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性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从人的本质谈起 中国古代认为性是人的一种本质,是人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孟子》书上说:"食、色,性也",《礼记》上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所以古人讲"性命"二字,没有"性"也就没有"命".  相似文献   

2.
王忠 《中国性科学》2014,(10):I0001-I0001
<正>性,远不是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但没有性,则生活可能变得索然无味。人类社会的延续离不开性,正如古人所云"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人是性生活的实践产物,有"性"才有"命",同时健康科学的性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古往今来,性及性科学的研究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依据不同的社会背景,采用相应的手段加以研究和传播。然而,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男性被认为是家庭的支柱,必须表现出强者风范,承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核心内涵是两个:一是获取能量,新陈代谢;二是繁衍后代,种族延续。对此,先贤孟子将其作了入木三分的阐述:"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这里的"色"即是性与生殖,这里的"性"是事物的原本属性,是"道"。  相似文献   

4.
性科学(Sexology)是以人类的性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人类生命的延续离不开性,正如古人所云"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这里的"食"是获取能量,这里的"色"就是生殖、享乐和健康,这里的"性"即是本性和本质之意,就是生命的核心内涵。人是性生活的实践产物,人类科学和健康的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性及性科学的研究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依据不同的社会背景,采用相应的手段加以研究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西南医院座落在两山环抱、江水回绕的山城重庆。其前身是国民政府"中央医院",1929年始建于南京,1941年迁至重庆,1951年定名为"西南医院",现为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相似文献   

6.
阅读"从语源学和语义学看'Homosexuality'的中译谬误"一文(见《中国性科学》2004年第2期)后受益颇多.该文作者强调了homosexuality一词无"恋爱"之意,而主要指"性"或"性行为",因此译为同性恋或同性爱是谬误的,笔者对此很赞同.  相似文献   

7.
性是什么?     
这是一个大家都能理解但又很难说清楚的问题. 常有人引用《孟子·告子》上说的“食色性也”这句话来说明性的本质,这是一种误会.孟子所说的性是指人的本性或人的本质、特质.并不是男女之性.孟子的意思是说:饮食和男女交配之事,乃是人的一种本性. 《礼记·礼运篇》上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里讲的“男女大欲”倒是对性的一种理解.有点类似现代性学中弗洛伊德的“Libido”.弗洛伊德认为Libido就是一种以追求快活为目的的原始性冲动.1993年德文版的《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中对“性”的定义是“性是基于性征上的雌雄差异,以及在真核生物中所有从事与遗传组合有关现象的总和.”  相似文献   

8.
3.2辨证施治、治法方药与中医性美学3.2.1病因辨证施治是整体观念的具体实践。中医的病因观是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的。有自然"六气"为过的"六淫"和人体正常情志为过的"七情",另有不内外因及六气变戾的"瘟疫"。早在《内经》就明确阐述:"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相似文献   

9.
"君子耻言利",这种观念比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中国知识分子的脑海中."众何煦煦,皆为利去;众何攘攘,皆为利往",是历来为知识分子所不齿的一种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男科学是近二十年来相对于妇科提出的新型学科,它是旨在研究男性生殖健康、前列腺疾病、不育症、性功能障碍、雄激素作用等问题的科学。相比于已经获得广泛认知与研究的"妇科学",男科学还不为人所熟知。在医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方面,相比于每家医院标配的"妇科",男科诊室也仅存  相似文献   

11.
孙伟 《中国性科学》2012,(9):1-I0001
《孟子·告子》曰:"食、色,性也。"《礼记·礼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性生活是人的本能,它跟吃饭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最大欲望。千百年来,由于男权社会的历史背景,男性的性及性功能似乎显得尤为重要,男性性功能障碍的研究,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正如孕育是夫妻两个人的事情一样,性对我们来说同样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  相似文献   

12.
幼年性跖部皮病是近来作为一种独立性疾病区分出来的,以往皮肤科文献未加提及,从1968年起才有描述,并有不同的病名如"异位性冬令足","前跖部湿疹","干燥性跖部皮炎","前跖部干性趾尖炎","小儿趾周皮炎","磨擦性跖部皮炎","湿性和干性综合征",但由Mackie和Husain提出的"幼年性跖部皮病"则为大多数作者所采用.  相似文献   

13.
正情色电影(the porn film)指的是在电影中出现较多的性爱和性行为场面和镜头的电影作品,在美国一般是R、NC17级的电影,在中国则属于不良影片。在中国一般说来就是"黄片"(yellow film)或者说是"三级片",主要指的是中国香港地区拍摄制作的情色电影。香港的三级片的主要特点是演员动作幅度较大,身体暴露也较多和明显,而且香港三级片的女星通常身材较高,同时通过这类影片的拍摄,她们也从此走红,比如舒  相似文献   

14.
阴毛的生理作用与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廷溢  赖妍彤 《中国性科学》2010,19(1):12-15,24
本文为提高国人对阴毛的认识,对阴毛从基本理论谈起(如发生机理、部位分布、发育分期、阴毛类型),谈到阴毛的性学意义与疾病的关系,多毛与无毛的治疗,古代及国外对阴毛研究有关论述,指出目前国人对阴毛认识上存在有"五大误区",并从性医学、性心理学、性美学、性社会学、性文化及性习俗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综合剖析,以其使国人对此有个全面认识,从而密切夫妻关系,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性健康,构建和谐幸福家庭。  相似文献   

15.
名词翻译牵涉到两个语言体系不同的社会风俗和历史文化,若不从语源学(etymology)和语义学(semantics)入手,就难以满足"信雅达"三大要求.设若不信不达,必会造成种种误解.Homosexuality一词通常被译为"同性恋",近年亦有译作"同性爱",两个译法都未能充分表达homosexuality一词的全部内容.现今有许多性教育工作者对"同性恋"一词习以为常,忽略原词当中并无"恋"(love)或"爱"(love,affection)的意义,遂未能认清homosexuality的真相本貌,及其对当事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个别性学工作者更因不明白"男风"或"男色"的实际情况,及其与当代"男同性恋活动家"(gay activist)所宣扬美化的"男同性恋"(homosexuality或male homosexuality)之间存在的重大差别,常有误以为中国古代已有"男同性恋",甚或歌颂"男同性恋".从语源学视之,homosexuality实由sexuality再加词头homo合成,若要理解其全部含义,须从语义学的角度检视sex,sexual和sexuality 三词的全部意义.此三词在实际应用时,每多表示"性交行为",只后二者间中用作表示一些与"恋爱"相关的概念.而homosexuality一词亦以用作表示两个性别相同的人进行"同性性交"(same-sex intercourse,或同性性行为)为主,甚少用作表示两个性别相同的人谈"同性恋爱"(same-sex love).因此,homosexuality一词适宜译作"同性性爱行为",以表达其包含"同性性行为"与及"同性恋爱"两种不同的行为.凭此,广大民众才可以不致于被受误导,以为凡是进行"同性性交"的人都必定有恋爱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田栓磊  王琦 《中国性科学》2011,20(1):25-27,30
房事是正常成年人的生活必需,但男女的交合应有一定的原则,否则容易引起早衰甚至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由于男女生理、心理不同以及社会因素等原因,古代医家关于男女两性房事养生原则的论述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侧重。男女两性房事养生原则的相同点是都以"乐而有节"为基本原则,包括欲不可早、欲不可绝、欲不可纵、欲有所忌四个方面;不同点是古代文献对于男性房事养生重点强调了"欲不可纵",对于女性则主要强调了"欲不可绝",而"欲有所忌"中的"避会三期"对女性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关于麻风的记载至少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例如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因不满纣的昏庸无道以及战国时楚国人接舆对楚国政治不满,于是"漆身为厉,被发而为狂",此话来自<史记>和<战国策>范睢说秦昭王中的一句.<战国策>称豫让漆身为厉,剪发去眉以变其容.曾有学者依据论语上有"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据此便认为伯牛之疾即麻风,孔子怕被传染故只从窗户执手安慰,并说该病没救了,这也是天命啊,如此好人怎患如此之病呢!据查证,伯牛所患未必是麻风,其一,春秋战国时麻风称为"厉",论语只说伯牛有"疾",并未提"厉";其二,古代的礼节是君主看望患病臣子时,臣子便将床移至窗下,以示尊敬,伯牛也以此礼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孔子认为自己并非君王,不敢当此大礼,故只从窗户与其握手问候,毫无怕传染之意.民国19年(1930年)王吉民在<麻疯季刊>上指出:"所谓"斯疾"者,是否即指麻风,因无详细之叙述,殊难推断".1929年黄胜白在"说厉"一文中认为:世俗人所称癞病,大率为鳞屑癣或恶性干癣疥痒之类.古时厉、癞原为一音未必专指麻风.本人查阅了古代医籍原著,兹摘其历代对麻风记载较详细且有代表性的文献,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1岁,主因"周身弥漫性紫红色斑、水疱伴痒痛1年半,加重1周"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1年半前日晒后颧部出现对称性蝶形紫红色斑伴轻微瘙痒,皮损面积迅速扩大蔓延至周身.当地医院诊为"SLE",给予"强的松20mg 3次/d",治疗1周后病情好转停药,不久病情加重,周身皮肤出现形态不规则紫红色斑片,并于面部、胸背红斑基础上发生散在或密集绿豆大小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尼氏征阴性,皮损持续存在,不能消退,并呈进行性加重,且出现左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口鼻腔溃疡、出血,指趾端遇冷时苍白、发紫,并逐渐出现甲周红斑、指趾端松弛性水疱,水疱破溃后伴局部疼痛不易愈合,缓慢愈合后局部形成瘢痕.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6岁,因双指、趾斑丘疹4年就诊。家长代诉患儿4年前手足冻伤后双手指、足趾背侧出现散在针尖至粟粒大小红斑丘疹,压之有时可褪色,部分皮损表面逐渐粗糙、角化、颜色加深,无瘀斑、瘀点,无疼痛及瘙痒等自觉症状。此后每逢冬季双手足均出现红肿、破溃,当地诊所诊断为"冻疮",曾外擦"中草药"治疗(具体不详),皮损未见好转。4年来皮损反复出现,无明显自觉症状。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自慰被错误地认为是"手淫",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现代性医学经过研究和调查,认为自慰是人类的正常性行为,如何正确对待自慰就是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本文从人类的性行为的历史,生理,心理学等角度对于自慰进行分析,指出正确指导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