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西酞普兰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治疗与单用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29例给予认知行为疗法与西酞普兰联合治疗,29单用西酞普兰药物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4、8、12周的HAMD总分和HAMA总分明显低于药物组,其减分率明显高于药物组.结论 西酞普兰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优于单药治疗,并可减少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对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躯体化障碍患者10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口服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配合认知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6个月时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躯体自觉症状严重度自我评估表评定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依从性。结果:2组治疗4周时及6个月时SAS、SDS、自编躯体自觉症状严重度自我评估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1);2组间比较,研究组各时点各项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对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的依从性均优于单用西酞普兰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西酞普兰治疗苯二氮类药物依赖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22例诊断为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对照组给予多虑平,治疗12周.在治疗中定期分别给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种药物的疗效相当,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和减药反应少而轻.结论:西酞普兰对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治疗疗效好,副反应轻,患者服药依从性好.西酞普兰是治疗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成瘾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0例惊恐障碍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于第2、4、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 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1例患者脱落,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从第2周开始见效;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缓解或减轻,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与喜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影响。方法38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18例和西酞普兰药物治疗20例。采用99Tcm-双半胱乙酯局部脑血流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显像结合感兴趣区(ROI)技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脑血流变化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均有改善,但西酞普兰组早于认知行为治疗组;两种治疗方法均可增加右基底节血流量,认知行为治疗组亦有右边缘系统扣带回后部局部血流量增加,西酞普兰组亦有右颞叶后部局部脑血流量增加。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抑郁症均有效,但改善脑血流的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方法:将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门诊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31人)和阿米替林(33人)治疗,总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评定疗效,阿米替林组有2例脱漏,最后完成疗程每组各31人。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分别为9例和8例,明显缓解分别为10例和8例,轻度缓解分别为7例和9例,无效分别为5例和6例;有效率分别为83.87%,80.6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嗜睡等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P〈0.01)。结论:西酞普兰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抑郁与焦虑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氢溴酸西酞普兰在脑卒中后抑郁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氢溴酸西酞普兰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比评定其疗效。结果氢溴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较治疗后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氢溴酸西酞普兰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氢溴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少。结论氢溴酸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状态,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疗法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中疗效总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末起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中疗效总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相似文献   

10.
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病伴惊恐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报道,在冠心病人群中,惊恐障碍的共病发生率为6.5%~53%[1],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同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的药物,而帕罗西汀是第一个经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惊恐障碍的SSRI。目前有学者报道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有效,而且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2]。为了探讨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病伴惊恐障碍的疗效,我们将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冠心病伴惊恐障碍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在洛阳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或心理科住院部就诊的冠心…  相似文献   

11.
认知治疗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步军  钱永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81-1882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联合西酞普兰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成认知治疗联合西酞普兰组(研究组)和单用西酞普兰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名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GI)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抑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4周后研究组HAMD得分与对照组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12周后研究组CGI得分与对照组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认知治疗联合西酞普兰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抑郁症的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治疗(CBT)、西酞普兰和CBT+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CBT组、西酞普兰组和CBT+西酞普兰组。采用HAM D量表在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进行有效率评价。结果:CBT组、西酞普兰组和CBT+西酞普兰组4周有效率分别为43.3%、70%和80%,8周有效率分别为66.7%、76.7%和86.7%。结论:CBT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效果更好且需要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6篇西酞普兰与其他抗焦虑剂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西酞普兰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合并效应量Y合并=3.51,95%CI(3.10,3.93),χ2=6.87,P〉0.01;西酞普兰与对照药物在治疗第2w末和治疗后组间比较分别为Y合并=-0.04,95%CI(-0.31,0.23),χ2=0.05,P〉0.05;Y合并=-0.08,95%CI(-0.28,0.12),χ2=0.88,P〉0.05。西酞普兰组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失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口干、震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与对照组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厦其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以厦安全性、不良反应。方法:对44例脑卒中后合并抑郁的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荆口服,其他治疗相同。分别于治疗2周和6周评定疗效,评定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抑郁改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酞普兰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井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给予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疗程6w。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w末各评定1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显效率均为80%,疗效相当;但在治疗第1、2w末研究组焦虑/躯体化因子减分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西酞普兰较氟西汀起效快。西酞普兰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头疼等,且较轻微。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起效快、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16.
认知行为疗法对心脏神经症患者康复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赵鸿韬  龙鲸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897-1898
目的 评价心脏神经症康复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的作用。方法 对60例患以性别、年龄、诊断相匹配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30例接受药物同时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药物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比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金花  金守男  李美子 《中国康复》2011,26(4):282-283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对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及焦虑症状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均给予常规降血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加服西酞普兰20mg,每日1次。结果:治疗12周后2组HAMA、HAMD评分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减低,观察组更明显(均P〈0.05,0.01)。结论:加服西酞普兰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症状,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疗程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症状用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有效率分别为94.1%和91.1%,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治疗1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高于帕罗西汀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22例,给予内科常规加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w。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逐渐下降,减分率逐渐提高,治疗前与治疗8w末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组第4w末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第8w末差异显著(P〈0.05)。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减分率治疗后均逐渐增高,治疗前与治疗8w末减分率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组第4w末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第8w末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酞普兰合并内科药物治疗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明显优于内科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口服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联合奥氮平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因子、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63.6%,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副反应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躯体化障碍患者起效快,疗效显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单用西酞普兰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