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摆位和照射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针对鼻咽癌患者采用全程束流调强适彤放射治疗(IMRT,又称孔雀刀),探讨其治疗摆位、照射技术度放疗质量保证。方法 我院2002年1~12月,共12例经病理或MRI诊断证实为鼻咽癌低分化癌无远处转移患者,执行全程调强适彤放疗。调强治疗计划(IMRT逆向计划)和实施由NOMOS公司Peacock系统完成,利用Vailan600C直线加速器6MV-X线,采用1cm或2cm步进式断层技术(Peacock MiMiC)进行不治疗摆位和照射。结果 放疗后直接鼻咽镜检查,肿瘤消退率100%,3年总生存率86.25%,放疗时无1例出现腮腺肿胀,5例出现中度口干。结论鼻咽癌患者应用IMRT放疗,剂量分布理想,局部控制较好,疗效确切,同时能有效地保护腮腺等重要器官,急性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2.
梅桂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963-964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摆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治疗疗效和预后的重要作用。方法对鼻咽癌患者在调强放疗时实施精准的摆位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157例鼻咽癌患者均完成调强放疗计划,1年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7.4%,93.6%和96.4%,2年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4.9%,89.4%和92.7%。结论严谨、规范的摆位治疗是IMRT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精心细致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及摆位技术(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采用全程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体位固定、照射摆位技术及放疗质量保证。方法经病理或MRI诊断证实为鼻咽癌低分化鳞癌无远处转移的患者33例,实施IMRT。调强治疗计划和实施由医科达公司Precise Plan 2.11系统完成,用Elakta-precise 1120直线加速器6MV X线,采用多叶准直器静态调强(step and shoot)进行照射。结果对每例病人的4次实时验证片与各自的DRR片进行对比分析,在X、Y、Z轴上,照射野中心有小幅度的移位,分别为X轴:±0.3mm;Y轴:±0.6mm;Z轴:±0.2mm;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放疗后直接鼻咽镜检查,肿瘤消退率100%,放疗时无1例出现腮腺肿胀,6例出现中度口干。结论用头颈肩一体热塑面膜固定,使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体位并且在照射过程中体位保持不变,而且重复性好,减少摆位误差。鼻咽癌用IMRT可获得理想剂量分布,局部控制较好,疗效确切,周围正常组织及危及器官剂量低,急性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热塑面罩固定时,早期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IMRT)治疗过程的摆位不确定度,以及为补偿这种不确定度需要在靶体积和危及器官周围所加的安全边界的大小.方法:选取首次放疗的早期鼻咽癌病人19例,仰卧体位,个体化泡沫枕头,热塑面膜固定,将等中心点置于鼻咽腔附近,由三维激光灯在面罩上定出左中右3个原始标志点,用伽玛纸贴在面膜上,并在3个原始标志点位置贴上直径约为3 mm的铅珠作为标记点,然后进行CT扫描,此CT为计划用CT.19例病人均采用同期整合补量(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给量方法.从第1周至第6周,每周周末在CT模拟机室进行重复扫描,共85次,扫描方法与进行计划CT时相同.将每周验证体位重复性的CT扫描图像与首次做计划设计的CT扫描图像通过读图软件进行比较,求出每次摆位与首次定位时在三维方向上的差异,根据研究数据求出使用本面罩系统时,靶体积和不同类型的危及器官周围所需要的安全边界.结果:通过对19例病人的85次重复CT与计划CT比较,得出使用本面罩系统时,等中心点的平均位置坐标为(-0.45 mm, 0.20 mm,-0.01 mm);不同解剖骨性标记点在X、Y、Z 3个轴向的绝对位移值分别为(0.89±0.69)mm,(0.82±0.79)mm,(0.95±1.24)mm;等中心点三维矢量位移的平均值为1.89 mm.结论:本面罩系统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满足鼻咽癌IMRT治疗的需要,而且简便易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能作为早期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PTVs和PRVs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适形调强(IMRT)对鼻咽癌治疗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月,选择60例鼻咽癌患者利用TOPSLANE DMLC IMRT系统,采用热可塑面膜固定头颈肩部.行颅底骨至锁骨下区层厚3mm CT扫描;图像重建,勾画出病灶及重要功能器官的轮廓.肿瘤靶区(GTV)为临床检查、CT、MRI及PET -CT等影像检查发现的肿瘤病灶,包括原发肿瘤、咽旁和颈部的转移淋巴结,考虑摆位误差外放3mm;临床靶区(CTV)包括鼻咽各壁、咽后及咽侧间隙、颅底、下组筛窦、翼腭窝、后1/3鼻腔和上颌窦及颈深淋巴结,计划靶区(PTV)按照CTV自动外放5mm(后界3mm).计划设计:5次/周,共30~32次,GTVDT=2.0~2.5Gy/次,总DT=68Gy~75Gy.危及器官限制剂量采用文献参考值.采用静态或动态IMRT技术,采用全程适形调强放射治疗.3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7%、88.3%、78.3%和80%.放疗结束后3个月I级、II级和III级口干反应分别为21例占35%、36例占60%和3例占5%.结论 调强放疗技术能对治疗鼻咽癌的各靶区达到很好的剂量分布,达到较高局部控制率,并降低了周围危及器官剂量和急性治疗反应,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适形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鼻咽癌治疗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1月,选择60鼻咽癌患者利用TOPSLANEdMLC IMRT系统,采用热可塑面膜固定头颈肩部.行颅底骨至锁骨下区层厚3mm CT扫描;图像重建,勾画出病灶及重要功能器官的轮廓.肿瘤靶区(G T V)为临床检查、C T、M R I及P E T-C T等影像检查发现的肿瘤病灶,包括原发肿瘤、咽旁和颈部的转移淋巴结,考虑摆位误差外放3m m;临床靶区(C T V)包括鼻咽各壁、咽后及咽侧间隙、颅底、下组筛窦、翼腭窝、后1/3鼻腔和上颌窦及颈深淋巴结,计划靶区(PTV)按照CTV自动外放5mm(后界3mm).计划设计:5次/周,共30~32次,GTVDT=2.0~2.5Gy/次,总DT=68Gy~75Gy.危及器官限制剂量采用文献参考值.采用静态或动态IMRT技术,采用全程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结果 3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7%、88.3%、78.3%和80%.放疗结束后3个月I级、II级和III级口干反应分别为21例占35%、36例占60%和3例占5%.结论 调强放疗技术能对治疗鼻咽癌的各靶区达到很好的剂量分布,达到较高局部控制率,并降低了周围危及器官剂量和急性治疗反应,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适形调强放疗20例摆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之一[1]. 基于剂量学原则[2],需给予肿瘤高剂量照射(60~70 Gy),同时将危险器官(脊髓)剂量控制在45 Gy(或50 Gy)以内.由于脊髓位置与放疗靶体积非常接近,常规照射技术难以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8.
杨柳 《浙江实用医学》2012,17(6):458-460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护理,达到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使其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鼻咽癌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治疗后2~6个月进行影像学变化评估,有效率达100%.结论 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做好相应护理,可有效降低正常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冯珊 《大家健康》2016,(8):271-272
目的:探析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中护理干预对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62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两组,每组31例。在所有患者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不同程度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比较(P <0.05)。结论:在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降低初期病症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调强适形放疗进行阐述,探讨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初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搜集相关资料和数据,为日后临床治疗初治鼻咽癌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3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学上的分类方法,Ⅰ期患者共有4例,Ⅱ期患者共有18例,Ⅲ期患者共有57例,Ⅳ期患者共有51例。根据患者的患病时间长短、病理特征等,采用调强适形放疗进行临床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接受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后,最严中的急性不良反应集中在放射性黏膜炎,晚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干。证明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后,临床康复明显,未来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结论:鼻咽癌IMRT靶区剂量高,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小,不良反应较轻,是一种治疗初治鼻咽癌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今后临床治疗,需要注意远处转移,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调强适形放疗进行阐述,探讨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初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搜集相关资料和数据,为日后临床治疗初治鼻咽癌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3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学上的分类方法,Ⅰ期患者共有4例,Ⅱ期患者共有18例,Ⅲ期患者共有57例,Ⅳ期患者共有51例。根据患者的患病时间长短、病理特征等,采用调强适形放疗进行临床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接受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后,最严中的急性不良反应集中在放射性黏膜炎,晚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干。证明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后,临床康复明显,未来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结论:鼻咽癌IMRT靶区剂量高,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小,不良反应较轻,是一种治疗初治鼻咽癌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今后临床治疗,需要注意远处转移,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2.
张超 《重庆医学》2021,50(4):684-688
调强放疗(IMRT)是目前最常应用的一种高精度放疗技术,对照射靶区的准确性要求高,若照射靶区出现移动将会极大影响其准确性,降低其治疗效果,增加肿瘤复发率和放疗并发症的发生.摆位误差是影响照射靶区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现IMRT的精准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如何监测和减少摆位误差成了研究热点.多种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以及验证计划射野正确性。方法选取临床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患者30例,其中头颈部肿瘤12例,胸部肿瘤10例,腹部肿瘤8例。放疗前进行人工摆位后采取全锥形束CT(CBCT)图像采集并和大孔径CT平扫图像进行三维立体比较,从而得到摆位误差。结果头颈部肿瘤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0.72±1.36)、(-0.61±1.44)、(-0.51±1.57)mm,外扩边界分别是2.08、2.05、2.08mm。胸腹部肿瘤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2.62±3.46)、(-2.41±2.94)、(-2.31±3.67)mm,外扩边界分别是6.08、5.35、5.98mm。结论头颈部摆位误差最小,胸腹部摆位误差较大。计划靶区在临床靶区外扩要根据每个患者的部位不同而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 ) 在初治鼻咽癌放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按1992 年福州临床分期标准,I 期3 例(3.3%),Ⅱ期29 例(32.2%),Ⅲ期26例(28.9%),Ⅳ a 期32 例(35.6%)。调强放疗设鼻咽大体肿瘤计划靶区为PGTVnx、颈部阳性淋巴结GTVnd、高危计划靶区PTV1 和低危计划靶区PTV2。处方剂量分别为PGTVnx 71.94~77.88 Gy/33 次、GTVnd 69.96 Gy/33 次、PTV1 60~66 Gy/33 次、PTV2 50.4~56 Gy/28 次,化疗方案包括同期与辅助化疗。生存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多因素分析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采用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 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结果:随访12~56(中位时间33) 个月,全组l,2,3,4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8%,90.6%,86.0%,80.0%;1,2,3,4 年局部/区域控制生存率分别为98.8%,97.5%,92.1%, 77.4%;1,2,3,4 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5.3%,90.7%, 88.4%, 85.8%。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是影响鼻咽癌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最严重的急性不良反应是放射性黏膜炎,1~4 级分别为16.7%,60%,23.3%,0。晚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腮腺损伤,1 年后腮腺反应按1~4 级分别为18.1%,9.6%,0,0。结论:IMRT 联合化疗可提高鼻咽癌患者生存率,晚期不良反应率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IMRT治疗鼻咽癌的毒性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 2003年5月~2005年12月22例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其中Ⅰ期1例,Ⅱ期7例,Ⅲ期12例,Ⅳ期2例.放疗结合化疗,采用IMRT照射技术,鼻咽大体肿瘤靶区(GTV-T)、颈部大体肿瘤靶区(GTV-N)、剂量为70~76Gy,分次剂量为2~2.2Gy.鼻咽临床靶区(CTV-T)、颈部临床靶区(CTV-N)60~70Gy、颈部预防照射区(CTV-N1)46~56Gy.颈淋巴结阴性采用鼻咽和上颈部靶区采用IMRT,淋巴结阳性采用鼻咽和全颈部靶区采用IMRT,结合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给予PDD加5FU方案化疗2~4周期,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 RTOG标准评价急性反应15例为1~2级,2例为3级.DVH分析显示IMRT可以获得较好的靶区剂量分布,正常组织保护好,特别是对腮腺的保护.近期疗效:CRl7例,PR5例,总有效率(CR PR)100%.结论 近期疗效较好,毒性反应可以耐受,但最佳的治疗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远期疗效和后期并发症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中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的预防作用,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调强适形放疗进行治疗,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放疗后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观察患者合并症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调强适形放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有效率达78.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0,P<0.05).两组患者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10+15)d恢复率达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P< 0.05).结论 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中口腔黏膜反应,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鼻咽部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2年12月5例接受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精心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一例因放射治疗反应而中断。结论:适形调强放疗技术治疗鼻咽部恶性肿瘤疗效确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是IMRT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68)和对照组(n=53)。治疗组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疗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放疗法。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总生存率、1和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局部区域控制率。结果:治疗组患者2年的总生存率和局部区域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明显。结论: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周士忠  季斌  许竣 《吉林医学》2014,(26):5840-5841
目的:探讨使用锥形束CT(简称CBCT)对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的评估方法。方法:对35例鼻咽癌患者用调强放疗使用CBCT方法在治疗摆位后、在线校正后、治疗后进行扫描,进行图像匹配,得到线性方向和摆位误差。结果:患者在纠正后的摆位误差低于纠正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后和治疗后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BCT技术进行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纠正能降低治疗过程中分次间的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急性不良反应情况。方法:45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25例)和常规放疗组(20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锁骨上野及耳前野+后颈电子线野,靶区剂量2Gy/次;调强放疗设定7~9个适形野,靶区剂量2.2Gy/次。研究调强放疗和常规面颈联合野放疗病人的皮肤反应、口干反应和口腔咽部黏膜反应。结果:所有病人放疗后鼻咽及周围病灶明显消退。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多为Ⅰ级,口干反应多为Ⅰ、Ⅱ级,口腔黏膜和咽部反应为Ⅱ级。而常规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和口干反应多为Ⅲ级,口腔黏膜和咽部反应为Ⅲ级。适形调强放疗的轻度急性反应(Ⅰ级)要明显多于常规放疗,调强放疗组中重度急性副反应(Ⅲ、Ⅳ级)明显少于常规放疗组。结论: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口腔咽部溃疡、咽痛、吞咽困难和皮肤反应等早期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