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角膜板层切除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印其  孙秉基 《眼科研究》1997,15(2):113-114
目的探讨施行角膜板层切除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8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施行7~9mm、深达前1/3角膜基质层的角膜板层切除术。结果所治病例角膜斑翳形成,眼痛、异物感症状消退,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11例3个月~6年,临床疗效稳定。结论角膜板层切除术为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适用于没有条件接受穿透角膜移植手术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朱洪丽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235-2236
目的:观察板层角膜烧灼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BK患者采用角膜板层烧灼术治疗,由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病3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病4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1例,绝对期青光眼引起3例,眼外伤引起1例,术前眼部刺激症状明显,视力6例无光感,2例光感,光定位不准确,4例眼前手动。均行角膜板层切开,层间烧灼角膜实质层术。结果:术后1d,眼部疼痛等刺激症状缓解,刺激症状消失。术后5~7d裂隙灯下见角膜水肿减轻,上皮水泡消失。随访2mo~2a,术后视力由术前的光感及眼前手动提高至眼前指数及0.02,刺激症状消失。裂隙灯下见角膜层间有灰白色混浊。均未发现BK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此手术方法疗效肯定,可有效地控制BK的症状,防止BK的复发,患者创伤较小,治疗费用较低。是治疗BK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临床资料1.对象 :晚期青光眼 2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3眼 ,均为男患者 ,平均年龄 6 2岁 ,5例均由于反复眼部胀痛、偏头痛住院接受手术治疗。视力 :分别为无光感、光感、眼前手动。眼压 :分别为 2 8.0 1mm Hg2例、 30 .39mm Hg、 32 .97m m Hg、46 .86 mm Hg。角膜病变范围 :7~ 9mm直径 ,均有前房。 5例经 2 0 %甘露醇、乙酰唑胺片治疗眼压控制在 2 0 .5 5~2 8.0 1mm Hg,症状减轻 ,角膜大泡存在。2 .手术方法 :2 %利多卡因加等量 0 .75 %布比卡因球后麻醉 ,常规固定上、下直肌暴露术野。用 8~ 9mm直径的环钻钻取 1/ 2~ 2 / 3厚角膜…  相似文献   

4.
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的临床疗效。方法: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5例15眼行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其中白内障术后8例;白内障术后继发性青光眼4例;青光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3例。结果:患者15例术后眼痛等刺激症状基本消失,角膜上皮完整,随访3~24mo均未发现BK的复发及并发症的出现,视力有轻度提高。结论: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可有效缓解BK的症状,防止BK的复发,是治疗BK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全角膜板层切开分离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大泡性角膜病变 (bullouskeratothy ,BK)的发病率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普及而呈上升趋势〔1〕。目前对BK的有效治疗方法如“穿透性角膜移植”、“角膜层间羊膜植入”等手术 ,因移植材料、排异反应等问题而受到一定限制。我们自 1996年 2月— 2 0 0 1年 8月间施行“全角膜板层切开分离术”治疗BK 2 4例 ,疗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为 1997 2~ 2 0 0 1 8住院手术的大泡性角膜病变病例 ,其中男 11例 ,女 13例 ;年龄 5 4~ 81岁 ,平均 6 3岁 ,均为单眼发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术后发生持续性角膜水肿即大疱性角膜病变,是白内障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根本原因是角膜内皮受损失代偿。超声乳化术、现代囊外术、非超小术、针吸术都可以发生。引起角膜疱性病变的原因很多,如术前已出现角膜内皮病变或细胞密度低下;术中过度损伤角膜内皮;不良眼内灌注液;玻璃体、虹膜或晶体囊膜粘连于手术切口;术中使用高浓度的乙酰胆碱、肾上腺素所致的化学损伤;[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新方法。方法对不具备行角膜移植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角膜板层错位切开+羊膜移植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8例(8只眼)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眼痛、流泪症状消失,角膜上皮修复,缓解了症状,保留了眼球。结论角膜板层错位切开联合羊膜移植对于不具备行角膜移植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可有效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且操作简单,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角膜板层刀制瓣联合自体血清角膜基质上注射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8例(8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采用Moria角膜板层刀制瓣联合自体血清角膜基质上注射治疗,观察术后角膜瓣愈合情况、上皮及基质修复情况及视力变化.结果 8例患者术后眼部疼痛等刺激症状均消失,上皮修复,角膜基质水肿消失,3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改善,5例同治疗前无明显变化.随访2~18个月均未发现复发.结论 角膜板层刀制瓣联合自体血清角膜基质上注射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愈合快,可有效地控制症状、防止复发,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张月琴 《眼科研究》1998,16(3):213-214
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青光眼性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0只眼)青光眼性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病人,施行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睫状体冷凝术。冷凝的范围在角膜下方180°,距角膜缘3~6mm之间,冷凝5~6个点,温度控制在-70℃左右,冷凝时间为30s~1min。结果10例病人术后眼部刺激症状缓解,9例眼压稳定在正常范围。结论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是治疗青光眼性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适用于眼压高没有条件接受穿透角膜移植的大泡性角膜病变病人  相似文献   

10.
羊膜移植术在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术(AMT)在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K)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伴有明显眼痛且视功能较差的BK11例(11只眼)。其中无晶状体BK5例,人工晶状体BK4例,其他原因所致BK2例,采用AMT进行治疗。术后裂隙灯及荧光素染色检查,平均随访16周。结果 11例中9例术后当天眼痛消失,2例3天后消失。7例出现暂时性的角膜上皮缺损,3周内全部愈合,羊膜植片完整8例,不完全融解3例。除1例出现周边角膜上皮性水泡外,均未发现BK复发。全部病人无新生血管翼状胬肉发生。结论 AMT可有效地改善基质层微环境,重建角膜表面,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防止BK复发,是治疗BK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雅琼  袁媛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965-1966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层间烧灼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的疗效。方法:对20例BK患者进行观察,其中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5例,玻璃体切除术后5例,视力0.02~0.04者9例,指数者5例,手动者3例,光感者3例,平均年龄72.5岁,均采用角膜基质层间烧灼术治疗。结果:眼部刺激症状明显消失,视力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此手术方法明显改善BK的眼部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12.
胡麒档  龚岚  邱孝芝 《眼科研究》2003,21(3):290-291
目的 临床观察不可逆性角膜病变行角膜层间分离术的疗效。方法 对10例(10眼)角膜大泡病变患者行角膜层间分离术。结果 随访时间为2年,10眼角膜大泡消失,症状完全缓解,患者仍保留了原来残存视力。结论 该手术是在缺乏角膜材料时,治疗角膜大泡病变比较理想的一种简单、安全、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Pseudophakic bullous keratopathy (PBK) is a relatively new disease that is rapidly becoming the prime indication for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From 1977 thru 1981 we performed 81 corneal transplants on 66 eyes for this condition. In our experience, the incidence of PBK, with iris-supported lenses, is five times greater than aphakic bullous keratopathy (ABK). A series of 800 in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s (ICCE) with implantation of iris-supported lenses (1975-1979) were reviewed. Thirty-four patients (4.3%) developed PBK (average two years after surgery). In a series of 3,000 simple ICCEs (1955-1980), 24 patients (0.8%) developed ABK. Etiologic factors, methods of prevention, and the results of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are considered. PBK following ICCE is a serious disease entity, usually of multifactorial origin. Though 88% of the patients have clear grafts, a high incidence of associated posterior segment disease tends to nullify the visual result. Planned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posterior chamber lens insertion (1979-1982) has reduced our incidence of PBK to 0.3% (1/300). These results are promising but premature.  相似文献   

14.
角膜前基质穿刺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索角膜前基质穿刺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11例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病因进行分析。并用角膜前基质穿刺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1例病例,随访3mo,症状均获缓解,角膜大泡清除。结论 对机械性或物理性因素所致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采用角膜前基质穿刺术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核黄素和紫外线( UVA )交联疗法对晚期大泡性角膜病的疗效。 方法:15例人工晶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 PBK )患者参与研究。分别于角膜交联前和干预后1,6mo,对患者行裂隙灯检查、视敏度、异物调查表、角膜透明度分级、眼部疼痛度范围、分析仪角膜厚度分析及超声波角膜厚度测量。氯化钠溶液处理1 wk后,去除8 mm直径范围的中央角膜上皮,在角膜上频繁点滴核黄素30min,后行3min紫外线( UVA)照射交联疗法。 结果:15例患者(5男,10女),平均年龄为66依13岁。平均随访时间6.2mo。治疗后1mo全眼角膜透明度统计结果明显优于术前(P〈0.05)。6mo时8眼角膜透明度较术前更佳,5眼持平,2眼低于术前( P=0.218)。70%病患异物感减弱。处理后1mo平均中央角膜厚度( CCT)减少( P〈0.05)。6mo时,除3眼外均出现渐进性肿胀,但统计显示CCT明显薄于术前(P=0.006)。统计显示术后1mo平均矫正远视力( CDVA)明显优于术前( P=0.010)。6 mo后无显著差异(P=0.130)。1mo痛值统计结果明显优于术前(P=0.007)。但6mo平均痛值较1mo高,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70)。 结论:术后1 mo结果显示角膜胶原交联疗法可显著改善角膜透明度、角膜厚度和眼痛。但是,它对减少PBK患者疼痛和维持角膜透明度方面似乎并无长期持久的效果。这种方法延长了角膜移植的时间间隔,并提高了角膜内皮移植术( DSAEK)过程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6.
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害,致角膜内皮失代偿,产生角膜基质水肿、上皮下水肿,最终形成的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已成为常见的致盲性角膜病。而BK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往往与其他多种眼病同时存在,使其更加不易治疗。近年来,除了临床常用的药物及传统的手术方式外,学者们还积极开发新的角膜层间术式,拓展羊膜在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复合术式;对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术及体外培养角膜内皮细胞移植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在临床和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BK的临床治疗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角膜基质内羊膜(amnioticmembrane,AM)移植治疗兔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keratopathy,BK)的疗效。方法 40只新西兰健康成年白兔,建立BK模型,然后随机分为角膜基质内AM移植组(A组,12只)、角膜表面AM移植组(B组,12只)、切开角膜板层组(C组,12只)、对照组(D组,4只),比较四组兔移植后不同时间的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中央混浊情况。结果 AM移植前四组兔的中央角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4,P=0.90),而在移植后第1、2、4、8、12周四组兔中央角膜厚度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M移植后4周时,A组兔的角膜中央混浊情况为+者7眼、++者1眼,B、C组均为+者2眼、++者6眼,D组为+者3眼、++者5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1,P<0.01),而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角膜基质内AM移植可以有效修复BK兔角膜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8.
角膜层间羊膜植入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膜层间羊膜植入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9例(9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根据病史、年龄和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实施了角膜层间羊膜植入术。结果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角膜大泡均于2~5 d消失,角膜基质水肿于5~10 d消失。术后视力增进4例,无改变5例。随访2~27个月,平均(16.8±11.7)月无并发症发生,无复发者。结论对于症状明显、病情顽固、难以恢复有效视力或不具备角膜移植手术条件的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层间羊膜植入术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