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的近期疗效、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将80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组(LCAF-3DCRT)和常规分割常规放疗组(CRCRCF)。放疗方法为常规分割常规放疗组(CRCF组)40例,普通模拟机定位常规放疗,2Gy/次,5次/周,总剂量64—70Gy,44~48d完成。LCAF-3DCRT组为CT模拟定位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先常规分割照射40Gy后改为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每次1.5Gy,2次/日,间隔6小时,加照16—20次。全程剂量64—70Gy/36~40次,38~40d。结果LCAF-3DCRT组和CRCF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0%、60%和57.5%、35%,LCAF-3DCRT组生存率高于CRCF组(P〈0.05)。LCAF-3DCRT组和CRCF组1年2年局控率分别为77.5%、60%和52.5%、30%。LCAF-3DCRT组局部控制率均高于CRCF组(P〈0.05)。急性放疗反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是中晚期食管癌的首选方法之一,它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对晚期食管癌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经病理学确诊的中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组,联合治疗组应用放疗加化疗(n=29),化疗后休息1周,采用6MVX射线常规分割,前后对穿和等中心斜野照射。单纯放射治疗组(n=29)放疗方法同联合组。结果:①近期疗效:联合组近期有效率为92.6%,单放组为71.4%(P〈0.05)。②生存率:联合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7%、52%和41%,较单放组显著提高(P〈0.05)。③症状改善情况:联合组治疗结束能进普食或软食者为79.5%,放疗组为6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综合组略高于单放组,但能耐受。结论:放射治疗加TP化疗联合组疗效优单纯放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晓东 《现代保健》2014,(21):151-154
目的:探讨对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蔓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采集本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5例。放疗组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存放疗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卡培他滨。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放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联合治疗组为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副反应发作率为31.11%,低于放疗组(P〈0.05)。随访3年,联合治疗组的复发率及死亡率均低于放疗组(P〈0.05)。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食道癌取得了良好疗效,有效地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延长了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生存质最,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加速超分割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防照射双锁骨上淋巴结的意义。方法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前大野后2个野交叉照射,2Gy/次。1次/d,5次,周,照射40~45Gy后缩野照射,总剂量为60~70Gy。双锁骨上预防照射剂量为45Gy,总疗程6.7周。超分割组30例。前后野1.0~1.5Gy/次,2次/d,间隔≥6h,10次,周,前大野照射总剂量为40~45Gy。2个后小野等中心照射总剂最为20~25Gy。结果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超分割组和常规组分别为20.0%和76,7%、13.3%和70.0%;1、2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超分割组分别为70.0%、53.3%和66.7%、50.0%,常规组分别为56.7%、23.3%和53.3%、23.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射治疗(放疗)的效果。方法对161例食管癌根治术后4—42个月发生局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80例行单纯放疗(单放组),另一组81例行放疗同步应用DFL(顺铂+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方案化疗(综合组)。放疗采用^60Coγ射线常规照射Dr50—70Gy,化疗与放疗同步,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化疗2—3个周期,放疗剂量同单放组,两组均随访满3年。结果单放组和综合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个月和1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28.2%和5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P〈0.001):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0%、16.3%、5.0%和60.5%、37.0%、2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放疗是食管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放疗结合化疗对患者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Ⅲa期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化疗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与序贯放化疗的临床疗效,以探讨NSCLC术后化疗和放疗的顺序与时机,得出NSCLC最佳的综合治疗模式。方法同步组47例,在术后2~4周行化疗,NP方案,共4个周期,每21d为1个周期,化疗第1天起予放疗,放疗方式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前2/3疗程常规分割放疗(2.0Gy/次,1次/d,5d/周)40.0gy左右,后1/3疗程改为加速分割放疗,1.5gy/次,2次/d,两次间隔时间6~8h,总量68.0~72.0Gy,29~30次。序贯组45例,采用先化疗4个周期,每21d为1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周内开始放疗,化疗方案、放疗方式与同步组一致。结果同步组完全缓解率为14.9%,部分缓解率为44.7%;序贯组分别为6.7%、44.4%,两组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6.0%、42.6%,序贯组分别为53.2%、33.3%,两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的1、2年局控率分别为63.8%、53.2%,序贯组分别为51.1%、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放射性食管炎和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均高于序贯组,但经处理后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化疗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有提高可手术的Ⅲa期NSCLC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可能性,毒性反应增加,但患者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压氧联合放疗和单纯放疗对脑瘤术后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4例脑瘤术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放疗,观察组在常规放疗前行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的局控率,中位进展时间(1TrP),生存率,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局控率分别为88.9%和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TTP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发生放射性脑病几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加放疗可提高脑瘤术后的局控率、改善中位TTP和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就标准肠外营养(对照组)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预后比较。结果观察组饮食、肠道排气功能、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a^+、ALB、K^+、Ca^2+等生化指标无差异(P〉0.05)。结论胃肠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可缩短病程,加快机体康复进程,安全,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应激反应期营养支持的能量、营养素供给量及配比。方法将60例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营养治疗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自备膳食。两组的临床诊断及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营养状况简捷评价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采用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统计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恢复时间(手术后至出院的时间)。结果术后营养治疗组的体重和上臂围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除总淋巴细胞计数外,其他营养评价指标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特别是体重平均下降6kg。营养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7%vs.12.0%,P〈0.05)。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期显著长于营养治疗组[(28.62±2.38)135.(22.76±3.24)d,P〈0.01]。结论营养治疗组的膳食所提供的能量及营养素能够适应中、老年患者颌面外科肿瘤根治术后应激反应期高分解代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回生口服液合并放射治疗食管癌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泰山卫生》2002,26(4):4-5
目的:观察回生口服液合并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1996年10月至1998年1月对28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生口服液加放疗随机分组疗效观察。两组照射剂量,方法,分割因素相同,DT65-70DY/6-7周完成全疗程,综合组放疗开始服用回生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10ml,连续服用放疗结束后3个月以上,结果:1、3、5年生存率:综合组为68.6%,37.9%,15.7%,对照组为55.7%,19.3%,1、3年差异显著(P<0.05),局部未控复发,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综合组分别为52.1%,11.4%,5.7%,对照组分别为70%,25.7%,13.6%,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下降率;综合组9.3%(13/140),对照组32.1%(45/140),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回生口服液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对放疗具有增敏作用,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胃造口术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伴吞咽困难病人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放疗前行CT引导下经皮胃造口术肠内营养支持的46例食管癌伴吞咽困难病人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放疗中心住院经口进食的43例食管癌伴吞咽困难病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每日通过胃造口管摄取所需营养,对照组的营养摄入包括经口进食和静脉输注。两组病人分别于放疗前一天、放疗结束后,由责任护士测量病人身高、体重(BW),计算体质指数(BMI);遵医嘱抽取病人清晨空腹血,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并观察两组病人放疗期间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治疗计划完成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放疗前BW、BMI、ALB、PA、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84、0.63、-1.07、-0.81、1.48,P0.05)。放疗结束后观察组病人的BW、BMI、ALB、PA、H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30、4.65、6.82、43.56、31.91,P0.01)。而在放疗期间,观察组病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1,P0.05)。此外,观察组病人治疗计划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811,P0.01)。结论:对食管癌伴吞咽困难病人放疗期间行CT引导下经皮胃造口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不良状况,提高病人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放疗期间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
胡计捧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4026-4027,4029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某院治疗的资料完整的182例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临床资料,行三维适形放疗的120例为观察组,其余接受常规放疗治疗的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近、远期生存率.结果 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患者CR比例为53.3%,PR比例为35.0%,缓解率为8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3年生存率为21.7%,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气管炎及急性放射肺炎等并发症为Ⅲ和Ⅳ的比例分布为13.4%,17.5%,14.1%,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且治疗后毒副反应降低.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CRT) vs accelerated hyperfractionation with concomitant boost (CCB) as a primary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IIIIV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head and neck (SCCHN). A total of 85 non-metastatic advanced SCCHN patients were accrued from January 2003 to December 2007. Of these, 48 and 37 patients received CCRT and CCB, respectively.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either three cycles of carboplatin and 5-fluorouracil plus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CCRT, 66 Gy in 6.5 weeks) or hybri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 (CCB, 70 Gy in 6 weeks).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determined by locoregional control rate. The secondary endpoints were overall survival and toxicity. With a median follow-up of 43 months (range, 3–102), the 5-year locoregional control rate was 69.6% in the CCRT arm vs 55.0% in the CCB arm (P = 0.184). 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was margin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76.1% in the CCRT arm vs 63.5% in the CCB arm. Radiotherapy treatment interruptions of more than three days were 60.4% and 40.5% in the CCRT arm and CCB arm,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total treatment time was 55.5 days in the CCRT arm and 49 days in the CCB arm. The rate of Grade 34 acute mucosit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CB arm (67.6% vs 41.7%, P = 0.01), but no high grade hematologic toxicities were found in the CCB arm (27.2% vs 0%). CCRT has shown a trend of improving outcome over CCB irradiation in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head and neck cance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性化饮食干预对调强放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行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性化饮食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Hb、A1b及T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奈达铂对复发性鼻咽癌放疗的增敏作用。方法将143例复发性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A组47例,对照B组44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奈达铂化疗及放疗治疗,对照A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及放疗治疗,对照B组采用单程放疗治疗。对比三组的放射敏感性及2年、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中位放疗剂量为48Gy,明显低于对照A组的56 Gy(SER为1.16)和对照B组的60 Gy(SER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2年生存率为86.5%,与对照A组的83.0%和对照B组的81.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5年生存率为61.5%,明显高于对照A组的34.0%和对照B组的38.6%(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奈达铂可提高复发性鼻咽癌放疗的敏感性,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给86例食管癌手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治疗,与88例食管癌术后行全肠外营养支持(TPN)治疗相比较,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及第8天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食管癌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早,术后感染并发症少,平均住院费用低,与肠外营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术后第1天及第8天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术前皆略有下降,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肠内营养组术后第8天血清前白蛋白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而肠外营养组血清前白蛋白则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应用有利于减轻术后的蛋白分解,促进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奎屯地区食管癌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手段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食管癌患者600例,其中,上段184例,中段220例,下段196例;通过影像学检查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78例,有远处转移患者151例,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22例;单纯手术组104例,单纯放射治疗组92例,单纯化学治疗组68例,手术后放射治疗组97例,手术后化学治疗组84例,放射治疗加化学治疗组80例,营养支持组75例;随访6个月至3年,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单纯手术组80.7%、46.2%;单纯放射治疗组52.2%、28.3%;单纯化学治疗组29.4%、8.8%;手术后放射治疗组79.4%、42.3%;手术后化学治疗组72.6%、29.8%;放射治疗加化学治疗组57.5%、21.3%;营养支持组12.0%、2.6%。结论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手术、单纯放射治疗可以取得相同的疗效,但后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手术后行辅助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进展期胰腺癌化疗中的肠外营养支持对病人营养、免疫状态及肿瘤疗效的影响。方法:33例病人均给予联合化疗(FCMP/A),随机分为治疗组(肠外营养),对照组(常规治疗)。检验两组病人的营养、免疫状态、肿瘤治疗的有效率、生存期。结果:治疗组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外周淋巴细胞总数、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白介素Ⅰ受体阳性细胞、生活质量评分、化疗药物毒性作用的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减黄手术后化疗加营养支持的生存时间平均11.5个月,长于非减黄术(P<0.05)。结论肠外营养支持有可干预化疗药物消化道副反应所导致的营养状况下降,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减黄术后化疗加营养支持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及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病例12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根据临床分期及不同治疗方法将125例分为手术组、单纯放疗组、术前放疗组和术后放疗组4组,对其治疗后的疗效、复发、转移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77.6%。手术组、单纯放疗组、术前放疗组和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8.2%,65.5%,85.3%,85.O%。术前放疗组和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手术组和单纯放疗组(P〈0.05)。放疗后并发症中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的发生率,单纯放疗组分别为3.4%,0;术前放疗组分别为2.9%,0;术后放疗组分别为5.0%,2.5%。结论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方式,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转移率,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癌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生存期和疾病进展时间的影响及其近期疗效与毒性反应。方法88例食管癌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组,43例行放疗+化疗(放化组),45例行单纯化疗(单化组)。化疗应用紫杉醇175mg/m^2,静脉点滴,每日一次;DDP75mg/m^2静脉点滴,每日一次;21d为1个周期。放疗从第一天开始,6MVX线或^60Coγ线三野等中心照射,DT60~65Cy,30~33分次,6.0—6.5周。结果放化组与单化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2.6%、13%(P〈0.05)。1年、2年、3年局部控制率,放化组分别为79%、65%、51%,单化组的分别是69%、49%、42%(P=0.056)。1年、2年、3年生存率,放化组分别是77%、58%、47%,单化组的分别是67%、42%、38%(x^2=2.27,P=0.132)。放化组毒性反应大于单化组,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骨髓抑制和乏力,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DDP化疗同步放疗可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患者毒性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