脐带绕颈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脐带绕颈191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脐带绕颈使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上升。绕颈周数越多,其发生率越高。脐带绕颈还可导致产程异常,但同期分娩总数的手术产率无显著差异。B超及胎心监护可提高产前诊断脐带绕颈率,及早发现脐带绕颈导致的各种胎儿危象。当脐带绕颈伴有脐带过短或相对脐带过短时,则会危及胎儿。一旦有严重胎儿心率(FHR)变异性减速或同时混合晚期减速,应尽快结束分娩。分娩方式则应结合宫颈扩张程度与先露的高低而决定。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宜采取剖宫产,万不可以脐带绕颈放宽剖宫产指征。但脐带绕颈周数大于或等于3周,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升高,经阴道分娩危险性较大时,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结论:提高产前诊断脐带绕颈率,有利于正确处理产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达到优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