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182例患者,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有86例患者显示冠状动脉造影狭窄≥50%,96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在冠状动脉狭窄者中,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有63例示ST段压低,23例无ST段压低;9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中,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有67例示ST段压低,29例无ST段压低.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诊断冠心病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方法。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详细的病史采集、查体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后,实施心电图冠状动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照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的结果将其分为A组(ST-T段动态变化)和B组(ST-T段无动态变化),并以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对两组患者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同时,按照冠心病患者的患病血管支数不同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对两亚组患者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检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病变血管支数与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别计算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本文1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有534例,诊断阳性率为44.50%。将A、B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诊断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可见其各自的确诊率分别为66.03%和34.98%,伴ST-T段动态改变的患者的确诊率显著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534例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分别比较其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检出阳性率,结果为69.20%和68.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分别为66.03%、65.02%、65.33%。结论通过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可以对冠心病的发生进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显灵 《中原医刊》2005,32(20):76-77
目的通过对25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观察,根据ST段偏移的程度大小及ST段动态变化的形态,再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为冠心病所至的缺血性ST段移位.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有典型胸痛症状组、无胸痛症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别对ST段偏移的程度、大小、形态进行综合测量分析.结果有典型胸痛症状且ST段下移≥0.15mV者12例(占48%),临床无症状即无痛性ST段下移≥0.10mV者11例(占44%),有胸痛症状无ST段移位者2例(占8%).结论通过对25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尽管动态心电图对诊断缺血性ST段移位的分析能力很强,但对ST段移位是否为冠心痛所致,有无临床意义,不但要根据ST段偏移的程度及动态变化的大小、形态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动态心电图诊断缺血性ST段移位必须≥0.10mV~0.15mV以上),还要结合临床资料才能考虑为冠心病所致的缺血性ST段移位,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treadmill movementtesting,TM T)时,静息心电图ST段下移对诊断冠心病(coronary heartdisease,C H D)的影响。方法 216名研究对象均完成静息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静息心电图分为ST段下移组与ST段正常组,计算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在ST段下移组均高于ST段正常组,分别为83%vs14%,79%vs51%.结论静息心电图ST段下移,运动平板试验结果阳性诊断冠心病有更高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5.
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6月~2007年7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63例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66例(73.3%),女性97例(26.7%),平均年龄(57.3±10.98)岁,汉族263例(72.5%),维吾尔族76例(20.9%),其它少数民族24例(6.6%)。冠心病组235例,对照组128例。结果: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者100例,双支病变56例,多支病变79例。冠心病组心电图ST段下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ST段下移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63.0%,特异度为67.2%,假阳性率为32.8%,假阴性率为37.0%;冠脉狭窄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多支病变心电图ST段下移分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组ST段预测冠脉狭窄敏感度为73.0%,双支病变为55.4%,多支病变为55.7%。心电图ST段形态学下移型组内上斜型、下斜型、水平型与ST段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和维吾尔族冠心病组ST段下移型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改变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的存在,该标准对单支病变预测的敏感度较高。ST段下移形态3种分型预测冠状动脉狭窄效果相同。ST段下移形态学标准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价值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中一致。  相似文献   

6.
谭宏梅 《当代医学》2016,(33):82-83
目的 探讨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7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分别行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心电图检查诊断SMI的灵敏度73.91%、特异度47.50%、误诊率52.50%、漏诊率26.09%;心脏彩超诊断SMI的灵敏度59.25%、特异度59.38%、误诊率40.62%、漏诊率40.48%;心电图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不及心脏彩超检查,二者可联合应用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动态心电图检出缺血性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ST段下移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和价值。方法 对 41例胸痛患者进行DCG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10例正常冠状动脉患者DCG检查显示心肌缺血 1例 ,特异性为 90 % ,冠状动脉病变 3 1例中显示心肌缺血 2 0例 ,敏感性为65 % ,心肌缺血检出的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多支病变为 78% ,单支病变为 46% (P <0 .0 5 )。结论 DCG检查对多支病变患者检出缺血性ST段下移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 ,对有典型心绞痛症状 ,DCG检出有缺血性ST段下移即使冠脉造影正常 ,也应视为冠心病。  相似文献   

8.
周琳妮  吴平彬等 《广东医学》2002,23(11):1195-1195
目的:探讨ST段水平延长在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的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28例无冠状动脉狭窄者(对照组)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当ST段水平延长≥0.12s,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T段水平延长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89%,准确度为91%,阳性预测值为92%。结论:ST段水平延长≥0.12s。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常规心电图无ST段偏移的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明确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且造影前3个月内做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的患者165例,冠状动脉造影用通用直径法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与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下移出现越早,ST段下移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而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者,多为单支病变或者病变程度较轻;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为71.8%,特异性为80.5%,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为63.7%,特异性为78.1%。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楚卡琳  张萍  李文斌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8):1714-1715
目的 评价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为基层社区医疗提供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评估的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老年科门诊及社区门诊随诊的冠心病患者135例,动态心电图呈缺血型ST段压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将造影结果与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冠心病患者110例,诊断正确率为81.5%.动态心电图检出的ST段压低程度、持续时间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够较准确地评价老年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及时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可作为是否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的筛查依据,对有创检查有顾虑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12导联动态心电图(12导联DCG)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型ST段压低改变的临床意义和实际价值.方法 将128例12导联DCG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冠造)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的分析,评价DCG检查的可靠性.结果 冠脉造影中冠状动脉狭窄≥50%者97例,冠状动脉正常者31例.12导联DCG检查检出冠状动脉狭窄者缺血型ST段压低78例,占80.4%;正常19例,占19.6%.12导联DCG检查检出冠状动脉正常者ST段压低9例,正常22例.结论 12导联DCG对冠心病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压低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44例心电图ST段压低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观察心电图ST段压低的患者中冠心病所占的比例。结果444例中,冠脉造影阳性275例(占61.9%,冠脉造影阴性169例(占37.3%)。心电图ST段压低伴胸痛238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197例(占82.8%),心电图ST段压低不伴胸痛206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78例(占37.9%),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仅有心电图ST段压低不能诊断为冠心病,冠心病诊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动态演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电图ST段下移的形态学改变,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的患者186例,对其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资料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经心电图检测显示,心电图ST段下移患者为108例,ST段正常患者为78例。ST段下移标准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61.2%,特异度为68.7%,阳性预测值53.6%,阴性预测值76.2%,假阳性率31.3%,假阴性率38.8%。结论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等特点,虽然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可作为临床辅助冠心病预测与诊断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廖海涛 《当代医学》2016,(19):65-66
目的:分析研究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98例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经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显示存在缺血性ST段压低表现,将其按照是否伴有典型胸痛表现分为2组,其中伴典型胸痛组52例,不伴典型胸痛组46例,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本文9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有55例,诊断阳性率为56.12%。其中,单支冠脉病变、2支冠脉病变、3支及以上冠脉病变的患者分别有22例、18例以及15例。其中,伴典型胸痛组和不伴典型胸痛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46%以及19.56%,其中伴典型胸痛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相较于后者而言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并伴有典型胸痛症状时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准确度,但单纯ST段压低的患者检测准确度相对较低,可以据此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重新评价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ECG)改变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对375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5例中252例ECG异常,123例正常;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78例确诊为冠心病,97例除外冠心病;心电图异常的252例有205例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正常的123例有73例诊断为冠心病,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sensitivity)为73.7%,特异度(specificity)为51.5%;心电图的不同改变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意义不同(P<0.001)。异常Q波的96.8%、ST段抬高的90.0%、ST段下移的83.7%诊断为冠心病。[结论]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普通体表心电图检查的价值有限,其不同导联所致的不同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意义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QTc间期改变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有症状或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96例,根据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 分造影阳性组59例和造影阴性组37例,所含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2组的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和动态心电图指标差异情况,分析动态图心电图ST段和QTc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造影阳性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心肌缺血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造影阴性者;男患者构成比、年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造影阴性患者(P<0.05).造影阳性组QT、QTc明显长于造影阴性组(P<0.05).两者联合检查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最高,均达100%,动态心电图ST段降低灵敏度最高,QTc阳性预测值、特异度高于心电图ST段降低(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表现为ST段改变,同时伴有QTc延长.联合ST段和QTc改变检测可有效提高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4):19-21
目的?探讨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 年12 月~2018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50 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进行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观察组(患者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75 例),对照组(患者为冠心病有症状心肌缺血,75 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24 h 动态心电图中ST 段下移过程的心率变化、ST 段下降情况、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结果?入组患者中观察组平均心率(75.18±12.14)次/min、ST 段下移心率(75.68±12.37)次/min,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心率(82.38±13.21)次/min、ST 段下移心率(83.06±11.84)次/min,观察组ST 段下降情况(2.03±0.31)mm 较对照组(1.81±0.43)mm 下降明显,观察组心肌缺血的检出率(78.67%)高于对照组(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心肌缺血、供氧不足导致心脏机能的不断退化,临床上给予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其早期诊断效果较好,心肌缺血诊断的准确性好,且该诊断方案安全性高相对无创、快速、经济实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为无胸前导联ST段下移组(A)、胸前导联V4-6ST段下移组(B)、胸前导联V1-6ST段下移组(C)。结果:C组较A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增加,临床心脏事件增加。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胸前导联V4-6ST段下移合并左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低,胸前导联V1-6ST段下移多存在左前降支或回旋支病变,预后差,左室功能差,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9.
程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3):2958-2959,2988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有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且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3例,以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中任一支狭窄≥50%者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阴性组(32例)、单支病变组(28例)、双支病变组(10例)、三支病变组(13例)。各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化验检查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各组病例心电图ST-T改变异常导联数、ST段移位绝对值之和、异常导联数+ST段移位绝对值之和、ST段时间,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51例(61.4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中,单支病变28例,双支病变10例,多支病变1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32例(38.55%)。41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8例(43.90%),其中14例女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只有4例(28.57%),明显低于男性患者的51.85%。结论:(1)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诊断冠心病有一定局限性,应慎重,不能作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特征。(2)伴有慢性ST-T改变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的特异性低。(3)高血压引起心电图ST-T改变与继发性心肌肥厚致心肌相对缺血有关,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低。(4)增加计算指标(异常导联数、ST段时间、ST段移位、异常导联+ST段移位),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倪艳  于鸿 《吉林医学》2009,30(17):1963-1963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方法:对160例有ST—T改变的患者行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并对ST—T改变与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60例ST—T改变有动态变化的患者确诊冠心病例数为42例,符合率70.0%,而100例ST—T改变始终无动态变化的患者确诊冠心病例数为40例,符合率40.0%。结论:ST—T改变无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小,应尽早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ST—T改变有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CHD)可靠性大,对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