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有关的环境危险因素,为CHD人群预防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照匹配条件为同性别、同一居住地区与出生日期相差1周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0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母亲孕早期服用药物(OR=12.882)、从事鞋业(OR=9.712)、感冒发烧(OR=3.568)、母亲孕期年龄偏大(≥35岁)(OR=3.423),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道营养障碍与MODSE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关系。方法采用1∶3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OR值及其95%CI的计算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RR值及其95%CI的计算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MODS患者153例,依配比条件选取对照459例。发病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肠道营养障碍,其OR(95%CI)为5.34(1.47~19.41),此因素为MOD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P=0.011)。死亡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肠道营养障碍,其RR(95%CI)为1.92(1.248~2.95),此因素为MODS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对有上述因素的老年人群应视为MODS高危对象,重点防范,并控制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岛市区内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一一对照研究与多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108例脑梗塞患者和52例对照者,研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其结果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脑梗塞发生与高血压史(P<0.01)、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病史(P<0.05)和家族史(P<0.05)相关。结论 青岛市区内脑硬塞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史、TIA史和家族史,控制高血压,可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蔡红  王怡鑫  程凯 《中国药房》2014,(32):3012-3014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紫杉醇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我院输注紫杉醇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62份临床病历,并随机抽取输注紫杉醇注射液未发生过敏反应的102份病历作为对照,对紫杉醇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药物配制浓度、药物过敏史、滴速和预处理方法几个因素未发生与发生过敏反应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4个因素均为紫杉醇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使用紫杉醇注射液过程中,应当对其致过敏反应的药物配制浓度、药物过敏史、滴速和预处理方法几个危险因素给予关注和干预,以有效预防过敏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军团菌肺炎的比例并探讨军团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46例老年CAP患者的痰液,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确定军团菌感染,同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军团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①军团菌16SrRNA基因PCR扩增阳性的为16例,阳性率为11.1%;②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军团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吸烟(OR=3.441)、基础疾病(OR=5.954)、免疫调剂(OR=2.619)、空调及热水系(OR=2.389)、土木工程(OR=0.664)等因素引入回归方程。结论①军团菌肺炎在老年性CAP中占11.06%。②吸烟、慢性疾病史、免疫抑制剂所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空调及热水系统等为军团菌肺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惠州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女性乳腺癌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85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及285例匹配对照病例进行危险因素的条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文化程度、体重指数、高脂饮食、行经年数、一级亲属乳腺癌病史、妊娠及生育次数等是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联合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行经年数时间长、一级亲属乳腺癌病史和高脂饮食为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已婚和生育次数为乳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遗传、饮食习惯、婚育和文化程度等相关因素是惠州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RT-PCR法定性测定HCV RNA,EIA法检测抗HCV。危险因素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数:对照数=1:4),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有输血、静脉吸毒、纹身、流产、暴露性伤口缝合术、性伴有肝炎病史者、未用避孕套并性伴数多于1位者、社会经济贫困者、未婚怀孕者、与有丙肝病史的性伴共用生活用品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的高危因素分别为输血、静脉吸毒、未用避孕套并性伴数多于1位。结论:输血、静脉吸毒、多于1个性伴而不用避孕套的性行为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直接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太原市城乡青春期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太原市青春期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的发生状况,探索青春期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因素,为开展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出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太原市1 749名13~18岁青春期少年进行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测定,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以血压值在其年龄、性别第95百分位以上者为高血压,经进一步体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筛选出原发性高血压者69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样法在所有血压正常青少年中选择69名作为对照,进行1∶1病例对照配对,抽取静脉血查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并填写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可能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城乡间SBP、DBP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SBP、DBP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之间SBP、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单因素分析显示:BMI升高、高脂血症是青春期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将SBP和DBP分别进行分析,发现肥胖、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肥胖、高脂血症是舒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是青春期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收缩期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肥胖、高脂血症、感到入睡困难、高血压家族史;舒张期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肥胖、高脂血症。结论肥胖、高脂血症是青春期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收缩期及舒张期原发性高血压均有关系,高血压家族史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53例脑出血病人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危险因素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人组的高血压病、阳性卒中家族史、高盐饮食、饮酒史、超重、高血浆粘度、细细胞变形能力、高脂蛋白a、高胆固醇血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上述九项均为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本文对它们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已经发表的研究过敏体质、家族史和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相关性的论文结果进行系统的Meta分析。方法搜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文献追溯等途径收集国内2000年起有关过敏体质、家族哮喘史和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病例对照结果,计算合并OR值及95%的可信区间并检查文献间的异质性。结果共6篇文献被纳入分析,各文献之间没有明显异质性。在过敏体质、家族哮喘史和被动吸烟3个危险因素中,家族哮喘史对儿童哮喘的危险性最大,合并OR值为6.20;被动吸烟的危险最小,合并OR值为3.13;过敏体质的危险性居中,合并OR值为4.83。结论本文研究发现家族哮喘史是中国儿童哮喘的最危险因素,同时结果也表明过敏体质和被动吸烟也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宋加佑  张华华 《东南国防医药》2007,9(5):336-336,390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肥胖为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并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肥胖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间的关系成为近年来心血管流行病学和人群防治研究的热点.因此我们对南京部分干休所离退休军队干部进行调查,以期分析这一群体的肥胖发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分析饮食在我国大肠癌发病危险因素中的作用。方法:运用Meta-analysis方法对国内(1994~2006年)有关大肠癌危险因素的6个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了定量综合分析,累计病例、对照数分别为1508和1508例,统计处理采用Dersi-monian和Laird的随机效应模型,数据分析采用SAS9.1.3统计软件分析。结果:长时间食用动物性食品而少摄入蔬菜水果这一类的植物性食品可以导致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提高,而植物性食品则为保护因素(综合OR均小于0.7)。结论:长时间食用动物性食品使患大肠癌的危险增加,而多食用蔬菜水果杂粮类植物性食品会降低患大肠癌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卒中预防药物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用药风险。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293例行胃镜检查的50岁以上患者,胃纤维内窥镜确诊上消化道出血的145例纳入病例组,确诊非上消化道出血的148例纳入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的相关信息,筛选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嵌入回顾性队列研究,服用阿司匹林73例为暴露组,未曾服用阿司匹林220例为非暴露组,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年龄大、吸烟嗜好、服用阿司匹林、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等4个因素被确认为上消化道出血独立的危险因素(阿司匹林OR值为1.802、95%CI 1.005~3.230)。队列研究表明,暴露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61.6%,明显高于非暴露组45.5%(P〈0.05,RR=1.354,AR=16.1%)。结论:中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有4个,服用阿司匹林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建议临床选用阿司匹林时,认真权衡获益-风险比,避免使用于有胃肠黏膜基础疾病或卒中复发低度风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秩和比( RSR)法对部队食源性疾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选定影响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因素中主要的18个因素作为评价对象,并根据资料数据、专家评级、病例对照比值比(OR)、队列研究相对危险度(RR)4个方面指标综合建立评估模型指标体系,对食源性疾病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进行测评。结果餐饮具卫生与否、加工场所食品安全情况和加工工具污染情况是危害程度最强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因素。结论 RSR法清晰展示了不同食源性疾病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及与食源性疾病有关各危险因素的危害程度,为部队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了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钱丽雅 《天津医药》2012,40(9):951-952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以后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研究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单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孕前BMI、首珍腰围、首珍腰髋比、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的OR值和95%CI分别为:1.829 (1.250-2.057)、1.589 (1.247-1.900)、2.197 (1.110-4.349)、2.238 (1.798-3.920)、3.015 (1.851-5.192)、2.824(1.621-4.596)。结论:文化程度、孕前BMI、首诊腰围、首诊腰髋比、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是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以后这些人群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刘燕婷  丁建华 《江苏医药》1993,19(4):218-218
为探索我国大肠癌高发区之一江苏省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我们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以期确定致病因素及为直肠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以居住在南京周围地区,于1988年7月至1989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新发病例为指示病例,选取与病例年龄相仿,性别、居住地相同的非肿瘤、非消化道病人为对照,与病例按1:1配对。按统一调查表直接询问病例及对照并填表,内容包括一般个人资料、饮食习惯、个人病史及家族病史等。所得资料用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牟县流动人口结核病发病危险因素,探讨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策略。方法以中牟县2004年-2008年结核病控制项目中登记的流动人口患者87人为病例组,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筛选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①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经均衡性检验,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②比较病例和对照组的结核病接触史,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16.49,P<0.005),说明结核病接触史是流动人口发病的危险因素;③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卡介苗接种卡痕情况,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22.52,P<0.005),说明卡介苗接种史是流动人口发病的危险因素;④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涉及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和国家的免费政策等主要内容,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结核病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等因素是本县流动人口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针对本县流动人口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结核病控制策略,以降低结核病在流动人口中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产科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早产发生的产科危险因素,为降低早产儿发生率、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将100例早产病例与同一医院出生的足月产例数对照作1:1配比,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生殖道感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胎膜早破是早产的常见危险因素,定期的产前保健是早产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早产与生殖道感染、妊高征、胎膜早破有关。  相似文献   

19.
流行病学研究中广泛采用定群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来估计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系及预测群体中各层次发病的概率。通常 ,在各种条件下疾病发病概率均取 0 1之间的值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 ,其发病概率无法直接测得 ,往往只能观察它在某段时期内发病还是不发病。如果发病用“1”来表示 ,不发病用“0”来表示 ,则称这种观察结果为“0 ,1”变量即反应变量。反应变量与危险因素 (称自变量 )之间数量关系可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本文采用SAS系统所提供的CATMOD过程 ,对娠妊合并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的发病因素 (也称危险因素 )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43例,对照组采用随机选择的方式并从同期无肺部真菌感染COPD患者中选取43例,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了发现与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相关的6项因素;多因素分析确定了4项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蛋白质营养不良,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是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