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方法对照组为2004年以前未实施规范化管理行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的35例患者,干预组为2004年实施规范化管理行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的59例患者。对照分析两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的相关资料。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腹膜炎发生率、住院率和退出率明显下降(P<0.05);干预前后水负荷过重导致死亡的患者比例明显下降,退出患者持续腹膜透析治疗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通过持续的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依从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降低居家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居家腹膜透析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常规腹膜透析流程培训,在心理、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等给予护理干预,做好家庭随访及动态的护理管理;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腹膜透析流程培训。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注重居家腹膜透析各个环节控制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家居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家居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话回访与家庭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家居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家居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家居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话回访与家庭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家居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能力和常规护理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护理对比效果.方法:将90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自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自我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依从率,是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居家腹膜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普通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出院前进行居家腹膜透析的相关讲解、示范操作,考核之后对护理干预组进行家庭随访,建立热线咨询、每周电话随访、每月到患者家中随访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组和普通组的腹膜炎发生率、腹透管皮肤出口处细菌检出率、透出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经χ2检验统计学分析,两组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降低腹膜炎的发病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9,(12):912-915
目的探索应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模式干预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健康教育模式不同,分成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7),观察组运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模式,针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及不良事件进行重点干预,对照组则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的效果,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改变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透析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效果更优;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32.15±2.56)分和(36.71±3.0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腹膜透析不良事件发生率12.3%(8/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模式对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干预,可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焦虑和抑郁状况明显好转,腹膜透析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教育及管理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饮食指导及其护理对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膜透析患者,排除腹膜炎等影响观察研究结果的患者,将剩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干预饮食护理治疗,对这些患者的饮食经行安排;对照组患者给予的饮食不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即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生活质量指数测试评分、血液检验指标和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生活质量指数测试评分、血液检验指标和相关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指导对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品管圈对降低居家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在2016年12月开始进行品管圈管理,选取实施品管圈管理之前为对照组,品管圈管理实施之后的为实验组,认真观察两组实验人员的居家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出现的居家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品管圈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居家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协同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协同护理管理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协同护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协同护理进行管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透析效果、回归社会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降低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保证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开展和疗效。方法:对21例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者在透析理论和透析操作流程进行培训,同时在心理、饮食、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布局与消毒给予干预,建立居家跟踪随访体系,动态护理管理。结果:21例CAPD患者中,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发生腹膜炎各1次,腹膜炎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成功过度居家透析,有效地防止腹膜炎的发生,可减少CAPD患者经济负担,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保证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开展和疗效.方法:对21例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者在透析理论和透析操作流程进行培训,同时在心理、饮食、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布局与消毒给予干预,建立居家跟踪随访体系,动态护理管理.结果:21例CAPD患者中,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发生腹膜炎各1次,腹膜炎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成功过度居家透析,有效地防止腹膜炎的发生,可减少CAPD患者经济负担,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名腹膜透析病人按手术序号的单号和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名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照组40名病人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加强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再次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其再次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露 《中国乡村医生》2022,(26):127-129
目的:研究基于IMB模型的延伸服务应用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随访调查的26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延伸服务。比较两组患者肾脏病饮食依从行为量表(RABQ)评分、每日热量摄入量、限水合格率、限盐合格率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RABQ评分及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限水合格率及限盐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体征监测、透析操作、饮食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延伸服务能够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在居家期间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推荐应用于居家患者的护理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肾内科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营养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互联网+闭环式健康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置管行腹膜透析患者136例,按住院号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腹膜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院内、院外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评分)和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时的身体营养状况、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及血肌酐(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腹膜炎、隧道口感染、引流不畅及低钾血症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互联网+闭环式健康管理能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实施延续护理,观察组55例在延续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比较并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KDT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延续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可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优势模式(SMCM)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干预组患者接受SMCM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腹透基本知识、腹透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依从性)、24 h尿量、24 h超滤量、水肿程度、血尿素氮、血肌酐、总尿素清除指数、总肌酐清除率、残肾肾小球滤过率和校正后的蛋白分解代谢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4 h超滤量多于干预前,并且多于对照组(P<0.05);水肿程度明显减轻,且轻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均较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MCM能够有效改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诊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为(83.07±12.45),对照组患者为(68.76±10.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腹膜透析,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更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精细化延续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尿毒症行腹膜透析的64例患者,以1:1比例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加行精细化延续护理的观察组,各32例。对比两组腹膜透析患者护理前、护理2周、护理4周抑郁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组间抑郁情绪、生活能力评分对比,P0.05。护理2周、4周组间抑郁情绪、生活能力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延续护理干预利于腹膜透析患者负性心理、生活能力的改善,降低了并发症问题,具有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