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各期胃癌患者(观察组)和60例胃良性病变(对照Ⅱ组)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Ⅰ组),对其血清CA724、CEA、CA242、CA199四项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对。结果胃癌Ⅰ、Ⅱ期患者中CA724、CEA、CA242、CA199水平与明显高于对照Ⅰ、Ⅱ组(P<0.05),Ⅲ、Ⅳ期的CA724、CEA、CA242、CA199水平极其明显高于对照Ⅰ、Ⅱ组(P<0.01)。联合检测胃癌Ⅰ、Ⅱ、Ⅲ患者的阳性率明显好于单项检测(P<0.05),不过对于胃癌Ⅳ期检测两组的阳性率相差不大(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A724、CEA、CA242、CA199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状况有关,胃癌越晚期,肿瘤标志物阳性率越高,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王浩南  曹军 《陕西医学杂志》2022,(12):1560-1563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均已经病理检查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接受手术联合HIPEC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肿瘤标志物指标、术后胃癌复发转移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腹痛、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占比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6周期后观察组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A19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观察组患者吻合口、原发灶、腹腔内复发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肝、肺等远处转移以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IPEC可协同术后辅助化疗,安全、有效地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状态,降低血清CEA水平,减少术区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和糖抗原242(CA242)检测诊断胰腺癌转移的意义。方法应用美国雅培i2000全自动免疫发光仪检测72例胰腺癌转移患者与13例胰腺癌未转移患者血清中CEA、CA199及CA242浓度。结果随着胰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增加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242浓度逐渐增加,临床分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与Ⅰ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CEA、CA199与CA242浓度及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移组患者血清中CEA、CA199及CA242浓度与阳性率远高于未转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ROC曲线比较胰腺癌转移组与未转移组血清CEA、CA199及CA242对胰腺转移癌的联合诊断敏感性达到74.5%特异性达到71.2%,优于CEA、CA199及CA242单项检测。结论在胰腺癌转移组患者血清CEA、CA199及CA242浓度与阳性率大于未转移组患者;可以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CEA、CA199及CA242浓度来早期判断胰腺癌患者有无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包括根治术及姑息手术)血清CA199和CEA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临床确诊的5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手术30 d后)及50例正常成人血清CA199与CEA含量变化。结果:50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199和CEA检测显示,术前血清CA199和CEA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血清CEA较CA199下降快,而且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CA199和CEA含量较根治术30 d后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姑息性切除手术前后血清CA199和CEA含量变化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癌患者术前血青CA199和CEA含量显著增高.而根治术后血清CA199和CEA均有较明显下降。因此,术后定期联合监测血清CA199和CEA有利于临床观察大肠癌患者病情变化,评价手术效果,预测首程化疗疗效,为判断预后、及早发现术后复发病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液和血清CA125、CA199、CEA及CA242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40例胃癌(A组)和40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的4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C组),将三组患者的胃液和血清CA125、CA199、CEA及CA242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A组患者胃液和血清CA125、CA199、CEA及CA242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及c组,同时不同分期的胃癌患者的血清CA125、CA199、CEA及CA242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胃液和血清CA125、CA199、CEA及CA242在检测胃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血清CEA、CA199、CA242、CA724,探讨其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对82例良性胃病患者、75例胃癌患者进行CEA、CA199、CA242、CA724检测,同时与100例正常人相比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良性胃病组各标志物水平与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别;胃癌组各标志物水平与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各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项目阳性检出率.结论:CEA、CA199、CA242、CA724在胃癌诊断中均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尤其是联合检测更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组织间靶向注射化疗( IITIC)在进展期胃癌( AGC)手术中加强治疗的必要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手术治疗的41例进展期胃窦癌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21例,行标准D2胃癌根治术、IITIC;B组20例,行标准D2胃癌根治术。检测并比较A、B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糖链抗原724( CA724)、癌胚抗原( CEA)、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含量;观察并比较A、B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的发生率。将2010年1—12月于手术治疗的55例AGC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C、D两组, C组29例行标准D2胃癌根治术、IITIC;D组26例行标准D2胃癌根治术。回顾性分析C、D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 A、B组组内各时间点(术前1 d,术后5、10 d,术后1个月)间CA724、CEA、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组患者术后均无吻合口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发生。 C、D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69.0%、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AGC手术中开展IITIC是安全可行的,IITIC可增加AGC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38例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CA199、CA242、CEA水平。结果观察组各临床分期患者血清CA199、CA242、CEA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Ⅱ期、Ⅲ期、Ⅳ期患者CA199、CA242、CEA水平均较Ⅰ期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A199、CA242、CE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率(P<0.05)。单纯应用CA199、CA242、CEA指标进行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明显低于3种指标联合检测(P<0.05)。结论血清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对胰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7):675-678
目的探讨T4期胃癌患者D2根治术后早期行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CHPP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86例T4期胃癌患者分为CHPPC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CHPPC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行CHPPC,每日1次,共3 d;术后1个月内行第1次全身静脉化学治疗,方案为m FOLFOX6。对照组患者于术后1个月内行第1次全身静脉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方案同CHPPC组。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结果 2组患者均无手术相关死亡,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粘连性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2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PPC组43例患者术后CHPPC均顺利完成,术后1、2 a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a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术后1 a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4期胃癌患者D2根治术后早期行CHPPC安全可行,可显著降低腹腔内复发率,提高患者中远期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对腹腔内微转移的影响。 方法 将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浙江舟山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1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治疗情况、腹腔冲洗液多巴胺脱羧酶(DDC)和癌胚抗原(CEA)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大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注射止痛药物次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总数、近切端距肿瘤距离、远切端距肿瘤距离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腔冲洗液DDC、CEA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腹腔冲洗液DDC、CEA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手术创伤小,近期疗效确切,且未增加腹腔微转移。   相似文献   

11.
刘忠  李志军 《当代医学》2021,27(9):108-110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EA、CA242及CA199联合检测在胰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EA、CA242及CA199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CEA、CA242Ku/L及CA199Ku/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Ⅱ期比较,Ⅲ期和Ⅳ期患者血清CEA、CA242及CA199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Ⅲ期比较,Ⅳ期患者血清CEA、CA242及CA199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CEA、CA242及CA199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生存≥6个月比较,生存<6个月患者血清CEA、CA242及CA199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CEA、CA242、CA199联合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各个指标单项检测。结论肿瘤标志物CEA、CA242及CA199联合检测对于胰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董兵  孔颖  杨翀  赵凯 《浙江医学》2010,32(4):477-478,490
目的评价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及其联合检测在术前诊断进展期胃癌腹膜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对无远处转移的7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作血清CEA、CA199检测,术后证实有腹膜转移者32例,无腹膜转移者46例,分析并比较有腹膜转移和无腹膜转移患者术前血清CEA、CA199的水平。结果腹膜转移组患者的血清CEA、CA199水平分别为(563±16.8)ng/ml、(165.1±108.2)ng/ml,无腹膜转移组患者分别为(16.1±6.2)ng/ml、(425±12.4)ng/ml,腹膜转移组CEA、CA199阳性率分别为50.0%、469%,无腹膜转移组分别为15±2%、17.4%,腹膜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腹膜转移组(P〈0.05):两项联合检测诊断阳性率增高达75.0%,而特异性无明显下降。结论进展期胃癌在排除远处转移的情况下如血清CEA和/或CA199升高应考虑腹膜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可根治性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行腹腔镜下D2标准胃癌根治术+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照组仅行腹腔镜下D2标准胃癌根治术。观察围手术期两组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可根治性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行腹腔镜下D2标准胃癌根治术+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照组仅行腹腔镜下D2标准胃癌根治术。观察围手术期两组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下D2标准胃癌根治术+HIPEC,在围手术期内,不增加感染机会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延长术后恢复时间,是一项安全可靠的综合性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徐海洋 《中外医疗》2023,(22):128-131
目的 研究分析SOX化疗方案治疗Ⅱ~Ⅲ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Ⅱ~Ⅲ期胃癌患者60例,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组别为参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参照组术后应用CAPEOX化疗方案,观察组术后应用SOX化疗方案,对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治疗前,两组糖类癌抗原199(carbohy‐drate cancer antigen199,CA199)、糖类癌抗原242(carbohydrate cancer antigen242,CA242)、糖类癌抗原724(car‐bohydrate cancer antigen724,CA724)、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CA242、CA724、CEA水平低于参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EA、CA724、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5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55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血清CEA、CA724、CA242、CA199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不同TNM分期患者进行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观察检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CEA、CA724、CA242、CA199指标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Ⅳ期患者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符合率无明显差异,胃癌Ⅰ期、Ⅱ期、Ⅲ期单项检测符合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CA724、CA242、CA199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较高,可作为有效的肿瘤标志物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在胃癌检查诊断中应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724、癌胚抗原(CEA)、CA242、CA199联合检验的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42例胃癌患者及同期治疗的42例非胃癌的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组,均对其血清中的CA724、CEA、CA242、CA199水平进行检查,比较2组各指标水平情况,另分析研究组各指标单一检验及联合检验胃癌的效果。结果经观察研究组患者血清中的CA724、CEA、CA242、CA199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Ⅲ期患者CA724、CEA、CA242、CA199单一检验的阳性率低于联合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Ⅳ期患者CA724、CEA、CA242、CA199单一检验的阳性率与联合检验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CA724、CEA、CA242、CA199水平较高,其各指标联合检验胃癌Ⅰ~Ⅲ期患者诊断率较高,进而可及早诊断、评估患者病情,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与术后单纯静脉化疗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46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联合化疗组(n=25)和静脉化疗组(n=21),联合化疗组行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静脉化疗组行单纯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ALT)、肾功能(Cr)、血细胞(RBC、WBC、PLC)、腹腔引流时间及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结果:术前1 d和术后3、7 d,两组的ALT、Cr、RBC、P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和术后7 d,两组的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 d,联合化疗组的WBC低于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及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腹腔广泛转移率均低于静脉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271、4.654,P=0.042、0.037);两组的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的3年生存率高于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行联合化疗安全可靠,联合化疗可显著降低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率、腹腔转移率,并延长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7):53-56
目的 评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内62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基础上联合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观察并评估两组患者的相关毒性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和肝肾功能指标血肌酐(Cr)、血尿素(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26%和38.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采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相对安全可靠,并没有增加患者的相关毒性指标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5例,术后给予FOLFOX方案巩固化疗4~6周期。术前均进行血清CEA及CA199检测,分析其表达与结直肠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生存结局的关系。结果:Ⅰ、Ⅱ期患者的血清CEA及CA199阳性率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患者的血清CEA及CA199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血清CEA及CA199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CEA及CA199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明显相关,并可对术后及术后巩固化疗疗效起到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前后腹腔冲洗液CEA、CA199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对我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及40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检测其手术前后腹腔冲洗液中的CEA、CA199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血清CEA、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的血清CEA、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显著高于CEA、CA199的单项检测的结果(P〈0.05)。结论血清CEA、CA199水平变化对胃癌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指导术后治疗及预测患者术后有无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