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β-hCG放射免疫药箱的制备和操作程序。28例非妊娠妇女血清测定的结果表明,应用β-hCG 抗血清(SB_6)与正常生理状况下血清中LH 无明显交叉反应。3例排卵后5~7天测得β-hCG 为阳性,与以后临床诊断早孕相吻合。448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hCG 测定结果表明,妊娠7.5~14周时有一高峰(33~44I.U./ml);16周时达低值,以后维持在这一水平(9~22I.U./ml)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采用特殊方法测定血清β-hCG,4h内出结果,以便使腹腔镜检查能在同一天进行诊断程序。 对每例患者采集病史后行尿hCG试验,对尿hCG试验阳性者行超声扫描,如扫描时发现为异位妊娠而行腹腔镜检杏。如经阴道超声扫描既未发现宫内妊娠也未发现宫外妊娠,则行血清β-hCG测  相似文献   

3.
牛志宏  冯云  陈骞  张爱军  孙贻娟 《生殖与避孕》2012,32(9):578-581,588
目的:探讨人重组促卵泡素(rFSH)联合高纯尿促性素(HP-hMG)促排卵方案中hCG注射日血清β-hCG水平与促排卵结局的关系。方法:共129个促排周期纳入研究,其中67个长方案周期,62个拮抗剂方案周期。各个方案中,患者根据hCG注射日血清β-hCG水平分为<平均水平组和>平均水平组。结果: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组的患者hCG注射日血清平均β-hCG分别为0.9mIU/ml和1.1 mIU/ml。各个方案中,<平均水平组和>平均水平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促排卵特征和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长方案中,血清β-hCG≥0.9mIU/ml的患者较<0.9 mIU/ml的患者获得可用胚胎率更高(62.1%vs 53.6%,P=0.05);拮抗剂方案中,血清β-hCG≥1.1 mIU/ml的患者较<1.1 mIU/ml的患者获得可用胚胎率更高(57.8%vs 46.7%,P=0.06)。结论:在人重组促卵泡素联合高纯尿促性素促排卵方案中注射hCG日血清β-hCG水平与可用胚胎率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检测血清β-hCG各种手段的发展,明显促进了滋养层疾病的治疗与随访。但在一些病例,血清大量β-hCG可导致高水平的“倒钩效应(hook effect)”,造成血中低水平的假象,使对病人的治疗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当这种病人的血清稀释后,则会发现其hCG水平实际很高。1985~1990年Beilinson医疗中心妇科肿瘤科共诊治93例完全性葡萄胎患者。其中2例出现大量β-hCG导致的高水平倒钩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停经45 d内的可疑早期异位妊娠患者83例,行阴道后穹隆穿刺取得腹腔液,同时进行腹腔液及静脉血清β-hCG、E2、P定量测定,以腹腔液β-hCG/血清β-hCG的比值分组,临床追踪妊娠预后,以腹腔镜手术病理诊断或诊刮病理诊断作为明确宫内、外妊娠的依据,并将腹腔液β-hCG/血清β-hCG的比值与妊娠结局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腹腔液β-hCG/血β-hCG比值1者均为输卵管妊娠;腹腔液β-hCG/血β-hCG比值1者均为宫内妊娠,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液及血清E2、P值明显低于宫内妊娠者,E2、P的腹腔液与外周血比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行后穹隆穿刺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腹腔液β-hCG/血β-hCG的比值是早期输卵管妊娠的准确诊断依据,凡腹腔液β-hCG明显高于静脉血β-hCG者为输卵管妊娠,反之为宫内妊娠,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绒毛膜癌是死亡率极高的一种妇科肿瘤,随着化疗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该病也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恶性肿瘤常伴有高钙血症的发生,但高钙血症在绒毛膜癌中的发生率极低.报告1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高达1400588.00 IU/L,且以高钙血症为突出表现的极高危绒毛膜癌(Ⅱ,13)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以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移植胚胎数和着床胚胎数与妊娠早期血清β-hCG值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IVF/ICSI新鲜胚胎移植后820个宫内妊娠周期,根据移植胚胎数及移植后35 d B超显示的妊娠囊数分组,比较移植14 d、18 d血清β-hCG水平及其上升幅度。结果:不同移植胚胎数相同妊娠囊数组间比较血清β-h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血清β-hCG水平:三妊娠囊组>双妊娠囊组>单妊娠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CG上升幅度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胚胎数对妊娠早期血清β-hCG无直接影响;着床胚胎数影响妊娠早期血清β-hCG水平。妊娠囊越多,其hCG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VF-ET周期中控制性超排卵后应用外源性hCG后血β-hCG水平是否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注射hCG剂量均为10000IU的288个IVF-ET周期,分析12h后血β-hCG值与BMI的关系。结果:以血β-hCG水平分成3组,各年龄、不孕年限等均无统计学差异。随血β-hCG水平升高,BMI呈下降趋势。血β-hCG低水平组(<289.6mIU/ml)BMI最高,高水平组(>482.7mIU/ml)最低,其中低水平组与中水平组(289.6~482.7mIU/ml)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CG对卵子成熟很关键,注射hCG后血β-hCG水平受BMI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移植胚胎数和着床胚胎数与妊娠早期血清β-hCG值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IVF/ICSI新鲜胚胎移植后820个宫内妊娠周期,根据移植胚胎数及移植后35dB超显示的妊娠囊数分组,比较移植14d、18d血清β-hCG水平及其上升幅度.结果:不同移植胚胎数相同妊娠囊数组间比较血清β-h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血清β-hCG水平:三妊娠囊组>双妊娠囊组>单妊娠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CG上升幅度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胚胎数对妊娠早期血清β-hCG无直接影响;着床胚胎数影响妊娠早期血清β-hCG水平.妊娠囊越多,其hCG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在子宫颈癌患者病变组织的表达。方法 本实验共研究通过活检或刮除术收集的不同临床分期的92例子宫颈癌标本,其中79例为鳞癌,11例为腺瘤,2例原位癌,通过免疫过氧化酶实验技术应用β-hCG抗体,检测相应抗原在宫颈癌石蜡包埋切片中的表达。结果 77%(69/90)的宫颈癌患者βhCG抗体表达为阳性,鳞癌阳性例数80%(63/79)明显多于腺癌55%(6/11),β-hcG抗体在宫颈癌晚期患者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患者(71%和29%)。结论 产生β-hcG的肿瘤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hCG放射免疫法对早孕的快速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种β-hCG抗血清SB-6和LB-85,建立了2小时快速放射免疫法,灵敏度为10mIU/ml,NBS<5%,批内测定误差<11%,批间误差<15%,临床准确性和特异性都为100%。37℃抗原抗体温育2小时达到平衡状态。调查了61例新婚妇女血清hCG水平,于月经周期22~29天诊断出其中14人已妊娠,hCG水平大于10mIU/ml;另47例未孕,hCG水平低于10mIU/ml。最早诊断时间为排卵后第8天。用两种方法,快速法和标准法(24小时)同时测定61例新婚妇女,43例闭经妇女和107例葡萄胎患者血清hCG水平,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有十分显著相关性,r=0.94,p<0.001,y=19.55+0.93x。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孕酮(P)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异常宫内妊娠的预后进行判定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治的有阴道出血的早期异常宫内妊娠患者,自就诊之日起动态监测血清P及β-hCG,计算P及β-hCG的变化率,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共有12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其妊娠结局的不同分为: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43例)、稽留流产组(37例)、难免流产组(41例)。难免流产组第二次检测的β–hCG及P值均低于第一次检测的结果 (P〈0.001);另外两组第二次检测的β–hCG均高于第一次检测的结果 (分别为P=0.006及P〈0.001),而P的两次检测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947及P=0.05)。β-hCG的变化率以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为最大(与另外两组比较,均为P〈0.01),稽留流产组最小(与另外两组比较,均为P〈0.01)。P的变化率以难免流产组为最大(与另外两组比较,均为P〈0.01),而另外两组P的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6)。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及β–hCG可以简单、快速的诊断难免流产,而动态监测血清P及β-hCG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可以为临床上鉴别稽留流产及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的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合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64例CSP患者的治疗情况.27例患者入院前曾在外院误诊为早孕、不全流产、宫颈妊娠等而采用不同的治疗(均失败),37例患者因阴道不规则流血且有剖宫产史首诊于本院.所有患者入院后行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测定、阴式三维彩超检查.结果 63例CSP患者采用超声监测下宫腔镜CSP病灶切除术,1例采用腹腔镜监测下宫腔镜CSP病灶切除术,均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7例外院转诊患者经本院宫腔镜手术处置后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时间及包块完全吸收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11±4)、(35±10)d],而本院首诊患者分别为(22±7)、(49±11)d,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CSP患者中,有7例进行了二次宫腔镜手术;1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绒毛膜癌,其余患者术后诊断与术前的CSP诊断符合.结论 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有发生CSP的可能,诊断时要注意CSP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并对确诊病例采取个体化治疗;超声监测下宫腔镜CSP病灶切除术是治疗CSP的有效措施,病灶切除确切,可保留子宫.经术后随访,血清β-hCG水平下降迅速,局部包块吸收较快.  相似文献   

14.
从用免疫学方法查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来,发明了试管法血凝抑制试验和玻片法乳胶凝集抑制试验,但其敏感度在500~1,000IUhCG/L。第二代血凝抑制试验采用β-hCG 的单克隆扰血清,敏感度提高到250IUβ-hCG/L。本文评价用灵敏度为150IU hCG/Lβ-hCG 单克隆抗体血凝抑制试验多中心比较性试验结果。方法:在5个不同中心,将尿标本同时进行敏感度在150IU hCG/L的β-hCG 单克隆抗体试验与不同敏感度的 hCG 妊娠试验。共测定1,066份标本,包括40岁以上妇女的108份,已知妊娠妇女389份和根据病史明显非孕妇女569份。评价结果不一致的标本再用放免测定法(RIA)复查β-hCG。结果可见40岁以上妇女尿标本中1份 ETTM  相似文献   

15.
血清、尿及体液中存在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相关分子,可在妊娠、滋养层疾病、睾丸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和某些非滋养层病的患者中检测到.但是,由于hCG相关分子在不同疾病中结构、大小和含量变化很大以及标本中的干扰物质,在用品牌hCG试验诊断和监测滋养层疾病时常产生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造成漏诊或不必要的临床干预.综述hCG相关分子与滋养层疾病的关系和防止假阳性结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血清、尿及体液中存在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相关分子,可在妊娠、滋养层疾病、睾丸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和某些非滋养层病的患者中检测到。但是,由于hCG相关分子在不同疾病中结构、大小和含量变化很大以及标本中的干扰物质,在用品牌hCG试验诊断和监测滋养层疾病时常产生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造成漏诊或不必要的临床干预。综述hCG相关分子与滋养层疾病的关系和防止假阳性结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肺转移患者肺叶切除术指征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肺转移患者的手术指征。方法通过医院病案数据库,调用1990—2003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29例Ⅲ~Ⅳ期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治疗记录,收集肺转移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及化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降至正常(<2IU/L)后肺内带瘤随诊的患者,对符合入选条件的9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41例中,行肺叶切除术者6例,病理检查病灶全为坏死结节;化疗后血βhCG正常后肺内带瘤随诊者35例,随诊6个月~11年,病情均稳定。绒毛膜癌肺转移患者54例中,行肺叶切除术者29例,其中病理检查病灶为出血坏死组织、无活性肿瘤细胞者(定为病理阴性)17例,病灶内仍有活性肿瘤细胞残留者(定为病理阳性)12例;化疗后血βhCG正常未手术的带瘤随诊者25例,其中病情进展5例,病情稳定20例。绒毛膜癌肺叶切除术后病理阳性及带瘤随诊病情进展患者在年龄、临床分期、末次妊娠性质等方面与肺叶切除术后病理阴性及带瘤随诊病情稳定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血βhCG从10IU/L降到2IU/L以下所需的化疗疗程数及总疗程数比较,前者却明显多于后者(P=001,P=0001)。结论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可经化疗治愈,化疗后未完全消失的肺部阴影可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孕母血清高糖基化hCG(HhCG)用于孕中期产前筛查21-三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Nichols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分析仪测定115例孕15~20周的孕妇(包括17例21-三体妊娠和98例正常妊娠)的血清高糖基化hCG水平。结果 17例21-三体妊娠的孕妇HhCGMoM值中位数为10.11,约是正常妊娠中位数值(3.55)的3倍。将115例孕妇按AFP、F-β-hCG筛查结果分成21-三体妊娠者和高风险、低风险正常妊娠3组,3组数据呈对数正态分布,组间比较,21-三体妊娠孕妇HhCGMoM值高于高风险、低风险正常妊娠(P0.02、P0.001)。除此,17例21-三体妊娠者HhCGMoM值均大于2.9(文献提示的21三体高风险判断阈值);2例AFP、F-β-hCG产前筛查为假阴性患者其HhCGMoM值分别为7.5、10.11,均大于2.9。结论 21-三体妊娠者孕中期血清HhCG较正常妊娠升高,血清HhCG指标有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β-hCG的放射免疫测定是目前滋养叶疾病诊断和随访的最好指标。血清中hCG与脑脊液(CSF)中的比例可用于鉴定脑转移。 SP 1由滋养层产生,且发现于滋养叶疾病患者的血清中。血清β-hCG通常SP1高,极少病人β-hCG测不到时能测出SP1(Searle等,1968)。Soma等(1981)测定5例滋养叶疾病病人CSF中SP1的浓度发现SP1仅出现在脑转移的病人中,指出在处理此等病人时SP1可作为另一肿瘤标记。本文测定许多滋养叶疾病患者SP1在血清和CSF中的水平以查明SP1水平和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是否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应用β-hCG单克隆抗体检测hCG已获得更高的敏感性.五个实验室共测定1,066个尿样本,其中108个取之于40岁以上妇女,389个取之于已孕妇女,569个取之于非孕妇女,每个尿样本同时用下述二种方法进行测定:(1)用150IUhCG敏感度的β-hCG单克隆抗体试验(简称ETTM);(2)用5个实验室中常规应用的不同敏感度的hCG妊娠试验,进行估价时结果不一致的所有尿样本用放免方法(RIA)重新测定β-hCG.40岁以上妇女组的108个尿样本检测结果:第一实验室中尿样本ETTM为阳性,但hCG妊娠试验为阴性,其敏感度为250IUβ-hCG/L,RIA测定结果为52IU hCG/L,相反,第二实验室2个尿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