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α-硫辛酸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毕燃  庞东渤 《眼科新进展》2008,28(9):665-667,670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过程中α-硫辛酸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升高眼压的方法制作实验性RIRI的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α-硫辛酸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及α-硫辛酸干预组,同时后3组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成1d、3d、7d组,HE染色光镜观察视网膜组织变化,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RIRI后视网膜组织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及单纯α-硫辛酸组视网膜组织Caspase-3不表达。单纯缺血再灌注组视网膜在再灌注后1d时Caspase-3表达显著,3d表达已明显下降,7d进一步降低。α-硫辛酸干预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似,但表达明显减弱,2组相比较,于再灌注1d和3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3参与了RIRI的形成,α-硫辛酸可以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α-硫辛酸在RI-RI中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达到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RIRI)后凋亡相关基因p53、caspase-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4只)、模型组(24只)、MSC移植组(24只).前房加压法建立大鼠RIRI模型.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SD大鼠MSC,模型组于RIRI后1h予以玻璃体内注射PBS缓冲液,MSC移植组注射MSC.各组SD大鼠分别于RIRI后2h、6h、12 h、24 h、48 h、72 h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SD大鼠RIRI后p53及caspase-2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各时间点未见p53及caspase阳性表达.RIRI后2h、6h、12 h、24 h、48h及72 h模型组p53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20.50±1.71) mm-2、(26.98±4.23) mm-2、(31.74 ±0.58) mm-2、(50.63±0.67)mm-2、(48.02±0.69)mm-2、(38.90±0.95)mm-2,MSC移植组分别为(14.48±0.47)mm-2、(17.23±0.64) mm-2、(21.64±0.58)mm-2、(28.69 ±1.12) mm-2、(18.73±1.21)mm-2、(17.10 ±0.98)mm-2;模型组caspase-2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9.20±0.54)mm-2 、(78.93 ±0.88) mm-2、(391.10±5.62) mm-2、(687.25±6.24) mm-2、(491.75±2.75) mm-2、(153.75±7.63)mm-2,MSC移植组分别为(4.23±0.36) mm-2、(58.03±5.48) mm-2、(282.25±56.82) mm-2、(588.75±9.07) mm-2、(389.75 ±8.18)mm-2、(121.75 ±3.59)mm-2;与各时间点模型组比较,MSC移植组p53及caspase-2的表达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RIRI后行MSC玻璃体内注射,可抑制p53及caspase-2的表达,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对RIR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动态变化。方法 取65只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RIRI组30只,HPC+RIRI组30只(HPC后采用高眼压法制成RIRI模型),后两组于RIRI后6 h、12 h、24 h、36 h、3 d、7 d各处死5只鼠。采用尼氏染色观察HPC对各组大鼠视网膜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动态观察HPC对RIRI大鼠视网膜HIF-1α、HO-1表达的影响。结果 尼氏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清晰,各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RIRI组大鼠视网膜各层高度水肿,随着时间延长,神经节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分布较紊乱、稀疏;HPC+RIRI组与RIRI组比较,各层细胞水肿明显减轻,细胞排列比较规整,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降低,分布较整齐。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HIF-1α、HO-1微量表达。RIRI组HIF-1α表达升高,峰值在RIRI后12 h,阳性细胞数为(120.64±5.67)个·mm-2;RIRI后6 h起HPC+RIRI组HIF-1α表达较RIRI组升高,RIRI后12 h达高峰且阳性细胞数为(158.54±4.77)个·mm-2,24 h起逐渐下降,RIRI后7 d时HPC+RIRI组HIF-1α表达仍高于RIRI组;RIRI后RIRI组HO-1表达升高,峰值在RIRI后24 h且阳性细胞数为(129.54±4.58)个·mm-2;RIRI后6 h起HPC+RIRI组HO-1表达较RIRI组升高,RIRI后12 h达高峰且阳性细胞数为(157.56±4.67)个·mm-2,RIRI后24 h仍高表达且阳性细胞数为(150.78±4.97)个·mm-2,此后逐渐下降,RIRI后7 d,HPC+RIRI组仍明显高于RIRI组。与RIRI组比较,HPC+RIRI组RIRI后各时间点HIF-1α、HO-1阳性细胞数均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HPC可促进RIRI大鼠视网膜HIF-1α、HO-1蛋白的表达,减轻视网膜损伤,具有视网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严重影响视力,其损伤机制是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治疗效果不佳。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视网膜下移植后可显著减轻RIRI,而BMSCs视网膜移植所产生的神经保护机制是否与其抑制凋亡作用有关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BMSCs视网膜下移植对RIRI大鼠视网膜中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和caspases-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MSCs移植治疗RIRI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SD大鼠的股骨和胫骨骨髓,离心收集细胞后用DMEM低糖培养液制成骨髓细胞悬液,体外培养大鼠BMSCs,并以1×10^6~2×10^6个/ml的细胞密度和1:2进行传代。64只清洁级健康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BMSCs移植组及PBS对照组,每组16只。用视神经线栓法制备大鼠视网膜RIRI模型,BMSCs移植组大鼠于造模后24h视网膜下注入5×10^4个活BMSCs,PBS对照组以同样的方式注入PBS。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制备16μm厚视网膜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动态观察BMSCs移植后6、24、48、72h各组大鼠视网膜中Fas、FasL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BMSCs视网膜下移植后72h,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视网膜下Hoechst33324阳性细胞。BMSCs视网膜下移植后6、24、48、72h,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仅见微量Fas、FasL和caspase3的阳性表达;BMSCs视网膜下移植后各时间点,模型对照组与BMSCs移植组大鼠视网膜均可见Fas、FasL、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和细胞数量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BMSCs移植时间的延长,各组大鼠视网膜中Fas、FasL及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逐渐下降,各时间点BMSCs移植组大鼠视网膜中Fas、FasL、caspase-3的阳性表达值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PBS对照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间点模型对照组与PBS对照组间大鼠视网膜中Fas、FasL、caspase-3阳性细胞数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视网膜下移植BMSCs可下调RIRI大鼠视网膜中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及caspase-3的表达,从而减轻RIRI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视网膜神经节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为MSC移植治疗RIRI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4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4只)、模型组(20只)、MSC移植组(20只)。前房加压法建立大鼠RIRI模型。体外培养大鼠MSC,MSC移植组于再灌注后予以玻璃体腔注射MS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2h、6h、12h、24h、48h后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未见Bcl-2、Bax表达。再灌注后2h、6h、12h、24h、48h,模型组Bcl-2表达分别为0.280±0.008、0.323±0.010、0.474±0.020、0.451±0.011、0.407±0.011,MSC移植组Bcl-2表达分别为0.340±0.006、0.401±0.009、0.610±0.006、0.581±0.009、0.490±0.005;模型组Bax表达分别为0.322±0.007、0.457±0.010、0.469±0.022、0.591±0.014、0.529±0.010,MSC移植组分别为0.252±0.008、0.366±0.011、0.389±0.009、0.433±0.013、0.391±0.004。MSC移植组与模型组比较Bcl-2表达均明显增强(均为P<0.01),Bax表达均明显减弱(均为P<0.01)。结论 RIRI大鼠行MSC移植术,可使神经节细胞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Bcl-2/Bax比值升高,减少神经节细胞凋亡。MSC移植对RIRI神经节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在缺血性视网膜疾病及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RIR)发展中的表达规律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HIF-1α和SDF-1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关系。结果:在对照组中HIF-1α和SDF-1未见表达或轻微表达,视网膜缺血性再灌注组0h开始表达,6h表达增强,12h表达最强,24h表达减弱,以后随着时间推移表达逐渐下降。结论:HIF-1α和SDF-1表达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中视网膜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同时二者具有协同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的表达情况,以及雌二醇对SDF-1的表达及调控作用,研究雌二醇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升高大鼠眼压的方法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时间点(6h、12h、24 h)视网膜SDF-1表达情况;腹腔注射雌二醇后观察雌二醇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DF-1表达的影响;并且应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研究雌激素受体对雌二醇诱导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SDF-1的影响.结果 SDF-1 mRNA和蛋白在缺血-再灌注6h组、缺血-再灌注12h组和缺血-再灌注24 h组表达均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并且在缺血-再灌注12h组SDF-1表达达高峰.雌二醇预处理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缺血-再灌注+雌二醇组SDF-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及缺血-再灌注+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与缺血-再灌注+雌二醇组相比较,缺血-再灌注+雌二醇+ICI182-780组SDF-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雌二醇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的SDF-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黄逸慧  黄敏丽 《眼科新进展》2016,(12):1188-1191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参与的病理生理过程。半胱氨酸蛋白酶7(Caspase-7)是Caspase家族中的凋亡效应分子,近期研究表明,它在调控炎症细胞因子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Caspase-7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视网膜细胞缺血再灌注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升高大鼠眼压到110mmHg(1kPa=7.5mmHg)持续1 h的方法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HIF-1α在视网膜细胞的阳性表达;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erminal dUTP nick end labelling,TUNEL)法定位凋亡的视网膜细胞来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结果:缺血再灌注2h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细胞出现HIF-1α弱阳性表达,12h组阳性表达至高峰,24h组HIF-1α表达渐减少.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见于缺血再灌注12,24及48h组,凋亡细胞主要位于内核层,且24h组凋亡阳性表达最强.结论: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视网膜HIF-1α的表达增加.参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细胞的损伤部分以凋亡的形式发生,HIF-1α的表达可能与视网膜细胞凋亡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视网膜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 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表达和白细胞浸润的变化。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70只 ,随机分成 7组 :正常组和再灌注 0、2、6、12、2 4、4 8h组 ,每组 10只。用眼内灌注法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制作大鼠视网膜冰冻及石蜡切片 ,分别作免疫组化SP染色和常规HE染色 ,并对SP染色结果作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ICAM 1在正常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微量表达 ,缺血 6 0min后 ,ICAM 1表达上调 ,至再灌注2 4h达高峰 ,在再灌注 4 8h仍维持较高水平。再灌注 6h ,视网膜开始有白细胞浸润 ,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多 ,再灌注 2 4、4 8h组 ,视网膜中发现较多浸润的白细胞。结论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早期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ICAM 1表达上调 ,继而 ,视网膜中白细胞浸润增多 ,这一过程是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雪颖  康前雁 《眼科》2012,21(6):414-417
【摘要】 目的 探索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ax6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 30只,随机选取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25只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组,采用升高右眼眼压的 方法制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1、2、4、6、8周分5组,每组5只,不 同时间点取右眼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pax6表达情况。主要指标 pax6的表达 。结果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随着时间推移视网膜各层逐渐出现pax6表达阳性的细胞,对照组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ax6表达阳性率为(1.28±1.41)%,损伤后1、2、4、6、8周分别为(0.99± 1.23)%、(14.45±2.72)%、(50.88±4.73)%、(71.00±4.72)%、(78.80±4.62)% (F=1.350,P<0.0001)。各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缺血后1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ax6表达阳性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5),缺血再灌注损伤2、4、6、8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ax6表达阳性率 均明显升高(P均<0.0001)。结论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各层均出现pax6表达阳性细胞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能诱导视网膜内源性干细胞激活。(眼科, 2012, 21: 414-41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蛋白及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HPC预防RIRI的机制,为RIRI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取健康Sprague Dawley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RIRI组与HPC+缺血再灌注损伤组(HPC组,HPC后采用高眼压法制成RIRI模型),每组根据RIRI时间分为6h、12 h、24h及72 h4个亚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动态观察HPC对RIRI大鼠视网膜细胞EPO蛋白、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ON组大鼠视网膜仅见极少量的EPO+细胞;RIRI后6h,HPC组EPO+细胞数开始增加;RIRI后12h,HPC组EPO+细胞数(171±21)mm-2进一步增加,显著高于RIRI组[(149±20) mm-2,P<0.05];RIRI后24h,HPC组EPO+细胞数(287±24)mm-2达较高水平并显著高于RIRI组[(238±22)mm-2,P<0.01];RIRI后72 h,HPC组EPO+细胞数开始下降,但仍显著高于RIRI组(P<0.05).RIRI后6h,RIRI组活性Caspase-3+细胞数(60±5)mm-2开始增加,显著多于HPC组[(53±5)mm-2,P<0.05];RIRI后12h,RIRI组与HPC组活性Caspase-3+细胞数进一步增加,HPC组活性Caspase-3+细胞显著少于RIRI组(P<0.01);RIRI后24 h,RIRI组与HPC组活性Caspase-3+细胞数达较高水平,HPC组活性Caspase-3+细胞数(578±26)mm-2显著少于RIRI组[(624±25)mm-2,P <0.01];RIRI后72 h,HPC组与RIRI组活性Caspase-3+细胞数均开始下降,HPC组Caspase-3+细胞数仍少于RIRI组(P<0.05).结论 HPC可促进RIRI大鼠视网膜细胞EPO蛋白的表达,减轻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E-64d(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钙激活中性蛋白酶抑制剂)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对Calpain/Caspase-3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E-64d治疗组,并分为1、3、6、24、72h5个时间段。通过前房穿刺加压法制成RIRI动物模型,采用Western—blot以及RT—PCR方法测定在大鼠RIRI模型中的Calpian、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24hm—Calpa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缺血再灌注组较正常组上升,而E-64d组表达与正常组相似,比缺血再灌注组下降。E-64d能下调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m—calpain/calpastatin的mRNA比值,在24h与缺血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E-64d能降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时m—Calpa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调控m—Calpain和Calpastatin的mRNA比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时藏红花素对视网膜细胞凋亡数目、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缺血再灌注时藏红花素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体质量200~25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藏红花素低剂量组和藏红花素高剂量组,每组6只。藏红花素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于造模前3 d、30 min定时腹腔注射5 g·L-1藏红花素5 mg·kg-1、50 mg·kg-1。造模成功后24 h处死大鼠并摘取眼球。使用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细胞结构,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 视网膜TUNEL染色发现,对照组视网膜组织中几乎未发现凋亡细胞的阳性表达,模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中发现大量棕黄色着色的细胞,其凋亡细胞数为(27.40±0.96)个,藏红花素低剂量组可见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凋亡细胞数较模型组减少,凋亡细胞数为(8.40±0.41)个,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藏红花素高剂量组凋亡细胞数较模型组和低剂量组明显减少,凋亡细胞数为(4.30±0.47)个,和藏红花素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Caspase-3染色阴性,模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可见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浆内,藏红花素低剂量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类似,藏红花素高剂量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类似。结论 藏红花素能通过降低Caspase-3蛋白含量及凋亡细胞数,从而有效保护视网膜免受RIRI。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后的表达规律及相关性。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RIRI后视网膜组织IGF-1和IGFBP-3表达的变化规律,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视网膜组织IGF-1和IGFBP-3即有轻微表达,IGF-1在缺血再灌注后6h表达明显增高,72h达到高峰,IGFBP-3在缺血再灌注后12h表达明显增高,72h达到高峰,且二者具有相关性。结论:IGF-1和IGFBP-3表达与RIRI有关,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过程中对P53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正常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组和α-硫辛酸干预组。同时后两组根据再灌注的时间不同分成6,24,48和72h组。通过前房灌注加压的方法制成RIRI动物模型,采用Western-blot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在大鼠RIRI模型中的P53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P53和Bax在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缺血灌注6h开始表达,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72h后表达已经明显减弱。α-硫辛酸干预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与缺血再灌注组相似,但表达明显减弱,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α-硫辛酸可抑制P53和Bax的表达,对大鼠RIRI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可导致细胞凋亡,凋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许多基因有关,探讨药物对RIRI后视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Nogo-A在大鼠RIRI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Nogo受体竞争性拮抗剂NEP1-40对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7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RIRI组和NEP1-40组,RIRI组及NEP1-40组大鼠分别用前房升高眼压的方法升高眼压至大鼠视网膜苍白,持续60 min,然后恢复眼压至视网膜色泽恢复,制作RIRI大鼠模型.术后6h、12 h及1、2、3、7d用过量的水合氯醛处死大鼠,制备视网膜标本.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时间点各组大鼠视网膜的超微结构,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Nogo-A蛋白的表达,并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半定量检测Nogo-A mRNA在视网膜中的表达. 结果 正常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结构正常;RIRI组大鼠视网膜再灌注12h后可见少量视网膜细胞器的线粒体嵴异常及空泡化,再灌注后1 ~2d可见凋亡小体;NEP1-40组视网膜的视细胞外节膜盘略疏松,部分线粒体嵴短小,空泡化,未见凋亡小体,视网膜细胞超微结构损害明显轻于RIRI组.TUNEL检测显示细胞凋亡出现于再灌注后6h,并逐渐递增,再灌注后1d凋亡细胞数目达高峰,2d后开始下降,但再灌注后3d仍可见TUNEL阳性细胞.NEP1-40组各时间点间凋亡细胞数目较RIRI组明显减少.正常组、RIRI组和NEP1-40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细胞A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00.850,P=0.000;F时间=34.309,P=0.000),其中RIRI组和NEP1-40组大鼠视网膜细胞AI明显高于正常组,而NEP1-40组AI明显低于RI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ogo-A蛋白及其mRNA主要表达于RIRI后的视网膜,再灌注后6h大鼠视网膜中Nogo-A蛋白及其mRNA均开始增加,至再灌注id时表达达高峰,然后逐渐减弱,但再灌注后7d仍有表达.3个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视网膜中Nogo-A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64.139,P=0.000; F时间=21.772,P=0.000),Nogo-A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93.889,P=0.000;F时间=6.349,P=0.000),NEP 1-40组和RIRI组大鼠视网膜中Nogo-A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NEP1-40组大鼠视网膜中Nogo-A蛋白及其mRNA在各时间点的表达均低于RI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ogo-A可促进RIRI后视网膜细胞的凋亡,NEP1-40能抑制Nogo-A的表达,从而减少视网膜细胞的凋亡,对RIRI后的视网膜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藏红花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14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藏红花素治疗组。模型组和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建立RIRI模型,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50 mg·kg-1藏红花素。RIRI后14 d,视网膜铺片染色比较各组小鼠RGC密度差异。RIRI后24 h,HE染色比较各组小鼠视网膜内层厚度差异。于RIRI后不同时间点(0 h、3 h、6 h、9 h、12 h、15 h)取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通过多重基因定量分析系统检测NLRP3、ASC、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的表达变化。RIRI后6 h和12 h取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Western blot检测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IL-1β蛋白的含量,并对比分析。结果 小鼠RIRI后14 d,视网膜铺片染色结果显示,藏红花素治疗组较模型组小鼠RGC密度增加约18.5%(P<0.05)。RIRI后24 h,HE染色结果显示,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视网膜内层厚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多重定量分析系统检测结果显示,RIRI后6 h、9 h及12 h,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1以及IL-1β 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1以及IL-1β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RIRI后6 h、12 h,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NLRP3、ASC mRNA和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变化(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RIRI后6 h和12 h,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IL-1β蛋白含量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 藏红花素通过抑制Caspase-1和IL-1β表达保护RIRI小鼠RGC。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颈总动脉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NAC组。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h、6h、12h、24h、48h、72h组,每组5只。以原位杂交法检测TNF-α的表达,每只大鼠处死前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测,并计算出左/右眼ERG的比值。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在6h开始检测到TNF-α的表达,在24h表达最强,以后逐渐减弱。缺血再灌注 NAC组在再灌注6h未能检测到TNF-α的表达,在第12h有TNF-α的表达,24h表达最强,但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6h后各期ERG相对恢复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 NAC组(P<0.05)。结论NAC可能通过抑制TNF-α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家兔视网膜缺血 -再灌注后视网膜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 通过前房灌注加压至 16 .7k Pa,维持 1h,建立缺血模型 ,观察再灌注 2~ 14d内其结构变化及内层视网膜平均厚度的变化。结果 家兔视网膜在缺血 -再灌注后 2~ 14d内表现为神经细胞持续丢失 ,视网膜层次逐渐不清 ,萎缩、变薄。其中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及视锥、视杆对缺血最敏感 ,外颗粒层次之 ,内颗粒层最能耐受缺血 -再灌注后的损伤。结论 视网膜缺血 -再灌注损伤是个持续性、进行性的损伤过程 ,与功能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