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背景 血管生成与肿瘤的发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缺氧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相互关系的研究尚属少见.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病理室保存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标本44例和眼睑色素痣石蜡标本16例,应用兔抗人HIF-1α、iNOS、COX-2及VEGF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HIF-1α、iNOS、COX-2及VEGF在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及眼睑色素痣中的表达并进行比较,评价4种蛋白与脉络膜黑色素瘤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并对4种蛋白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表达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中VEGF、HIF-1α、iNOS、COX-2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眼睑色素痣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6.580、4.105、8.350、13.240,P<0.05);VEGF蛋白在较大体积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体积较小的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9,P<0.05),但VEGF蛋白在不同病理分型及不同浸润深度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186、5.398,P>0.05);HIF-1α在脉络膜黑色素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体积大小、病理分型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8.664、6.622,P<0.05),但其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914,P>0.05);iNOS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体积大小有关(x2=8.609,P<0.05),但与病理类型及浸润深度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4.789、4.309,P>0.05);COX-2蛋白的表达在不同体积的肿瘤中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20,P<0.05),而COX-2蛋白在不同病理分型及浸润深度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772、2.103,P>0.05).HIF-1α、iNOS、COX-2的表达量与VEGF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0.943、1.000、0.986,P<0.05);COX-2与iNOS表达量之间、HIF-1α与iNOS表达量间及HIF-1α与COX-2的表达量间均呈明显正相关(r=0.986、0.943、0.986,P<0.05).结论 HIF-1α、iNOS、COX-2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表达升高,其表达水平与VEGF相关,提示3种基因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血管生成均有一定作用,可通过该作用促进肿瘤组织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脉络膜黑色素瘤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石蜡组织标本中VEGF和PEDF蛋白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其中39例石蜡组织中PEDF mRNA的表达。结果 5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石蜡组织中PED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2.4%,VEGF阳性表达率为74.1%;PEDF蛋白在巩膜导管未受侵犯组阳性率高于巩膜导管受侵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在巩膜导管未受侵犯组阳性表达率低于巩膜导管受侵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石蜡组织中PEDF mRNA阳性表达率为46.2%,巩膜导管未受侵犯组PEDF mRNA阳性率高于巩膜导管受侵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和PEDF的失衡在脉络膜黑色素瘤血管发生、肿瘤的生长和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Mou YY  Zhao GQ  Lin JY  Zhao J  Lin H  Hu LT  Xu Q  Wang Q  Sun WR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7):638-642
目的 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侵袭与转移相关因子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上皮型钙黏附分子(E-cadheri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7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及15例色素痣组织中Cx43、E-cadherin、PI3K及CTGF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做对照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各因子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Cx43、E-cadherin、PI3K及CTGF蛋白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07%(20/27),44.40%(12/27),74.07%(20/27)和66.67%(18/27),在色素痣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3%(5/15),86.67%(13/15),33.33%(5/15)和20.00%(3/15),Cx43、PI3K及CTGF蛋白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较色素痣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0,P=0.024;x2=5.060,P=0.024;x2=6.637,P=0.010).E-cadherin蛋白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较色素痣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90,P=0.019).Cx43蛋白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表达阳性率不同:梭形细胞型为40%(4/10),混合型88.89%(8/9),类上皮型为10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74,P=0.007).PI3K蛋白在不同大小的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表达阳性率不同:小肿瘤为42.86%(3/7),中肿瘤为75%(9/12),大肿瘤为10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57,P=0.042).Cx43、E-cadherin、PI3K及CTGF蛋白在未累及巩膜的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0%(6/12),83.33%(10/12),50.00%(6/12)和41.66%(5/12),在累及巩膜的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33%(14/15),40.00%(6/15),93.33%(14/15)和86.67%(13/15),Cx43、PI3K及CTGF蛋白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累及巩膜组较未累及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7,P=0.016;x2=4.457,P=0.016;x2=4.218,P=0.019).E-cadherin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累及巩膜组较未累及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46,P=0.028).结论 Cx43、PI3K、CTGF蛋白的高表达及E-cadherin蛋白的低表达与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浸润和转移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factors related to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 choroidal melanoma and to determine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malignant features.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Connexin43 ( Cx43 ) , epithelial cadherin ( E-cadherin) ,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 and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 CTGF ) in choroidal melanoma and nevi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factor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Positive rates of Cx43, E-cadherin , PI3K and CTGF were 74. 07% (20/27) , 44.4%(12/27), 74.07% (20/27) and 66.67% (18/27) in choroidal melanoma tissues, respectively; and 33.33% (5/15), 86.67% (13/15), 33.33% (5/15) and 20.00% (3/15) in the nevi tissues,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mark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x2 =5.060, P=0.024; x2 =5.490, P = 0.019; x2 =5.060, P=0.024; x2 =6.637, P=0.010). The expression rates of Cx43 protein were 40% (4/10) , 88. 89% (8/9) and 100% (8/8) in spindle, mixed and epithelioid cell type,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data was related to histological type ( x2 =9. 874,P =0. 007). The expression rates of PI3K protein were 42. 86% (3/7) , 75% (9/12) and 100%( 8/8 ) , in small, medium and large tumors, respectively, and their expression were co-related to the tumor size ( x2 = 6. 357,P = 0. 042 ). Positive rates of Cx43, E-cadherin, PI3K and CTGF were 50% (6/12 ) ,83.33% (10/12), 50% (6/12) and 41.66% (5/12), respectively, in choroidal melanoma tissues without sclera invasion and were 93. 33% ( 14/15 ) , 40% ( 6/15 ) , 93. 33% ( 14/15 ) and 86. 67%(13/15), respectively, in choroidal melanoma tissues with violation involved the sclera.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mark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x2 =4. 457, P = 0. 016;X2 = 3. 546, P = 0. 028; x2 = 4. 457, P = 0. 016; x2 = 4. 218, P = 0. 019 ) . Conclusion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Cx43, PI3K and CTGF and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a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es of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choroidal melanoma.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脉络膜黑色素瘤(CM)组织中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探讨survivin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VEGF在58例CM组织和8例正常脉络膜组织中的表达,利用CD105标记CM组织的新生血管。结果58例CM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9%,VEGF阳性率为74%,二者在正常脉络膜组织中均不表达。Survivin和VEGF与患者在不同年龄、肿瘤大小、最大基底径、肿瘤生长方式、巩膜壁浸润与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M的巩膜导管侵犯与否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VEGF在CM组织中的表达与否与MVD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和VEGF在CM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r:0.522,P〈0.01)。结论Survivin和VEGF在血管生成过程中密切相关,survivin蛋白可作为CM靶向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异粘蛋白(MTDH)和跨膜蛋白16a(Tmem16a)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5例(25只眼)确诊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术后组织为实验组,另取瘤旁正常脉络膜组织15例(15只眼)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MTDH、Tmem16a蛋白表达情况,分析MTDH、Tmem16a蛋白表达情况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MTDH、Tmem16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5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TDH、Tmem16a蛋白表达与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巩膜浸润程度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MTDH、Tmem16a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呈高表达,且与巩膜浸润程度及远处转移相关,可能成为临床诊治脉络膜黑色素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刘雯  李彬  王文峰  孙宪丽  李辽青 《眼科》2006,15(6):381-384
目的研究脉络膜黑色素瘤中PTEN蛋白表达及其与脉络膜黑色素瘤局部侵袭转移机制的相关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36例脉络膜黑色素瘤和2例正常葡萄膜组织。方法对36例脉络膜黑色素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葡萄膜组织中PTE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同肿瘤侵犯巩膜导管与否之间的关系。主要指标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果36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中,肿瘤侵犯巩膜导管15例(41.7%), PTEN阳性表达20例(55.6%);2例正常葡萄膜组织全部阳性。巩膜导管受侵犯组和未受侵犯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5/15例)和76.2%(16/21例)(X2=5.143,P=0.026)。结论PTEN蛋白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侵犯巩膜导管时明显降低。推测PTEN基因的正常表达在抑制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的聚集黏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是否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和预后有关。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外周血VEGF水平,并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 mRNA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对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随访,用Kaplan-Meier法分析基线VEGF水平与患者术后转移的关系。

结果: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较健康者升高。就诊时肿瘤发生转移的患者VEGF mRNA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升高。在随访过程中,血清VEGF≥700pg/mL的患者,肿瘤发生转移的风险较高。

结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刘雯  李彬  高飞  李辽青  孙宪丽 《眼科研究》2012,30(5):441-444
背景 脉络膜黑色素瘤生物学行为与肿瘤内血管生成的因素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参与血管重塑的微循环模式不同于新生血管. 目的 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不同微循环模式的形态特点,分析其与脉络膜黑色索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因素及肿瘤细胞增生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北京同仁医院1997年11月至2006年3月保存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标本48例进行回顾分析,应用过碘酸希夫染色法确定4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的微循环模式,并在以544 nm波长激发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及其在肿瘤中的分布特点,分析瘤组织中不同微循环模式与脉络膜黑色素瘤临床组织病理学因素及核增生抗原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过碘酸希夫染色发现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中共有9种微循环模式,其中网状结构微循环模式在含有上皮细胞的肿瘤组织中的出现率为66.7%,明显多于梭形细胞者中的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有环状结构、网状结构微循环模式的肿瘤组织中Ki-67表达率分别为18.961±10.995和19.481±12.167,明显高于无环状结构、无网状结构微循环模式的肿瘤组织的10.261 ±5.669和12.021±6.8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环状结构微循环模式进入回归模型,即环状结构的存在与否对Ki-67表达阳性率影响最为显著(P=0.002).结论 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瘤的9种微循环模式结构中,网状结构微循环模式在含上皮样细胞型肿瘤中出现明显增多,而在有环状结构和有网状结构微循环模式的肿瘤中Ki-67表达明显增高,这种微循环模式可能与临床上表现的肿瘤恶性程度和增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 细胞凋亡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重要机制之一,氧化应激、高糖等可启动细胞凋亡通路,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是一种抗氧化应激药物,但其在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是否发挥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尚不明确. 目的 观察tBHQ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tBHQ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选取5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其中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以正常饲料喂养;其余40只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空腹12h,然后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大鼠均衡分组,模型对照组大鼠继续给予高脂高糖饮食,tBHQ干预组大鼠于造模后1周在高脂高糖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1% tBHQ进行干预,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4周和12周收集大鼠心脏全血,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血浆总胆固醇(TC)、总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VEGF、bcl-2蛋白的表达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Bcl-2 mRNA和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 35只大鼠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各组大鼠造模后不同时间点FINs含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2.480,P=0.000;F时间=7.636,P=0.008).各组间大鼠血浆FPG、TC、TG和LDL-C含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G:F分组=78.531,P=0.000;TC:F分组=28.049,P=0.000;TG:F分组=13.108,P=0.000;LDL-C:F分组=6.804,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Bcl-2和VEGF蛋白主要表达于视网膜各层的血管、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层、内核层和外核层.各组间大鼠视网膜中VEGF和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EGF:F分组=11.805,P=0.000;bcl-2:F分组=22.943,P=0.000);tBHQ干预组大鼠造模后12周视网膜中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造模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中VEGF和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EGF:F分组=79.220,P=0.000;F时间=6.090,P<0.05;Bcl-2:F分组=105.000,P=0.000;F时间=13.170,P=0.001).其中造模后4周和12周模型对照组和tBHQ干预组大鼠视网膜中VEGF和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BHQ干预组大鼠视网膜中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BHQ干预组大鼠造模后12周视网膜中VEGF和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造模后4周,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tBHQ可通过下调视网膜中VEGF的表达和上调bcl-2的表达对DR发挥抗氧化损伤和抗凋亡作用.此外,tBHQ对糖尿病大鼠可能有降血糖、调节胰岛素、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epithelial,RPE)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第3-5代人RPE细胞,经不含IGF-1、含10.00μg.L-1、50.00μg.L-1、100.00μg.L-1IGF-1的无血清培养液处理24h后,通过RT-PCR分别检测HIF-1αmRNA和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用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HIF-1α蛋白和VEG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对照组、10.00μg.L-1、50.00μg.L-1及100.00μg.L-1IGF-1组人RPE细胞中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4±0.18、1.48±0.17、1.51±0.18、1.53±0.21,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20,P=0.811);而4组HIF-1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78.17±101.49、1175.35±149.71、1467.77±262.76,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13.550,P=0.000),并随IGF-1浓度的增加,相对表达量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组VEGF165mRNA及VEGF165蛋白的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55.096,P=0.000;F=30.269,P=0.000),各组VEGF165mRNA及蛋白水平随IGF-1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IGF-1能促进人RPE细胞HIF-1α蛋白的累积,诱导VEGF165mRNA及蛋白的表达,是导致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抑制IGF-1表达可能是防治该病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 hydroquinone,tBHQ)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取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tBHQ组.剔除饲养过程死亡大鼠,最终NC组、DM组、tBHQ组分别为12只、20只、20只大鼠纳入研究.造模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tBHQ组于造模后1周在高脂高糖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1% tBHQ进行干预,于造模后4周和12周心脏采血,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qRT-PCR法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Nrf2、HO-1、Bcl-2、VEGF蛋白及mRNA的分布和表达.结果 3组大鼠在4周和12周的FPG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78.531,P=0.000);DM组及tBHQ组高于NC组,DM组12周高于4周,tBHQ组12周明显低于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大鼠在4周和12周的FINs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2.480,P=0.000);其中DM组及tBHQ组高于NC组,tBHQ组12周高于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光学显微镜显示12周时NC组无明显改变;DM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排列疏松,内、外核层排列紊乱,细胞水肿明显;tBHQ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较清晰,部分细胞水肿.4周和12周时各组中均可见Nrf2、HO-1、Bcl-2、VEGF的阳性表达.Nrf2主要分布于视网膜节细胞层、内核层,HO-1、Bcl-2主要分布于视网膜节细胞层、内核层、外核层;VEGF主要分布于神经纤维层、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免疫组织化学及qRT-PCR检测显示,各组大鼠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中Nrf2、HO-1、Bcl-2、VEGF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时,DM组Nrf2、HO-1、VEGF的表达较NC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BHQ组Nrf2、HO-1、Bcl-2的表达较DM组增加,VEGF的表达较DM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2周时,DM组Nrf2、HO-1、Bcl-2、VEGF的表达较NC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BHQ组Nrf2、HO-1、Bcl-2的表达较DM组增加,VEGF的表达较DM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2周与4周比较,DM组VEGF的表达较4周增加,HO-1较4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BHQ组Nrf2、HO-1、Bcl-2的表达较4周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tBHQ对DM大鼠胰岛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促进DM大鼠视网膜组织中Nrf2、HO-1、Bcl-2的表达,降低VEGF的表达,对视网膜组织有抗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细胞凋亡、抑制视网膜血管增殖等作用.tBHQ可能通过Nrf2/HO-1/VEGF及Nrf2/Bcl-2途径对DM大鼠视网膜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bisphosphatase-3,PFKFB3)、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 1-phosphate receptor 2,S1P2)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与PFKFB3、S1P2的关系。方法 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组和tBHQ组。后两组诱导2型DM模型,其中tBHQ组于造模成功后7 d在高脂高糖饲料中添加10 g·L-1 tBHQ进行干预,DM组大鼠继续使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于tBHQ干预后4周和12周各组大鼠心脏采血,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PFKFB3、S1P2、VEGF蛋白及mRNA的分布和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三组大鼠在4周和12周的FPG、FINs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4周和12周时各组中均可见PFKFB3、S1P2、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且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免疫组织化学及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中PFKFB3、S1P2、VEGF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和12周时,DM组PFKFB3、S1P2、VEGF的表达较NC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BHQ组PFKFB3、S1P2、VEGF的表达较DM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4周比较,12周时DM组PFKFB3、S1P2、VEGF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加(均为P<0.05),tBHQ组S1P2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4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4周和12周时DM组凋亡指数均较NC组增多,tBHQ组均较DM组减少(均为P<0.05);与4周比较,12周时DM组凋亡指数增高,tBHQ组降低(均为P<0.05)。结论 PFKFB3、S1P2及VEGF共同参与2型DM大鼠视网膜的病理过程,其可能是通过PFKFB3/VEGF/S1P2信号途径起作用,并可能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相关;tBHQ对2型DM大鼠视网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脉络膜黑色素瘤血管生成因素与其预后指标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及VEGF在脉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分析血管生成因素与脉络黑色素瘤临床及组织病理学预后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65例脉络黑色素瘤患者瘤组织中VEGFmRNA、VEGF的表达;应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actor Ⅷ-related antigen,FⅧ-Rag)抗体标记瘤体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VEGFmRNA与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和85%;VEGF表达阳性的肿瘤MVD值明显高于阴性者(单因素方差分析,P=0.000);不同体积的肿瘤表达VEGF阳性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5);是否伴有巩膜导管受侵的肿瘤表达VEGF阳性率的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34);而 不同最大基底直径(largest humor diameter,LTD)、不同细胞类型、不同位置的肿瘤表达VEGF阳性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不同LTD、不同体积、不同细胞类型、是否侵犯巩膜导管其肿瘤的MVD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t检验,P值分别为0.012、0.008、0.001和0.000),与不同患者年龄和不同位置其肿瘤的MVD值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脉络膜黑色素瘤血管生成因素与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预后指标有密切关系,有可能成为预测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拟态(VM)在翼状胬肉进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探讨VM与翼状胬肉进展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方法 筛选符合条件的翼状胬肉标本,进行胬肉分期(静止期/进展期)、分型(初发型/复发型)及临床特征指标采集。采用CD31/PAS双重染色检测不同类型翼状胬肉中VM的形成差异。以初发型进展期翼状胬肉为研究对象,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及VEGF的表达,分析VM与初发型进展期翼状胬肉临床病理特征及MMP-2、MMP-9、VEGF的相关性。结果 静止期翼状胬肉VM阳性率为15.38%,进展期翼状胬肉VM阳性率为68.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初发型翼状胬肉VM阳性率为40.80%,复发型翼状胬肉VM阳性率为81.48%,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VM与进展期及复发型翼状胬肉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VM阳性的初发型进展期翼状胬肉组织,其血管分级、上皮细胞层数、杯状细胞数、成纤维细胞数、血管数、炎症细胞数、纤维化程度、MMP-2、MMP-9及VEGF的表达均明显高于VM阴性者,而变性程度低于VM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初发型进展期翼状胬肉VM与翼状胬肉血管分级、上皮细胞层数、杯状细胞数、成纤维细胞数、血管数、炎症细胞数、纤维化程度、MMP-2、MMP-9及VEGF的表达均呈正相关,与胬肉变性程度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 翼状胬肉组织中存在VM结构,可作为其血供途径之一,VM可促进翼状胬肉的进展,MMP-2、MMP-9及VEGF可能是翼状胬肉VM形成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5.
背景 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致盲率较高的眼病之一,以往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光动力学疗法和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注射,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研究认为,加减驻景方的应用对相关病变有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加减驻景方含药血清对缺氧状态下大鼠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RCVECs)增生的影响. 方法 10只SD大鼠给予0.525 g/ml加减驻景方药液20 ml/kg灌胃3d,于末次给药后2h无菌条件下采集腹主动脉血,制备加减驻景方含药血清.将培养的RCVECs分为4个组,空白对照组细胞用常规培养液进行培养,氯化钴组在培养液中添加100 μmol/L氯化钴100μl以制备细胞缺氧模型,空白血清+氯化钴组在缺氧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含药血清+氯化钴组在缺氧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体积分数20%含药血清.细胞培养后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生情况;采用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lα(HIF-lα)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培养的RCVECs生长良好,呈梭形.100 μmol/L氯化钴作用后成功建立了缺氧细胞模型.MTT法检测显示,空白对照组、氯化钴组、含药血清+氯化钴组和空白血清+氯化钴组吸光度(A)值分别为0.659±0.051、0.757±0.553、0.683±0.037和0.731±0.038,其中氯化钴组A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含药血清+氯化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空白对照组、氯化钴组、含药血清+氯化钴组和空白血清+氯化钴组细胞中HIF-1α mRNA和VEGF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IF-1αmRNA:F=3.100,P<0.05;VEGF mRNA:F=3.420,P<0.05;HIF-1α蛋白:F=470.600,P=0.000;VEGF蛋白:F=146.700,P=0.000),其中氯化钴组细胞中HIF-1α mRNA、VEGF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含药血清+氯化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加减驻景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抑制RCVECs分泌HIF-1α和VEGF的机制而抑制缺氧状态下RCVECs的增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因沉默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7,ADAM17)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RMECs)通透性、增殖、迁移以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HRMECs分为4组:正常组(5 mmol·L-1 D-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1 D-葡萄糖)、NC(siRNA阴性对照)+高糖组和si-ADAM17(ADAM17 siRNA)+高糖组.ADAM17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辣根过氧化酶法检测HRMECs通透性;CCK-8和BrdU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蛋白印迹法检测p-EGFR、p-ERK和MMP9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ADAM1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NC+高糖组与高糖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NC+高糖组比较,siADAM17+高糖组ADAM1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沉默ADAM17可降低高糖环境下HRMECs的通透性.沉默ADAM17可抑制高糖介导的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各组相对迁移的细胞数分别为高糖组(157.00±7.93)个、NC+高糖组(169.00±10.12)个、siADAM17+高糖组(121.00±9.28)个、正常组(110.00±8.25)个.沉默ADAM17可抑制高糖介导的细胞迁移.siADAM17+高糖组较NC+高糖组p-EGFR、p-ERK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均为P<0.01).结论 基因沉默ADAM17可能通过EGFR、ERK、MMP9通路降低高糖诱导的细胞通透性并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抗凋亡基因bcl—2(β cell lymphoma/1eukemia—2)蛋白过量表达在葡萄膜与结膜黑色素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及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40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alignant melanoma,UMM)、5例结膜色素痣(conjunctival nevus,CN)及7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conjunctival malignant melanoma,CMM)的bcl-2蛋白表达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CMM较CN的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CMM及UMM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1%及72.50%;UMM的bcl-2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巩膜受侵、睫状体受累、肿瘤大小均不相关(P>0.05)。 结论:bcl—2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apoptosls)过程而参加CMM与UMM的发生;bcl-2表达量可能有助于CN与CMM的鉴别诊断,但在UMM病理恶性程度评估上的价值不大。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73-74)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血清中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的变化。方法临床检查确诊的PDR患者(PDR组)20例及正常人20名(正常组)纳入研究。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分为HRCEC空白对照组、缺氧3 h组、缺氧6 h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HUVEC空白对照组、缺氧3 h组、缺氧6 h组。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及ELISA测定所有受检者外周血和各组细胞中FSTL1、TGF-β、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和蛋白表达。受检者血清中FSTL1、TGF-β1、CTGF、VEGF mRNA和蛋白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HRCEC空白对照组、缺氧3 h组、缺氧6 h组,HUVEC空白对照组、缺氧3 h组、缺氧6 h组细胞生存力、mRNA表达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DR组患者血清中FSTL1、TGF-β1、CTGF、VEGF mRNA表达分别为1.79±0.58、0.97±0.21、1.85±0.69、1.38±0.44;FSTL1、TGF-β1蛋白表达分别为(1.19±0.50)、(0.71±0.24)ng/ml和(734.03±116.45)、(649.36±44.23)ng/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mRNA=0.90、0.21、2.85、1.77,P=0.00、0.00、0.04、0.02;t蛋白=1.88、7.68,P=0.00、0.02)。HRCEC缺氧3 h组、缺氧6 h组细胞生存力分别为0.66±0.05、0.64±0.0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2,P=0.00)。HUVEC缺氧3 h组、缺氧6 h组细胞生存力分别为0.63±0.06、0.68±0.06;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2,P=0.00)。HRCEC空白对照组、缺氧3 h组细胞中FSTL1、TGF-β1、CTGF、VEGF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5、44.93、85.54、6.23,P=0.01、0.00、0.00、0.03);与HRCEC空白对照组上清液中FSTL1、TGF-β1蛋白表达比较,缺氧3 h组,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6 h组,TGF-β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FSTL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HUVEC空白对照组、缺氧3 h组、缺氧6 h组细胞中FSTL1、TGF-β1、CTGF、VEGF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08、25.12、22.89、13.07,P=0.00、0.00、0.00、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缺氧3 h组、缺氧6 h组细胞中FSTL1、TGF-β1、CTGF、VEGF蛋白均呈阳性表达。结论PDR患者血清中FSTL1基因及蛋白表达较正常人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阈值下577 nm微脉冲激光光凝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趋化素(Chem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5 mg·kg-1链脲佐菌素对40只Brown Norway大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20只造模成功者为实验鼠,造模后2周右眼采用IQ577 nm激光行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处理为微脉冲激光组,左眼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在微脉冲激光光凝后3d、7d、14 d、28 d随机各选取5只大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双眼视网膜VEGF、NGF和Chemerin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VEGF mRNA和蛋白在3d、7d、14 d、28 d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微脉冲激光组VEGF mRNA和蛋白在3d、7d、14 d、28 d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3d、7d、14 d、28 d NGF mRNA和蛋白均逐渐下降(均为P<0.05),7 d NGF比3d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脉冲激光组NGF mRNA和蛋白在3d、7d、14 d、28 d均较对照组上升,且在14 d达到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Chemerin mRNA和蛋白在3d、7d、14 d、28 d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微脉冲激光组Chemerin mRNA和蛋白在3d、7d、14 d、28 d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阈值下577 nm微脉冲激光光凝可降低早期糖尿病大鼠VEGF、Chemerin表达,上调NGF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