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检测来探讨化疗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组对照研究,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实验组)41例,分别在化疗前及化疗2 个周期结束后10d 两次检测外周血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目。正常健康组35例(对照组)。 对相关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与正常健康组相比,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CD3+、CD4+比例和CD4+/CD 8+比值及NK细胞明显下降,CD8+比例及CD4+CD25+调节性T 细胞(Tregulatory cells ,Treg )明显升高(P<0.05)。 经过2 个周期的化疗治疗,化疗有效组化疗后CD3+、CD4+比例、NK细胞比例、CD4+/CD 8+比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比例、CD4+CD25+Treg 明显下降(P<0.05)。 化疗有效组化疗后除CD4+、CD8+比例外,其他指标与正常健康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患者化疗后CD4+比例、CD8+比例、CD4+/CD 8+比值、NK细胞数目比化疗前则进一步下降(P<0.05)。 结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NK细胞明显下降。有效化疗可通过杀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轻肿瘤负荷,减少CD4+CD25+Treg ,排除某些免疫抑制因素;改善了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化疗无效患者其细胞免疫功能则继续恶化。通过检测患者的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且治疗有效的DLBCL患者47例,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第2个周期、第4个周期结束后第3天采集静脉血,经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较化疗前与化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的差异,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进行比较。结果 DLBCL患者组化疗前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表达水平[(70.04±8.87)%、(42.79±6.06)%、(1.68±0.59)%、(14.40±6.02)%]较健康对照组[(63.89±6.67)%、(32.72±5.77)%、(0.85±0.25)%、(9.95±5.24)%]低(P<0.05),而CD+8细胞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27.21±6.54)%比(39.92±7.11)%](P<0.05)。DLBCL患者组化疗第4个周期外周血CD+3、CD+4、CD+4/CD+8表达水平与化疗第2个周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该组患者化疗第4个周期CD+3、CD+4、CD+8、CD+4/CD+8、NK细胞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初治DLBCL患者体内存在着免疫抑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可作为反映DLBCL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较好参数,在临床上可用于免疫功能的监测,为DLBCL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珩  卢绪章  钱科卿 《癌症进展》2013,11(6):547-550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对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对32例老年NHL患者进行以CHOP为基础方案的化疗,每3个月给予1个疗程CIK输注治疗,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3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化疗前老年NHL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均较低(P<0.05或P<0.01),CD8+细胞升高(P<0.05),与化疗前比,老年NHL患者化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细胞均降低(P<0.05或P<0.01),CD4 +/CD8+的比值和NK细胞增高(P<0.05),CIK细胞输注后30天,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 +/CD8+比值及NK细胞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均>0.05).结论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可改善老年NHL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提高NHL患者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6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3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30例]及4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初诊AL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 比值及CD16+/56+ NK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 P<0.05) ;CD8+ T 淋巴细胞百分比与CD19+ B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均 <0.01).ALL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 比值明显低于AML组( 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初诊AL患者外周血CD4+CD25+ T细胞和CD4+CD25high Treg 细胞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A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与AML患者相比,AL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更为低下.CD4+CD25 high Treg细胞增多可能是AL患者免疫功能受抑的重要原因之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AL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化疗和胸腺肽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活性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探讨胸腺肽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化疗加胸腺肽治疗组(A组)和单纯化疗组(B组)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化疗前恶性血液病患者各项免疫活性细胞表达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A组的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B组,A组治疗后CD3^+、CD4^ 、CD4^ /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受到明显抑制,胸腺肽能明显增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尤其是对NK细胞,它是1种低毒高效的生物反应调节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水平与难治性淋巴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60例初治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NK细胞的活性,化疗后随访分为难治组30例、有效组30例,以20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淋巴瘤患者组化疗前外周血CD+4、CD+4/CD+8、NK细胞数比健康对照组低(30.17±8.63与46.52±1.39,t=12.218,P<0.05;0.86±0.45与1.64±0.05,t=11.225,P<0.05;12.39±7.08与19.29±0.84,t=6.365,P<0.05),CD+3、CD+8细胞数比健康对照组高(76.14±10.71与70.48±1.44,t=-3.439,P<0.05;40.28±14.03与28.35±0.73,t=-5.625,P<0.05)。难治组化疗前外周血CD+4、CD+4/CD+8、NK细胞数比有效组低(27.70±7.81与33.13±8.82,t=2.163,P=0.036;0.67±0.27与1.10±0.52,t=3.272,P=0.003;9.87±6.60与15.40±6.58,t=2.771,P=0.008),而CD+3、CD+8 细胞数比有效组高(79.67±8.18与71.91±12.00,t=-2.540,P=0.015;44.70±13.99与34.98±12.41,t=-2.416,P=0.020)。结论 淋巴瘤初治患者化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NK细胞活性的检测,对判断、预测容易转归为难治的患者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以及应用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LL患者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前后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并以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CLL患者总T细胞、T辅助细胞(CD4),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人,Ⅲ~Ⅳ期患者尤为突出(P<0.01),0~Ⅱ期患者NK细胞略高于健康人(P>0.05),Ⅲ~Ⅳ期患者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予以氟达拉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4个周期后,CLL患者总T细胞、T辅助细胞,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NK细胞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CLL患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异常,且机体免疫功能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观察CL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比例有助于医生对病情的判断,还可作为CLL患者疗效判断的一项指标。氟达拉滨治疗有效的CL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其在化疗后短时间内是否存在显著的免疫抑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以及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治DLBCL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R)加CHOP方案(35例),CHOP方案(60例)化疗前后以及健康人(33名)外周血的淋巴细胞表型。结果 DLBCL患者总T细胞、CD+4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CD+8细胞计数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Ⅲ~Ⅳ期患者尤为突出(P<0.01);Ⅰ~Ⅳ期患者NK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Ⅲ~Ⅳ期较Ⅰ~Ⅱ期患者有所降低(P<0.05);Ⅰ~Ⅳ期DLBCL患者外周血B细胞计数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HOP组患者与CHOP组患者化疗后总T细胞、CD+4细胞、 CD+8细胞、NK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化疗后前者B 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后者 (P<0.01)。结论 DLBCL患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异常, 并与临床分期、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为DLBCL诊断、病情评价提供了简易可行的免疫学指标。利妥昔单抗对患者T细胞及NK细胞无明显影响,可引起B细胞显著降低,但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纳入作者所在医院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8例,为观察组;同期纳入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化疗前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与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中NK细胞、Treg、CD^8+、CD^4+、CD 3+;根据病理类型将观察组患者分为B-NHL患者和T-NHL患者,对比2组患者化疗后上述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2组患者化疗前后上述淋巴细胞亚群。结果①化疗前观察组NK细胞、CD^4+、CD 3+较对照组低(P<0.05);CD^8+、Treg较对照组高(P<0.05)。化疗后,观察组NK细胞、CD^4+、CD 3+升高,其中NK细胞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Treg显著降低且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②化疗后B-NHL患者NK细胞、Treg均较T-NHL低,CD^8+、CD^4+、CD 3+较T-NH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有效组和无效组在化疗前K细胞、Treg、CD^8+、CD^4+、CD 3+比较,P>0.05;有效组化疗后与无效组化疗后相比,前者Treg、CD^4+、CD 3+更高(P<0.05),而NK细胞、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不同病理类型患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达有所不同,且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达与化疗效果有关。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能辅助疗效预判。  相似文献   

10.
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探讨其与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XL型流式细胞仪检测10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106例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及CD4/CD8数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9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Ⅰ、Ⅱ期患者CD3降低,CD8升高(P<0.05),而Ⅲ、Ⅳ期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恶性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且随病情进展而加重。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了解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We hav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a favorable effect of high-dose steroid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and 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AML).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hort-course high-dose methylprednisolone (HDMP) treatment on the peripheral blood (PB) T lymphocyte subsets, and blast cells, during remission induction treatment in 23 children with newly diagnosed acute leukemia (16 with ALL, seven with AML). All patients were administered HDMP as a single daily oral dose of 30mg/kg for the first 4 days of induction therapy. The number of PB lymphocyte subsets (CD3, CD4, CD8, CD16+56, CD45RA, and CD45RO) were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before and after 4 days of HDMP treatment. While the number of PB blast cell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absolute number of T lymphocytes expressing CD3, CD4, CD8, CD45RA and the absolute number of CD16+56 (natural killer) cells increased in all patients. We suggest that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HDMP in the induction treatment of acute leukemia may occur part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B T lymphocyte subsets. A study randomly assigning patients to treatment with either conventional therapy or HDMP may provide further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估两组患儿的近期疗效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化疗前、化疗后、化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4+CD25+CD127-、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82.05%,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2,P﹤0.05)。化疗后,两组患儿CD3+、CD4+、NK细胞水平均低于本组化疗前,CD8+、CD4+CD25+CD127-水平均高于本组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D3+、CD4+、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CD8+、CD4+CD25+CD12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儿CD3+、CD4+、CD8+、NK细胞、CD4+CD25+CD127-水平均逐渐恢复至化疗前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5.90%,与对照组患儿的20.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近期疗效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4+CD25+Treg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免疫治疗与化疗相结合的有利切入点,为临床免疫治疗介入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诊的23例肺癌患者,全部患者均完成连续5个周期的化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化疗过程中患者外周血免疫相关指标如CD4+T细胞、CD8+T细胞、CD19+B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比率,T细胞表面共信号分子PD-1、PD-L1、CD137、CTLA-4、CCR-4、LAG-3以及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分析多周期过程中,上述指标动态变化趋势。  结果  在肺癌患者多个周期的化疗过程中,机体CD8+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水平下调,CD4+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PD-1、CTLA-4和CCR-4随治疗进行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癌患者在多个周期的化疗中,实施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T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化疗中后期针对免疫检查点高表达患者,联合应用PD-1抗体、PD-L1抗体、CTLA-4抗体或CCR-4抗体可能具有更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麻醉与手术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军  姜慧芳  付霜 《肿瘤学杂志》2009,15(5):429-431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凭静脉麻醉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Ⅱ~Ⅲ期术前化疗或非化疗乳腺癌患者各25例.A组为术前未化疗组,B组为术前化疗组:分别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d及术后第3d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值。[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d、第3d的CD8^+和NK细胞下降明显(P〈0.05).而CD4^+/CD8^+显著性升高(P〈0.05);但两组间术后第1d、第3dCD3^+、CD8^+、NK细胞以及CD4^+/CD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凭静脉麻醉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术前化疗或非化疗患者的免疫系缔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这种抑制作用与患者术前是否讲行辅助化疗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多肽对接受胆囊癌辅助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胆囊癌辅助化疗患者分为治疗组(化疗+脾多肽)和对照组(单纯化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化疗2周期后,治疗组CD4+T、CD8+ T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分别为(53.73±10.24)% 和(18.29±5.81)%,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31.81±10.19)%和(10.23±5.96)%(P<0.05)。同时,治疗组CD4+T细胞比例较术前的(43.51±7.30)%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NK细胞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化疗毒副作用相似(P>0.05)。结论:脾多肽可提高胆囊辅助化疗患者外周血CD4+T、CD8+ T细胞比例,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成人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表达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 J  Hua D  Xia X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4):302-304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MDR1)P糖蛋白(Pgp)表达在成人初治急性白血病(AL)中的预后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单克隆抗体UIC2检测了151例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7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Pgp表达。结果Pgp+在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为20.5%,明显低于Pgp患者的78.5%(P<0.001);Pgp+在ALL患者的CR率为66.7%,与Pgp-患者的8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gp+患者的6个月复发率明显高于Pgp患者(AML:66.7%∶8.7%,P<0.001;ALL:50%∶9.5%,P<0.05);Pgp+患者的平均无病生存期(DFS)较Pgp患者短(AML:5个月∶13个月;ALL:4个月∶13个月)。结论Pgp过度表达是成人AL的不良预后因素,是判断疗效及早期复发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