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谈非语言交流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语言是指人的仪表及体态行为语言。非语言交流是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姿势等方式无声地、持续地将信息传递给对方。它起着辅助表达、强化感情的作用。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所以往往比语言交流更富有感染力。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恰当地运用非语言交流.能够改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非语言沟通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分析烧伤患各期的心理特点,总结如何正确使用非语言交流技巧,以促进护患心理沟通。并根据患的体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烧伤患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促进患顺利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非语言交流与病人心理及护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作者在本文中论述了非语言与病人心理产生的关系,并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了一些正反两方面的心理护理经验,强调在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时,要熟识并主动正确地使用非语言交流技巧,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语言沟通对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了解非语言沟通的特点,正确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结果 非语言沟通能促进护患沟通.结论 通过正确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心理护理贯穿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它是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病人康复的方法。而非语言交流在心理护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为护士的仪表气质、面部表情、适当的触摸、与患者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等非语言交流会在护士与患者中产生较强的效应。所以护士在与患者交往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姿势、眼神、微笑乃至片刻的沉默都必须符合职业准则与规范。在护理中主动使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不仅能观察到患者不良心理变化,而且还能达到心理治疗和护理的目的。本文就非语言交流在护理中的运用浅述如下,并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6.
7.
作者在本文中论述了非语言与病人心理产生的关系,并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了一些正反两方面的心理护理经验,强调在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时,要熟识并主动正确地也使用非语言交流技巧,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重视非语言行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交流在护理实践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语言交流指的是不以自然语言(如汉语、英语、德语等)为载体进行信息传递,而是以人的表情、手势、眼神、穿着、甚至物品的摆设与他人的空间距离等为载体进行的信息传递。其主要交流的形式是体态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与目光接触、人际距离、副语言等。非语言交流是人类交流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不仅作为语言交流的有益补充,更在一些独特的情境下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非语言交流是指以语调、举止、行为和表情、动作等的沟通方式。据统计,在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总效果中:词语占70%、音调占38%、表情占55%。产科的孕妇、产妇、新生儿是一相对特殊的群体,有别于其他科室的患者,她们在接受检查、分娩、治疗的同时,更需要安全、舒适、洁净的休养环境。因此,产科护士不仅要注意与产妇的语言交流,更需要重视非语言沟通。  相似文献   

11.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约有65%是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的。非语言交流是不使用语言的交流,它包括的信息是通过身体运动,利用空间、声音、触觉产生的,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术中护患语言交流有很大局限性。为了帮助患者创造最佳身心状态,促进护患间的理解与支持,我们把非语言交流技术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非语言交流的应用效果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欣  周敏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4):323-324
目的分析非语言交流在疗养护理中应用的重要性。方法运用非语言交流的方法对疗养员实施优质服务,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结果非语言交流的应用,能显著提高疗养员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论在疗养护理工作中,要恰到好处地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从而更好地满足疗养员的需要,以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今的护理工作者面临的不再是单纯的孤立的病灶,而是一个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尤其对从事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对患者非语言交流及语言交流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通过非语言交流,使其消除心理障碍,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15.
在同一时问内护士可能使用几种类型的沟通交流方式,如果一个护士能根据所处的情景选择多种且适当的沟通交流方式,那么她与患者之问沟通的有效性将明显增加,非语言性交流(体态语言)就是其中十分重要而有效的一种。一般认为,非语言性交流是一个人真实情感更准确的流露,因为一个人有时很难控制自己的非语言反应,体态语言常能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意思,且能充分体现护理工作者的风度、气度,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增进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非语言交流与住院婴幼儿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被护理界重视。但是,当我们面对的是不会说话的婴儿时却往往忽略了心理护理。笔在长期儿科护理工作中体会到.对婴儿运用非语言交流可以较好地达到心理护理的目的。现就与婴幼儿非语言交流形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足交流的纽带,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的工具。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与病人专门进行语言交流,因语言不同而变得机会很少。病人希望与护士进行良好的沟通,增加就医的安全感,尤其是处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医院,护患之间存在极大的语言交流障碍,给护患间的相互理解及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主动使用非语言交流手段,增补语言交流效果,调节护患关系,加强护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在对于少数民族临床护理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非语言交流在脑出血失语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语言交流是以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 ,即通过人的表情、目光、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1] 。脑出血后失语病人由于不能说话或听不懂别人说话 ,语言交流有很大局限性。为了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 ,减轻身心痛苦 ,帮助患者创造治病的最佳心态 ,同时促进护患间的支持和理解 ,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 ,我们把非语言交流恰当地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非语言交流是一种近距离交流 ,可在同一时间刺激人的视觉、听觉、触觉 ,是在感官能及的情况下不断进行的。它除了能辅助有声语言的作用外 …  相似文献   

19.
急诊患者无论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可以使患者进入急诊情境,并认为自己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这些应激心理若得不到及时调整、疏导和控制,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对急诊患者进行先进、有效的诊治措施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牛晓梅  宓桂萍  张洪英 《家庭护士》2009,7(14):1288-1288
随着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开展,手术室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越来越重要,对手术病人的护理单靠语言交流是不能满足病人需要的,还要配合非语言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