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儿童弱视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时期是生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阶段 ,弱视是儿童发育期中常见的眼科疾患。我院自 1995年以来采用Cuppers后成像法 +传统遮盖法治疗儿童弱视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 180例 2 48只眼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年龄在 4~ 12岁 ,眼球无器质性病变 ,双眼矫正视力≤ 0 .8者。1.2 弱视分类程度 矫正视力 0 .6~ 0 .8为轻度弱视 ,0 .2~ 0 .5为中度弱视 ,矫正视力≤ 0 .1为重度弱视。1.3 治疗前检查 治疗前检查裸眼远视力、近视力、眼位及眼底 ;同视机检查视功能 ;观测镜检查注视性质 ,均以 1%阿托品眼膏点眼 ,进行视…  相似文献   

2.
韩琪媛  刘伟革 《中国校医》2003,17(4):353-354
儿童中弱视患病率达 2 %~ 4 % ,常导致严重的视功能障碍 ,矫治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将 1991~ 2 0 0 1年在沈阳地区治疗儿童屈光性弱视的效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沈阳铁路局管内幼儿园、沈阳市区内大型幼儿园在托儿童视力普查检出的视力低下者 ,经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用 1%阿托品膏散瞳双眼 ,连续 3d ,睫状肌完全麻痹后检影、配镜。瞳孔恢复戴镜 3周后复查 ,矫正视力≤ 0 .8者确定为矫治对象[1] ,年龄 3~ 12岁 ,共 4 93例 ,85 9只眼。1.2 治疗方法 ①根据验光结果 ,确定弱视程度 ,配戴相应眼镜。遮盖健眼 ,以强化训练患…  相似文献   

3.
曹丹 《中国医师杂志》2003,5(8):1083-1084
儿童弱视是指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低于 0 9以下者 ,如不及时治疗 ,可造成难以恢复的视力障碍。目前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较多 ,但遮盖疗法仍得到普遍应用。为进一步评价其疗效 ,我科自 1 996~1 998年采用传统的遮盖疗法治疗弱视 80例 90只眼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搜集患儿 80例 90眼 ,包括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及斜视性弱视 ,根据弱视程度分为轻度(矫正视力 0 8~ 0 6 )、中度 (0 5~ 0 2 )、重度 (≤ 0 1 )。1·2 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中心视力 ,1 %阿托品散瞳 ,1次 /d ,连续 7d。散瞳后客观…  相似文献   

4.
综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弱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综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弱视效果 ,我院从 1999年 5月~ 1999年 10月在门诊采用此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 2 6 4例495只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院门诊 1999年 5月~ 1999年 10月经眼科医生诊断为弱视的儿童共2 6 4例 495只眼 ,男性 14 6例 ,女性 118例 ,年龄 4~ 8岁 ,平均 5 .30岁。治疗前裸眼视力 0 .0 4~ 0 .8,矫正视力 0 .1~ 0 .8,显性斜视 5例 ,眼球震颤 2例。1.2 方法 初查裸眼视力低于 0 .9的儿童进行散瞳验光 ,查眼位、眼底、注视性质、屈光间质等。经复光后诊断为弱视的儿童均采用弱视治疗仪综合进行…  相似文献   

5.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与低视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梅菊  王长岭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51-152
屈光不正性弱视是引起儿童弱视的最常见原因,对视功能损害严重,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现将我院1992~1999年门诊检查治疗的240例儿童因屈光不正而致弱视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40例弱视患者,男150例,女90例,就诊年龄为2~15岁。其中双眼弱视210例,单眼弱视30例。1.2 方法1.2.1 散瞳验光检查屈光度 用1%阿托品膏点双眼,每日3次,连用3d。检查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嘱半月后复查。1.2.2 查远、近视力,矫正视力 凡矫正视力≤0.8者均列为弱视。双眼矫正视力<0.3者均列为低视力。1.2.3 检查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斜视度及性质。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小学生弱视特点及矫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视是严重损害儿童视觉的常见眼病 ,为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弱视特点及目前的矫治状况 ,我们于 1 997年至 1 998年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弱视特点及矫治状况开展了调查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常州市区 3所小学低年级全体学生 1 437人 ,其中男生 75 4人 ,女生 6 83人 ,年龄 6~ 9岁 ,平均 7.8岁。1 .2 方法 :由专业医生采用标准对数远视力表灯箱进行单眼远视力检查 ,对一眼或双眼裸远视力≤ 4.9( 0 .8)的学生进行小瞳检影验光及试镜矫正 ,对一眼或双眼矫正视力≤ 4.9( 0 .8)的学生再用 2 %后马托品溶液散瞳检影验光 ,并检查屈光间质及眼…  相似文献   

7.
淮南市儿童弱视患病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淮南市儿童弱视的患病状况 ,以便提高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儿童弱视的危害和早查早治重要性的认识 ,保护并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方法 采用国标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 ,并进行眼科常规检查 ,对眼球无器质性病变、视力不足 0 .8者 ,经 1 %阿托品眼水、眼膏散瞳检影验光 ,矫正视力≤ 0 .8者定为弱视。结果 受检儿童 2 52 0人 ,弱视患病率为 2 .54 % ,初诊率为 78.1 2 %。男女及不同年龄组间弱视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以屈光不正性弱视 (65 .63 % )居首位。儿童弱视与家族遗传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儿童弱视的漏诊、漏治率较高 ,需加强儿童眼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8.
学龄前儿童弱视的防治工作在我国已受到普遍重视。本文分析学龄期儿童弱视的发病情况其屈光不正状态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1993年9月入学的南昌市区45所小学的一年级学生8415人,实检8011人。1.2方法:先查棵眼视力,低于1.0者用转盘式屈光检测镜进行初步矫正.初矫低于1.0者用1%阿托品服育充分麻痹睫状肌。诊断标准以1985年(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所订的矫正视力低于0.9,眼部系统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者确诊为弱视。对弱视儿童分别查注视性质、眼位、双眼单机功能。屈光度的计算以子午线屈光度较重的为准,将球镜和住镜…  相似文献   

9.
唐山市学龄前儿童弱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唐山市儿童弱视患病情况,更好地开展弱视防治工作。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行眼部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视力≤0.8者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矫正视力≤0.8者列为弱视。结果:普查5 312名儿童,弱视患病率3.88%,首检率69.00%,各年龄组之间,男女之间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定儿童眼保健常规,家长接受眼保健知识宣教,定期对幼儿进行视力普查,发现视力低下者督促其及早、彻底治疗可以有效防治弱视。  相似文献   

10.
弱视是一种常见而严重影响小儿视功能发育的眼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对学龄前儿童开展了广泛的弱视防治,现将在我院弱视门诊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的68例(12眼)学龄前儿童弱视进行疗效分析。1对象和方法切11对象均为门诊病儿,能理解合作检查,年龄3~6岁,共68例(12只眼),其中男36例、女32例。所有患儿初诊后经眼科常规检查外眼、眼底及眼位,排除器质性疾病后,以1%阿托品眼药水散瞳3天后视网膜检影,瞳孔恢复后复验配镜,矫正视力<09即诊断弱视。随访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2年,平均14个月。1.2方法采用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治愈后脱镜指标。方法:儿童弱视治愈后必须符合4项指标才能脱镜,脱镜后要继续追踪观察3年。结果:368例678眼的弱视儿童治愈后,经3~7年的治疗,有205例364眼脱镜,占治愈眼数的53.69%。其中轻度弱视脱镜244眼,高于中度(114眼)和重度(6眼);屈光不正性弱视脱镜305眼,屈光参差性29眼,斜视性30眼;单纯远视性弱视脱镜316眼,高于单纯远散(11眼)和复性远散(37眼);而单纯近视性弱视和单纯近散、复性近散性弱视均没能脱镜。弱视儿童初戴眼镜属低屈光度脱镜289眼,中度58眼,高度17眼。从就诊时的年龄上看3~8周岁者脱镜率高。结论:儿童弱视治愈后按照4项脱镜指标摘掉眼镜是可行的。在脱镜前一定要坚持治疗复诊,即使脱镜后也要坚持追踪观察,最好观察超过视力发育敏感期12周岁之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保障儿童眼睛的健康。方法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 2 4 0例 4 4 6眼。结果 :总治愈率为 6 8.6 % ,治疗有效率为 99.3%。各类弱视治愈率分别为 :轻度 91.1%、中度 77.3%、重度 16 .4 % ;3~ 7岁年龄段治愈率为 78.0 %、8~ 10岁为 6 1.0 % ;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率为 75 .4 %、屈光参差性弱视为 6 7.4 %、斜视性弱视为 39.6 %、形觉剥夺性弱视为 16 .7% ;中心性注视占80 .1%、旁中心性注视占 37.5 %。结论 :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弱视程度、注视性质、弱视类型有密切关系 ,即弱视程度越轻 ,年龄处于 3~ 7岁者效果越好。中心性注视治疗效果好于旁中心性注视。建议 :弱视早期发现、早期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因功能性因素引起的远视力≤4.9,且不能矫正者均列为弱视。2~3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任何不利因素都会影响儿童视力功能的正常发育;8~10岁视力发育结束。弱视的治疗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最佳的治疗时间为4岁和6岁,成人后则治愈无望。家长应掌握有关弱视防治知识,定期为婴幼儿检查视力。视力检查18个月前用选择观看法,  相似文献   

14.
3020名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景兰 《中国校医》2003,17(1):67-67
弱视是影响儿童视功能发育的重要因素。为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弱视的患病情况 ,更好地开展儿童弱视的防治工作 ,我所于 2 0 0 2年 4~ 5月对邳州市城区 9所托幼所机构 30 2 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及弱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邳州市城区 9所托幼机构学龄前儿童 30 2 0名 ,年龄 3~ 7岁。1.2 方法 视力检查采用 4 0W日光灯做光源的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儿童由老师示范训练后检查 ,视力不足 5 .0者 ,由专科医师用 1%阿托品眼药水散瞳后验光 ,并且用裂隙灯检查眼前段及眼底镜检查眼底等。 3d后复查 ,矫正视…  相似文献   

15.
肇庆市学龄前儿童弱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通过对我市16所市直幼儿园儿童的眼部检查,了解我市幼儿园儿童弱视患病情况,为制定群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并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对眼球无器质性病变,视力不足0.8者,经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验光,矫正视力≤0.8者定为弱视。结果:受检儿童4461例,弱视患病率为6.16%,初诊率为83.27%。男女及不同年龄组间弱视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弱视类型以屈光不正性为主,占74.55%,弱视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占88.36%。结论:学龄前儿童弱视的漏诊、漏治率较高,需加强儿童眼保健工作,定期对儿童进行视力、斜视、弱视普查,是发现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大庆市 3~ 6岁集居儿童的弱视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明确了我市儿童弱视的发病情况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市区托幼机构 3~ 6岁儿童。1.2 方法 根据妇幼司 1994年 6月下发的《儿童弱视防治技术服务规范》推荐的标准普查。采取年龄距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市区家庭收入、托幼机构条件相似的 10个幼儿园所。以国际标准视力表 ,普查前一周对儿童进行看表训练和示教。视力低于 0 .9者 ,用 1%阿托品眼膏散瞳、查眼底 ,除外器质性眼病 ,矫正视力低于 0 .9者为弱视。2 结 果共普查 973人 ,视觉异常者 68人 ,其中弱视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散光的分布特征、主要类型及与矫正视力的关系.方法 对人群中4~7岁学龄前儿童986例(1 972眼)行1%阿托品眼膏常规散瞳后行屈光状态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986例儿童中,散光(≥0.5D)者435例(737眼),占44.12%;近视及远视散光组中,>2.0D比例分别为25.00%、26.19%,低于混合散光组(4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74,P<0.01);散光轴向分布以顺规散光为主(91.45%),其中散光程度0.50 ~ 1.00D占46.81%;在737只散光眼中,矫正视力≥0.9者516眼(70.01%),矫正视力≤0.8者221眼(29.99%);随着散光程度的增加,弱视发生率越大(x2=17.09,P<0.01).结论 散光在4~7岁学龄前儿童中普遍存在,以顺规散光最多,散光程度以低中度散光多见.高度散光是合并弱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尽早发现斜视、弱视,以便早期治疗。方法对荆州市10所幼儿园1 650名学龄前儿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首先,教会孩子认识视力表,检查时对每个儿童单独进行。远视力<1.0者,用1%阿托品眼药水点双眼,每日三次,连续5 d,第6 d到本院门诊用裂隙灯、眼底镜检查眼前部及眼底,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再由专人进行电脑验光及检影验光,3周后试镜,矫正视力≤0.8者定为弱视。全部受检者均采用Hirschberg角膜映光测定法及遮盖去遮盖试验方法检查眼位,排除假性斜视。结果 1 650名受检儿童经阿托品散瞳确诊弱视者在3~4岁组中有56人(占同组9.74%);4~5岁组中有25人(占同组4.73%);5~7岁组中有15人(占同组2.75%)。总的弱视者为96人(占总数5.82%),斜视检出33人(占总数2%)。结论学龄前是儿童斜视弱视治疗的最佳时期,眼科医生应在幼儿园进行眼科普查和科普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查门诊弱视儿童,并分析其形成因素。方法由眼科医生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裸眼视力低于1.0者,用1%阿托品眼膏滴双眼2次∕d,连续7天后,专人利用自动验光仪进行电脑验光及检影验光,查矫正视力≤0.8为弱视,分析弱视类型构成比及各年龄组弱视患病率。结果筛查2011-2013眼科门诊3~5岁学龄前儿童2 389人,确诊弱视128人189眼,患病率为3.60%,造成弱视的原因有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及白内障、上睑下垂导致的形觉剥夺性弱视。结论预防弱视从学龄前做起,弱视的早期发现主要靠家长、幼儿园、学校、医院的紧密配合,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20.
10004名学龄前儿童弱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常见病。儿童时期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弱视患儿就有可能恢复正常视力和重建立体视功能。为了做好湖州市弱视儿童的防治工作,于2005~2006年对我市10004名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市城区27所幼儿园和10所乡镇幼儿园。共10004名学龄前儿童,男5406例,女4598例;城区6478名,乡镇3526名。2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检查视力的同时行系统眼部检查以排除眼部其他疾病。采用角膜映光法、遮盖与去遮盖法检查眼位。对视力≤0·8或有斜视者给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