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硬脊膜外腔阻滞术中穿破硬脊膜后,头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在近年应用硬膜外填充液体法防治硬脊膜穿破后头痛15例分析,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探讨一种用于预防硬-脊联合麻醉(CSEA)后头痛的简便、经济、安全和效果确切的方法。方法将2000例拟行剖宫产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1000例,A组患者在硬-脊联合麻醉后采用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为观察组,B组患者在硬-脊联合阻滞麻醉后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组,观察其预防头痛的效果。结果硬-脊联合麻醉后采用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预防头痛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硬-脊联合阻滞麻醉后采用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预防头痛的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和较理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14例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脊膜后致顽固性头痛患者,经一般对症及输液治疗,效果不明显,经硬膜外腔生理盐水充填治疗后,头痛立即消失。  相似文献   

4.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大义 《临床医学》2006,26(7):69-69
腰椎穿刺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时意外穿破硬脊膜后,都可以发生与体位改变有关的头痛,目前文献上称为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ost—epidural puncture headache,简称PEPH),与脊麻后头痛一样,是常见的麻醉并发症,虽然多在穿刺后1周左右自愈,或适当治疗后头痛消除,但也可长期不愈(1年半至2年以上),特别是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时意外穿破硬脊膜,头痛的发生率更高(70%~75%)儿症状严重。近些年来有关PEPH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现就其原因、症状与治疗现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于麻醉医师操作不慎或其它原因,造成硬膜外穿刺中误穿破硬脊膜或腰麻时多次穿破硬脊膜,致使脑脊液丢失过多,颅内压下降,脑血管扩张产生刺激引起的血管性头痛,称为继发性低颅压头痛。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多,如去枕平卧、输液、针炎、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或自体血等,方法繁多,且收效不是很满意,我院近年来采用饮用雀巢牌咖啡的办法,治疗继发性低颅压头痛5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麻醉时误穿硬脊膜的发生率约为 3% ,并能引起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PDPH) [1 ] 。PDPH的发生有着很复杂的因素 ,脑脊液 (CSF)外漏学说是其假说之一 ,但尚未得出有力的证据。我们最近遇到一例硬膜外麻醉穿刺时不慎穿破硬脊膜而发生PDPH的病人 ,在进行硬膜外自体血充填疗法(EBP)时从硬膜外腔抽出CSF ,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 :患者女 ,2 5岁 ,入院诊断为“宫外孕破裂出血” ,拟行剖腹探查术 ,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于L1~ 2 间隙用 1 8号硬膜外针正中入路穿刺 ,进针约 3.2Cm达硬膜外腔 ,抽吸未见CSF及血液 ,但置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入0.9%氯化钠溶液联合硬膜外自体血填充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实施椎管内阻滞麻醉穿刺过程中穿破硬脊膜的患者4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1例)行椎管内双填充治疗,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25G针内针,注入0.9%氯化钠溶液8~12ml,再取静脉血10~20ml注入硬膜外腔。B组(20例)行硬膜外自体血单填充治疗,穿刺及注入自体血方法同A组。结果 A组治疗后30min内头痛明显减轻,有效率为100.0%,B组有效率为70.0%,2组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d后VAS评分高于B组(P<0.05);A组仅1例12h后轻微头痛,持续1d;B组治疗后30min仍有头痛的6例中,5例持续2~3d,1例持续至6d。2组均无腰背疼痛、下肢运动和感觉异常等填充后并发症。结论椎管内双填充是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院 5 a来共行硬膜外腔穿刺术 712 4例 ,有 2 2例在硬脊膜穿破后即改行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 (脊麻 ) ,麻醉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 ,ASA ~ 级 ,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 2 2~ 78岁。上腹部手术 2例 ,中下腹部手术 12例 ,下肢手术 8例。穿刺间隙最高为 T8~ 9,最低为 L3~ 4,手术时间 1.5~3.2 h。1.2 麻醉方法 硬脊膜穿破后穿刺针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 ,拔除针芯后发现脑脊液流出 ,随即插入针芯 ,将穿刺针斜面转向头侧 ,测得穿刺针自皮肤至蛛网膜下腔的深度后 ,取出针芯 ,迅速置入普通硬膜外导管 ,…  相似文献   

9.
刘菊英  朱涛等 《新医学》2001,32(12):733-734
1引言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失误刺破硬膜后造成的头痛常给病人造成身心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我们采用硬膜外腔输入0.9%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处理此类病人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5例病人中男2例,女3例,年龄27岁至35岁,中位年龄28岁,分别因患子宫肌瘤、宫外孕、阑尾炎等病而行下腹部手术。1例女性病人既往有血管性头痛病史。2.2麻醉经过及手术后表现5例病人均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在硬膜外穿刺过程中不慎刺破硬脊膜使脑脊液流出,经重新改换椎间隙完成硬膜外穿刺。以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实验动物解剖,以及对2例患者资料分析,为临床工作特别是临床麻醉中所遇到的异常阻滞平面提供佐证,提醒麻醉医师在工作中注意硬脊膜下腔的存在,及时认识到某些临床症状根源于硬脊膜下腔阻滞,而尽早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尽可能避免出现由于硬脊膜下腔阻滞所引起的严重危险性。方法解剖离体牛脊柱和解剖活体狗脊柱,同时分析以往临床中出现广泛阻滞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离体牛脊柱上硬脊膜下腔较易分离,暴露完全;活体狗的硬脊膜下腔基本暴露完全,亦可证实硬脊膜下腔的客观存在性;临床患者术后X线征象表明硬膜外导管位于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腔隙-硬脊膜下腔。结论从动物解剖学和临床角度分析2例患者资料,表明硬脊膜下腔的客观存在性。  相似文献   

11.
对 32 0例剖宫产病人应用脊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 0例病人中 ,316例麻醉效果优良 ,蛛网膜下腔给药后 15分钟内麻醉平面固定 ,低血压发生率 2 1% ,蛛网膜下腔注入 0 .5 %布比卡因 1.2~ 1.8ml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蛛网膜下腔给予吗啡 0 .1mg可产生 48小时以上的镇痛效果 ,术后头痛 4例  相似文献   

12.
将选取的80例剖宫产子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联合组采取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安全性。结果两组在各个观察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补液量及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的术中低血压和术后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在子痫前期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P)的麻醉管理。方法:500例患者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TUVP,硬外穿刺选择L2—3间隙,麻醉平面控制在T8以下;手术开始后予地塞米松10mg静注,手术30min后予速尿20mg静注,术中持续纱罩吸氧,持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500例患者除5例因硬外阻滞不全改全麻完成手术,募余患者术中安静,镇痛完善,无一例发生TUVP综合征。结论: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TUVP,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占伟建 《浙江临床医学》2007,9(8):1025-1025
硬膜外麻醉穿刺操作不慎,穿破硬脊膜误入蛛网膜下腔后如何处理,一般主张改全麻或另择穿刺点。本院近3年内所遇6例低位硬膜外穿刺误入蛛网膜下腔后改为连续脊麻,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中医针刺与硬膜外腔灌注对硬脊膜穿透后顽固性头痛的镇痛疗效。方法 对硬脊膜打穿后经5d综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头痛采用5种不同方法治疗。均在原穿刺点或上、下移动一个椎间隙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3cm后分为4组:Ⅰ组:单次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或林格液30~40mL。Ⅱ组:单次硬膜腔外注入中、低分子右旋糖酐20~30mL。Ⅲ组:用微量泵或输液器输入生理盐水,林格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输入速度2mL/min,当患者自感双下肢微胀时停止。Ⅳ组:向硬膜外腔注入自体血10~15mL。V组:(针刺组):辨证去穴。主穴区阿是穴、风池、合谷,配合印堂、神庭、太阳、百会、率谷。结果灌注组:Ⅲ组、Ⅳ组一次治愈率明显高于Ⅰ组、Ⅱ组与Ⅴ组(P&;lt;0.01)。结论 对硬脊膜穿透后顽固性头痛采用向硬膜外腔持续输入(泵入)生理盐水、林格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向硬膜外腔单次注入自体血这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最好,且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2000年3月以来对低位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脊膜后直接于蛛网膜下腔置硬膜外导管行连续腰麻并术后留管行蛛网膜下腔持续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同脊麻药对术后持续输注镇痛和尿潴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不同的脊麻药对脊椎-硬膜外腔联合麻醉后硬膜外镇痛的尿潞留的影响。方法 60例下肢择期手术患,选择脊椎-硬膜外腔联合麻醉,以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行脊麻,然后以布比卡因 吗啡行术后硬膜外镇痛,观察其视觉模拟镇痛评分和对尿潴留的影响。结果 两组病人镇痛效果均好,无明显差别;以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行脊麻,尿潴留发生率明显比以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行脊麻低,有显性差异。结论 蛛网膜下隙-硬膜外腔联合麻醉后硬膜外镇痛,脊麻选择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镇痛效果好,尿潴留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布比卡因对术后硬膜外腔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下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液中所含布比卡因浓度分别为0.1%、0.15%、0.20%、0.25%、,其它药物成份、浓度保持不变。手术结束前15分钟硬膜外腔给予负荷剂量复合镇痛液5ml后接用镇痛泵,以2ml/小时速度持续硬膜外腔注药。镇痛开始后2、4、12、24、36、48小时定期观察记录镇痛效果、生命体征、下肢运动程度,及尿潴留等参数。结果:四组病人中A组镇痛后HR、MAP较镇痛前有显著性差异,且镇痛效果欠佳;B组C组生命体征稳定,镇痛效果好,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轻,尿潴留发生率低;D组虽镇痛效果理想,但下肢肌无力及尿潴留发生率高。结论:硬膜外腔术后镇痛药物配方中。在其它药物成份、浓度保持不变前提下0.15~0.2%布比卡因既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又可减少并发症产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后硬膜外腔镇痛浓度。  相似文献   

19.
例1,患者,女,32岁,体重76kg。40周妊娠未临产、术前各项化验检查及心肺功能均正常,在硬膜外L2-3间隙穿刺时穿破硬脊膜后,改在L1-2间隙穿刺成功,置管顺利,注入2%利多卡因5ml,5min后无全脊髓麻及局麻药物中毒,再次给塞地合剂(0.25%丁卡因+1.2%布比卡因)8ml,麻醉平面T8以下,手术中顺利、血压、心率、SpO2平稳,于次日产妇出现头痛起立加重,平卧减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麻醉前与术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和氯胺酮用于直肠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56例直肠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I组28例,吗啡2mg 氯胺酮30mg 0.75%布比卡因4ml 生理盐水稀释成6ml麻醉前硬膜外腔注入;Ⅱ组28例,与I组相同的药物和剂量术后硬膜外腔注入。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完全无痛(VAS为0-1):I组22例,占78.6%;Ⅱ组16例,占5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各时期VAS,I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胀、皮肤瘙痒及术后排气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麻醉前硬膜外腔注入吗啡和氯胺酮,对术后痛的镇痛效果优于术后给药,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