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氟康唑体外抗菌活性及五种体外敏感试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五种酵母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在测定氟康唑对酵母菌的体外活性检测上的可靠性及实用性。方法 分别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M27-A常量肉汤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NCCLS及ROSCO纸片扩散法、浓度梯度法测定氟康唑对155株临床分离的酵母菌及4株质控菌株的体外活性。采用WHONET-5软件及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种药敏试验方法与M27-A常量肉汤稀释法的相关性。结果 4种体外药敏试验方法所得结果分别同M27-A常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比较,浓度梯度法一致率为83.9%,NCCLSM44-P纸片扩散法一致率83.1%,ROSCO纸片扩散法一致率为78.1%,微量肉汤稀释法一致率为93.5%。结论 5种酵母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在检测氟康唑对临床常见酵母菌的体外活性检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微量肉汤稀释法与NCCLSM27-A常量肉汤稀释法的一致性最佳,其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重复件好.活用于常规下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M27-A方案的微量肉汤稀释法为金标准,评价丹麦ROSCO公司的纸片扩散法在检测念珠菌耐药性方面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实验室寻找一种简便的念珠菌药敏试验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丹麦ROSCO公司抗真菌药敏纸片和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FUNGUR2念珠菌药敏板条来检测78株常见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等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以NCCLS的微量稀释法作为金标准,评价纸片扩散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纸片扩散法检测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药敏结果,其Kappa值达到了0.89,未出现一种方法敏感而另一种方法耐药的严重错误现象;对78株念珠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分别为88.20%和89.17%,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性较低,分别为56.34%和52.12%.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0.95%、85.71%,而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的敏感性低,分别为67.50%、41.67%.结论 纸片扩散法与微量稀释法一致性高,在临床实验室可以替代微量稀释法进行念珠菌的药敏分析.我院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最高,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最低;抗真菌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最高,对克柔念珠菌的抑菌率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纸片扩散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药物敏感性的一致率。方法针对218株侵袭性真菌感染部位分离的念珠菌,分别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M44-A2纸片扩散法和CLSI M27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依据2018年颁布的CLSI M60新的纸片扩散法判定折点,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为标准评估纸片扩散法测定结果的分类一致率和错误率。结果 2种方法检测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氟康唑药物敏感性的一致率分别为97.6%、95.1%、97.4%和90.5%。2种方法在检测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伏立康唑敏感性的一致率分别为97.6%、90.2%、97.4%和81.2%。结论纸片扩散法检测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药物敏感性与微量肉汤稀释法一致率较高,是念珠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简便且准确性较高的检测方法,推荐在真菌实验室常规检测或耐药监测网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3种酵母菌体外药敏试验在测定酵母菌对氟康唑药物敏感的可靠性及实用性。方法:以美国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酵母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M44-A)为参照,采用丹麦ROSCO纸片扩散法、法国梅里埃ATB FUNGUS3药敏试验,检测82株临床分离的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药物敏感度。采用WHONET-5.4和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ROSCO纸片扩散法、ATB FUNGUS3与M44-A结果间的一致性。结果: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82株临床分离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药敏结果与CLSI M44-A检测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率为80.5%;ATBFUNGUS3检测的药敏结果与CLSIM44-A检测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致率为74.4%,其中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检测结果与参照差异较大。结论:在检测酵母菌对氟康唑体外药物敏感度方面,ROSCO纸片扩散法与M44-A的一致性较好;对部分菌株,则需进一步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27-A2检测,以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药敏琼脂在真菌药敏试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ROSCO抗真菌药纸片分别在RPMI 1640琼脂和葡萄糖美兰M—H(GMBMH)琼脂上的纸片扩散法(K—B法)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M27-A宏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92株临床分离的酵母样真菌对两性霉素、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酮康唑的药敏情况。结果RPMI 1640和GMBMH对宏量肉汤稀释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82。未出现一种方法测得的敏感或耐药菌株在另一种方法中表现为耐药或敏感的严重错误。结论RPMI1640和GMB-MH对NCCI。SM27-A宏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结果均表现出较好相关性。但对NCCLs M27-A宏量肉汤稀释法的相关程度,RPMI 1640优于GMB-MH。RPMI 1640纸片扩散法可以替代NCCLs M27-A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评价3种方法检测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敏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3种抗真菌药敏试验检测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敏感性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采用3种方法,即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ROSCO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ATBFUNGUS2,法国生物梅里埃),检测107株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结果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与丹麦ROSCO纸片扩散法、ATB FUNGUS2符合程度分别为94.4%、91.6%,均无一种方法敏感或耐药而其他2种方法为耐药或敏感的严重误差。结论ROSCO纸片扩散法和ATBFUN—GUS2对氟康唑的检测结果与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相比符合率好,准确率高,监测的抗真菌药物种类多,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Etest法检测临床常见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性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一致率。方法针对220株临床常见的5种念珠菌,分别采用CLSI M27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分别统计Etest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三种唑类药物的基本一致率(EA)和分类一致率(CA)。结果 Etest方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的EA分别为氟康唑(96.8%)、伏立康唑(97.3%)和伊曲康唑(81.8%)。对于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中两种检测方法的CA分别为96.2%,97.5%和—;92.5%,82.5%和97.5%;92.5%,97.5%和—;97.5%,—和70%;—,100%和90%。结论 Etest法检测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与微量肉汤稀释法一致率较高,是念珠菌唑类药物敏感性测定简便并且准确性较高的检测方法,推荐在真菌实验室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丹麦ROSCO酵母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及其判定标准在我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酵母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为参照,采用丹麦ROSCO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检测氟康唑对80株临床分离酵母菌的药敏试验。结果ROSCO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选取基本判读标准,氟康唑药敏结果与NCCLS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OSCO选取严格判读标准,白念珠菌的氟康唑药敏结果与NCCLS结果存在差异,热带念珠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麦ROSCO酵母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基本判读标准结果与美国NCCLS判读结果相符合,适合我院临床菌株的结果判读;而对于严重系统感染菌株所选取的严格判读标准,不适合白念珠菌的结果判读。  相似文献   

9.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于1997年公布了酵母菌肉汤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考方法(NC-CLS M27-A),并于2002年进行了修订(NCCLS M27-A2)[1],但该类方法操作繁琐,难以在常规工作中开展.2003年NC-CLS公布了酵母菌纸片扩散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NCCLS M44-P)[2].我们应用此方案检测了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36株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并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以评价其结果和临床应用可靠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抗真菌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ATB FUNGUS3(ATB F3)微量稀释法和E-试验(Epsilometer test)检测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的结果,探讨3种方法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方法使用纸片扩散法和ATB F3法对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58株白假丝酵母菌进行药敏试验,同时用E-试验作为对照。结果纸片扩散法与E-试验的符合率在氟康唑为69.0%(40/58),在伏立康唑为98.2%(57/58);ATB F3法与E-试验的符合率在:氟康唑为89.7%(52/58),在伏立康唑为96.6%(56/58)。结论纸片扩散法检测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性与E-试验符合率不甚理想,ATB F3法比较理想;而伏立康唑无论纸片法还是ATB F3法与E-试验结果符合率非常一致。ATB F3法检测白假丝酵母菌敏感性操作简便,使用成本低,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应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时期疗养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疗养康复事业的发展,疗养科护理的内涵也在不断的拓宽和充实,而护士自身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以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完美职业形象就成为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