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脑心通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泽辉 《安徽医药》2011,15(7):892-893
目的观察脑心通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SA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降压、降脂及拜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疗程4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口服,疗程4个月。两组在给药前后采用简易智能表(MMSE)及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FAQ)观察患者的智能及生活能力并监测血压。结果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MMSE及FAQ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7%(3/28),低于对照组25%(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能明显改善SAE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多见于〉60岁人群,常伴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多数有思维迟钝、记忆障碍,严重者有精神错乱和情绪不稳等痴呆表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罗蔚锋  包仕尧 《江苏医药》1999,25(5):357-358
Binswanger病(Binswange’sdiseaseBD),又称进行性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由于既往依靠病理诊断,故认为是罕见的。近年来随着人口年龄的老化,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CT、MRI的广泛临床应用,对此病的研究日渐深入,取得长足进展。本文就有关方面综述如下。一、BD的由来[1,2]1894年Binswanger首先报道该病例,并强调本病患者的两个主要特点:(1)患者的脑血管有重度粥样硬化。(2)大脑半球白质损害明显,而皮质几乎不受影响。1898年Alzheimer称这种疾病为BD。1902年Alzheimer应用显微镜观察证明,本病以白质局处变化…  相似文献   

6.
车春霞 《河北医药》2004,26(3):268-268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一种进行性皮质下血管性脑病,为老年人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大脑半球白质弥漫性脱髓鞘性脑病,我院收集了50例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多见于>60岁人群,常伴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多数有思维迟钝、记忆障碍,严重者有精神错乱和情绪不稳等痴呆表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本资料回顾性分析了SAE患者79例的CT检查影像学表现,总结了其影像特点,以期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正>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os—clerotic encephatopathy,SAE),又称慢性皮质下脑病或Biswansen氏病。近年来CT与MR的应用,使该病的活体诊断成为现实。本文报告有完整临床、CT资料的SAE32例,结合文献复习,就其病理、临床及CT表现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脑活素是一种由动物中提取的多种氨基酸混合物的水溶物.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脑活素治疗神经功能损害,增强脑细胞营养,促进脑代谢,使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我科从1989年应用脑活素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24例.现介绍如下: 资料和方法 1.对象:36例全部男性,观察组24例,对照组12例,年龄均在62岁以上。 2.临床表现:36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全部中度以上脑动脉硬化征象(眼底、血脂、脑血流图、血流变学检查),其中23例有明显卒中史,其中16例明确诊断糖尿病、36例均明确诊断动脉硬化症  相似文献   

10.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2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2例CT诊断莆田市涵江医院CT室陈文贵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又称Binswangers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压、深部脑小动脉硬化、痴呆、皮质下白质变性、皮质下腔隙或软化为特征的脑病。既往属罕见病,近年来,随着CT和MRI...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回顾性分析,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12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平扫影像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及部分增强扫描和核磁共振图像,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弥漫性脑白质低密度改变,多数累及侧脑室周旁白质。结论充分认识本病后,CT平扫结合临床病史对本病即可诊断,一般不需再作增强扫描或核磁共振检查。  相似文献   

12.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允琴  戴秀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944-1945
目的:加深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认识。方法:自1998年以来收治320例SAE,均符合Bennett诊断标准,根据简易智能量表(MMSE)进行智能测试,对TCD、CT检查分析比较。结果:本组病例大多起病缓慢,有进行性痴呆,TCD可早期观察CT不能显示的血管内膜增厚、痉挛、狭窄或供血不足等病理现象。且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大多合并皮质下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结论:当TCD显示异常时,早期积极治疗显得格外重要,大多病情可以获得暂时缓解、稳定,但远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又称Binswanger病、进行性皮质下血管性脑病。为老年人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皮质下髓质小动脉壁硬化,大脑半球白质弥漫性脱髓鞘性脑病。随着人们生括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我院 1995年 6月~ 1998年 11月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BD)患者 36例资料 ,结合目前对此病的研究进展 ,对其病因、诊断等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3例 ,女 13例 ;年龄 53~ 81岁 ,平均 63 8岁。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 ,最短 5年 ,最长 4 0年。 5例有Ⅱ型糖尿病 ,12例有 30年的吸烟史。1 2 症状及体征 以急性脑卒中入院者 2 0例。 3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 ,15例有假性球麻痹症状 ,2 1例肢体轻瘫及步态不稳 ,11例肢体麻木 ,5例肌张力增高 ,17例掌颏反射阳性 ,9例Babinski征阳性 ,6例强笑面容 ,…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人口老年化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病人出现,伴发痴呆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应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现就我科2004~2006年以来治疗的42例SAE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米氮平治疗伴发抑郁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伴发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n=38),阿米替林组(n=36),对照组(n=36),各组均行常规神经营养药物和促智药物治疗。米氮平组同时口服米氮平30mg/次,1次/晚;阿米替林组同时口服阿米替林25mg/次,分早晚2次口服,最大剂量为100mg/d,总疗程均为12~24周,治疗期间不合并其他抗抑郁或精神障碍药,治疗前、治疗后1、2、4、8、12周及6个月,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6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并于6个月对各组患者并发症及预后进行评定。结果①米氮平组在治疗第1、2、4、8、12周和6个月时,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阿米替林组在治疗后第2、4、8、12周及6个月时,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②米氮平组及阿米替林组在治疗后12周、6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③治疗期间米氮平导致口干、便秘、视力模糊、恶心、呕吐、心电图异常、脑卒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少于阿米替林治疗组(P<0.05)。④各组治疗后并发症及预后比较:对照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脑卒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米氮平治疗组、阿米替林治疗组(P<0.05),其死亡率也明显增高(P<0.05)。结论米氮平能有效改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伴抑郁的症状,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52例临床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030001)张生林,魏利华,王建成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孙晋华,陈军太原市商业职工医院药庆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SAE)又称为Binswanger’s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压动脉硬化、痴呆,脑室周围白质低密度区(WMLA)为特征的综合征[1]。过去因缺乏特异的临床所见,仅能根据病理做出诊断而认为罕见。近年来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及影像学的飞速发展,CT的普及和MRI的应用,多数病例能在生前做出诊断,因此本病在神经科并非少见。现将我科从1991年3月至1993年3月收治的52例SAE的临床及CT、TCD、AEEG、P300、ECT等临床检查的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2例患者均为我科、干部病房、急诊室和分院的留诊住院病人。男性47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为69岁。50~60岁9例,61~70岁19例,71~80岁15例,81岁以上者9例,急性起病39例(79%),隐袭起病13例(21%)。发生症状至入院平均时间为6.5个月。发病因素:高血压病史39例、中风及TIA史27例,血流变异常2  相似文献   

18.
张流忠  杜涛  余可恩 《贵州医药》2001,25(4):357-358
本文收集我院1995年6月~1998年11月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患者36例资料,结合目前对此病的研究进展,对其病因、诊断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又称Binswangers病或血管进行性皮层下脑病。过去,因为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所见,所以自Binswanger于1894年在其尸检报告中首次报道本病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关本病的文献报道十分少见。八十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20.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又称Binswanger病以下简称(BD),是一组病因较多,起病缓慢,表现为不同程度精神障碍,进行性智能衰退、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累加的疾病。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表现 本文对59例BD病人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59例中,男33例,女26例,年龄58~78岁,平均70岁,其中有高血压病史的32例,高脂血症的19例,糖尿病的20例。有40例有卒中病史。59例中表现为尿失禁11例、球麻痹5例、言语障碍9例。步态不稳9例、偏瘫22例、帕金森综合征8例、癫痫2例。其中部分病人有两种以上表现。59例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