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宝珍  杨珍  江海强 《全科护理》2016,(14):1479-1481
[目的]观察对成人静脉留置针应用单手置管法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需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采取随机数字余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单手置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双手置管法,观察两组病人的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和疼痛评分及留置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手置管法能提高成人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发生,减轻病人疼痛,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
王米艳  王海燕  李媛 《全科护理》2011,9(13):1161-1161
[目的]探讨单手送管法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0例行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0例采用传统双手送管法,观察组400例采用单手送管法。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应用单手送管法优于传统双手送管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方法 2015年1~2月期间,选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4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4例,对照组209例。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操作中采用双手操作送管法,观察组采用单手进针送管法,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手进针送管方法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置管的成功率,适合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静脉留置针置管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1例(138例次)患者按穿刺日期单双号进行分组,单日穿刺患者31例(71例次)采用常规置管法为对照组,双日穿刺患者30例(67例次)采用单手穿刺置管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单手穿刺置管法在皮肤组织松弛、血管易滑动的患者和烦躁、痴呆等不合作患者中应用方便,简单易学,置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Y型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上不合作手术患者穿刺置管的方法.方法 将拟行急诊手术烦躁、不合作的患者1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穿刺成功后观察组左手仍固定肢体和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单手退针芯置外套管,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双手协作退针置管法,比较两组成功置管率、意外拔针率和退针发生针刺伤率.结果 观察组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单手操作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针刺伤率和意外拔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应用此方法提高了成功置管机会,减少了针刺伤和意外拔针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两种送管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9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进1—2mm,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送导管的双手送管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穿刺,确定留置针前端在血管内,右手边送套管边退针芯的单手送管法。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单手送管法可以提高新生儿静脉留置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采用单手送管法穿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需行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51例采用单手送管法穿刺,对照组51例采用传统双手送管法穿刺。比较2组的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疼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比90.2%,P<0.05),而患者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8%比39.2%,P<0.05)。结论单手送管法在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同时能让患者的舒适度得到明显改善,满足了患者安全需要,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手送管法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0例行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0例采用传统双手送管法,观察组400例采用单手送管法.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应用单手送管法优于传统双手送管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手送管法在小儿四肢静脉留置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5月收治的行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单手组(单手送管法)与双手组(传统双手送管法),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原因、留置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单手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较双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手组穿刺失败原因中刺破血管壁2例,双手组因患儿肢体扭动而致使穿刺失败8例;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手送管法相比传统双手送管法能明显提高小儿四肢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长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提高婴幼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方法.方法 选择新入院患儿306例,随机分二组,每组153例甲组采用双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乙组采用单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结果 乙组穿刺成功率高于甲组结论 单手送管法在婴幼儿留置针的穿刺中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垂直快速进针法与传统法桡动脉采血的临床效果,找出一种更好的桡动脉采血的方法,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收集100例次需检测血气分析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进行桡动脉采血,观察组采用垂直快速进针法进行桡动脉采血,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皮下瘀血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皮下瘀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57、5.01,P〈0.05)。结论垂直快速进针法桡动脉采血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4个部位采血在婴幼儿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不同采血部位将352例婴幼儿分为桡动脉采血组92例、肱动脉采血组94例、股动脉采血组73例、足背动脉采血组53例。比较不同部位动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穿刺点血肿及误入静脉发生率均较其他3组低(P0.05);桡动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其他3组(P0.001)。结论桡动脉是婴幼儿动脉穿刺的首选部位。  相似文献   

13.
须玉红  陆晓华  贺伟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3):1776-1777,1807
目的探讨三指定位斜刺法在股静脉穿刺采血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2009年某院1岁以下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63)。观察组患儿采用头皮针三指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患儿采用股动脉触摸直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组患儿采血所需时间、穿刺一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采血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患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2,P〈0.05);观察组患儿穿刺一次成功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9,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较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1,P〈0.05)。结论三指定位斜刺法能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触摸法和连线定位法两种穿刺方法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液标本的6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在穿刺方法上运用解剖连线定位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触摸动脉穿刺定位方法。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所用时间及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1,P〈0.01);实验组穿刺所用时间(2.82±0.24)min,低于对照组(3.93±0.5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7,P〈0.01);实验组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P〈0.05)。结论应用连线解剖定位穿刺方法进行桡动脉采血,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气雾型皮肤冷喷剂局部冷喷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例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按穿刺日单、双号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穿刺;观察组在穿刺前以穿刺点为中心喷气雾型皮肤冷喷剂2次,每次持续时间5s,30S内进行穿刺。评价两组穿刺时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观察观察组局部皮肤冻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X2CMH=54.29,P〈0.01;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CMH=0.106,P〉0.745;观察组皮肤零冻伤率。结论局部冷喷可有效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疼痛,不影响穿刺结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体表坐标法在采集动脉血标本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血气传统采血方法与利用桡腕关节最高点、趾跖关节最高点为体表坐标采集动脉血的成功率。方法将2007年8月~2008年2月收治的心胸外科疾病术后进入ICU监护治疗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从桡动脉采血81例,并随机分为对照A组(传统采血法)41例和观察B组(利用体表坐标采血法)40例;另一组从足背动脉采血99例,并随机分为对照C组(传统采血法)49例和观察D组(利用体表坐标采血法)50例。比较传统采血法与利用体表坐标采血法的成功率。结果桡动脉A、B两组采集动脉血成功率分别为75.6%与95.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足背动脉采血C、D两组采集动脉血成功率分别为81.6%与96.O%,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桡腕关节最高点、趾跖关节最高点为体表坐标法采集动脉血标本,能缩短操作时间,定位误差在最低限度,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一次性采血针给糖尿病患者采集动脉血兼做静脉血标本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4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直接行动脉穿刺,采血成功后把采血针的刺塞端依次刺入需要采集静脉血液标本的各个真空采血管中,直至最后剩下血气分析时,拧下刺塞端的同时反折头皮针,迅速与经肝素润滑后的2mL注射器的乳头衔接,用注射器抽吸所需血量,采集完毕后立即送检。对照组先用一次性采血针配合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标本,再用经肝素润滑后的一次性5mL注射器采集动脉血,二者采集完毕后立即送检。分别比较两组的穿刺次数、采血时间、疼痛程度、皮下血肿及皮肤淤斑例数、标本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次数、采血时间、疼痛程度及皮下血肿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淤斑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标本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采动脉血兼做静脉血标本的方法,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采血的并发症,是一种理想的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江婷  吴昊  蒋颖  邹英  张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4):3279-3280
目的 探讨B超引导在肿瘤患者颈静脉穿刺置管中减少漏液发生,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作用.方法 将非首次颈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化疗的79例肿瘤患者分为普通穿刺组(对照组,n=39)和B超引导穿刺组(引导组,n=40),所有病例固定同一麻醉医师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完成穿刺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导管漏夜及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发生率.结果 B超引导组和对照组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间分别为(45.5±2.32)s和(90.6±3.18)s,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84.6%,置管后发生漏液分别为1例和9例,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4%和2.5%,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行颈静脉穿刺置管不仅可明显减少非首次静脉穿刺肿瘤患者的置管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还能显著减少置管后漏液和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两种静脉穿刺方法对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改进静脉穿刺方法,提高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方法将60例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段式”进针法,实验组采用进针角度35—45°直接刺入血管法。观察两种不同穿刺方法所用时间、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及穿刺成功率。结果直接刺入血管法患者疼痛感觉轻于“三段式”进针法(P〈0.01),穿刺所用时间短于“三段式”进针法(P〈0.01),穿刺成功率(95.0%)高于“三段式”进针法(87.7%)(P〈0.05)。结论直接刺入血管法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与桡动脉两种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广东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动脉穿刺途径分为桡动脉组60例和股动脉组60例,对两组间的动脉穿刺点压迫时间、PCI的成功率、穿刺点局部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及低血压、尿潴留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股动脉组成功率为93.33%,桡动脉组成功率为95.00%。两组PCI的成功率、下肢静脉血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点压迫时间、穿刺点局部的并发症、低血压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显著少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成功率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并发症少,有利于有效安全的抗凝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